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貴肉,嗯,是這個理兒。”福康安笑著點頭,對幾個師爺士紳說道,“看來我的兵都是窮命,吃不上了。”眾人都忙賠笑說“公爺風趣”、“大帥愛兵如子”“三吮其癰,則勇士戰不旋踵”……一片聲胡嘈奉迎,福康安隻笑,品著肉味道:“百花香肉,嗯!雖然我品不出一百種滋味,確實不同凡響,作料是你家祖傳秘方,想來也與眾不同!”說聲“賞”,王吉保答應著取出一封銀子遞了過去。高師傅跪了雙手接過,就手裏掂量也有五十兩,眉眼都笑舒展了,好話就說了一車。劉保琪聽是“與眾不同”,想起高師傅兒子撒尿光景,不禁胡盧一笑,忙咳嗽著掩飾過去,見高師傅退出去,雙手將阿桂的信呈上,說道:“桂中堂的信,請四爺過目。”
福康安接過信,一邊展看,一邊吩咐:“大約你還沒用飯?吉保,給劉大人上飯,上牛肉!”王吉保答應著,劉保琪哪裏肯吃?雙手連連阻著道:“謝福大人,王大人也不必張羅,我確實吃過——不信你問趙不成!”福康安卻看不也看趙不成一眼,隻鼻孔裏哼了一聲,卻不問這個,隻問道:“皇上賜錢大人什麽藥?”
“回四爺的話,”趙不成是低人一頭慣了的,迷瞪著眼站一邊看大人們說話,臉上毫無愧容,聽見問話,忙笑著嗬腰道,“皇上沒說,隻叫太醫院斟酌藥方子,在小藥房裏抓的藥,有拘杞子、老河曲的黃芪,雲南進的冰片、銀耳,還有一小包是外藩貢的金雞納霜。另外還有和大人送的高麗參、桂中堂是一小包兒西洋參、劉中堂送的天王補心丹和定喘丸……”福康安聽了道:“我也聽說他病了。看這些藥都是補虛的。醫者說‘看實不泄實,看虛不補虛’,這天時不正,早早的就秋涼跟冬天似的——我原等他一道兒進京的,看樣子得先走一步兒,你告訴錢大人,隻可穿換衣裳上頭多留點心,沒有用過的藥不可輕用,到北京看過太醫再說。”趙不成忙道:“是!”福康安道:“你去吧。吉保帶他到帳房領三十兩盤纏。”
幹隆時宮中禦使大監宮禁最嚴,就是傅家這樣的勛威也極少假太監辭色,趙不成原也沒敢指望有這份賞賚,頓時喜笑顏開,打疊一肚皮奉迎話要說,福康安卻擺手道:“你去吧,少在我跟前囉嗦!”福康安又笑問劉保琪,“住在東院!我是雀巢鳩占了吧——你帶有百十個人,牛鬼蛇神的一大群,學政是個窮衙門,禁得你這麽折騰?”說著一笑,“方才聽是去了洛河岸?”
“是。”劉保琪欠身笑道,“幼讀《洛神賦》,嗯……餘從京城言歸東藩,背伊闕、越轘轅、經通穀、陵景山……這份離鄉憂思……越北沚,過南崗,纖素領、回清陽……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當……悼良會之永絕兮,哀一逝而異鄉……這份惆悵哀婉,憂緒綿長,若不身歷其境,或者是上下天光滿河舟舸時候到這洛河岸,再也體味不到的。”他詠誦著曹植的賦,已經換了凝思之容。
“看來翰林院也不盡是酒囊飯袋之徒。”福康安點頭嘆道:“洛河秋雨如此幽遠景致,一向在洛陽,倒沒有領略,看來我竟是個俗人!”劉保琪便知他指的馬祥祖要學曹操故事,隻一笑,說道:“大帥何得是俗人!隻是您生來就是人上之人,不曉得酸丁寒窗滋味罷了。我們這微末京官行徑,您哪裏體味得到呢?那才叫俗呢!”福康安笑道:“京官清貧,我是知道的,每年要到印結局領銀子過冬嘛!”
劉保琪道:“那有一大套口號的,豈止是印結局裏領銀子?”因笑著念誦:“——幾曾見傘扇旗鑼黑紅帽,叫官名,從來不坐轎。隻一輛破車代腿跑,剩個跟班夾墊包。傍天明,將驢套,再休提翰苑三載清標,隻落得衙門一聲短道:大人的聰明洞照、相公的度量容包。小司官登簽周旋敢挫撓,從今那復容高傲?少不得講稿時點頭撥腦,登堂時垂手哈腰……”
他忽然背誦這麽一段詞兒,和前頭《洛神賦》情趣迥異,在座的幾個師爺和紳士並一眾武官竟誰也沒聽過,覺得又有趣又逼真聽得順耳,都停了酒箸側耳細聆,傻著眼看。福康安自幼在綺羅叢中鍾鳴鼎食,在京師泡大的,竟也不曉得小京官們竟編有這樣自嘲小曲兒,聽了半截已是大笑,輕輕一拍桌子道:“這詞兒有味兒,還有沒有?”“長著呢!”劉保琪笑道,接著念誦:“……你清俸無多用度饒,衙門裏租銀絕早,家人的工食嫌少,這一隻破鍋兒待火燒,那一隻破籮兒等米淘。那管他小兒索食傍門號,怎當得啞巴牲口無糙料……”福康安哈哈大笑,說道:“放了外任就好了。”劉保琪道:“那是——乍出京來甜似棗,這才知道,一身到此係如匏。悔當初心太高,雁兒落到如今長班留的少,公館搬來小。盒剩新朝帽,箱留舊蟒袍。蕭條冷清清昏和曉,煎熬,眼巴巴暮又朝……”
念到此處,劉保琪自己也忍俊不禁笑了。眾人已經絕倒。福康安道:“你為方麵大員,京官裏頭算熬出來了。”劉保琪道;“學政是不小的官,還不是託了阿桂中堂的保舉?說起來這官爺也要笑,王夢橋四爺認得的——傅老公爺在時我們常一塊到府上的——放了江西學政。那衙門都荒了,蒿糙長得齊房簷高,一到晚狐狸叫黃獾竄,兜物丟磚打瓦撒窗土的不安生。王夢橋鬧得沒法,起身提劍出來大喊:‘我是王學院,奉聖旨來的,還不迴避?!’——暗地裏隻聽吃吃的笑聲不停。有人和我說起,我說王學院隻可嚇秀才,用來嚇唬兔狐不頂事的,誰想我也變成了‘劉學院’,也怕衙中有鬼,特特巴結和珅大人,給我撥了八萬兩銀子料理事兒。福四爺說我帶的人多,這裏頭有十六個轎伕,到貴州打發了銀子就回京了。還有儀仗鹵簿,真正跟我的也就二十多個。身邊的衙務也得要人,本地人多了不好,您說是啵?”
福康安靜聽良久,說道:“原來是這樣。所以和珅還派人跟著,為的住驛館方便吧?這八萬銀子從哪裏出項呢?”
“是從圓明園工銀裏劃出來的。”劉保琪看著福康安臉色說道,“四爺,貴州太窮了,指望省裏,一文錢怕也撥不出來。”
福康安沉吟片刻,說道:“工銀不歸禮部管,這是和珅胡鬧。你是紀昀的學生,聰明盡有的,難道不明白這個?這銀子你還退給工部,或者給工部內務府打個收條,我告訴禮部另給你撥八萬銀子補上。不要顧了眼前忘了秋後拉清單!”
“是!”劉保琪見福康安端茶,忙起身賠笑答道,“多謝四爺關照,請四爺奏明聖上,紀老師在新疆很苦,老師雖有小不檢點處,大節還是純的,請皇上早日開恩賜還。”
“你去吧。”福康安不置可否,說道,“劉墉是正直臣子,有老劉統勛遺風,也兼管著你們,有事多請示。也可以寫信給我,不要亂投門路打錯了主意——道乏吧。”二十一驚流言福公謙和珅秉政務顒琰善藏拙——
福康安接過信,一邊展看,一邊吩咐:“大約你還沒用飯?吉保,給劉大人上飯,上牛肉!”王吉保答應著,劉保琪哪裏肯吃?雙手連連阻著道:“謝福大人,王大人也不必張羅,我確實吃過——不信你問趙不成!”福康安卻看不也看趙不成一眼,隻鼻孔裏哼了一聲,卻不問這個,隻問道:“皇上賜錢大人什麽藥?”
“回四爺的話,”趙不成是低人一頭慣了的,迷瞪著眼站一邊看大人們說話,臉上毫無愧容,聽見問話,忙笑著嗬腰道,“皇上沒說,隻叫太醫院斟酌藥方子,在小藥房裏抓的藥,有拘杞子、老河曲的黃芪,雲南進的冰片、銀耳,還有一小包是外藩貢的金雞納霜。另外還有和大人送的高麗參、桂中堂是一小包兒西洋參、劉中堂送的天王補心丹和定喘丸……”福康安聽了道:“我也聽說他病了。看這些藥都是補虛的。醫者說‘看實不泄實,看虛不補虛’,這天時不正,早早的就秋涼跟冬天似的——我原等他一道兒進京的,看樣子得先走一步兒,你告訴錢大人,隻可穿換衣裳上頭多留點心,沒有用過的藥不可輕用,到北京看過太醫再說。”趙不成忙道:“是!”福康安道:“你去吧。吉保帶他到帳房領三十兩盤纏。”
幹隆時宮中禦使大監宮禁最嚴,就是傅家這樣的勛威也極少假太監辭色,趙不成原也沒敢指望有這份賞賚,頓時喜笑顏開,打疊一肚皮奉迎話要說,福康安卻擺手道:“你去吧,少在我跟前囉嗦!”福康安又笑問劉保琪,“住在東院!我是雀巢鳩占了吧——你帶有百十個人,牛鬼蛇神的一大群,學政是個窮衙門,禁得你這麽折騰?”說著一笑,“方才聽是去了洛河岸?”
“是。”劉保琪欠身笑道,“幼讀《洛神賦》,嗯……餘從京城言歸東藩,背伊闕、越轘轅、經通穀、陵景山……這份離鄉憂思……越北沚,過南崗,纖素領、回清陽……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當……悼良會之永絕兮,哀一逝而異鄉……這份惆悵哀婉,憂緒綿長,若不身歷其境,或者是上下天光滿河舟舸時候到這洛河岸,再也體味不到的。”他詠誦著曹植的賦,已經換了凝思之容。
“看來翰林院也不盡是酒囊飯袋之徒。”福康安點頭嘆道:“洛河秋雨如此幽遠景致,一向在洛陽,倒沒有領略,看來我竟是個俗人!”劉保琪便知他指的馬祥祖要學曹操故事,隻一笑,說道:“大帥何得是俗人!隻是您生來就是人上之人,不曉得酸丁寒窗滋味罷了。我們這微末京官行徑,您哪裏體味得到呢?那才叫俗呢!”福康安笑道:“京官清貧,我是知道的,每年要到印結局領銀子過冬嘛!”
劉保琪道:“那有一大套口號的,豈止是印結局裏領銀子?”因笑著念誦:“——幾曾見傘扇旗鑼黑紅帽,叫官名,從來不坐轎。隻一輛破車代腿跑,剩個跟班夾墊包。傍天明,將驢套,再休提翰苑三載清標,隻落得衙門一聲短道:大人的聰明洞照、相公的度量容包。小司官登簽周旋敢挫撓,從今那復容高傲?少不得講稿時點頭撥腦,登堂時垂手哈腰……”
他忽然背誦這麽一段詞兒,和前頭《洛神賦》情趣迥異,在座的幾個師爺和紳士並一眾武官竟誰也沒聽過,覺得又有趣又逼真聽得順耳,都停了酒箸側耳細聆,傻著眼看。福康安自幼在綺羅叢中鍾鳴鼎食,在京師泡大的,竟也不曉得小京官們竟編有這樣自嘲小曲兒,聽了半截已是大笑,輕輕一拍桌子道:“這詞兒有味兒,還有沒有?”“長著呢!”劉保琪笑道,接著念誦:“……你清俸無多用度饒,衙門裏租銀絕早,家人的工食嫌少,這一隻破鍋兒待火燒,那一隻破籮兒等米淘。那管他小兒索食傍門號,怎當得啞巴牲口無糙料……”福康安哈哈大笑,說道:“放了外任就好了。”劉保琪道:“那是——乍出京來甜似棗,這才知道,一身到此係如匏。悔當初心太高,雁兒落到如今長班留的少,公館搬來小。盒剩新朝帽,箱留舊蟒袍。蕭條冷清清昏和曉,煎熬,眼巴巴暮又朝……”
念到此處,劉保琪自己也忍俊不禁笑了。眾人已經絕倒。福康安道:“你為方麵大員,京官裏頭算熬出來了。”劉保琪道;“學政是不小的官,還不是託了阿桂中堂的保舉?說起來這官爺也要笑,王夢橋四爺認得的——傅老公爺在時我們常一塊到府上的——放了江西學政。那衙門都荒了,蒿糙長得齊房簷高,一到晚狐狸叫黃獾竄,兜物丟磚打瓦撒窗土的不安生。王夢橋鬧得沒法,起身提劍出來大喊:‘我是王學院,奉聖旨來的,還不迴避?!’——暗地裏隻聽吃吃的笑聲不停。有人和我說起,我說王學院隻可嚇秀才,用來嚇唬兔狐不頂事的,誰想我也變成了‘劉學院’,也怕衙中有鬼,特特巴結和珅大人,給我撥了八萬兩銀子料理事兒。福四爺說我帶的人多,這裏頭有十六個轎伕,到貴州打發了銀子就回京了。還有儀仗鹵簿,真正跟我的也就二十多個。身邊的衙務也得要人,本地人多了不好,您說是啵?”
福康安靜聽良久,說道:“原來是這樣。所以和珅還派人跟著,為的住驛館方便吧?這八萬銀子從哪裏出項呢?”
“是從圓明園工銀裏劃出來的。”劉保琪看著福康安臉色說道,“四爺,貴州太窮了,指望省裏,一文錢怕也撥不出來。”
福康安沉吟片刻,說道:“工銀不歸禮部管,這是和珅胡鬧。你是紀昀的學生,聰明盡有的,難道不明白這個?這銀子你還退給工部,或者給工部內務府打個收條,我告訴禮部另給你撥八萬銀子補上。不要顧了眼前忘了秋後拉清單!”
“是!”劉保琪見福康安端茶,忙起身賠笑答道,“多謝四爺關照,請四爺奏明聖上,紀老師在新疆很苦,老師雖有小不檢點處,大節還是純的,請皇上早日開恩賜還。”
“你去吧。”福康安不置可否,說道,“劉墉是正直臣子,有老劉統勛遺風,也兼管著你們,有事多請示。也可以寫信給我,不要亂投門路打錯了主意——道乏吧。”二十一驚流言福公謙和珅秉政務顒琰善藏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