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玄洗漱一番,擦拭幹淨,便叫上朱貴一同前往聚義廳。


    事在急不在遲。


    劉玄欲要發展梁山,自是不容耽擱半分。


    聚義廳是梁山聚會,商討事務的場所。


    見劉玄不做拖遝,清早就向聚義廳而去,朱貴心知劉玄應是有事商談,途中喚嘍囉前去喊杜遷宋萬二人來相會。


    到得聚義廳內,為顯親近之意,劉玄便招呼朱貴共坐下席。


    此番行為,自是令朱貴更感劉玄平易近人,禮賢下士之風。


    待二人安坐,相談片刻,劉玄就已從朱貴口中得知不少梁山消息。


    自梁山草創,王倫便獨攬大權,主管梁山一切大小事務。


    因其膽小怕事,打家劫舍的勾當便由杜遷宋萬二人輪流下山執行,朱貴則是負責探聽來往人員消息。


    王倫懼怕引起官府注意,所以梁山一直欺軟怕硬,劫弱放強,隻在水泊周邊逞凶,鬧得人心惶惶。


    劉玄亦知北宋官員的腐敗,對於王倫這種地方惡霸性質的,隻要不曾危害官府利益,些許百姓遭到欺淩,根本不會管理。


    難怪王倫靠著梁山這小貓三兩隻,能夠一直苟活到林衝雪夜上梁山,看來他根本就不曾想過發展壯大梁山,隻想在一隅之地作威作福。


    劉玄對王倫的所作所為心中不由鄙夷。


    宋江這等小吏都知道殺人放火受詔安,王倫好歹也是讀過書的秀才,居然隻想屈居一地,豈不知十節度舊事。


    北宋對於那種綠林皆知的匪寨,大多會進行詔安。


    一方麵是錢糧貪汙之事橫行,每逢剿匪,必會上下齊手,撈個盆滿缽滿。


    另一方麵是肅清境內匪寇也是一種功績,詔安匪首可以在年審考核上憑添一份政績。


    十節度就曾是橫行一方的巨匪,最後被北宋朝廷招安,直做到許大官職,還在水滸中受命於高俅征討梁山。


    王倫眼界狹窄,毫無遠算,真是一介庸才。


    如今劉玄坐鎮梁山,自是要走出一條不同於王倫宋江的道路。


    兩人相談正歡,忽然一道爽朗大笑傳來。


    “哈哈哈,哥哥正於朱貴兄弟說些什麽呢,俺們也想聽聽啊。”


    “是啊,俺們也想為哥哥出一份力啊。”


    話音未落,杜遷宋萬二人便已至廳內。


    二人俱是身著青布衣裳,身材高大健壯,狼背熊腰,黃發虯髯,雙肩寬闊,眼睛明亮有神,散發出一股威風凜凜氣勢。


    若叫外人見到,必要道一聲英雄好漢。


    劉玄忙起身招呼二人坐下,親近一番。


    雖然杜遷等人隻是三流人才,可誰讓梁山不濟。


    隻要是個人,劉玄都不想放過。


    眼見山寨頭領聚齊,劉玄寒暄一二,便說起了正事。


    “眾位兄弟,劉玄添為山寨之主,自是要為山寨發展考慮,故要對兄弟們的職責進行一番調整,望莫怪罪,若有不願,可直說,我另做安排。”


    杜遷等人見劉玄話中親切,自是讚同,紛紛說道。


    “俺們都是粗魯之人,啥都不懂,自是一切全聽哥哥吩咐。”


    “是啊,哥哥但憑吩咐,俺們便是上山下水,亦是無怨無悔。”


    見眾人齊心,劉玄甚是滿意,口含內氣,大聲說道。


    “好,既如此,自今日起,杜遷兄弟為錢糧頭領,可掌管山寨一應錢糧事務,人員基造。”


    “宋萬兄弟為步兵頭領,可掌管山寨一應步兵嘍囉,訓練出征。”


    “朱貴兄弟為聲息頭領,可掌管山寨一應密報消息。”


    “劉玄自為山寨總頭領,總領梁山,往後兄弟們若事有不明,可與商討,共同解決。”


    “望兄弟們同心同力,壯大梁山,揚名天下。”


    劉玄聲氣高昂,聽得杜遷等人心血澎湃,恨不得現在就為劉玄拋頭顱,灑熱血。


    眾人皆是滿麵紅光,高聲大吼。


    “謹遵哥哥之命,萬死不辭。”


    想他們在梁山混了三年,何曾有過如此具體安排,都是渾渾噩噩度日。


    如今在劉玄的一番安排下,眾人都有了職務,知道自己以後幹些什麽,心中充滿期盼。


    梁山將要不一樣了。


    這是他們此時心中最大的想法。


    劉玄亦是想不到簡簡單單的安排事務,會讓眾人如此激動,隻能說,感恩王倫,感謝有你,溫暖了四季。


    片刻後,眼見眾人心態漸穩,劉玄這才緩緩說道。


    “兄弟們,職責已定,往後可要用心辦事。”


    “另有劉某為梁山定下的規章列條,用以規束山寨眾人,望眾兄弟周知。”


    聽聞劉玄另有法例,杜遷宋萬神色平常。


    綠林山寨每位頭領都會有自己的規矩,他倆習以為常。


    倒是朱貴眼中閃過一絲異色。


    以他對劉玄的了解,普通的綠林規矩根本不會值得劉玄另講。


    似劉玄這般氣宇非凡,心中自有溝壑,胸懷壯誌的英雄人物,口中的規章想必出奇。


    朱貴已經下定決心跟隨劉玄,那麽這規章列條他就得仔細聽講分析,了然於胸,萬不可觸犯。


    更得支持劉玄,馬首是瞻,朱貴神色恭敬,拱手道。


    “哥哥,山寨上下以哥哥為尊,自是按哥哥所言行事,若有不服,但憑處置。”


    聞聽朱貴所說,劉玄就知道為何水滸中,一直到宋江梁山聚義,朱貴才舉薦弟弟笑麵虎朱富上山。


    從他的一言一行中,無不透露出朱貴那謹慎行事的性子。


    不過是公布一些規矩,朱貴就表現的和杜遷宋萬截然不同的態度。


    可想而知,朱貴的心思是完全放在了劉玄身上,無時無刻不在思考自身處境。


    劉玄自信不比宋江差,早晚能將朱貴全心全意收服。


    眼下還是定下梁山未來發展基調更為重要。


    隻聽劉玄一字一句,將他為梁山定下的規章列條鄭重道來。


    “梁山第一令:一切行動聽指揮。”


    “梁山第二令:一切繳獲要歸公。”


    。。。。。。


    “梁山第十七禁:觀寇不審,探賊不詳,到不言到,多則言少,少則言多,此謂誤軍,犯者斬之。”


    “以上就是我為梁山立下的三令八章十七禁五十四斬,山寨上下必要遵守。”


    “若有犯禁,必定不饒。全寨上下,無一例外。”


    隨著劉玄話音落下,杜遷等人已是麵麵相覷,不知如何是好,感覺頭都大了幾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梁山新寨主,好漢絕不招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宵一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宵一夢並收藏水滸:梁山新寨主,好漢絕不招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