第44章 路遇陶宗旺
水滸:梁山新寨主,好漢絕不招安 作者:秋宵一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太公信中寫到他和劉玄養父自幼相識,後因禍事,劉玄養父遠走光州安家。
自此一個在青州,一個在光州。
劉太公晚來無子,僅有一女,故八年前早早便與劉玄養父議定,結個親家,皆為同姓,不免斷了自家香火。
那份婚書和銅印就是信物。
可在月前,桃花山來了個山大王,名喚小霸王周通,紮了寨柵,聚集著五七百人,打家劫舍,青州捕盜官軍,亦是禁他不得。
因劉小娘子容貌清美,那周通不知何處聽聞,竟來莊上討進奉時,撇下二十兩金子,一匹紅錦為定禮,欲強娶劉小娘子。
劉太公自是不願,言說小女已有婚事,可那強賊依舊不饒,劃了個日子,便要來入贅莊上。
別無他法,劉太公隻能發人去尋劉玄,隻待將劉小娘子嫁出,躲了這端禍事。
經過多番打探,竟是得知劉玄在京東東路鬧出好大名聲,便讓劉五持信上梁山告知劉玄緣由。
劉玄摩挲著手中的銅印,確認是養父的印章,思索一番,讓人將劉五帶將下去,好生伺候休息,又使人喚李雲前來聚義廳議事。
待得李雲來到聚義廳,劉玄將信中事由簡述一二。
剛升為五百將的李雲,聽到竟有蟊賊敢犯劉玄虎威,當即說道。
“哥哥,劉太公之女既與哥哥有緣,焉能使那周通強犯。我願帶本部人馬為哥哥掃平桃花山,剮了那廝。”
劉玄點點頭,隨即下令李雲整率本部人馬,備齊一應糧草物資,攜劉五一道前往劉家莊待命。
一旁的朱貴疑惑問道。
“此事乃哥哥家事,何不親往?”
劉玄神色淡然,開口道。
“怎不親往,因我與老太公未曾見過,需乘快馬回家一趟,取些物件,如此方不突兀。”
閑話少敘,常言道兵貴神速。
當日未時,劉玄取了金銀盤纏,作學子扮相,牽了火裂嘶風馬,掛一把樸刀並一把腰刀,火速下山,朝光州而去。
駿馬神速,劉玄一路不停,仗著武藝高強,專走捷徑險道,路遇攔路蟊賊,通通一刀搠倒了事。
不過兩三日,便到了光州地界,劉玄直奔城內,朝家走去,但見:
斜陽古巷靜幽深,青磚瓦黛風姿麗,二三孩童,盡作頑皮姿態;尋常婦女,到處巧舌言語。
劉父早些年落戶光州城,憑著手段開間鋪子,兼在城西買了處宅子,後因突發惡疾,撒手人寰,前身守孝三年,經營不善,轉賣了鋪子,僅留下這處宅子。
劉玄上前伸手一擰,門上鎖頭徑直斷落,至於為何不用鑰匙,早不知丟到什麽地方了。
看著陌生又熟悉的家,劉玄心中略有感懷,卻不多作矯情,直奔養父臥房。
為了睹物思人,房間內的擺設一切如劉父生前一般。
憑著記憶,劉玄一番查看,就找到了劉父藏於床下的藤箱。
打開一看,果然婚書就在其中,還有十錠大金,約莫百兩,及數封書信,多是署名青州劉太公。
劉玄也是服了前身那榆木腦袋。
尊重死者,可你也不能連房間裏的遺物都不清點啊。
前身就沒有想過劉父床下有重要物品,且劉父是突發惡疾去世的,半點話語都不曾交代,故這些東西一直都被藏於床下。
難怪劉玄一點婚約的記憶都沒有。
天色將晚,劉玄暫且在家中胡亂歇了一夜。
次日天明,劉玄上街買了些祭品果禮,重新給大門換了把鎖,牽著寶馬向城外十裏坡行去。
那十裏坡是劉父劉母的墳塚所在。
於情於理,劉玄應當給養父母祭拜一二。
祭拜完後,劉玄上馬離去,方行六七裏,遇見一酒家前,七八人正在與一人打鬥。
劉玄本不欲多管,可見那被圍毆的漢子手中竟使得一門奇門兵刃,不由驚奇。
武功再高,也怕菜刀,折凳不出,誰與爭鋒。
今日也是讓劉玄長見識了。
那漢子手中竟然提著一把鐵鍬,舞得虎虎生風,三兩下間,打得七八人落荒而逃。
一人邊跑邊回頭喊道。
“陶宗旺,你給我等著,有我賴皮蛇一天,這光州你就待不下去一天!”
陶宗旺心中不忿,將手中鐵鍬舉起作投擲狀,嚇得那人頭也不回的逃去。
見酒家眾人立在一旁觀看,陶宗旺怒道。
“兀那廝鳥,恁看甚,也想吃爺爺一鍬不成!”
一個倚在窗前的酒保伸手指向路旁的劉玄,嬉笑說道。
“怎的,旁人看得,俺就看不得了。”
聞言,頓時氣得陶宗旺臉色黑中泛紅,好似黑布林大李子般,酸中帶苦。
劉玄儀表不凡,文質彬彬,胯下寶馬又顯神異,端的不是一般人,陶宗旺早就瞧見,自是不想招惹劉玄,但心中有火,故向酒家眾人喝罵。
現今被酒保一激,隻覺麵色難堪,大罵道。
“看看看,俺讓你看,看我不燒了你的鋪子。”
酒保哈哈一笑,調侃道。
“那你燒啊,要俺借你個火不。”
“哼,你等著,俺這就燒給你看。”
“快快快,俺等著哩。”
劉玄在一旁看著兩人你來我往,嘴上輸出不斷,卻是不曾動手,隻覺光州人才真多。
前有屁滾尿流賴皮蛇,後有嘴炮小能手酒保,這陶宗旺亦是一個妙人。
靠在門上的酒家掌櫃打個哈哈,朝劉玄呼道。
“行了,沒看見有客人等著嘛,陶大哥,別理小三兒,快進來歇歇腳吧。小三兒,沒點眼力勁,快去給客人牽馬。”
那酒保聽得掌櫃叫喊,亦是不再打趣陶宗旺,呼了聲是,忙上前朝劉玄諂笑道。
“客官,店內剛到好肉,快進來嚐嚐,小的給您牽馬,保管喂得好草料。”
劉玄見狀,也不多說什麽,下馬將韁繩遞給酒保,朝店內走去。
陶宗旺在前,劉玄在後,皆進入店內。
見陶宗旺落座,劉玄溫聲問道。
“好漢,可與一席?”
陶宗旺見劉玄主動搭話,忙起身答道。
“相公尊貴,小人鄙夷之人,何敢與相公一席。”
出門在外,身份是別人想的。
劉玄一身青衫,腰插紙扇,頭束文士冠,額間一縷金紋,氣質斐然。
在陶宗旺看來,劉玄不是高官衙內,就是登科士子,地位必是極高,故稱劉玄為相公。
相公在北宋就是一種尊稱。
自此一個在青州,一個在光州。
劉太公晚來無子,僅有一女,故八年前早早便與劉玄養父議定,結個親家,皆為同姓,不免斷了自家香火。
那份婚書和銅印就是信物。
可在月前,桃花山來了個山大王,名喚小霸王周通,紮了寨柵,聚集著五七百人,打家劫舍,青州捕盜官軍,亦是禁他不得。
因劉小娘子容貌清美,那周通不知何處聽聞,竟來莊上討進奉時,撇下二十兩金子,一匹紅錦為定禮,欲強娶劉小娘子。
劉太公自是不願,言說小女已有婚事,可那強賊依舊不饒,劃了個日子,便要來入贅莊上。
別無他法,劉太公隻能發人去尋劉玄,隻待將劉小娘子嫁出,躲了這端禍事。
經過多番打探,竟是得知劉玄在京東東路鬧出好大名聲,便讓劉五持信上梁山告知劉玄緣由。
劉玄摩挲著手中的銅印,確認是養父的印章,思索一番,讓人將劉五帶將下去,好生伺候休息,又使人喚李雲前來聚義廳議事。
待得李雲來到聚義廳,劉玄將信中事由簡述一二。
剛升為五百將的李雲,聽到竟有蟊賊敢犯劉玄虎威,當即說道。
“哥哥,劉太公之女既與哥哥有緣,焉能使那周通強犯。我願帶本部人馬為哥哥掃平桃花山,剮了那廝。”
劉玄點點頭,隨即下令李雲整率本部人馬,備齊一應糧草物資,攜劉五一道前往劉家莊待命。
一旁的朱貴疑惑問道。
“此事乃哥哥家事,何不親往?”
劉玄神色淡然,開口道。
“怎不親往,因我與老太公未曾見過,需乘快馬回家一趟,取些物件,如此方不突兀。”
閑話少敘,常言道兵貴神速。
當日未時,劉玄取了金銀盤纏,作學子扮相,牽了火裂嘶風馬,掛一把樸刀並一把腰刀,火速下山,朝光州而去。
駿馬神速,劉玄一路不停,仗著武藝高強,專走捷徑險道,路遇攔路蟊賊,通通一刀搠倒了事。
不過兩三日,便到了光州地界,劉玄直奔城內,朝家走去,但見:
斜陽古巷靜幽深,青磚瓦黛風姿麗,二三孩童,盡作頑皮姿態;尋常婦女,到處巧舌言語。
劉父早些年落戶光州城,憑著手段開間鋪子,兼在城西買了處宅子,後因突發惡疾,撒手人寰,前身守孝三年,經營不善,轉賣了鋪子,僅留下這處宅子。
劉玄上前伸手一擰,門上鎖頭徑直斷落,至於為何不用鑰匙,早不知丟到什麽地方了。
看著陌生又熟悉的家,劉玄心中略有感懷,卻不多作矯情,直奔養父臥房。
為了睹物思人,房間內的擺設一切如劉父生前一般。
憑著記憶,劉玄一番查看,就找到了劉父藏於床下的藤箱。
打開一看,果然婚書就在其中,還有十錠大金,約莫百兩,及數封書信,多是署名青州劉太公。
劉玄也是服了前身那榆木腦袋。
尊重死者,可你也不能連房間裏的遺物都不清點啊。
前身就沒有想過劉父床下有重要物品,且劉父是突發惡疾去世的,半點話語都不曾交代,故這些東西一直都被藏於床下。
難怪劉玄一點婚約的記憶都沒有。
天色將晚,劉玄暫且在家中胡亂歇了一夜。
次日天明,劉玄上街買了些祭品果禮,重新給大門換了把鎖,牽著寶馬向城外十裏坡行去。
那十裏坡是劉父劉母的墳塚所在。
於情於理,劉玄應當給養父母祭拜一二。
祭拜完後,劉玄上馬離去,方行六七裏,遇見一酒家前,七八人正在與一人打鬥。
劉玄本不欲多管,可見那被圍毆的漢子手中竟使得一門奇門兵刃,不由驚奇。
武功再高,也怕菜刀,折凳不出,誰與爭鋒。
今日也是讓劉玄長見識了。
那漢子手中竟然提著一把鐵鍬,舞得虎虎生風,三兩下間,打得七八人落荒而逃。
一人邊跑邊回頭喊道。
“陶宗旺,你給我等著,有我賴皮蛇一天,這光州你就待不下去一天!”
陶宗旺心中不忿,將手中鐵鍬舉起作投擲狀,嚇得那人頭也不回的逃去。
見酒家眾人立在一旁觀看,陶宗旺怒道。
“兀那廝鳥,恁看甚,也想吃爺爺一鍬不成!”
一個倚在窗前的酒保伸手指向路旁的劉玄,嬉笑說道。
“怎的,旁人看得,俺就看不得了。”
聞言,頓時氣得陶宗旺臉色黑中泛紅,好似黑布林大李子般,酸中帶苦。
劉玄儀表不凡,文質彬彬,胯下寶馬又顯神異,端的不是一般人,陶宗旺早就瞧見,自是不想招惹劉玄,但心中有火,故向酒家眾人喝罵。
現今被酒保一激,隻覺麵色難堪,大罵道。
“看看看,俺讓你看,看我不燒了你的鋪子。”
酒保哈哈一笑,調侃道。
“那你燒啊,要俺借你個火不。”
“哼,你等著,俺這就燒給你看。”
“快快快,俺等著哩。”
劉玄在一旁看著兩人你來我往,嘴上輸出不斷,卻是不曾動手,隻覺光州人才真多。
前有屁滾尿流賴皮蛇,後有嘴炮小能手酒保,這陶宗旺亦是一個妙人。
靠在門上的酒家掌櫃打個哈哈,朝劉玄呼道。
“行了,沒看見有客人等著嘛,陶大哥,別理小三兒,快進來歇歇腳吧。小三兒,沒點眼力勁,快去給客人牽馬。”
那酒保聽得掌櫃叫喊,亦是不再打趣陶宗旺,呼了聲是,忙上前朝劉玄諂笑道。
“客官,店內剛到好肉,快進來嚐嚐,小的給您牽馬,保管喂得好草料。”
劉玄見狀,也不多說什麽,下馬將韁繩遞給酒保,朝店內走去。
陶宗旺在前,劉玄在後,皆進入店內。
見陶宗旺落座,劉玄溫聲問道。
“好漢,可與一席?”
陶宗旺見劉玄主動搭話,忙起身答道。
“相公尊貴,小人鄙夷之人,何敢與相公一席。”
出門在外,身份是別人想的。
劉玄一身青衫,腰插紙扇,頭束文士冠,額間一縷金紋,氣質斐然。
在陶宗旺看來,劉玄不是高官衙內,就是登科士子,地位必是極高,故稱劉玄為相公。
相公在北宋就是一種尊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