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不怪管家心狠,隻怪老爺人傻
我欲登峰造極,書寫亂世江山 作者:說魚不是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自說那老太爺死去,曹老爺自己當了家,他平日心思都放在求仙之上,哪曾用心操持家業?全是做甩手掌櫃,將那料理莊園與田產之事一股腦兒地丟給趙官家,自己仍是一門心思地求仙。以前曹府的賬本最後都要經過老太爺的手,由老太爺過目才能定板。可這接班的曹老爺將家產全部交給趙官家打點,也不過目,也不詢問,隻是要定期給他劃出一筆錢財,留作他尋仙訪友的路費。
偌大的家產從趙管家手中流過,無論他用在何處,是多了,是少了,是虧本了,還是賺入了,都無人過問。除了曹奉庭,誰敢向這個曹府的兩代總管問責一個字?曹奉庭如此持家,這就給趙管家的心裏埋下一把火兒,他雖表麵唯唯諾諾,凡事對曹奉庭恭恭敬敬,說一不二,好似信守對老太爺的承諾,用盡心思幫曹家守住家業,實則心裏早生起了不軌之心,暗地裏偷偷挪移曹家的家產,為自己在老家置辦一份產業。
那曹奉庭在他爹死後沒了人管教,更是揮霍無度,尋仙訪友,徹底不問家事。每次回家都是獅子大開口,問賬房要一份大錢做路費,等拿到錢後就頭也不回的離開,繼續他的求仙之旅。趙管家看清了曹奉庭的秉性,知道他是個名副其實的敗家子,隻要能將他要的錢給他支上,他才不會過問家中的情況。於是,憑借他在曹府的地位和曹奉庭的敗家,即使賬房一直有錢不知去處,也沒人過問,也不敢過問。
當他看到曹奉庭直接將仙客請回家中奉養,他的心更是如如刀割一樣。再怎麽說曹府的家產也是他們老一輩創下的基業,有著他的心血流淌,他怎能忍受曹奉庭將自己的血肉割下送給那群來路不明的仙客做吃食?所以他行事更甚,幾乎可以說是與那仙客們在爭著消受這份家產,一門心思放在如何從仙客手上搶回自己 更多的產業。那曹奉庭隻是一心侍奉仙人,哪知道這曹府裏的明爭暗鬥?直到家業凋零,他都以為是經營不善,投入過多,哪知道是因為自家管家和仙客爭利,硬生生地將他家的錢財給掏空。
看見曹家也支撐不住,趙管家心裏也泛起過一陣心酸,再怎麽說這裏也是他待了大半輩子的地方,真看他衰敗成這樣他心裏也是不舍得,可是想到曹老爺,想到自己後半生的幸福,那陣懷戀過往的心酸也就化作浮雲,成為他華麗脫身前將洗下的汙垢。對他來說算不上什麽!唯一真說放不下的就是那曹小姐,她是自己看著長大的,小時還總是對他趙爺爺趙爺爺地叫,怪可人的,真讓曹府凋零那曹小姐隻怕落得個悲慘的下場。他那時想好了,曹奉庭雖一生無功但這生的女兒卻尚有姿色,是個玉貌花容的佳人。他膝下無子女,唯有個遠房外甥,算來也到談婚論嫁的年紀。他打算為曹小姐和他的外甥說個媒,促成一段婚事,也算留住了份曹家的血,不愧對老太爺了。
本是這麽打算著,可人算不如天算,計劃趕不上變化,他正準備尋理由講好這門親,再找個機會脫身,可這曹老爺不知和崔莫慶說了什麽,著急要清點家產,嚷嚷著要移到南方離縣,說什麽也不聽,這可把他嚇壞了,生怕自己做的假賬被曹老爺發現,什麽計劃都往後推著,先度過眼前這關。趙管家幫他清點了家產,本想推脫一番,勸曹奉庭留在北方,甚至拿曹家的祖墳說事。可好巧不巧,正逢妖兵進犯,朝廷連連戰敗,他為了躲災,隻好與他一同到離縣去,以後再做長遠打算。
說來也驚奇,那曹奉庭和崔莫慶搭手竟辦成了事,把那廟會降仙一事鬧得紅紅火火,曹家凋敗的家業竟緩回口氣,曹家又一天天地興旺起來。這可斷了趙管家離去的心,這賬本仍是那樣,隻經他的手,曹老爺一概不過問,看著賬本一天天增加的收入,他動起了貪念。
沒辦法,人就是這樣,一旦心漏了底,拿多少金銀珠寶都填不滿。
於是他就繼續在曹府當著管家,暗地仍幹著以前的勾當,仍是瞞著曹奉庭偷偷轉移家產。唯一令他不滿的就是那群仙客們,他們原來看曹府凋敗也想脫身,可現在曹府又富了起來,他們就繼續賴著不走,吃著曹府的肉,口中充斥盡是自己天大的功勞,都想從曹府再多分一杯羹。不知不覺,曹府已是分成兩股勢力,一股是仙客,一股是趙管家,他們都撲著,咬著,如狼似虎地侵吞曹家的財產,誰都想幹掉對方,方便自己獨吞這份家業。
那仙客驕橫無禮,平日都是一副囂張的姿態,對家中的誰都沒有好臉色,把自己當成個天大的主兒,誰也不放在眼裏。說他們幾句,他們立刻回懟道:“這份家業是靠你爺爺我的本事掙來的,要不是我,你還能有這口飯吃?”府中誰都看不慣他們卻又不能將他們趕走,畢竟他們說的也有幾分事實,離了他們,那降仙之事還真成不了,所以大家隻能忍讓,心裏都憋著一口氣,期望找個機會把他們踹出去。
和那群仙客們比,趙官家就高明的多,他麵上對家中仆人都和和氣氣,時不時拿出點錢財打賞,所以仆人都敬著他,支持著他,在大多數時候和他站在同一戰線。在這個家中比起曹老爺,趙管家的話更有威信,若不是曹奉庭名聲在外,整個離縣都知道這曹府是他的家業,恐怕這曹府早就改姓趙了。
而那可憐的曹老爺就夾在兩股勢力中間,渾然不知自己府內湧起的風雲,整日還為那升仙一事發愁。
如今趙管家逢迎蘇令,就是看他與那群飯桶不同,想借他的力量,讓曹員外看到那群仙客的無能,自己再趁機煽風點火,讓曹員外趕走那群仙客,隻專心贍養蘇令,讓他留在府中。之後自己隻需再找個機會,趁蘇令在府上根基尚淺,沒有勢力和功勞,隨便給他打上個罪名,把他不合規矩之處全部告訴曹員外,把他汙蔑成一個沒有本事的片子,讓他也被掃地出門,這樣就再沒人能阻止自己。
趙管家表麵雖是恭恭敬敬,一直對他們笑臉相迎,有什麽事都第一時間應上,可蘇令卻明顯感覺他包藏禍心,察覺這趙管家一直在留意他們三人的行動,心裏暗暗感慨這管家眼力之尖,不是個好對付的主兒。他裝作不經意的樣子,似是突然看到什麽,猛然停下腳步。管家看他停下,笑著上前,恭敬地問:“仙人,有什麽事嗎?為何突然停下啊?”
蘇令用手指了指自己的眼,趙管家就順著他的手看著蘇令,隻見蘇令眼睛猛然一亮,管家身體一涼,好像有什麽被抽走了似的,隨後聽到蘇令說“沒什麽,繼續走吧”,他才回過神,連連點頭,回到前麵繼續帶路。
蘇令雖麵上不動聲色,可心裏已對這趙管家換了副看法。
偌大的家產從趙管家手中流過,無論他用在何處,是多了,是少了,是虧本了,還是賺入了,都無人過問。除了曹奉庭,誰敢向這個曹府的兩代總管問責一個字?曹奉庭如此持家,這就給趙管家的心裏埋下一把火兒,他雖表麵唯唯諾諾,凡事對曹奉庭恭恭敬敬,說一不二,好似信守對老太爺的承諾,用盡心思幫曹家守住家業,實則心裏早生起了不軌之心,暗地裏偷偷挪移曹家的家產,為自己在老家置辦一份產業。
那曹奉庭在他爹死後沒了人管教,更是揮霍無度,尋仙訪友,徹底不問家事。每次回家都是獅子大開口,問賬房要一份大錢做路費,等拿到錢後就頭也不回的離開,繼續他的求仙之旅。趙管家看清了曹奉庭的秉性,知道他是個名副其實的敗家子,隻要能將他要的錢給他支上,他才不會過問家中的情況。於是,憑借他在曹府的地位和曹奉庭的敗家,即使賬房一直有錢不知去處,也沒人過問,也不敢過問。
當他看到曹奉庭直接將仙客請回家中奉養,他的心更是如如刀割一樣。再怎麽說曹府的家產也是他們老一輩創下的基業,有著他的心血流淌,他怎能忍受曹奉庭將自己的血肉割下送給那群來路不明的仙客做吃食?所以他行事更甚,幾乎可以說是與那仙客們在爭著消受這份家產,一門心思放在如何從仙客手上搶回自己 更多的產業。那曹奉庭隻是一心侍奉仙人,哪知道這曹府裏的明爭暗鬥?直到家業凋零,他都以為是經營不善,投入過多,哪知道是因為自家管家和仙客爭利,硬生生地將他家的錢財給掏空。
看見曹家也支撐不住,趙管家心裏也泛起過一陣心酸,再怎麽說這裏也是他待了大半輩子的地方,真看他衰敗成這樣他心裏也是不舍得,可是想到曹老爺,想到自己後半生的幸福,那陣懷戀過往的心酸也就化作浮雲,成為他華麗脫身前將洗下的汙垢。對他來說算不上什麽!唯一真說放不下的就是那曹小姐,她是自己看著長大的,小時還總是對他趙爺爺趙爺爺地叫,怪可人的,真讓曹府凋零那曹小姐隻怕落得個悲慘的下場。他那時想好了,曹奉庭雖一生無功但這生的女兒卻尚有姿色,是個玉貌花容的佳人。他膝下無子女,唯有個遠房外甥,算來也到談婚論嫁的年紀。他打算為曹小姐和他的外甥說個媒,促成一段婚事,也算留住了份曹家的血,不愧對老太爺了。
本是這麽打算著,可人算不如天算,計劃趕不上變化,他正準備尋理由講好這門親,再找個機會脫身,可這曹老爺不知和崔莫慶說了什麽,著急要清點家產,嚷嚷著要移到南方離縣,說什麽也不聽,這可把他嚇壞了,生怕自己做的假賬被曹老爺發現,什麽計劃都往後推著,先度過眼前這關。趙管家幫他清點了家產,本想推脫一番,勸曹奉庭留在北方,甚至拿曹家的祖墳說事。可好巧不巧,正逢妖兵進犯,朝廷連連戰敗,他為了躲災,隻好與他一同到離縣去,以後再做長遠打算。
說來也驚奇,那曹奉庭和崔莫慶搭手竟辦成了事,把那廟會降仙一事鬧得紅紅火火,曹家凋敗的家業竟緩回口氣,曹家又一天天地興旺起來。這可斷了趙管家離去的心,這賬本仍是那樣,隻經他的手,曹老爺一概不過問,看著賬本一天天增加的收入,他動起了貪念。
沒辦法,人就是這樣,一旦心漏了底,拿多少金銀珠寶都填不滿。
於是他就繼續在曹府當著管家,暗地仍幹著以前的勾當,仍是瞞著曹奉庭偷偷轉移家產。唯一令他不滿的就是那群仙客們,他們原來看曹府凋敗也想脫身,可現在曹府又富了起來,他們就繼續賴著不走,吃著曹府的肉,口中充斥盡是自己天大的功勞,都想從曹府再多分一杯羹。不知不覺,曹府已是分成兩股勢力,一股是仙客,一股是趙管家,他們都撲著,咬著,如狼似虎地侵吞曹家的財產,誰都想幹掉對方,方便自己獨吞這份家業。
那仙客驕橫無禮,平日都是一副囂張的姿態,對家中的誰都沒有好臉色,把自己當成個天大的主兒,誰也不放在眼裏。說他們幾句,他們立刻回懟道:“這份家業是靠你爺爺我的本事掙來的,要不是我,你還能有這口飯吃?”府中誰都看不慣他們卻又不能將他們趕走,畢竟他們說的也有幾分事實,離了他們,那降仙之事還真成不了,所以大家隻能忍讓,心裏都憋著一口氣,期望找個機會把他們踹出去。
和那群仙客們比,趙官家就高明的多,他麵上對家中仆人都和和氣氣,時不時拿出點錢財打賞,所以仆人都敬著他,支持著他,在大多數時候和他站在同一戰線。在這個家中比起曹老爺,趙管家的話更有威信,若不是曹奉庭名聲在外,整個離縣都知道這曹府是他的家業,恐怕這曹府早就改姓趙了。
而那可憐的曹老爺就夾在兩股勢力中間,渾然不知自己府內湧起的風雲,整日還為那升仙一事發愁。
如今趙管家逢迎蘇令,就是看他與那群飯桶不同,想借他的力量,讓曹員外看到那群仙客的無能,自己再趁機煽風點火,讓曹員外趕走那群仙客,隻專心贍養蘇令,讓他留在府中。之後自己隻需再找個機會,趁蘇令在府上根基尚淺,沒有勢力和功勞,隨便給他打上個罪名,把他不合規矩之處全部告訴曹員外,把他汙蔑成一個沒有本事的片子,讓他也被掃地出門,這樣就再沒人能阻止自己。
趙管家表麵雖是恭恭敬敬,一直對他們笑臉相迎,有什麽事都第一時間應上,可蘇令卻明顯感覺他包藏禍心,察覺這趙管家一直在留意他們三人的行動,心裏暗暗感慨這管家眼力之尖,不是個好對付的主兒。他裝作不經意的樣子,似是突然看到什麽,猛然停下腳步。管家看他停下,笑著上前,恭敬地問:“仙人,有什麽事嗎?為何突然停下啊?”
蘇令用手指了指自己的眼,趙管家就順著他的手看著蘇令,隻見蘇令眼睛猛然一亮,管家身體一涼,好像有什麽被抽走了似的,隨後聽到蘇令說“沒什麽,繼續走吧”,他才回過神,連連點頭,回到前麵繼續帶路。
蘇令雖麵上不動聲色,可心裏已對這趙管家換了副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