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我要將鳳陽弄成我大明第一富
漂泊兩世,我朱雄英回來啦 作者:四月的枇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日後,朝會,朱雄英站在一邊,等著眾人將上報的事情全部說完之後就站了出來。
“稟陛下,兒臣有要事相奏。”
朱元璋微微頷首,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朱雄英深吸一口氣,看了一眼站在一邊的徐達,朗聲道:“近日,魏國公徐達次子徐膺緒組織了裕民坊的數十名商賈為湖廣受災百姓捐贈了共計一萬餘兩銀錢,數千石米麵,以及一些衣物之類的。”
“由於徐膺緒此人沒有入朝為官,也沒什麽辦法將捐集之物送到湖廣,特意托人找到兒臣,希望能將這些東西收到湖廣災區。”
朝堂上頓時議論紛紛,有讚許之聲,也有質疑之語。朱元璋不動聲色,隻是目光深邃地望著自己的孫子,心中暗自評估著他的表現。
朱雄英繼續說道:“兒臣建議,請求戶部及兵部派出人手,能將京師商賈的善意給帶到湖廣。”
朱元璋微微點頭,環視群臣,聲音沉穩地說道:“雄英所言甚是,治國之道,不僅在於一時之安,更在於長遠之計。”
“就連一些商賈都對我大明如此,何談我大明不興?”
“雄英,這捐集財物的都是些商賈嗎?可有那徐膺緒威逼利誘?”
朱雄英連忙躬身:“陛下可以派人去查,主要都是商賈們帶頭,還有些酒樓的食客們聽聞了消息,自發捐了些銀錢,不過數量也不是很多,魏國公應該知道這件事,陛下不妨問問魏國公?”
朱元璋目光轉向徐達,徐達上前一步,恭敬地回答:“陛下,此事臣確實知曉。徐膺緒雖為臣之子,但其行為臣並未幹涉。”
“本來臣以為隻是小打小鬧,昨日犬子說了募集了萬兩銀錢,臣頗感意外,後來犬子又和臣說,尋求皇孫殿下幫助,臣這才沒多問。”
“臣聽聞此事後,亦深感欣慰,商賈們能有此善舉,實為國家之福,臣在此願捐千兩白銀,為國盡一份力。”
朱元璋聽後,微微頷首,對徐達的表態表示認可:“此事,朕已明了。徐膺緒此舉,雖出自民間,卻顯我大明之民風淳樸,商賈亦有愛國之心。朕命戶部、兵部即刻著手安排,確保物資能夠安全送達湖廣災區,不得有誤。”
常茂一個健步走了出來,拱了拱手道:“陛下請慢,我常府今日才得知此事,也願為百姓做些事,我常府同魏國公一般,也出個千兩銀錢,為我大明百姓出一份力。”
“還有就是如今涼國公不在京師,我常府替他藍府做主,也捐千兩銀錢!”
此言一出,朝堂上頓時炸了廟,議論紛紛,湯和微微一笑,也走了出來:“既然大家都如此,怎能少了老夫,雖然俸祿不多,咱千兩銀錢也是拿的出來的,一同為大明做些貢獻了!”
朝堂之上,群臣紛紛響應,一時間,慷慨解囊之風盛行。朱元璋見狀,心中大慰,哈哈大笑:“咱大明,百姓關心國事,商賈為國出力,官員也想著大明,咱大明何愁不興?!”
朱雄英站在一旁,目睹了這一切,朝著常茂那邊眨了眨眼,常茂也暗暗的回了個手勢。
朱元璋環視群臣,聲音中帶著喜悅:“朕心甚慰,諸位愛卿能如此同心協力,實乃我大明之幸。朕決定,此次捐助之物,由戶部和兵部共同監管,確保每一分銀錢、每一粒糧食都能用在刀刃上,不得有絲毫浪費。”
他頓了頓,目光再次落在朱雄英身上:“雄英,你此次表現甚佳,朕決定,待水患平息之後,你便前往鳳陽,將整個鳳陽作為你商業的試點。”
朱雄英聞言,心中激動不已,連忙跪下謝恩:“謝爺爺信任,孫兒定不負所托,讓鳳陽百姓感受到朝廷的關懷。”
朱元璋點了點頭,示意他起身,然後轉向群臣:“諸位愛卿,此次捐助,說的也頗為急切,不如這般,民間捐款先送往湖廣一次,這次捐獻,咱給你們三日時間,三日後根據湖廣情況,再運送一批,剩餘的充國庫。”
群臣齊聲應諾,朝堂上的氣氛變得異常熱烈。朱元璋見狀,心中更是欣慰,他深知,一個國家的強盛不僅僅在於武力,更在於人心的凝聚。
朱雄英退到一旁,心中暗自盤算著如何將鳳陽打造成商業的典範。
三日之後,湖廣的災情得到了初步緩解,朱元璋親自下令,將剩餘的捐款充入國庫,用於國家的長遠發展。
同時,聖旨下發,朱雄英監管鳳陽,著手商業試點的籌備工作,來年開春,再親自前往鳳陽上任。
朱雄英接到命令的時候,整個人樂的合不攏嘴,連忙跑去了文華殿找到朱標。
“爹,給我個輿圖。”
“你要輿圖作甚?”朱標不解的問道。
“自然是要開始規劃鳳陽了。”朱雄英興奮地答道,“現在先做些準備,看看哪些地方適合發展,哪些地方適合修路。”
朱標微微一笑,取出一張輿圖,緩緩展開在桌案上。他用手指輕輕點著鳳陽的位置,語重心長地說:“雄英,鳳陽地處要衝,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你若能在那兒做出一番事業,不僅能夠造福當地百姓,更能為我大明的繁榮穩定添磚加瓦。”
“爹,我想先從改善交通入手,打通與周邊地區的商道,這樣貨物才能流通起來。”朱雄英指著輿圖上的幾條主要道路說道。
“然後是向北,將河道給利用起來,船運始終是比車馬要快一些。”
朱標聽後,點了點頭,眼中流露出讚許之色:“雄英,你的想法甚好。交通乃國之血脈,一旦暢通,商貿自然興盛。但你也要注意,鳳陽一帶多山,修路不易,需得精心規劃,不可輕率行事。”
朱雄英認真地聽著父親的教誨,心中暗自記下:“爹爹所言極是,我定會仔細考察地形,與當地官員和百姓商議,共同製定出最合適的方案。”
“而且,我要將鳳陽弄成我大明第一富,百姓皆是老有所養幼有所依!”
“稟陛下,兒臣有要事相奏。”
朱元璋微微頷首,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朱雄英深吸一口氣,看了一眼站在一邊的徐達,朗聲道:“近日,魏國公徐達次子徐膺緒組織了裕民坊的數十名商賈為湖廣受災百姓捐贈了共計一萬餘兩銀錢,數千石米麵,以及一些衣物之類的。”
“由於徐膺緒此人沒有入朝為官,也沒什麽辦法將捐集之物送到湖廣,特意托人找到兒臣,希望能將這些東西收到湖廣災區。”
朝堂上頓時議論紛紛,有讚許之聲,也有質疑之語。朱元璋不動聲色,隻是目光深邃地望著自己的孫子,心中暗自評估著他的表現。
朱雄英繼續說道:“兒臣建議,請求戶部及兵部派出人手,能將京師商賈的善意給帶到湖廣。”
朱元璋微微點頭,環視群臣,聲音沉穩地說道:“雄英所言甚是,治國之道,不僅在於一時之安,更在於長遠之計。”
“就連一些商賈都對我大明如此,何談我大明不興?”
“雄英,這捐集財物的都是些商賈嗎?可有那徐膺緒威逼利誘?”
朱雄英連忙躬身:“陛下可以派人去查,主要都是商賈們帶頭,還有些酒樓的食客們聽聞了消息,自發捐了些銀錢,不過數量也不是很多,魏國公應該知道這件事,陛下不妨問問魏國公?”
朱元璋目光轉向徐達,徐達上前一步,恭敬地回答:“陛下,此事臣確實知曉。徐膺緒雖為臣之子,但其行為臣並未幹涉。”
“本來臣以為隻是小打小鬧,昨日犬子說了募集了萬兩銀錢,臣頗感意外,後來犬子又和臣說,尋求皇孫殿下幫助,臣這才沒多問。”
“臣聽聞此事後,亦深感欣慰,商賈們能有此善舉,實為國家之福,臣在此願捐千兩白銀,為國盡一份力。”
朱元璋聽後,微微頷首,對徐達的表態表示認可:“此事,朕已明了。徐膺緒此舉,雖出自民間,卻顯我大明之民風淳樸,商賈亦有愛國之心。朕命戶部、兵部即刻著手安排,確保物資能夠安全送達湖廣災區,不得有誤。”
常茂一個健步走了出來,拱了拱手道:“陛下請慢,我常府今日才得知此事,也願為百姓做些事,我常府同魏國公一般,也出個千兩銀錢,為我大明百姓出一份力。”
“還有就是如今涼國公不在京師,我常府替他藍府做主,也捐千兩銀錢!”
此言一出,朝堂上頓時炸了廟,議論紛紛,湯和微微一笑,也走了出來:“既然大家都如此,怎能少了老夫,雖然俸祿不多,咱千兩銀錢也是拿的出來的,一同為大明做些貢獻了!”
朝堂之上,群臣紛紛響應,一時間,慷慨解囊之風盛行。朱元璋見狀,心中大慰,哈哈大笑:“咱大明,百姓關心國事,商賈為國出力,官員也想著大明,咱大明何愁不興?!”
朱雄英站在一旁,目睹了這一切,朝著常茂那邊眨了眨眼,常茂也暗暗的回了個手勢。
朱元璋環視群臣,聲音中帶著喜悅:“朕心甚慰,諸位愛卿能如此同心協力,實乃我大明之幸。朕決定,此次捐助之物,由戶部和兵部共同監管,確保每一分銀錢、每一粒糧食都能用在刀刃上,不得有絲毫浪費。”
他頓了頓,目光再次落在朱雄英身上:“雄英,你此次表現甚佳,朕決定,待水患平息之後,你便前往鳳陽,將整個鳳陽作為你商業的試點。”
朱雄英聞言,心中激動不已,連忙跪下謝恩:“謝爺爺信任,孫兒定不負所托,讓鳳陽百姓感受到朝廷的關懷。”
朱元璋點了點頭,示意他起身,然後轉向群臣:“諸位愛卿,此次捐助,說的也頗為急切,不如這般,民間捐款先送往湖廣一次,這次捐獻,咱給你們三日時間,三日後根據湖廣情況,再運送一批,剩餘的充國庫。”
群臣齊聲應諾,朝堂上的氣氛變得異常熱烈。朱元璋見狀,心中更是欣慰,他深知,一個國家的強盛不僅僅在於武力,更在於人心的凝聚。
朱雄英退到一旁,心中暗自盤算著如何將鳳陽打造成商業的典範。
三日之後,湖廣的災情得到了初步緩解,朱元璋親自下令,將剩餘的捐款充入國庫,用於國家的長遠發展。
同時,聖旨下發,朱雄英監管鳳陽,著手商業試點的籌備工作,來年開春,再親自前往鳳陽上任。
朱雄英接到命令的時候,整個人樂的合不攏嘴,連忙跑去了文華殿找到朱標。
“爹,給我個輿圖。”
“你要輿圖作甚?”朱標不解的問道。
“自然是要開始規劃鳳陽了。”朱雄英興奮地答道,“現在先做些準備,看看哪些地方適合發展,哪些地方適合修路。”
朱標微微一笑,取出一張輿圖,緩緩展開在桌案上。他用手指輕輕點著鳳陽的位置,語重心長地說:“雄英,鳳陽地處要衝,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你若能在那兒做出一番事業,不僅能夠造福當地百姓,更能為我大明的繁榮穩定添磚加瓦。”
“爹,我想先從改善交通入手,打通與周邊地區的商道,這樣貨物才能流通起來。”朱雄英指著輿圖上的幾條主要道路說道。
“然後是向北,將河道給利用起來,船運始終是比車馬要快一些。”
朱標聽後,點了點頭,眼中流露出讚許之色:“雄英,你的想法甚好。交通乃國之血脈,一旦暢通,商貿自然興盛。但你也要注意,鳳陽一帶多山,修路不易,需得精心規劃,不可輕率行事。”
朱雄英認真地聽著父親的教誨,心中暗自記下:“爹爹所言極是,我定會仔細考察地形,與當地官員和百姓商議,共同製定出最合適的方案。”
“而且,我要將鳳陽弄成我大明第一富,百姓皆是老有所養幼有所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