昇平和楊廣唇舌糾纏,目光依戀不舍膠著,兩人近在咫尺之距,她也是第一次如此細緻的打量於他。
他是她心中天地裏最完美的男兒,無人能輕易取代。昇平心底最隱秘的那處情懷因此刻他對自己的溫柔軟了下去。
日散金碎,耀影輕動,他背影如幕布俯首籠罩住她,暖洋洋雙唇的觸碰給了昇平生平最奇妙的感動。原來,文雅如他,原來也會做這樣的事來。
她微微顫動眼睫緋紅了雙頰,才覺得自己手臂蘇麻,連指頭也晃動不了。
隻能聽見楊廣在自己耳畔低低沉沉的允諾:「阿鸞,相信我,我一定會回來。他日回來時,我會為你造一座昭陽宮。」
昇平身子一顫,連忙閉眼不敢抬頭對視楊廣的鄭重和認真。
昭陽宮嗬,人人皆知那是皇後徽征。它代表尊貴,寵愛,相伴相守。
父皇母後的佳話曾在那裏徐徐沉澱。父皇當年迎娶獨孤家掌上明珠時,也是這樣一句話贏得眾人讚嘆艷羨。
桀驁如父皇許母後昭陽宮表明自己心意贏得帝位,那麽廣哥哥許她昭陽宮又為了什麽?
也是為了高高在上的蟠龍寶座麽?
若有一日,廣哥哥當真給了她昭陽宮,那麽,太子哥哥的太子妃將置身何處?隻因為高氏並非勇哥哥所愛就不能住進昭陽宮麽?還是勇哥哥也將離開東宮,再沒有機會入主大興殿?
她的思緒此刻已經混亂如麻,手指更是緊緊攥在一起透露自己內裏緊張。顯然楊廣已然透漏給她太多秘密,昇平想強迫自己聽明白其中機巧,隻是耳中嗡嗡作響,越想竭力聽清越是幹擾不斷。
她不耐的抓住楊廣的衣襟盤問:「廣哥哥,你告訴阿鸞,你剛剛的話到底是什麽意思,是不是此行還有其他危險?是不是?」
楊廣低頭凝視於昇平,神色冷靜,淡淡的笑著:「聽不懂也罷,阿鸞隻需等我回來即可,其他都不必明白,相信我,等我回來時,天地已改。」
昇平絕望,原本抓住衣襟的手指也慢慢鬆開。
也許這一切都是必須來臨的磨難,她所能做所能想的都不在他人安排之內。
楊廣就這樣頭也不回的走出去,連個背影也沒給昇平留下。
昇平攥著拳狠狠閉眼不想睜開,她希望自己看不到他離去的背影,希望自己依舊可以嗅到廣哥哥留下來的氣息。
如此,她便可以告訴自己,他從未離開,從未。
1李淵反出隋朝是在大業十三年,反隋煬帝。這裏為故事需要,改為反隋文帝。
2李淵反出隋朝挾隋恭帝尊隋煬帝為太上皇。此處修改為尊北周末帝。
3李淵派遣劉文靜出使突厥,求助始畢可汗派兵馬相助。
4大興城:隋朝京城,唐朝更名長安,即,今日陝西省西安市郊。
5大興殿:大興宮主殿,商議朝事所用。 誰家舊仇換新恨
楊廣的遽然離別讓昇平悲傷不已。後宮內,朝堂外大都覺得二皇子殿下此去再難以全身回還,因此離別時朝臣命婦悉數去送別,祭廟出兵的儀式場麵恢宏盛大,唯獨昇平不肯出現。
皇帝楊堅在大興宮前誓師祭天,親自率領百官為遠行的將士們送行,而楊廣則揚馬長嘯代表十萬將在大興宮宮門前徘徊三圈以示永念故土,誓將歸來。
萬千百姓歡呼聲悲戚聲此起彼伏交雜,楊廣在那一刻成了臣民仰望的英雄,哪怕此行前去路途艱險也不能動搖他的決絕。
昇平靠在棲鳳宮殿門邊聽宮牆外出征號角伴隨鍾樓鼓響,原來,宮內永安寺也在為即將遠征的戰士鳴鼓敲鍾虔誠禱告。
昇平看不見被簇擁的楊廣在馬上是怎樣的英姿,也自然不能知道楊廣居高臨下麵對黎民百姓時心cháo怎樣澎湃,她隻能閉眼冥想那日他對自己的溫柔親吻,回味那句我會為你打造昭陽宮的允諾。
為將士們送行的號角再次驟然吹響,她支撐身子的力道仿佛被人抽走了般,手臂重重落下撞在宮門上也不覺疼痛,身子緩緩順著角落滑下去。
莊嚴肅穆的出征號角聲壓住了震天的鼓樂,仿佛讓所有人都知道這道冰冷的催命符,正在催促眼前鮮活生命趕緊踏上黃泉路。
皇帝在祭天台上麵色凝重,親豎將旗,金色絲線織就的龍威錦旗迎風飄飄展開,由執旗禮官立於出征皇子的楊廣麵前,皇家旗幟與楊廣身上銀光甲冑同示天朝威嚴不可輕視。
楊廣手擎將旗巋然立於馬上,回首向眾人舉旗示意,三軍將士見狀頓時齊聲呼嘯,萬歲萬歲萬萬歲之聲更衝破天際直穿到九霄雲外。
這幾聲發自肺腑的呼喊,昇平身在內宮是能聽見的,威嚴雄壯的呼喊聲喚回她殘留的些許神智,用力的撐起身站起,拖著逶迤長長的裙擺緩緩向內殿走,腳尖一點點踩在青石甬道上,她強迫自己垂下的視線隻盯著腳下一條條通往天際的石磚fèng隙不看其他,生怕一時失神,眼淚便流了出來。
背後又是九聲鍾響在空中迴蕩,幽遠綿長,像極了離別人的情意,割不斷剪不開。
昇平踩上了殿前的石階,不敢回首,不敢停留,她推開想要上前服侍的永好獨自一個人走回大殿。
失去陽光照拂,驟然冰冷的感覺激得昇平腦中空白一片,心中所想所念也此刻全部清除幹淨,渾渾噩噩的她無力的走到芙蓉榻邊坐下,手指反覆摸著那日廣哥哥坐過的地方。
想他。想有他逗弄嬉鬧的日子,想有他陪伴成長的回憶。
漸漸的,陽光掠過殿窗,菱花樣式的格子被拖了長長影子,從大殿右角向左移動,最終停留在她的腳邊不再離開。
廣哥哥就這樣走了,可能再不會歸來,一想到楊廣會戰死疆場,昇平突然撲倒在榻上放聲大哭。廣哥哥就這樣走了,煊赫的送行終掩蓋不住他終將消失的結果,掩蓋不了…….
昇平知道。
秋逝冬來,仍有殘葉伶仃停留在樹上等待冬日裏的第一場雪,不肯輕易離開。
晉王宮沒了廣哥哥便從此喪失了對昇平的吸引,即使偶爾會路過,也隻在台階前佇立片刻,怕想起他不敢多多停留,匆匆了腳步。
她聽永好說,廣哥哥跋涉兩月終到了西北戰場,不等整裝待戰便迎頭碰上叛軍大肆進攻,一場惡戰下來雙方損失慘重,他不得不退守臨下關等待時機再戰。
兩軍在惡劣天氣下對峙十餘日,趁雙方疲累之時楊廣率兵背負糧糙果斷出擊,連夜襯敵人不備時痛擊重創,夜襲成功後更是策動十萬重兵再次挺進向前,一路逼退數十萬敵軍。
冬至來臨時,蜀王秀哥哥也迎娶了新王妃,蜀王宮鋪天蓋充斥著紅色渲染喜慶,為了沖刷全國子民心中的陰霾,也為了晉王楊廣新送回的戰報。
楊廣一戰成名後,在兩軍陣前越發兇狠善戰,帶領大隋將士們將鐵騎直逼潼關,隋朝大軍僅用月餘時間收復大部失地,鐵蹄踏掠之處無不所向披靡,北疆一十八個蠻夷部族悉數歸降大隋,此役收回西北被叛軍侵占疆土百餘裏,最終臨近兩方對壘鎮山關口時,更是趁夜派出一萬先鋒包抄截斷叛軍後退糧路,令叛軍統帥膽寒心驚,隻能慌亂丟失糧糙退守關門不出,兩軍於鎮山關對峙,動彈不得。
聽聞這些戰報時昇平微微發怔,最近越發溫順的她偷眼瞧了瞧母後,卻發現母後此時深幽的目光正眺望遠方,視線所及是昭陽宮前所立的高高旗杆,那麵象徵大隋朝的明黃蟠龍旗幟迎風烈烈招展,為的是向遠徵士兵昭示皇室與他們同在的堅定信心,即便皇家身不隨行,心卻時時刻刻惦念故土重回、兒郎早歸。
「退下吧,再把戰報給皇上送去。」獨孤皇後散發拖曳著長長的鳳凰裙擺坐在雙鳳朝鳴銅鏡前慢慢摩挲著自己的烏黑長髮,蔑然吩咐內侍道。
獨孤皇後年過五旬依然麗質綽約,眉眼雖有些嚴厲,卻仍能看出少女時代的曼麗妖嬈。
據說當年昇平外祖獨孤信原本是北周大司馬,手握數十萬精兵強將縱橫朝堂無人敢言,獨孤皇後初長成便是舉手箭貫百步,低頭熟覽兵書,外祖便問她,何以如此沉迷兵家戰事?
獨孤皇後笑曰,兒要嫁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蓋世英雄,與蓋世英雄匹配的女子又怎能手拿針線隻讀聖賢書?
這段過往母後曾與昇平笑說過數遍,所以她始終記憶猶新。母後每每回憶到此時都會對幼年的她唏噓感嘆:「彼時,本宮已經覺得自己一生決不會永遠躲在父母羽翼庇護下,對本宮來說,女紅針線、貞烈訓導已經不再那麽吸引人,本宮更好奇的是外麵那些街知巷聞的英武傳奇,還有那些隨夫馬踏天闕的女子功績美名。那些指尖操縱皇權的紅粉嬌娥才是本宮最仰慕的英雄。同樣,本宮也知道,那種無尚的榮耀隻有精心儲備才能於需要時信手拈來,才能真正做到執掌六宮生死操控皇家命脈的最後。所以本宮一直在等待適當的機會,等待一個能讓閨房女子施展全身才能的機會。而這個機會除了出嫁再不可能輕易得到。可獨孤家能在朝堂上權威逼人,註定隻能與世家貴胄聯姻,門閥世家紈絝居多,又怎會有人具備竊國之材能成全本宮的渴望?幸好,本宮碰見的是你父皇,一個同樣渴望權勢富貴的男人。」
「父皇能新立朝堂更旗易幟當然是世間最大的蓋世英雄,這樣母後才有多年夙願一朝成就的快慰。」昇平賴在母後身邊撒嬌,仰頭望著母後最信賴的宮人端木姑姑給母後精心梳理富貴繁複的髮式。
獨孤皇後聞言突然麵沉似水,嘴角緊緊抿起,原本淡然的神色有些異樣,似是不悅的凝望昇平,冷冷問:「你的父皇真的是蓋世英雄麽?」
昇平對母後問話有些不解:「難道父皇不是麽?父皇終日為國家社稷操勞,為黎民百姓分憂,蓋世英雄也定不及父皇。」
獨孤皇後頜首冷笑,顯然對此不願再談:「也許是吧。即便他不是蓋世英雄,本宮此刻能做的事也所剩無幾了。」
昇平遲疑,不敢擅言,隻是乖巧的趴伏在母後身邊撒嬌的摟著她的胳膊。
「隻不過母後如今最擔憂的就是你們兄妹幾個,將來若有一日母後先離去了……」獨孤皇後見她仍是懵懂不知,幽幽嘆息。
「母後要去哪裏?」昇平更是不解,從她記事開始,母後和父皇一直恩愛相敬,父皇每走一步,母後亦隨之一步,二人從未離開一日一夜,今日乍然提及離去,昇平心中很是有些茫然。
她惶惶抬眸,發現母後此刻嚴厲的麵容分外陰冷灰暗,正在回頭冷冷睥睨身後的端木姑姑,說:「嗬,也是。本宮去哪裏,又敢去哪裏?即便真是要走,也是連江山一起帶走的!」
「皇後娘娘莫要這樣說,公主殿下年幼,易受驚嚇。」端木姑姑見狀上前壓低聲音勸慰。
忽的,精緻釵奩嘩啦啦砸在端木姑姑的腳邊,嚇得昇平驚呼,不敢多瞧母後一眼。
同時端木秀榮巍然躬身,口裏迭聲告罪:「奴婢知罪,奴婢知罪。」
獨孤皇後不理睬二人,隨手點了身邊一名宮人上前繼續為自己梳發,直等朝天髻終於梳妝完畢,才緩緩回過身站起。
他是她心中天地裏最完美的男兒,無人能輕易取代。昇平心底最隱秘的那處情懷因此刻他對自己的溫柔軟了下去。
日散金碎,耀影輕動,他背影如幕布俯首籠罩住她,暖洋洋雙唇的觸碰給了昇平生平最奇妙的感動。原來,文雅如他,原來也會做這樣的事來。
她微微顫動眼睫緋紅了雙頰,才覺得自己手臂蘇麻,連指頭也晃動不了。
隻能聽見楊廣在自己耳畔低低沉沉的允諾:「阿鸞,相信我,我一定會回來。他日回來時,我會為你造一座昭陽宮。」
昇平身子一顫,連忙閉眼不敢抬頭對視楊廣的鄭重和認真。
昭陽宮嗬,人人皆知那是皇後徽征。它代表尊貴,寵愛,相伴相守。
父皇母後的佳話曾在那裏徐徐沉澱。父皇當年迎娶獨孤家掌上明珠時,也是這樣一句話贏得眾人讚嘆艷羨。
桀驁如父皇許母後昭陽宮表明自己心意贏得帝位,那麽廣哥哥許她昭陽宮又為了什麽?
也是為了高高在上的蟠龍寶座麽?
若有一日,廣哥哥當真給了她昭陽宮,那麽,太子哥哥的太子妃將置身何處?隻因為高氏並非勇哥哥所愛就不能住進昭陽宮麽?還是勇哥哥也將離開東宮,再沒有機會入主大興殿?
她的思緒此刻已經混亂如麻,手指更是緊緊攥在一起透露自己內裏緊張。顯然楊廣已然透漏給她太多秘密,昇平想強迫自己聽明白其中機巧,隻是耳中嗡嗡作響,越想竭力聽清越是幹擾不斷。
她不耐的抓住楊廣的衣襟盤問:「廣哥哥,你告訴阿鸞,你剛剛的話到底是什麽意思,是不是此行還有其他危險?是不是?」
楊廣低頭凝視於昇平,神色冷靜,淡淡的笑著:「聽不懂也罷,阿鸞隻需等我回來即可,其他都不必明白,相信我,等我回來時,天地已改。」
昇平絕望,原本抓住衣襟的手指也慢慢鬆開。
也許這一切都是必須來臨的磨難,她所能做所能想的都不在他人安排之內。
楊廣就這樣頭也不回的走出去,連個背影也沒給昇平留下。
昇平攥著拳狠狠閉眼不想睜開,她希望自己看不到他離去的背影,希望自己依舊可以嗅到廣哥哥留下來的氣息。
如此,她便可以告訴自己,他從未離開,從未。
1李淵反出隋朝是在大業十三年,反隋煬帝。這裏為故事需要,改為反隋文帝。
2李淵反出隋朝挾隋恭帝尊隋煬帝為太上皇。此處修改為尊北周末帝。
3李淵派遣劉文靜出使突厥,求助始畢可汗派兵馬相助。
4大興城:隋朝京城,唐朝更名長安,即,今日陝西省西安市郊。
5大興殿:大興宮主殿,商議朝事所用。 誰家舊仇換新恨
楊廣的遽然離別讓昇平悲傷不已。後宮內,朝堂外大都覺得二皇子殿下此去再難以全身回還,因此離別時朝臣命婦悉數去送別,祭廟出兵的儀式場麵恢宏盛大,唯獨昇平不肯出現。
皇帝楊堅在大興宮前誓師祭天,親自率領百官為遠行的將士們送行,而楊廣則揚馬長嘯代表十萬將在大興宮宮門前徘徊三圈以示永念故土,誓將歸來。
萬千百姓歡呼聲悲戚聲此起彼伏交雜,楊廣在那一刻成了臣民仰望的英雄,哪怕此行前去路途艱險也不能動搖他的決絕。
昇平靠在棲鳳宮殿門邊聽宮牆外出征號角伴隨鍾樓鼓響,原來,宮內永安寺也在為即將遠征的戰士鳴鼓敲鍾虔誠禱告。
昇平看不見被簇擁的楊廣在馬上是怎樣的英姿,也自然不能知道楊廣居高臨下麵對黎民百姓時心cháo怎樣澎湃,她隻能閉眼冥想那日他對自己的溫柔親吻,回味那句我會為你打造昭陽宮的允諾。
為將士們送行的號角再次驟然吹響,她支撐身子的力道仿佛被人抽走了般,手臂重重落下撞在宮門上也不覺疼痛,身子緩緩順著角落滑下去。
莊嚴肅穆的出征號角聲壓住了震天的鼓樂,仿佛讓所有人都知道這道冰冷的催命符,正在催促眼前鮮活生命趕緊踏上黃泉路。
皇帝在祭天台上麵色凝重,親豎將旗,金色絲線織就的龍威錦旗迎風飄飄展開,由執旗禮官立於出征皇子的楊廣麵前,皇家旗幟與楊廣身上銀光甲冑同示天朝威嚴不可輕視。
楊廣手擎將旗巋然立於馬上,回首向眾人舉旗示意,三軍將士見狀頓時齊聲呼嘯,萬歲萬歲萬萬歲之聲更衝破天際直穿到九霄雲外。
這幾聲發自肺腑的呼喊,昇平身在內宮是能聽見的,威嚴雄壯的呼喊聲喚回她殘留的些許神智,用力的撐起身站起,拖著逶迤長長的裙擺緩緩向內殿走,腳尖一點點踩在青石甬道上,她強迫自己垂下的視線隻盯著腳下一條條通往天際的石磚fèng隙不看其他,生怕一時失神,眼淚便流了出來。
背後又是九聲鍾響在空中迴蕩,幽遠綿長,像極了離別人的情意,割不斷剪不開。
昇平踩上了殿前的石階,不敢回首,不敢停留,她推開想要上前服侍的永好獨自一個人走回大殿。
失去陽光照拂,驟然冰冷的感覺激得昇平腦中空白一片,心中所想所念也此刻全部清除幹淨,渾渾噩噩的她無力的走到芙蓉榻邊坐下,手指反覆摸著那日廣哥哥坐過的地方。
想他。想有他逗弄嬉鬧的日子,想有他陪伴成長的回憶。
漸漸的,陽光掠過殿窗,菱花樣式的格子被拖了長長影子,從大殿右角向左移動,最終停留在她的腳邊不再離開。
廣哥哥就這樣走了,可能再不會歸來,一想到楊廣會戰死疆場,昇平突然撲倒在榻上放聲大哭。廣哥哥就這樣走了,煊赫的送行終掩蓋不住他終將消失的結果,掩蓋不了…….
昇平知道。
秋逝冬來,仍有殘葉伶仃停留在樹上等待冬日裏的第一場雪,不肯輕易離開。
晉王宮沒了廣哥哥便從此喪失了對昇平的吸引,即使偶爾會路過,也隻在台階前佇立片刻,怕想起他不敢多多停留,匆匆了腳步。
她聽永好說,廣哥哥跋涉兩月終到了西北戰場,不等整裝待戰便迎頭碰上叛軍大肆進攻,一場惡戰下來雙方損失慘重,他不得不退守臨下關等待時機再戰。
兩軍在惡劣天氣下對峙十餘日,趁雙方疲累之時楊廣率兵背負糧糙果斷出擊,連夜襯敵人不備時痛擊重創,夜襲成功後更是策動十萬重兵再次挺進向前,一路逼退數十萬敵軍。
冬至來臨時,蜀王秀哥哥也迎娶了新王妃,蜀王宮鋪天蓋充斥著紅色渲染喜慶,為了沖刷全國子民心中的陰霾,也為了晉王楊廣新送回的戰報。
楊廣一戰成名後,在兩軍陣前越發兇狠善戰,帶領大隋將士們將鐵騎直逼潼關,隋朝大軍僅用月餘時間收復大部失地,鐵蹄踏掠之處無不所向披靡,北疆一十八個蠻夷部族悉數歸降大隋,此役收回西北被叛軍侵占疆土百餘裏,最終臨近兩方對壘鎮山關口時,更是趁夜派出一萬先鋒包抄截斷叛軍後退糧路,令叛軍統帥膽寒心驚,隻能慌亂丟失糧糙退守關門不出,兩軍於鎮山關對峙,動彈不得。
聽聞這些戰報時昇平微微發怔,最近越發溫順的她偷眼瞧了瞧母後,卻發現母後此時深幽的目光正眺望遠方,視線所及是昭陽宮前所立的高高旗杆,那麵象徵大隋朝的明黃蟠龍旗幟迎風烈烈招展,為的是向遠徵士兵昭示皇室與他們同在的堅定信心,即便皇家身不隨行,心卻時時刻刻惦念故土重回、兒郎早歸。
「退下吧,再把戰報給皇上送去。」獨孤皇後散發拖曳著長長的鳳凰裙擺坐在雙鳳朝鳴銅鏡前慢慢摩挲著自己的烏黑長髮,蔑然吩咐內侍道。
獨孤皇後年過五旬依然麗質綽約,眉眼雖有些嚴厲,卻仍能看出少女時代的曼麗妖嬈。
據說當年昇平外祖獨孤信原本是北周大司馬,手握數十萬精兵強將縱橫朝堂無人敢言,獨孤皇後初長成便是舉手箭貫百步,低頭熟覽兵書,外祖便問她,何以如此沉迷兵家戰事?
獨孤皇後笑曰,兒要嫁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蓋世英雄,與蓋世英雄匹配的女子又怎能手拿針線隻讀聖賢書?
這段過往母後曾與昇平笑說過數遍,所以她始終記憶猶新。母後每每回憶到此時都會對幼年的她唏噓感嘆:「彼時,本宮已經覺得自己一生決不會永遠躲在父母羽翼庇護下,對本宮來說,女紅針線、貞烈訓導已經不再那麽吸引人,本宮更好奇的是外麵那些街知巷聞的英武傳奇,還有那些隨夫馬踏天闕的女子功績美名。那些指尖操縱皇權的紅粉嬌娥才是本宮最仰慕的英雄。同樣,本宮也知道,那種無尚的榮耀隻有精心儲備才能於需要時信手拈來,才能真正做到執掌六宮生死操控皇家命脈的最後。所以本宮一直在等待適當的機會,等待一個能讓閨房女子施展全身才能的機會。而這個機會除了出嫁再不可能輕易得到。可獨孤家能在朝堂上權威逼人,註定隻能與世家貴胄聯姻,門閥世家紈絝居多,又怎會有人具備竊國之材能成全本宮的渴望?幸好,本宮碰見的是你父皇,一個同樣渴望權勢富貴的男人。」
「父皇能新立朝堂更旗易幟當然是世間最大的蓋世英雄,這樣母後才有多年夙願一朝成就的快慰。」昇平賴在母後身邊撒嬌,仰頭望著母後最信賴的宮人端木姑姑給母後精心梳理富貴繁複的髮式。
獨孤皇後聞言突然麵沉似水,嘴角緊緊抿起,原本淡然的神色有些異樣,似是不悅的凝望昇平,冷冷問:「你的父皇真的是蓋世英雄麽?」
昇平對母後問話有些不解:「難道父皇不是麽?父皇終日為國家社稷操勞,為黎民百姓分憂,蓋世英雄也定不及父皇。」
獨孤皇後頜首冷笑,顯然對此不願再談:「也許是吧。即便他不是蓋世英雄,本宮此刻能做的事也所剩無幾了。」
昇平遲疑,不敢擅言,隻是乖巧的趴伏在母後身邊撒嬌的摟著她的胳膊。
「隻不過母後如今最擔憂的就是你們兄妹幾個,將來若有一日母後先離去了……」獨孤皇後見她仍是懵懂不知,幽幽嘆息。
「母後要去哪裏?」昇平更是不解,從她記事開始,母後和父皇一直恩愛相敬,父皇每走一步,母後亦隨之一步,二人從未離開一日一夜,今日乍然提及離去,昇平心中很是有些茫然。
她惶惶抬眸,發現母後此刻嚴厲的麵容分外陰冷灰暗,正在回頭冷冷睥睨身後的端木姑姑,說:「嗬,也是。本宮去哪裏,又敢去哪裏?即便真是要走,也是連江山一起帶走的!」
「皇後娘娘莫要這樣說,公主殿下年幼,易受驚嚇。」端木姑姑見狀上前壓低聲音勸慰。
忽的,精緻釵奩嘩啦啦砸在端木姑姑的腳邊,嚇得昇平驚呼,不敢多瞧母後一眼。
同時端木秀榮巍然躬身,口裏迭聲告罪:「奴婢知罪,奴婢知罪。」
獨孤皇後不理睬二人,隨手點了身邊一名宮人上前繼續為自己梳發,直等朝天髻終於梳妝完畢,才緩緩回過身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