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鳳陽一日
漂泊兩世,我朱雄英回來啦 作者:四月的枇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一日,朱雄英除了巡視了一圈自己的產業,剩下的時間全部用來陪著朱元璋和馬秀英了。
晚飯後,老兩口在新宅子的院子裏躺在躺椅上,朱元璋看著一臉恭敬站在自己身後的朱雄英,緩緩開口。
“雄英,祖宅那邊,我覺得不錯,但是有一點不好。”
朱雄英連忙回過神:“爺爺說,哪不好我讓他們再改。”
朱元璋仰著頭看了一圈,笑道:“這新宅子啊,看著和老宅子一模一樣,就連房簷那燕子窩都一樣,可是這宅子,畢竟不是老房子,少了那一點感覺。”
朱雄英愣住了,感覺這東西,沒辦法複刻出來啊。
“這些老鄰居們,是你強製著要他們搬過來的還是他們自己同意搬過來的?”朱元璋淡淡開口問道。
朱雄英這才了然,連忙說道:“都是自願搬過來的,最開始的時候確實有人不願意搬,我許諾了他們,等著新區建成的時候,給他們再分一套房子,可以供子嗣居住,那些老鄰居才同意搬過來的。”
朱元璋聽後,點了點頭,遙遙的一指,恰好指著一棟正在澆築的水泥樓,在夜色中,火光照耀著,顯得有些滲人。
“今日在老城看了看,你規劃的新區,很多都是那種高房子,這是咱們祖地,被壓一頭會不會不好?”
朱雄英笑道:“爺爺,您這就多慮了,咱們有了如今這地位,都是您一手打出來的,可是對於後來者,包括我爹,對後來者來說,百姓便是一把雙刃劍,俗話說的好,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對於咱們來說,百姓就是根基,百姓過的越好,咱們的地位越穩。”
朱元璋點了點頭,沒對這件事評價,轉而又問道:“那還有一件事,今天和你祖母在街上逛的時候,有兩個輪子,自己就能跑的那玩意是啥?”
“自行車!”
朱雄英微微一笑,解釋道:“那是自行車,爺爺。它是一種不用馬匹就能自行前進的交通工具,靠人力踩踏腳踏板,通過鏈條帶動後輪轉動,速度可以很快,而且非常方便。現在很多人用它來代步,既環保又經濟。”
朱元璋聽後,眉頭微微一皺,似乎在思考著什麽。片刻後,他緩緩開口:“這東西,會不會讓百姓變得懶惰?不再願意騎馬,甚至不再願意走路?”
朱雄英連忙解釋道:“爺爺,其實自行車的出現,反而能提高百姓的出行效率,讓他們有更多時間去從事生產活動。而且,它對身體也有好處,騎車是一種很好的鍛煉方式。當然,如今鳳陽的不少百姓都還需要耕種,不會因為有了自行車就忽視了其他勞動。”
“還有就是,馬匹對於百姓來說,價格太高了,一輛自行車的成本大概隻有一百文左右,也就隻買六百六十文錢,對百姓來說,還是能接受的。”
“成本一百文賣六百文?”朱元璋看著自己這個孫子,語氣有些不善。
朱雄英笑問道:“爺爺,您覺得這個價高了嗎?”
“有點高。”朱元璋點了點頭:“所以成本一百文,其實是那些木頭,一百文,裏麵還有其他的錢是嗎?”
朱雄英見朱元璋主動說出這個問題,不由得驚訝了幾分。
“對,爺爺,就是這樣,我工坊裏的工人,給他們的俸祿,還有教育費,養路費,都包含在裏麵了,所以一輛自行車也就賺了不到一百文。”
“教育費?養路費?這又是些啥?”朱元璋不解。
朱雄英耐心地解釋道:“爺爺,教育費是指為了提高工人素質,我們工坊為他們提供學習的機會,包括技術培訓和文化教育。”
“還有從今年開始,鳳陽開始免費教育,我弄了個學堂,適齡的孩子都在裏麵上學,這筆費用,由所有鳳陽的百姓承擔,弄這個之前我調查過百姓的意見,大家都是欣然同意的。”
“對於百姓而言,買東西多花一點錢比請先生交束修要省了不少錢。”
“而養路費則是為了維護道路,確保自行車等交通工具能夠順暢通行,在鳳陽經商的所有商賈,都會交這筆錢,對他們而言,這道路順暢,比百姓感受更加直觀。”
朱元璋聞言,滿臉不解:“先不說那個教育費,這修路不都是服徭役的時候修嗎?還有就是,重稅,不是這麽重的,所有擔子都壓在百姓頭上,怕是日積月累下,他們心裏有情緒。”
朱雄英搖了搖頭:“爺爺,鳳陽的稅和朝廷的稅不一樣,鳳陽的稅,分成了幾部分,包括了百姓的衣食住行,所有能想到的,都在裏麵了。”
“夏天太熱的時候,衙門會給百姓提供清水,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有冰塊給百姓,天冷的時候,還有取暖。”
朱雄英說到這,走到院子的角落,掀開了一塊地磚,說道:“爺爺,這地下,全是水泥澆築的管道,冬天的時候,城西的沼氣池會燒熱水,然後循環到整個城區,所有的百姓都不會冷,這筆費用也包含在了稅裏了。”
“還有茅廁。”朱雄英說著,拉著朱元璋到了廁所。
“地底下的管道,還負責生活排水的職責,百姓們再也不用考慮夜香的事了。”
朱元璋聽後,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原來如此,看來你考慮得很周全,那這稅收……”
朱雄英點了點頭:“按照朝廷的基礎上,漲了百一,這百一都是用在了百姓身上,爺爺要是還有疑惑,可以隨意在街上找鳳陽的百姓問一問,若是怨言極大,那孫兒願意受罰。”
朱元璋沉吟片刻,然後緩緩開口:“雄英,你這新政策,雖然出發點是好的,但百姓們是否真的能接受?他們會不會覺得稅負過重?”
朱雄英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回答:“爺爺,您放心,百姓們對這些新政策的接受度很高。”
“我在鳳陽的稅製,雖然在朝廷的基礎上有所增加,但增加的部分都是直接用於改善百姓的生活條件。”
“百姓們能夠直觀感受到這些變化帶來的好處,比如冬天的取暖、夏天的冰塊,還有幹淨的飲水和衛生設施。這些都讓他們的生活質量有了明顯的提升。”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其實就是鳳陽百姓的收入會比京師還要高出來不少,所以百姓們其實很支持我實施的這政策。”
朱元璋點了點頭,但還是有些擔憂:“不過,朝廷那邊,你可有考慮過?他們會不會對你的做法有異議?鳳陽百姓收入比京師還高,說出去怕是會引起軒然大波。”
朱雄英自信地回答:“爺爺,他們知道又如何?短時間來看,或許其他地方會有怨言,但是長期來看,一定是好事。”
“鳳陽掙得多,那以後流入鳳陽的人口就會變多。”
“其他地方,要麽跟,要麽死,長此以往,咱們大明的百姓,日子就會過得越來越好。”
朱元璋聽後,終於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雄英,看來你已經考慮得很周全了。隻要百姓們過得好,朝廷那邊自然不會有太大問題。不過,你還是要小心,不要讓百姓們覺得負擔過重,否則,民心一旦失去,就很難再挽回了。”
朱雄英恭敬地點頭:“爺爺教誨得是,我會時刻注意百姓的反應,確保政策的平衡和公正。”
朱元璋滿意地拍了拍朱雄英的肩膀:“好,好,你做得很好,當時把鳳陽給你,如今來看,是百姓之福,也是國家之福。”
朱雄英感激地說道:“多謝爺爺的鼓勵,我一定會繼續努力,不辜負您的期望。”
“行了,你準備一下,明天帶咱去看看你說的那個水泥房子,還沒見過那玩意呢。”朱元璋說著,揮了揮手:“你去休息吧,咱跟你祖母也要休息了。”
第二天清晨,朱雄英早早地起床,帶著鳳陽全部官員,準備迎接祖父朱元璋的視察。
他穿上了自己最正式的官服,仔細檢查了每一個細節,確保一切準備就緒。
在朱雄英的安排下,鳳陽城的街道被清掃得幹幹淨淨,其實鳳陽本來就很幹淨,隻是這一日,百姓們也得知了朱元璋的到來,更加積極。
朱元璋和馬皇後在朱雄英的陪同下,首先來到了鳳陽城中的一座水泥建築前。這座建築外觀宏偉,線條簡潔,與傳統的木質結構截然不同。
朱元璋好奇地打量著這座建築,問道:“這就是你說的水泥房子?”
朱雄英微笑著回答:“正是,爺爺。這種建築材料不僅堅固耐用,而且成本低廉,非常適合大規模建設。它能夠抵禦惡劣天氣,甚至可以防火,對百姓來說,是一個巨大的福音。”
“現在咱們麵前的這個是公共廁所,如果百姓在城裏逛著,有內急,按照原來的情況,一定是找個沒人的巷子,就地解決。”
“現在我在這弄了這個公共廁所,且鳳陽每一條街都有這麽個公共廁所,鳳陽的衛生就提升了不少,更加幹淨整潔,而且還能避免一些疾病的蔓延。”
朱元璋點了點頭,對朱雄英的創新表示讚賞。隨後,他們走進了廁所內部,朱元璋對水泥的光滑表麵和堅固結構感到十分驚訝。
朱雄英解釋道:“這種材料不僅適用於房屋建設,還可以用於橋梁、道路等基礎設施,大大提高了建設效率和質量。”
接著,朱元璋一行人參觀了鳳陽城的其他地方,包括學校、醫院和市場。朱雄英詳細介紹了每項設施的功能和對百姓生活帶來的改善。
朱元璋對朱雄英的治國理念和實踐成果表示滿意,同時也對鳳陽城的繁榮景象感到欣慰。
在參觀過程中,朱元璋還與百姓們親切交談,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和對新政策的看法。百姓們對朱雄英的政策讚不絕口,紛紛表示生活有了顯著的改善。朱元璋看到百姓們臉上洋溢的笑容,心中對朱雄英的政策更加肯定。
最後,朱元璋對朱雄英說:“雄英,你做得很好。鳳陽的百姓有福了,大明的百姓也有福了。你繼續努力,為百姓謀福祉,為國家謀發展。”
朱雄英感激地接受了祖父的鼓勵,表示會繼續努力,不辜負期望。朱元璋滿意地離開了鳳陽,而朱雄英則更加堅定了自己治國理政的決心,繼續為百姓的幸福和國家的繁榮而努力。
送走朱元璋之後,朱雄英帶著一眾官員回到了城主府,剛進門,朱雄英臉色一變:“三寶,把門關上!”
三寶老老實實的把門關了起來,且親自帶著幾個侍衛守著門。
“我聽說你們排擠姚廣孝?”
朱雄英的語氣中帶著一絲嚴厲,目光銳利地掃過在場的官員們。官員們麵麵相覷,一時間無人敢出聲。
“你們知道姚廣孝是什麽人嗎?”朱雄英繼續追問,聲音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嚴,“他是我的重臣,更是我對鳳陽規劃的棟梁之才。你們竟敢排擠他,是何居心?”
官員們紛紛低下頭,不敢直視朱雄英的目光。
朱雄英深吸一口氣,平複了一下情緒,然後緩緩說道:“我朱雄英治下的鳳陽,絕不允許任何形式的內鬥和排擠。我們應當團結一致,共同為百姓謀福祉,為國家謀發展。”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從今往後,誰若再敢對姚廣孝或其他官員有不公之舉,我定不輕饒。”
官員們紛紛點頭稱是,表示一定會遵從朱雄英的指示。朱雄英滿意地點了點頭,然後轉身對三寶說:“三寶,你去把姚廣孝叫來。”
三寶領命而去,不多時便帶著姚廣孝回到了城主府。
姚廣孝看著眼前一屋子的官員,心裏大概知道今天應該是朱雄英要替自己出氣了,微微一笑,朝著朱雄英一拱手:“草民姚廣孝,見過殿下。”
一眾官員麵麵相覷,尷尬的對著姚廣孝打招呼:“見過道衍大師。”
晚飯後,老兩口在新宅子的院子裏躺在躺椅上,朱元璋看著一臉恭敬站在自己身後的朱雄英,緩緩開口。
“雄英,祖宅那邊,我覺得不錯,但是有一點不好。”
朱雄英連忙回過神:“爺爺說,哪不好我讓他們再改。”
朱元璋仰著頭看了一圈,笑道:“這新宅子啊,看著和老宅子一模一樣,就連房簷那燕子窩都一樣,可是這宅子,畢竟不是老房子,少了那一點感覺。”
朱雄英愣住了,感覺這東西,沒辦法複刻出來啊。
“這些老鄰居們,是你強製著要他們搬過來的還是他們自己同意搬過來的?”朱元璋淡淡開口問道。
朱雄英這才了然,連忙說道:“都是自願搬過來的,最開始的時候確實有人不願意搬,我許諾了他們,等著新區建成的時候,給他們再分一套房子,可以供子嗣居住,那些老鄰居才同意搬過來的。”
朱元璋聽後,點了點頭,遙遙的一指,恰好指著一棟正在澆築的水泥樓,在夜色中,火光照耀著,顯得有些滲人。
“今日在老城看了看,你規劃的新區,很多都是那種高房子,這是咱們祖地,被壓一頭會不會不好?”
朱雄英笑道:“爺爺,您這就多慮了,咱們有了如今這地位,都是您一手打出來的,可是對於後來者,包括我爹,對後來者來說,百姓便是一把雙刃劍,俗話說的好,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對於咱們來說,百姓就是根基,百姓過的越好,咱們的地位越穩。”
朱元璋點了點頭,沒對這件事評價,轉而又問道:“那還有一件事,今天和你祖母在街上逛的時候,有兩個輪子,自己就能跑的那玩意是啥?”
“自行車!”
朱雄英微微一笑,解釋道:“那是自行車,爺爺。它是一種不用馬匹就能自行前進的交通工具,靠人力踩踏腳踏板,通過鏈條帶動後輪轉動,速度可以很快,而且非常方便。現在很多人用它來代步,既環保又經濟。”
朱元璋聽後,眉頭微微一皺,似乎在思考著什麽。片刻後,他緩緩開口:“這東西,會不會讓百姓變得懶惰?不再願意騎馬,甚至不再願意走路?”
朱雄英連忙解釋道:“爺爺,其實自行車的出現,反而能提高百姓的出行效率,讓他們有更多時間去從事生產活動。而且,它對身體也有好處,騎車是一種很好的鍛煉方式。當然,如今鳳陽的不少百姓都還需要耕種,不會因為有了自行車就忽視了其他勞動。”
“還有就是,馬匹對於百姓來說,價格太高了,一輛自行車的成本大概隻有一百文左右,也就隻買六百六十文錢,對百姓來說,還是能接受的。”
“成本一百文賣六百文?”朱元璋看著自己這個孫子,語氣有些不善。
朱雄英笑問道:“爺爺,您覺得這個價高了嗎?”
“有點高。”朱元璋點了點頭:“所以成本一百文,其實是那些木頭,一百文,裏麵還有其他的錢是嗎?”
朱雄英見朱元璋主動說出這個問題,不由得驚訝了幾分。
“對,爺爺,就是這樣,我工坊裏的工人,給他們的俸祿,還有教育費,養路費,都包含在裏麵了,所以一輛自行車也就賺了不到一百文。”
“教育費?養路費?這又是些啥?”朱元璋不解。
朱雄英耐心地解釋道:“爺爺,教育費是指為了提高工人素質,我們工坊為他們提供學習的機會,包括技術培訓和文化教育。”
“還有從今年開始,鳳陽開始免費教育,我弄了個學堂,適齡的孩子都在裏麵上學,這筆費用,由所有鳳陽的百姓承擔,弄這個之前我調查過百姓的意見,大家都是欣然同意的。”
“對於百姓而言,買東西多花一點錢比請先生交束修要省了不少錢。”
“而養路費則是為了維護道路,確保自行車等交通工具能夠順暢通行,在鳳陽經商的所有商賈,都會交這筆錢,對他們而言,這道路順暢,比百姓感受更加直觀。”
朱元璋聞言,滿臉不解:“先不說那個教育費,這修路不都是服徭役的時候修嗎?還有就是,重稅,不是這麽重的,所有擔子都壓在百姓頭上,怕是日積月累下,他們心裏有情緒。”
朱雄英搖了搖頭:“爺爺,鳳陽的稅和朝廷的稅不一樣,鳳陽的稅,分成了幾部分,包括了百姓的衣食住行,所有能想到的,都在裏麵了。”
“夏天太熱的時候,衙門會給百姓提供清水,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有冰塊給百姓,天冷的時候,還有取暖。”
朱雄英說到這,走到院子的角落,掀開了一塊地磚,說道:“爺爺,這地下,全是水泥澆築的管道,冬天的時候,城西的沼氣池會燒熱水,然後循環到整個城區,所有的百姓都不會冷,這筆費用也包含在了稅裏了。”
“還有茅廁。”朱雄英說著,拉著朱元璋到了廁所。
“地底下的管道,還負責生活排水的職責,百姓們再也不用考慮夜香的事了。”
朱元璋聽後,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原來如此,看來你考慮得很周全,那這稅收……”
朱雄英點了點頭:“按照朝廷的基礎上,漲了百一,這百一都是用在了百姓身上,爺爺要是還有疑惑,可以隨意在街上找鳳陽的百姓問一問,若是怨言極大,那孫兒願意受罰。”
朱元璋沉吟片刻,然後緩緩開口:“雄英,你這新政策,雖然出發點是好的,但百姓們是否真的能接受?他們會不會覺得稅負過重?”
朱雄英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回答:“爺爺,您放心,百姓們對這些新政策的接受度很高。”
“我在鳳陽的稅製,雖然在朝廷的基礎上有所增加,但增加的部分都是直接用於改善百姓的生活條件。”
“百姓們能夠直觀感受到這些變化帶來的好處,比如冬天的取暖、夏天的冰塊,還有幹淨的飲水和衛生設施。這些都讓他們的生活質量有了明顯的提升。”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其實就是鳳陽百姓的收入會比京師還要高出來不少,所以百姓們其實很支持我實施的這政策。”
朱元璋點了點頭,但還是有些擔憂:“不過,朝廷那邊,你可有考慮過?他們會不會對你的做法有異議?鳳陽百姓收入比京師還高,說出去怕是會引起軒然大波。”
朱雄英自信地回答:“爺爺,他們知道又如何?短時間來看,或許其他地方會有怨言,但是長期來看,一定是好事。”
“鳳陽掙得多,那以後流入鳳陽的人口就會變多。”
“其他地方,要麽跟,要麽死,長此以往,咱們大明的百姓,日子就會過得越來越好。”
朱元璋聽後,終於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雄英,看來你已經考慮得很周全了。隻要百姓們過得好,朝廷那邊自然不會有太大問題。不過,你還是要小心,不要讓百姓們覺得負擔過重,否則,民心一旦失去,就很難再挽回了。”
朱雄英恭敬地點頭:“爺爺教誨得是,我會時刻注意百姓的反應,確保政策的平衡和公正。”
朱元璋滿意地拍了拍朱雄英的肩膀:“好,好,你做得很好,當時把鳳陽給你,如今來看,是百姓之福,也是國家之福。”
朱雄英感激地說道:“多謝爺爺的鼓勵,我一定會繼續努力,不辜負您的期望。”
“行了,你準備一下,明天帶咱去看看你說的那個水泥房子,還沒見過那玩意呢。”朱元璋說著,揮了揮手:“你去休息吧,咱跟你祖母也要休息了。”
第二天清晨,朱雄英早早地起床,帶著鳳陽全部官員,準備迎接祖父朱元璋的視察。
他穿上了自己最正式的官服,仔細檢查了每一個細節,確保一切準備就緒。
在朱雄英的安排下,鳳陽城的街道被清掃得幹幹淨淨,其實鳳陽本來就很幹淨,隻是這一日,百姓們也得知了朱元璋的到來,更加積極。
朱元璋和馬皇後在朱雄英的陪同下,首先來到了鳳陽城中的一座水泥建築前。這座建築外觀宏偉,線條簡潔,與傳統的木質結構截然不同。
朱元璋好奇地打量著這座建築,問道:“這就是你說的水泥房子?”
朱雄英微笑著回答:“正是,爺爺。這種建築材料不僅堅固耐用,而且成本低廉,非常適合大規模建設。它能夠抵禦惡劣天氣,甚至可以防火,對百姓來說,是一個巨大的福音。”
“現在咱們麵前的這個是公共廁所,如果百姓在城裏逛著,有內急,按照原來的情況,一定是找個沒人的巷子,就地解決。”
“現在我在這弄了這個公共廁所,且鳳陽每一條街都有這麽個公共廁所,鳳陽的衛生就提升了不少,更加幹淨整潔,而且還能避免一些疾病的蔓延。”
朱元璋點了點頭,對朱雄英的創新表示讚賞。隨後,他們走進了廁所內部,朱元璋對水泥的光滑表麵和堅固結構感到十分驚訝。
朱雄英解釋道:“這種材料不僅適用於房屋建設,還可以用於橋梁、道路等基礎設施,大大提高了建設效率和質量。”
接著,朱元璋一行人參觀了鳳陽城的其他地方,包括學校、醫院和市場。朱雄英詳細介紹了每項設施的功能和對百姓生活帶來的改善。
朱元璋對朱雄英的治國理念和實踐成果表示滿意,同時也對鳳陽城的繁榮景象感到欣慰。
在參觀過程中,朱元璋還與百姓們親切交談,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和對新政策的看法。百姓們對朱雄英的政策讚不絕口,紛紛表示生活有了顯著的改善。朱元璋看到百姓們臉上洋溢的笑容,心中對朱雄英的政策更加肯定。
最後,朱元璋對朱雄英說:“雄英,你做得很好。鳳陽的百姓有福了,大明的百姓也有福了。你繼續努力,為百姓謀福祉,為國家謀發展。”
朱雄英感激地接受了祖父的鼓勵,表示會繼續努力,不辜負期望。朱元璋滿意地離開了鳳陽,而朱雄英則更加堅定了自己治國理政的決心,繼續為百姓的幸福和國家的繁榮而努力。
送走朱元璋之後,朱雄英帶著一眾官員回到了城主府,剛進門,朱雄英臉色一變:“三寶,把門關上!”
三寶老老實實的把門關了起來,且親自帶著幾個侍衛守著門。
“我聽說你們排擠姚廣孝?”
朱雄英的語氣中帶著一絲嚴厲,目光銳利地掃過在場的官員們。官員們麵麵相覷,一時間無人敢出聲。
“你們知道姚廣孝是什麽人嗎?”朱雄英繼續追問,聲音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嚴,“他是我的重臣,更是我對鳳陽規劃的棟梁之才。你們竟敢排擠他,是何居心?”
官員們紛紛低下頭,不敢直視朱雄英的目光。
朱雄英深吸一口氣,平複了一下情緒,然後緩緩說道:“我朱雄英治下的鳳陽,絕不允許任何形式的內鬥和排擠。我們應當團結一致,共同為百姓謀福祉,為國家謀發展。”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從今往後,誰若再敢對姚廣孝或其他官員有不公之舉,我定不輕饒。”
官員們紛紛點頭稱是,表示一定會遵從朱雄英的指示。朱雄英滿意地點了點頭,然後轉身對三寶說:“三寶,你去把姚廣孝叫來。”
三寶領命而去,不多時便帶著姚廣孝回到了城主府。
姚廣孝看著眼前一屋子的官員,心裏大概知道今天應該是朱雄英要替自己出氣了,微微一笑,朝著朱雄英一拱手:“草民姚廣孝,見過殿下。”
一眾官員麵麵相覷,尷尬的對著姚廣孝打招呼:“見過道衍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