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京才還要說,福康安已經笑了,說道:“我想起來了,菜園老馮頭的小兒子嘛!我在後園子裏演練大炮,你悄悄爬到船上,放炮翻船幾乎淹死。不是你麽?”“是!”馮京才不好意思地一笑,“小時候的事爺也記得這麽清慡……小的給爺帶路了。”說著,賠小心走前頭手讓著帶路。踅過西院,便見黃鶯兒攙著白髮蒼蒼的棠兒站在父親生前書房的滴水簷下。秋雨、墨ju幾個開臉大丫頭也都圍在左右,見他進來,隻棠兒不動,黃鶯兒微微屈身頷首。其餘的人都蹲下福去。
“額娘!”福康安見母親比離京前又見蒼老了許多,顫巍巍由人扶著盯視自己,心裏一熱眼淚就要淌出,忙忍住了,打千兒了又跪了叩頭,起身上前代黃鶯兒扶了母親,一頭進書房見那書房還是父親在時一般無二,說道:“您老天拔地的,外頭下雨,何必出來呢?這頭書房雖好,兒子瞧著總不及裏頭小佛堂那邊暖和。”又嗔著黃鶯兒:“額娘穿的太薄了。這衣裳是九九重陽前頭穿的。”黃鶯兒笑道:“說換衣裳,娘隻是不肯麽!”
“你不要怪她。”棠兒由著福康安攙進書房坐了安樂椅上,握著福康安不肯放手,眼不錯珠盯著笑道,“我不妨事的。那邊又起了一道雪鬆林子,風不過來這邊也暖和的,西花廳我叫鶯兒改了佛堂、觀音也請過來了。我住得安逸!鶯兒幾個孩子都孝順,隻管放心,婆婆媽媽的不像個大將軍倒像女人?”說罷就笑,笑著眼淚已經出來,福康安忙替她拭了,說道:“娘,看看,又來了!”尋著閑話岔開她的心思,因見針線笸籮裏有一件小百衲衣正在fèng製,便問鶯兒:“這是誰的活計?”棠兒笑道:“她也有了——”
“這是給魏主兒的。”黃鶯兒多少有點忸怩,輕輕打斷了母親的話,說道,“十五爺在山東收的那個奶奶姓魯的,有了小阿哥。太太叫送件百衲衣去,就咱府裏貧賤人家湊的。外人的布一縷也不要。”福康安不懂這些事,說道:“送個金鎖什麽的不好?一條一塊地對起來多麻煩!”棠兒道:“這是兩碼事。我忖著你還要去承德的吧?”福康安道:“是!兒子後天就走。離皇上遠了,時辰也長了,一來想念,二來又加官又晉爵,我還沒有當麵謝恩。”
棠兒聽了,沉默良久說道:“你很該去。不過我有一句話,如今宮裏不是你老姑奶奶掌事時候,什麽都有擔戴。你們大臣裏頭我雖不聞不問,聽起來似乎隻剩下了和大爺是個好人。我看著好的反而都得了罪名兒黜的黜走的走。上回兆惠家的我們說體己話,她說兆惠最怕阿桂也不管他的事,說她從心裏怕了和珅,又陰又柔的,像個穿袍子的女巫。我說外頭男人的事我們不管,怕怎的?上頭還有皇上呢!”福康安笑道:“娘隻管放心,兒子如今已經長大了。皇上雖說隻教兒子管軍事,政務上頭諮詢的事也很多。皇上信任,八爺十五爺也倚重,兒子隻合努力就是。隻要小心,著不了別人的道兒。”棠兒道:“你阿瑪在世也是這麽想。恨不得掏出心窩子給皇上看,恨不得累死了給皇上看,憑的就是這份忠心。他去了,其實人們看的還是你,你爭氣人們就抬舉我娘們。在外頭出兵放馬的,盼著你打敗仗的也未必沒有。常在河岸站,哪有不濕鞋的?想起來就怕得我睡不著,想起訥親、張廣泗又想你爹,流淚一直到天明,還得做幌子裝硬朗……”說罷淚又湧出來。
福康安打疊百樣好話安慰母親,好容易才哄得棠兒平靜下來,自己卻不無感慨。轉身去了府裏正堂參謁了傅恆靈牌,又恭敬拈了一炷香,到二門吩咐:“告訴賀六叔,明天上午套車,把西二庫的東西帶上。我們後天走路,明個兒有什麽私事料理一下,會客會朋友的事等回來再說。”這才返回自己住的東書房,見鶯兒臉上掛著淚痕,問道:“是怎麽了?太太不待見你,還是府裏人給你氣受?”
“沒什麽。”鶯兒飛快看一眼鏡子,回顏強笑道,“我日日跟著太太,府裏人並沒有作耗的。”說著伸被子攤在安樂椅上,“爺您歇歇,呆會子叫上碗參湯再吃飯。”
福康安覷著她臉色坐了,說道:“不是的,你必定心裏有事。是你四舅又來聒噪差使吧?劉墉說已經批給吏部,分了差使再說吧!”
“不是的。”鶯兒背轉了臉小聲道。
“那為什麽?”
“嗯?”
見福康安認真起來,鶯兒才道:“是宮裏頭有閑話,說原本是要什麽公主配你。皇上和娘在這府裏不知說了什麽話,就指了我……還有……說我在揚州原是有人家的人,你在外頭和我勾……勾搭成了……我倒沒什麽。就是四舅,也是見我跟了你有個趕熱灶窩的心,有差使沒差使小事一件——你的名聲事大啊!你去打箭爐,有人就說你能化錢不能打仗,去金川,又說你敗在小色勒奔手裏回不來,是什麽‘張廣泗第二’的我也不懂……我覺得都是我拖累的你,你要娶個公主,他們敢說什麽閑話?”
福康安聽得極專注,他一直治軍在外,這些話不但聽,連想也不曾想過。鶯兒的事他一直引為自豪,以為“糟糠之妻不下堂”是不忘貧賤不近女色的楷模,想不到後頭也有這般議論!想想也是的,福隆安福靈安是親兄弟都是額駙,偏自己不是,遲不娶早不娶鶯兒為夫人,偏偏有天子賜婚“沖喜”這一說,也難怪小人造作謠言。但謠言從哪裏來,又是誰傳言的呢?從近前的人想到遠處,他認定除了和珅沒有第二個!但“會化錢”這樣的話和珅未必能出口,因為和珅化的錢比自己多多少倍也不止,像是十五阿哥顒琰的口風。但和珅或擔心自己進軍機處,顒琰不會的呀!何況他也不是多嘴多舌的人……這就撲朔迷離得難以捉摸了。想著,一笑說道:“阿瑪說將軍打仗越打越小心,我看文官一般無二。倒讓你說得我心神不定的。有人說我能打仗,一個是我記牢了阿瑪‘快牛破車’的話,小心得一針一線不敢疏忽,一個是士氣,跟我的兵不能膿包勢。你也不要膿包勢,大家小家都有難處,人家長著嘴,不讓說話麽?我其實是皇上的救火隊,哪裏有事去哪裏敉平了它——再出兵我帶上你,你學梁紅玉,給我的兵擊鼓助陣!”
“那也使得的?”
“使得的!”
“就我這樣子?”
“你的樣子怎麽啦?換上戎衣,蠻好的巾幗英雄!人的命天註定,你沒看十五爺的側福晉,山東賣飯的窮家子女兒,如今誰敢小看?”
鶯兒看著福康安,良久忽然臉一紅,說道:“你呀……真是的……”便偎依在丈夫身邊。福康安在女色上頭素來不甚兜搭,但久曠在外辦事見她這樣也不禁有點好逑之心,新婚勝於遠別也不在話下。
……第二日天剛放明,福康安一蹶而起,驚道:“我沒睡過頭吧?”鶯兒還在朦朧中,醒目一看就笑了,說道:“你道這是軍伍裏頭要早操?早著呢!”福康安匆匆穿衣著帽,順手在她臉上擰一把,說道:“我要再見見劉墉。他肯定已經進去了——額娘還不起來,等回來我再過去請安。”鶯兒也就起來,便聽外頭王吉保在二門問“四爺出不出去”,口裏笑道:“你的炮灰擋箭牌等著你了——娘也就起來進觀音堂念早經,我過去招呼著了。你見劉墉,再問問四舅的事。”
“額娘!”福康安見母親比離京前又見蒼老了許多,顫巍巍由人扶著盯視自己,心裏一熱眼淚就要淌出,忙忍住了,打千兒了又跪了叩頭,起身上前代黃鶯兒扶了母親,一頭進書房見那書房還是父親在時一般無二,說道:“您老天拔地的,外頭下雨,何必出來呢?這頭書房雖好,兒子瞧著總不及裏頭小佛堂那邊暖和。”又嗔著黃鶯兒:“額娘穿的太薄了。這衣裳是九九重陽前頭穿的。”黃鶯兒笑道:“說換衣裳,娘隻是不肯麽!”
“你不要怪她。”棠兒由著福康安攙進書房坐了安樂椅上,握著福康安不肯放手,眼不錯珠盯著笑道,“我不妨事的。那邊又起了一道雪鬆林子,風不過來這邊也暖和的,西花廳我叫鶯兒改了佛堂、觀音也請過來了。我住得安逸!鶯兒幾個孩子都孝順,隻管放心,婆婆媽媽的不像個大將軍倒像女人?”說罷就笑,笑著眼淚已經出來,福康安忙替她拭了,說道:“娘,看看,又來了!”尋著閑話岔開她的心思,因見針線笸籮裏有一件小百衲衣正在fèng製,便問鶯兒:“這是誰的活計?”棠兒笑道:“她也有了——”
“這是給魏主兒的。”黃鶯兒多少有點忸怩,輕輕打斷了母親的話,說道,“十五爺在山東收的那個奶奶姓魯的,有了小阿哥。太太叫送件百衲衣去,就咱府裏貧賤人家湊的。外人的布一縷也不要。”福康安不懂這些事,說道:“送個金鎖什麽的不好?一條一塊地對起來多麻煩!”棠兒道:“這是兩碼事。我忖著你還要去承德的吧?”福康安道:“是!兒子後天就走。離皇上遠了,時辰也長了,一來想念,二來又加官又晉爵,我還沒有當麵謝恩。”
棠兒聽了,沉默良久說道:“你很該去。不過我有一句話,如今宮裏不是你老姑奶奶掌事時候,什麽都有擔戴。你們大臣裏頭我雖不聞不問,聽起來似乎隻剩下了和大爺是個好人。我看著好的反而都得了罪名兒黜的黜走的走。上回兆惠家的我們說體己話,她說兆惠最怕阿桂也不管他的事,說她從心裏怕了和珅,又陰又柔的,像個穿袍子的女巫。我說外頭男人的事我們不管,怕怎的?上頭還有皇上呢!”福康安笑道:“娘隻管放心,兒子如今已經長大了。皇上雖說隻教兒子管軍事,政務上頭諮詢的事也很多。皇上信任,八爺十五爺也倚重,兒子隻合努力就是。隻要小心,著不了別人的道兒。”棠兒道:“你阿瑪在世也是這麽想。恨不得掏出心窩子給皇上看,恨不得累死了給皇上看,憑的就是這份忠心。他去了,其實人們看的還是你,你爭氣人們就抬舉我娘們。在外頭出兵放馬的,盼著你打敗仗的也未必沒有。常在河岸站,哪有不濕鞋的?想起來就怕得我睡不著,想起訥親、張廣泗又想你爹,流淚一直到天明,還得做幌子裝硬朗……”說罷淚又湧出來。
福康安打疊百樣好話安慰母親,好容易才哄得棠兒平靜下來,自己卻不無感慨。轉身去了府裏正堂參謁了傅恆靈牌,又恭敬拈了一炷香,到二門吩咐:“告訴賀六叔,明天上午套車,把西二庫的東西帶上。我們後天走路,明個兒有什麽私事料理一下,會客會朋友的事等回來再說。”這才返回自己住的東書房,見鶯兒臉上掛著淚痕,問道:“是怎麽了?太太不待見你,還是府裏人給你氣受?”
“沒什麽。”鶯兒飛快看一眼鏡子,回顏強笑道,“我日日跟著太太,府裏人並沒有作耗的。”說著伸被子攤在安樂椅上,“爺您歇歇,呆會子叫上碗參湯再吃飯。”
福康安覷著她臉色坐了,說道:“不是的,你必定心裏有事。是你四舅又來聒噪差使吧?劉墉說已經批給吏部,分了差使再說吧!”
“不是的。”鶯兒背轉了臉小聲道。
“那為什麽?”
“嗯?”
見福康安認真起來,鶯兒才道:“是宮裏頭有閑話,說原本是要什麽公主配你。皇上和娘在這府裏不知說了什麽話,就指了我……還有……說我在揚州原是有人家的人,你在外頭和我勾……勾搭成了……我倒沒什麽。就是四舅,也是見我跟了你有個趕熱灶窩的心,有差使沒差使小事一件——你的名聲事大啊!你去打箭爐,有人就說你能化錢不能打仗,去金川,又說你敗在小色勒奔手裏回不來,是什麽‘張廣泗第二’的我也不懂……我覺得都是我拖累的你,你要娶個公主,他們敢說什麽閑話?”
福康安聽得極專注,他一直治軍在外,這些話不但聽,連想也不曾想過。鶯兒的事他一直引為自豪,以為“糟糠之妻不下堂”是不忘貧賤不近女色的楷模,想不到後頭也有這般議論!想想也是的,福隆安福靈安是親兄弟都是額駙,偏自己不是,遲不娶早不娶鶯兒為夫人,偏偏有天子賜婚“沖喜”這一說,也難怪小人造作謠言。但謠言從哪裏來,又是誰傳言的呢?從近前的人想到遠處,他認定除了和珅沒有第二個!但“會化錢”這樣的話和珅未必能出口,因為和珅化的錢比自己多多少倍也不止,像是十五阿哥顒琰的口風。但和珅或擔心自己進軍機處,顒琰不會的呀!何況他也不是多嘴多舌的人……這就撲朔迷離得難以捉摸了。想著,一笑說道:“阿瑪說將軍打仗越打越小心,我看文官一般無二。倒讓你說得我心神不定的。有人說我能打仗,一個是我記牢了阿瑪‘快牛破車’的話,小心得一針一線不敢疏忽,一個是士氣,跟我的兵不能膿包勢。你也不要膿包勢,大家小家都有難處,人家長著嘴,不讓說話麽?我其實是皇上的救火隊,哪裏有事去哪裏敉平了它——再出兵我帶上你,你學梁紅玉,給我的兵擊鼓助陣!”
“那也使得的?”
“使得的!”
“就我這樣子?”
“你的樣子怎麽啦?換上戎衣,蠻好的巾幗英雄!人的命天註定,你沒看十五爺的側福晉,山東賣飯的窮家子女兒,如今誰敢小看?”
鶯兒看著福康安,良久忽然臉一紅,說道:“你呀……真是的……”便偎依在丈夫身邊。福康安在女色上頭素來不甚兜搭,但久曠在外辦事見她這樣也不禁有點好逑之心,新婚勝於遠別也不在話下。
……第二日天剛放明,福康安一蹶而起,驚道:“我沒睡過頭吧?”鶯兒還在朦朧中,醒目一看就笑了,說道:“你道這是軍伍裏頭要早操?早著呢!”福康安匆匆穿衣著帽,順手在她臉上擰一把,說道:“我要再見見劉墉。他肯定已經進去了——額娘還不起來,等回來我再過去請安。”鶯兒也就起來,便聽外頭王吉保在二門問“四爺出不出去”,口裏笑道:“你的炮灰擋箭牌等著你了——娘也就起來進觀音堂念早經,我過去招呼著了。你見劉墉,再問問四舅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