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意帶不善悻悻而去,四個長隨不禁麵麵相覷:剛踏進“一畝三分地”就把地頭蛇得罪了。雲安就抱怨:“老爺也真是的!他上頭上臉的,是在這裏管犯人多了,都是求他的,沒有他求人的。咱爺們落到這地步,還和這種人充的哪門子大蠟呢?”宋保柱說道:“眼見是來要錢的,我們就是抱著葫蘆不開瓢!這可倒好,四百裏路到昌吉,五十斤糧扛上還要自帶幹糧。”馬四道:“這都怪玉保,報到的時候孝敬銀子一遞,又方便又好看。看這鬧的什麽事兒呢?”玉保一腔的沒好氣,冷笑道:“就你能!敢情的不當家不知柴米貴!過了西安,哪一路山神土地跟前不燒香?隻剩了二百多兩,都送出去,我們喝西北風兒?我給他封了五兩的包兒,他打量我們老爺是做大官的,嫌少,是勒脖子訛我們來了!”
“我早說在西安把銀子兌成銀票的,”馬四說道,“咣裏咣啷的兩千多,跟抬著個錢莊子走道兒似的,誰見了不剝剋我們?”
“兌成銀票?這裏沒有錢莊,一堆廢紙好揩屁股麽?”玉保瞪著眼道。
“嗐!真他娘的命裏八字不照……還不知哪一天才能回去。”馬四瞎聲嘆氣說道。
“回去?放到這兒的十個有八個回不去。”宋保柱咧著嘴像笑又像哭,“別瞧那些老爺們送行說的天花亂墜石頭轉,逢場作戲賣人緣兒。老爺給他們騰出了個軍機大臣位兒,已不得咱們這把骨頭撂到沙漠瀚海裏頭呢!”
“也許皇上有一天想著我們老爺好處呢……”
“皇上?皇上要真心疼老爺,怎麽發到這鬼不生蛋的地方兒?”
“這話是!還不是小人攛弄得皇上不待見了?有那個日鬼精和珅在皇上跟前沒個好兒。”
“還有臭魚(於敏中)爛蝦。”
七嘴八舌連議論帶爭執夾著怨天恨他說個不了。紀昀被他們鬧得心煩意亂,有些話也覺不無道理,發遣出去的官員皇帝“忘了”的也有的是,蒙赦放歸的除非他親自想起來或有人舉薦“提醒”。他自己的情勢自己有數,恩赦回京是十有八九的事,但也實在擔心和珅弄鬼,對於敏中更是有幾分恐懼——趁著這時機再查出幾件自己的“事”,磨道裏找驢蹄印兒再容易不過了。以曾子之賢、母子相知之深,三言“殺人”,其母逾牆而逃,自己比得曾子?幹隆愛重比得曾母?而且更深一層的隱憂他不敢想,幹隆已是六十六歲的耳順老人,曾祖順治二十四歲晏駕,祖父康熙六十九歲殯天,父親雍正五十八歲大行……一時有個失閃兩短三長出來,一朝天子一朝臣,萬一出了那種事,也許真就把自己斷送這裏了。幾個奴才不願侍候自己陪殉,也自有他們的苦衷。他不善理俗事家務,也不會訓斥人,雖然聽出怨尤自己,反倒替下人著想,思量著皺眉說道:“說這些有什麽用處?我是奉旨謫遣到這裏的,他敢怎樣我?我哪裏也不去,就在這等著濟度回來,看他是如何發落?”
“爺犯書呆子脾氣了不是?”玉保笑道,“得想辦法——一是再趕著去送點銀子,二是我看這裏馬多,五五二百五十斤,一匹馬就馱了,再買頭小毛驢兒您騎,我們四個空手跟您走,到了昌吉無論見著哪位軍門,好歹一個爐裏燒過香的,總會有點照應的……”紀昀心中氣苦,憤聲說道:“買馬!我發遣到這兒也是給皇上效力,沒錢送這無賴!”
玉保和保柱買馬去了,紀昀討水洗了洗腳,和衣倒在氈鋪上,一手曲肱枕著,一手把一本《楚辭》默讀。他原本是豪慡書生,能吃能睡能熬打的,自經喪亂少睡眠,已有了失眠症候,眼皮困得滯澀,卻隻朦朦朧朧睡不著,一時在養心殿和幹隆說詩詞,一時又和劉墉一同去祿慶堂看戲,一時又見於敏中帶著文卷不言聲從自己麵前過去,一轉臉卻是和珅那付永遠笑眯眯的神情在看自己,恍恍惚惚胡夢顛倒間又見那個“羅二爺”提著馬鞭子氣勢洶洶走來,一臉兇相,馬鞭子杆“砰砰”撾得桌麵山響,擰歪著臉喝叫:
“起來起來!什麽老爺?到這裏都是罪囚!”
紀昀渾身一個驚乍醒過來,居然真的是羅二爺來了,還帶了十幾個囚徒,都是滿臉汙垢衣裳襤樓站在門外,羅二爺手裏倒沒有拿馬鞭子,是兩枚烏黑髮亮的鐵膽,敲砸在門框上,還在喊:“叫他起來!”他見紀昀揉著惺鬆的眼起來,一扠腰仰臉道:“紀昀,誰讓你睡覺的?”紀昀一怔,說道:“我出過房錢。”
“我讓你到城隍廟,你沒聽見?”
“我沒留神。”
“你聾啦?”
紀昀身上的血一下子湧上來,一旦鳳凰落架,真的連雞不如!這個“什麽也不是”的刀筆小吏,一輩子下場不得第的坐紅板凳扔貨,囚籠裏巴結出來的末等無賴,要嚐嚐“奴役軍機大臣”的滋味了!他的臉漲得通紅,眼中幽幽閃she著怒火,一眼看見玉保牽著馬進了天井,手一擺,憤怒地喝道:“把馬牽到廄裏。我是奉旨要見兆惠海蘭察的,不見著他們,我哪裏也不去!”他這一發怒,玉保幾個人也頓時硬氣起來,馬四便道:“姓羅的,你鴉張什麽?別說你,就是天山將軍見我們老爺,他也不敢挺腰子!”保柱接口便道:“兩個山字疊起,你給我出去!”雲安也道:“和他說什麽?見他們管帶去——見他們管帶去!”四兒臥著,也狺地一聲齜牙咧嘴站起身來。
“喲嗬?”羅二爺起初被眾人突然發作驚了一跳,倒退一步,警覺地看看主僕五個,移時,咧嘴一笑,流裏流氣說道,“我還以為來了什麽硬撐腰子的呢!原來充大人吃瓜,跟我鬧虛頭!你說你奉旨的要見兆軍門,好哇,旨意拿出來給爺們瞧瞧。”紀昀硬硬地頂了一句,說道:“那是麵諭,有旨意也輪不到你來接。”“這裏隻有羊骨頭牛肉幹糠蘿蔔糙米,沒有麺(麵)沒有魚(諭)。”羅二爺嘿嘿嘻笑,一擺下頦命那十幾個囚徒:“綁起來押送城隍廟——馬牽上,驢牽上,書箱裏頭有銀子,小心侍候著了!”
一眾囚犯聽見“有銀子”,興奮得嗷嗷大叫,一窩蜂排門而入,卻顧不得捆人,先奔炕上去,有的拽行李被褥,有的就砸鎖開箱子,“吮啷”一聲連底兒翻轉過來,二十幾錠大銀,幾十兩小銀角子小銀裸子,筆墨紙硯連同書籍頓時散落得滿炕都是。眾人高興得歡呼大叫,揣著銀子,揀著能吃的就往嘴裏塞,嗚嚕不清喊:“這他娘的很夠爺們打牙祭的了!”有的叫:“大銀子給二爺,大銀子給二爺!”還有的嚷嚷:“老子要那方硯,那是端硯!”玉保四個人也都撲上去撕扯著保那銀子,也趁機往自己腰裏塞。小小的炕上十七八個人來回擠壓撕打,有的幾個人同時滾成一團摔在地下。紀昀氣得渾身發抖站在一旁,咬著牙不言聲,羅二爺手托下巴隻是陰笑。四兒是隻哈巴兒,見主人受欺,隻嗚嗚哀傷著吠叫,無助地滿地打轉兒焦急,卻不會咬人,不防被人踩了一腳,又膽怯地伏到紀昀腳下縮頭狺叫。屋裏一時亂鬧鬧烏煙瘴氣呼喝喊罵攪成一團,早驚動了店中人,那住客都是外地出差來的軍官,站在天井剔牙說閑話看熱鬧。店主是本地人,滿麵賠笑拉著羅二爺,嗚裏哇啦不知是蒙古語還是回族語,勸說的什麽也不知道。紀昀已氣怔了。
“我早說在西安把銀子兌成銀票的,”馬四說道,“咣裏咣啷的兩千多,跟抬著個錢莊子走道兒似的,誰見了不剝剋我們?”
“兌成銀票?這裏沒有錢莊,一堆廢紙好揩屁股麽?”玉保瞪著眼道。
“嗐!真他娘的命裏八字不照……還不知哪一天才能回去。”馬四瞎聲嘆氣說道。
“回去?放到這兒的十個有八個回不去。”宋保柱咧著嘴像笑又像哭,“別瞧那些老爺們送行說的天花亂墜石頭轉,逢場作戲賣人緣兒。老爺給他們騰出了個軍機大臣位兒,已不得咱們這把骨頭撂到沙漠瀚海裏頭呢!”
“也許皇上有一天想著我們老爺好處呢……”
“皇上?皇上要真心疼老爺,怎麽發到這鬼不生蛋的地方兒?”
“這話是!還不是小人攛弄得皇上不待見了?有那個日鬼精和珅在皇上跟前沒個好兒。”
“還有臭魚(於敏中)爛蝦。”
七嘴八舌連議論帶爭執夾著怨天恨他說個不了。紀昀被他們鬧得心煩意亂,有些話也覺不無道理,發遣出去的官員皇帝“忘了”的也有的是,蒙赦放歸的除非他親自想起來或有人舉薦“提醒”。他自己的情勢自己有數,恩赦回京是十有八九的事,但也實在擔心和珅弄鬼,對於敏中更是有幾分恐懼——趁著這時機再查出幾件自己的“事”,磨道裏找驢蹄印兒再容易不過了。以曾子之賢、母子相知之深,三言“殺人”,其母逾牆而逃,自己比得曾子?幹隆愛重比得曾母?而且更深一層的隱憂他不敢想,幹隆已是六十六歲的耳順老人,曾祖順治二十四歲晏駕,祖父康熙六十九歲殯天,父親雍正五十八歲大行……一時有個失閃兩短三長出來,一朝天子一朝臣,萬一出了那種事,也許真就把自己斷送這裏了。幾個奴才不願侍候自己陪殉,也自有他們的苦衷。他不善理俗事家務,也不會訓斥人,雖然聽出怨尤自己,反倒替下人著想,思量著皺眉說道:“說這些有什麽用處?我是奉旨謫遣到這裏的,他敢怎樣我?我哪裏也不去,就在這等著濟度回來,看他是如何發落?”
“爺犯書呆子脾氣了不是?”玉保笑道,“得想辦法——一是再趕著去送點銀子,二是我看這裏馬多,五五二百五十斤,一匹馬就馱了,再買頭小毛驢兒您騎,我們四個空手跟您走,到了昌吉無論見著哪位軍門,好歹一個爐裏燒過香的,總會有點照應的……”紀昀心中氣苦,憤聲說道:“買馬!我發遣到這兒也是給皇上效力,沒錢送這無賴!”
玉保和保柱買馬去了,紀昀討水洗了洗腳,和衣倒在氈鋪上,一手曲肱枕著,一手把一本《楚辭》默讀。他原本是豪慡書生,能吃能睡能熬打的,自經喪亂少睡眠,已有了失眠症候,眼皮困得滯澀,卻隻朦朦朧朧睡不著,一時在養心殿和幹隆說詩詞,一時又和劉墉一同去祿慶堂看戲,一時又見於敏中帶著文卷不言聲從自己麵前過去,一轉臉卻是和珅那付永遠笑眯眯的神情在看自己,恍恍惚惚胡夢顛倒間又見那個“羅二爺”提著馬鞭子氣勢洶洶走來,一臉兇相,馬鞭子杆“砰砰”撾得桌麵山響,擰歪著臉喝叫:
“起來起來!什麽老爺?到這裏都是罪囚!”
紀昀渾身一個驚乍醒過來,居然真的是羅二爺來了,還帶了十幾個囚徒,都是滿臉汙垢衣裳襤樓站在門外,羅二爺手裏倒沒有拿馬鞭子,是兩枚烏黑髮亮的鐵膽,敲砸在門框上,還在喊:“叫他起來!”他見紀昀揉著惺鬆的眼起來,一扠腰仰臉道:“紀昀,誰讓你睡覺的?”紀昀一怔,說道:“我出過房錢。”
“我讓你到城隍廟,你沒聽見?”
“我沒留神。”
“你聾啦?”
紀昀身上的血一下子湧上來,一旦鳳凰落架,真的連雞不如!這個“什麽也不是”的刀筆小吏,一輩子下場不得第的坐紅板凳扔貨,囚籠裏巴結出來的末等無賴,要嚐嚐“奴役軍機大臣”的滋味了!他的臉漲得通紅,眼中幽幽閃she著怒火,一眼看見玉保牽著馬進了天井,手一擺,憤怒地喝道:“把馬牽到廄裏。我是奉旨要見兆惠海蘭察的,不見著他們,我哪裏也不去!”他這一發怒,玉保幾個人也頓時硬氣起來,馬四便道:“姓羅的,你鴉張什麽?別說你,就是天山將軍見我們老爺,他也不敢挺腰子!”保柱接口便道:“兩個山字疊起,你給我出去!”雲安也道:“和他說什麽?見他們管帶去——見他們管帶去!”四兒臥著,也狺地一聲齜牙咧嘴站起身來。
“喲嗬?”羅二爺起初被眾人突然發作驚了一跳,倒退一步,警覺地看看主僕五個,移時,咧嘴一笑,流裏流氣說道,“我還以為來了什麽硬撐腰子的呢!原來充大人吃瓜,跟我鬧虛頭!你說你奉旨的要見兆軍門,好哇,旨意拿出來給爺們瞧瞧。”紀昀硬硬地頂了一句,說道:“那是麵諭,有旨意也輪不到你來接。”“這裏隻有羊骨頭牛肉幹糠蘿蔔糙米,沒有麺(麵)沒有魚(諭)。”羅二爺嘿嘿嘻笑,一擺下頦命那十幾個囚徒:“綁起來押送城隍廟——馬牽上,驢牽上,書箱裏頭有銀子,小心侍候著了!”
一眾囚犯聽見“有銀子”,興奮得嗷嗷大叫,一窩蜂排門而入,卻顧不得捆人,先奔炕上去,有的拽行李被褥,有的就砸鎖開箱子,“吮啷”一聲連底兒翻轉過來,二十幾錠大銀,幾十兩小銀角子小銀裸子,筆墨紙硯連同書籍頓時散落得滿炕都是。眾人高興得歡呼大叫,揣著銀子,揀著能吃的就往嘴裏塞,嗚嚕不清喊:“這他娘的很夠爺們打牙祭的了!”有的叫:“大銀子給二爺,大銀子給二爺!”還有的嚷嚷:“老子要那方硯,那是端硯!”玉保四個人也都撲上去撕扯著保那銀子,也趁機往自己腰裏塞。小小的炕上十七八個人來回擠壓撕打,有的幾個人同時滾成一團摔在地下。紀昀氣得渾身發抖站在一旁,咬著牙不言聲,羅二爺手托下巴隻是陰笑。四兒是隻哈巴兒,見主人受欺,隻嗚嗚哀傷著吠叫,無助地滿地打轉兒焦急,卻不會咬人,不防被人踩了一腳,又膽怯地伏到紀昀腳下縮頭狺叫。屋裏一時亂鬧鬧烏煙瘴氣呼喝喊罵攪成一團,早驚動了店中人,那住客都是外地出差來的軍官,站在天井剔牙說閑話看熱鬧。店主是本地人,滿麵賠笑拉著羅二爺,嗚裏哇啦不知是蒙古語還是回族語,勸說的什麽也不知道。紀昀已氣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