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等等。昇平心中有聲音暗道。他一定還有什麽事在隱瞞她。
「若他日危險得除,秦王與本宮損益又該如何分配?」昇平麵無表情的躲開李世民的手指定定望著他,似乎在試探自己即將得到的得失。
「來日大業得成,我取皇位,太子妃得以安穩,難道還不合算嗎?」李世民揚起嘴角,淡然注視著她。
「一份安穩就想收買本宮為秦王效命嗎?」昇平冷笑:「若本宮求了太子殿下,安穩也可獨享。」
李世民擒住昇平的下頜,逼迫她直視自己:「公主最好不要自欺欺人,你我皆知從太子刺死漢王楊諒那刻起,公主和代王楊侑再沒有活路可遁。」
昇平當然知道這個結果,但要逼李世民許給自己更多利益。此舉確實有些卑劣,藉助形勢向李世民要挾也非常可恥,可昇平心中深深渴望能夠盼來一方安穩的容身之所。
李世民對視昇平探究的目光,緩緩道:「若你所想,我願為你傾盡天下。」
好一個傾盡天下。
傾盡天下,昇平幾乎又要想起宮傾那日屍橫遍野血色蔽天的慘景。獨孤陀,永好,楊廣,所有的人都死在宮傾那刻。李世民他身為勝者,自然不能體會宮傾的恐怖,可對血窟裏滾爬出來的昇平來說,再沒有比傾盡天下更加駭然的煉獄景象。
「傾盡天下不過是句空話罷了,怎麽能夠當真呢?」昇平忽視自己心中的悸動淡淡開口,同時也別開雙眼。
「若真有傾盡那刻,我情願一切重來。」李世民語音沉重,似悔不當初自己一時衝動剝奪了與昇平貼近的機會。
昇平心中一緊,分明似感動又似厭惡。他似乎在後悔宮傾那日霸占她的清白,可,惺惺作態的李家所有人都讓她不敢深信,即使李世民一句話深深打動她心,也不敢掉以輕心。
兩人視線膠著,緘默不語,各自品味話中的深深含義。
「我李世民此生隻悔此事,若能再來,定不會莽撞了。」李世民整個人靠過來張開雙臂,昇平躲無可躲隻能順勢跌入他的懷抱。她因李世民如此貼近變得神智模糊,顫抖著用手抓住他的衣襟不想放下。
他帶給她的曾是天塌地陷的絕望,可此時又送來最後的水中浮木,甘願救她生死一瞬。作為李家人,他的許諾是否可以當真去信?
不能。他還會許諾給他人,例如……
「怕是回去不久,就要由本宮親自上門為秦王殿下提親了。」昇平此時忽然想起長孫氏,說不出心中複雜滋味,身子與他又離開了些。
李世民察覺昇平的刻意疏遠,停頓了一下,認真回答道:「她兄長長孫無忌曾是我的幕僚,有了她在,公主知曉宮外朝堂消息會更便捷些。」
昇平垂下視線似不以為然般。隻是從李世民方向看去,似有些萬千委屈難過。她並不言語,手中抓住他的衣襟卻不肯放開。
「大唐後宮,隻有命婦才可隨時入宮覲見太子妃,一旦起事必須有人內通訊息。」李世民又補充道。
沒錯。終究他還是要娶長孫氏的。就如同楊廣,為了天下為了謀劃終究還是要娶蕭氏。
她總是無法順天意出現在他們任何一個人的身側,所以他們無論娶誰她都無力阻止。
昇平緩緩從李世民懷中離開,冷冷收回方才無力抑製的貪戀,手也從他的衣襟前離開。那裏已經被她抓得皺成一團,恐怕用手擀它也擀不開。
她就是要成為他心中不能放下的那麽一團褶皺,隻有他忘不掉她才能盡心幫助。
「我會申明父皇納她為良人。」李世民深深看著昇平:「一旦我們謀劃成功得逞大業,良人能晉升太子妃,但良人不能晉升太子妃。」
太子妃之位永遠給昇平留著。這算是他許給她最大的安慰了。
昇平突然覺得自己心很累,虛弱的笑笑,雙手做了個施禮的姿勢:「多謝秦王殿下。」
李世民神情複雜,他深曉昇平向來驕傲,想從她的口中說出難過不舍萬分不易。他無法再深辯,隻求來日真做下大事後證明給她看自己真心便是,他開口:「若明日回宮,就要勞煩公主為世民與長孫家提親了,若公主覺得此事為難,我請他人代勞亦可。」
昇平頜首,雙眼眺望窗外無法斷絕的雨幕虛弱回答:「不必了,秦王殿下請放心,本宮一定辦到,算是作為對秦王保全本宮姑侄的謝禮。」
鴻雁於飛他人婦
這場瓢潑大雨直下到夜半時分方才停歇,長樂入內添置燈火時李世民已悄然離去,空蕩蕩的窗口由外推上,似有fèng隙向內鼓著刺骨寒風。長樂望向青布床帳裏昇平麵無表情的倚在那兒,始終不言不語,貌似心事沉重。
長樂走近喚了兩聲太子妃娘娘,昇平才幽幽醒過神來,她嘆了聲坐起身:「時辰不早了,動身回宮吧!」
長樂連忙領命:「是。」
長樂再想詢問方才似乎聽見有男人說話聲音,可見昇平已起身將紗帽戴好,根本不給她機會開口。
禮官一行人一炷香後匆匆從孤山寺啟程,約是二更才回到內宮各自復命,唯留若幹宮人隨昇平迴轉東宮。
冰冷東宮遠遠矗立黑壓壓的烏雲盡頭,昇平每靠近一步,心頭都會再重上幾分。一行人轉過玉階邁入大殿,空曠宮殿裏自然沒人會等候她的歸來。
昇平任由宮人為自己換下孝裝,煮了一杯濃茶端坐於桌前,整個人平靜氣息許久,麵色才勉強恢復先前嫣然。昇平周身還在被李世民的氣息包圍著,那一句傾盡天下仍讓她動容神色,她似乎望向哪裏都是那個男人的身影,他似乎無所不在。
如今昇平與李世民的謀劃已經拉開宮殺序幕,不管最終是為了他的皇位,還是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她都必須為這場即將到來的翻天覆地做些什麽。
首要之事,便是為李世民提親。
長孫氏待字閨中,擅掌管府邸事宜。因幼年時父母早亡,兄長長孫無忌又常年在疆場上征戰,一幹府內事宜皆有她來打點料理。用家規,掌刑罰,結餘日常開銷進度一概把握在胸。近來還常聽內婦說起坊間有言,不知何年何月有擅於相麵老嫗曾為長孫氏相看過,接連幾人都說長孫氏來日必然母儀天下,坐得六宮之首的寶座。
消息傳至拓跋家,拓跋麗容氣不過未婚夫如此被他人肖想,也曾幾次上門尋釁,但都被長孫氏幾句話輕飄飄送了出來,毫無無把柄落於他人。
如此看來,這個長孫氏本人未必如李世民想的那般簡單,那麽容易被人擺布。昇平如今才能體味到獨孤皇後曾說過的那句話,越是懂得隱忍的人,言行越是謹慎,可越是謹慎的人,他日勃發之時必然駭人。
昇平用冰冷手指撫過自己沒有血色的臉頰,望向銅鏡裏的自己。縱使今日顏色如故,她眼底的滄桑卻是瞞不了人的。女子青春原本便是稍縱即逝,更何況她身陷如此勞心勞神的後宮囹圄?
幾番掙紮沉浮除了平添幾許悵惘,一縷白髮,還能給她留下什麽?
也許,是時候該學會爭取了,她要為自己爭取更多的利益,在年華老去時留得性命,保享尊榮。
李淵對昇平為李世民提親一事不置可否。他既不願就此得罪拓跋家,廢黜兩家長久以來牢不可破的姻親關係,又不想因此放棄這個拉攏新興寒門氏族的好機會。
所以他全權交付昇平處理此事,
北族人亦尊重正妻,因北族男子常年在外廝殺遊獵,正妻便負責料理家中大小事宜,因此昇平身為太子妃,所處身份位置遠比李淵後宮四妃要來的正統些,由她來登門遊說拓跋氏放棄姻親,再提親長孫氏自然朝堂內外無可厚非。
隻是昇平心中另有主意,先召德令將軍拓跋齊入東宮覲見,而並自己非親自登門遊說。
李建成與昇平在東宮接見拓跋齊,拓跋齊除了身居武將要職之外,還是已故太子良人拓跋麗華和李世民未婚妻拓跋麗容的親兄長。
覲見時辰即到,李建成臨時與朝臣商議太湖決口之事不能前來,隻剩下昇平自己孤零零端坐在大殿上,首次與北族外臣交鋒。
昇平當然知曉太子李建成以處理公事為藉口躲避與拓跋齊相見,他不過是想昇平就此感受難堪罷了,哪裏是重要到抽不出一點時間。不過此時退已是無路可退,昇平隻能選擇迎難而上。
遠遠拓跋齊來至殿中,見到寶座上隻有昇平一人不跪不拜,他直直抱拳於胸:「臣拓跋齊拜見太子妃。」
昇平回首吩咐長樂賜座,拓跋齊對此也不客謙,掀開甲袍跪坐其上。
兩人對麵靜坐,一時間不知該如何開口,沉悶的大殿上,連宮人不耐挪動腳步之聲亦能聽聞清楚。
昇平先打破僵局欠欠身:「拓跋將軍,本宮久仰拓跋家族威名,今日得見實為有幸。」
「末將不敢當此稱讚,末將知道太子妃入宮第一日便駁斥皇上後宮的拓跋貴妃,又訓太子東宮的三位拓跋良人良人,想來我們拓跋氏便是再有些功績,也難以令出身楊氏皇族的太子妃娘娘真心折服,臣愧然不敢當太子妃娘娘的任何謬讚。」拓跋齊心中帶怒句句寒氣逼人,震耳聲音在大殿裏迴蕩,嗡嗡撞得人心肺難受。
昇平皺眉隨即舒展,她身子略傾了傾麵容帶笑:「拓跋貴妃一事是本宮失禮,本宮當時應事先告知拓跋貴妃本宮知曉北語,尤其擅寫讀,如此一來,她也不必為以北語嘲諷本宮被本宮揭穿而感到愧疚。至於太子東宮三位良人良人,嗬,拓拔將軍,敢問是否連身為東宮之首的本宮也管不得她們姐妹三人,訓不了她們姐妹三人?」
拓跋齊臉色一變,隨即又冷哼一笑:「末將長妹入宮三年,侍奉皇上太子無一紕漏,也未見如太子妃娘娘般囂張跋扈。」
拓跋齊仰仗氏族門楣對世間人輕蔑慣了,對昇平此刻的身份也不以為意。可昇平怎能忍下這般嘲諷,當即話裏含針反諷回去:「華良娣生前兢兢恪守自然是世間女子效仿楷模,奈何本宮與她所出位份不同,想良人與太子妃又怎能同一氣度呢,拓拔將軍想必是在說笑了。」
拓跋齊仍是不肯罷休:「早聽說太子妃娘娘最擅長狡辯,那日大殿之上太子妃與大隋舊臣敘談時末將就已領教過太子妃娘娘殺人不見血的功夫,今日太子妃娘娘召見末將是何事,也不必拐彎抹角,但說無妨。」
昇平起身走到拓跋齊麵前翩翩施禮:「拓拔將軍,今日本宮受命來與將軍商討令妹婚事。」
「太子妃娘娘親自召見末將,莫非是秦王他想悔婚嗎?」拓跋齊冷冷一笑。
昇平蹩眉,隨即坦然微笑:「自然不是。不過本宮此舉是想替令妹著想。」
拓跋齊聞言哈哈大笑:「逼死末將長妹的是太子妃娘娘,廢黜末將麽妹的是太子妃娘娘,太子妃娘娘究竟是哪裏在為末將妹子們著想?」
「先華良娣之死與本宮無關,拓拔將軍不必將此帳算在本宮頭上。拓跋麗容當日掌摑本宮,本宮也不想同她一般見識計較。本宮如今隻想問將軍一句,將軍是近太子殿下,還是近秦王殿下?」
「若他日危險得除,秦王與本宮損益又該如何分配?」昇平麵無表情的躲開李世民的手指定定望著他,似乎在試探自己即將得到的得失。
「來日大業得成,我取皇位,太子妃得以安穩,難道還不合算嗎?」李世民揚起嘴角,淡然注視著她。
「一份安穩就想收買本宮為秦王效命嗎?」昇平冷笑:「若本宮求了太子殿下,安穩也可獨享。」
李世民擒住昇平的下頜,逼迫她直視自己:「公主最好不要自欺欺人,你我皆知從太子刺死漢王楊諒那刻起,公主和代王楊侑再沒有活路可遁。」
昇平當然知道這個結果,但要逼李世民許給自己更多利益。此舉確實有些卑劣,藉助形勢向李世民要挾也非常可恥,可昇平心中深深渴望能夠盼來一方安穩的容身之所。
李世民對視昇平探究的目光,緩緩道:「若你所想,我願為你傾盡天下。」
好一個傾盡天下。
傾盡天下,昇平幾乎又要想起宮傾那日屍橫遍野血色蔽天的慘景。獨孤陀,永好,楊廣,所有的人都死在宮傾那刻。李世民他身為勝者,自然不能體會宮傾的恐怖,可對血窟裏滾爬出來的昇平來說,再沒有比傾盡天下更加駭然的煉獄景象。
「傾盡天下不過是句空話罷了,怎麽能夠當真呢?」昇平忽視自己心中的悸動淡淡開口,同時也別開雙眼。
「若真有傾盡那刻,我情願一切重來。」李世民語音沉重,似悔不當初自己一時衝動剝奪了與昇平貼近的機會。
昇平心中一緊,分明似感動又似厭惡。他似乎在後悔宮傾那日霸占她的清白,可,惺惺作態的李家所有人都讓她不敢深信,即使李世民一句話深深打動她心,也不敢掉以輕心。
兩人視線膠著,緘默不語,各自品味話中的深深含義。
「我李世民此生隻悔此事,若能再來,定不會莽撞了。」李世民整個人靠過來張開雙臂,昇平躲無可躲隻能順勢跌入他的懷抱。她因李世民如此貼近變得神智模糊,顫抖著用手抓住他的衣襟不想放下。
他帶給她的曾是天塌地陷的絕望,可此時又送來最後的水中浮木,甘願救她生死一瞬。作為李家人,他的許諾是否可以當真去信?
不能。他還會許諾給他人,例如……
「怕是回去不久,就要由本宮親自上門為秦王殿下提親了。」昇平此時忽然想起長孫氏,說不出心中複雜滋味,身子與他又離開了些。
李世民察覺昇平的刻意疏遠,停頓了一下,認真回答道:「她兄長長孫無忌曾是我的幕僚,有了她在,公主知曉宮外朝堂消息會更便捷些。」
昇平垂下視線似不以為然般。隻是從李世民方向看去,似有些萬千委屈難過。她並不言語,手中抓住他的衣襟卻不肯放開。
「大唐後宮,隻有命婦才可隨時入宮覲見太子妃,一旦起事必須有人內通訊息。」李世民又補充道。
沒錯。終究他還是要娶長孫氏的。就如同楊廣,為了天下為了謀劃終究還是要娶蕭氏。
她總是無法順天意出現在他們任何一個人的身側,所以他們無論娶誰她都無力阻止。
昇平緩緩從李世民懷中離開,冷冷收回方才無力抑製的貪戀,手也從他的衣襟前離開。那裏已經被她抓得皺成一團,恐怕用手擀它也擀不開。
她就是要成為他心中不能放下的那麽一團褶皺,隻有他忘不掉她才能盡心幫助。
「我會申明父皇納她為良人。」李世民深深看著昇平:「一旦我們謀劃成功得逞大業,良人能晉升太子妃,但良人不能晉升太子妃。」
太子妃之位永遠給昇平留著。這算是他許給她最大的安慰了。
昇平突然覺得自己心很累,虛弱的笑笑,雙手做了個施禮的姿勢:「多謝秦王殿下。」
李世民神情複雜,他深曉昇平向來驕傲,想從她的口中說出難過不舍萬分不易。他無法再深辯,隻求來日真做下大事後證明給她看自己真心便是,他開口:「若明日回宮,就要勞煩公主為世民與長孫家提親了,若公主覺得此事為難,我請他人代勞亦可。」
昇平頜首,雙眼眺望窗外無法斷絕的雨幕虛弱回答:「不必了,秦王殿下請放心,本宮一定辦到,算是作為對秦王保全本宮姑侄的謝禮。」
鴻雁於飛他人婦
這場瓢潑大雨直下到夜半時分方才停歇,長樂入內添置燈火時李世民已悄然離去,空蕩蕩的窗口由外推上,似有fèng隙向內鼓著刺骨寒風。長樂望向青布床帳裏昇平麵無表情的倚在那兒,始終不言不語,貌似心事沉重。
長樂走近喚了兩聲太子妃娘娘,昇平才幽幽醒過神來,她嘆了聲坐起身:「時辰不早了,動身回宮吧!」
長樂連忙領命:「是。」
長樂再想詢問方才似乎聽見有男人說話聲音,可見昇平已起身將紗帽戴好,根本不給她機會開口。
禮官一行人一炷香後匆匆從孤山寺啟程,約是二更才回到內宮各自復命,唯留若幹宮人隨昇平迴轉東宮。
冰冷東宮遠遠矗立黑壓壓的烏雲盡頭,昇平每靠近一步,心頭都會再重上幾分。一行人轉過玉階邁入大殿,空曠宮殿裏自然沒人會等候她的歸來。
昇平任由宮人為自己換下孝裝,煮了一杯濃茶端坐於桌前,整個人平靜氣息許久,麵色才勉強恢復先前嫣然。昇平周身還在被李世民的氣息包圍著,那一句傾盡天下仍讓她動容神色,她似乎望向哪裏都是那個男人的身影,他似乎無所不在。
如今昇平與李世民的謀劃已經拉開宮殺序幕,不管最終是為了他的皇位,還是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她都必須為這場即將到來的翻天覆地做些什麽。
首要之事,便是為李世民提親。
長孫氏待字閨中,擅掌管府邸事宜。因幼年時父母早亡,兄長長孫無忌又常年在疆場上征戰,一幹府內事宜皆有她來打點料理。用家規,掌刑罰,結餘日常開銷進度一概把握在胸。近來還常聽內婦說起坊間有言,不知何年何月有擅於相麵老嫗曾為長孫氏相看過,接連幾人都說長孫氏來日必然母儀天下,坐得六宮之首的寶座。
消息傳至拓跋家,拓跋麗容氣不過未婚夫如此被他人肖想,也曾幾次上門尋釁,但都被長孫氏幾句話輕飄飄送了出來,毫無無把柄落於他人。
如此看來,這個長孫氏本人未必如李世民想的那般簡單,那麽容易被人擺布。昇平如今才能體味到獨孤皇後曾說過的那句話,越是懂得隱忍的人,言行越是謹慎,可越是謹慎的人,他日勃發之時必然駭人。
昇平用冰冷手指撫過自己沒有血色的臉頰,望向銅鏡裏的自己。縱使今日顏色如故,她眼底的滄桑卻是瞞不了人的。女子青春原本便是稍縱即逝,更何況她身陷如此勞心勞神的後宮囹圄?
幾番掙紮沉浮除了平添幾許悵惘,一縷白髮,還能給她留下什麽?
也許,是時候該學會爭取了,她要為自己爭取更多的利益,在年華老去時留得性命,保享尊榮。
李淵對昇平為李世民提親一事不置可否。他既不願就此得罪拓跋家,廢黜兩家長久以來牢不可破的姻親關係,又不想因此放棄這個拉攏新興寒門氏族的好機會。
所以他全權交付昇平處理此事,
北族人亦尊重正妻,因北族男子常年在外廝殺遊獵,正妻便負責料理家中大小事宜,因此昇平身為太子妃,所處身份位置遠比李淵後宮四妃要來的正統些,由她來登門遊說拓跋氏放棄姻親,再提親長孫氏自然朝堂內外無可厚非。
隻是昇平心中另有主意,先召德令將軍拓跋齊入東宮覲見,而並自己非親自登門遊說。
李建成與昇平在東宮接見拓跋齊,拓跋齊除了身居武將要職之外,還是已故太子良人拓跋麗華和李世民未婚妻拓跋麗容的親兄長。
覲見時辰即到,李建成臨時與朝臣商議太湖決口之事不能前來,隻剩下昇平自己孤零零端坐在大殿上,首次與北族外臣交鋒。
昇平當然知曉太子李建成以處理公事為藉口躲避與拓跋齊相見,他不過是想昇平就此感受難堪罷了,哪裏是重要到抽不出一點時間。不過此時退已是無路可退,昇平隻能選擇迎難而上。
遠遠拓跋齊來至殿中,見到寶座上隻有昇平一人不跪不拜,他直直抱拳於胸:「臣拓跋齊拜見太子妃。」
昇平回首吩咐長樂賜座,拓跋齊對此也不客謙,掀開甲袍跪坐其上。
兩人對麵靜坐,一時間不知該如何開口,沉悶的大殿上,連宮人不耐挪動腳步之聲亦能聽聞清楚。
昇平先打破僵局欠欠身:「拓跋將軍,本宮久仰拓跋家族威名,今日得見實為有幸。」
「末將不敢當此稱讚,末將知道太子妃入宮第一日便駁斥皇上後宮的拓跋貴妃,又訓太子東宮的三位拓跋良人良人,想來我們拓跋氏便是再有些功績,也難以令出身楊氏皇族的太子妃娘娘真心折服,臣愧然不敢當太子妃娘娘的任何謬讚。」拓跋齊心中帶怒句句寒氣逼人,震耳聲音在大殿裏迴蕩,嗡嗡撞得人心肺難受。
昇平皺眉隨即舒展,她身子略傾了傾麵容帶笑:「拓跋貴妃一事是本宮失禮,本宮當時應事先告知拓跋貴妃本宮知曉北語,尤其擅寫讀,如此一來,她也不必為以北語嘲諷本宮被本宮揭穿而感到愧疚。至於太子東宮三位良人良人,嗬,拓拔將軍,敢問是否連身為東宮之首的本宮也管不得她們姐妹三人,訓不了她們姐妹三人?」
拓跋齊臉色一變,隨即又冷哼一笑:「末將長妹入宮三年,侍奉皇上太子無一紕漏,也未見如太子妃娘娘般囂張跋扈。」
拓跋齊仰仗氏族門楣對世間人輕蔑慣了,對昇平此刻的身份也不以為意。可昇平怎能忍下這般嘲諷,當即話裏含針反諷回去:「華良娣生前兢兢恪守自然是世間女子效仿楷模,奈何本宮與她所出位份不同,想良人與太子妃又怎能同一氣度呢,拓拔將軍想必是在說笑了。」
拓跋齊仍是不肯罷休:「早聽說太子妃娘娘最擅長狡辯,那日大殿之上太子妃與大隋舊臣敘談時末將就已領教過太子妃娘娘殺人不見血的功夫,今日太子妃娘娘召見末將是何事,也不必拐彎抹角,但說無妨。」
昇平起身走到拓跋齊麵前翩翩施禮:「拓拔將軍,今日本宮受命來與將軍商討令妹婚事。」
「太子妃娘娘親自召見末將,莫非是秦王他想悔婚嗎?」拓跋齊冷冷一笑。
昇平蹩眉,隨即坦然微笑:「自然不是。不過本宮此舉是想替令妹著想。」
拓跋齊聞言哈哈大笑:「逼死末將長妹的是太子妃娘娘,廢黜末將麽妹的是太子妃娘娘,太子妃娘娘究竟是哪裏在為末將妹子們著想?」
「先華良娣之死與本宮無關,拓拔將軍不必將此帳算在本宮頭上。拓跋麗容當日掌摑本宮,本宮也不想同她一般見識計較。本宮如今隻想問將軍一句,將軍是近太子殿下,還是近秦王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