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誠說的是。宰相在位長短與國運無關。祖上有德、自己修德,忠臣輔佐明主,自然錦衣玉食,大官做得長遠。”馬祥祖一直側耳靜聽,忍不住插話道:“別的我不敢說,曹操就是大忠臣、司馬懿也是,這樣的臣子執掌朝綱,皇上哪有個不放心的?聖眷好,自然做得長遠。”
馬祥祖平日為人並不迂腐,沉湎製藝,八服製藝為蘇東之首,曾出過幾部墨卷講章的,他突然冒出這麽一句,眾人以為他調侃戲謔,都不大在意。隻方令誠讀過他的文章,知道些底細,見馬祥祖一臉鄭重其事慄慄敬畏神情,試探著問道:“足下讀過《三國演義》麽?”馬祥祖剔著牙fèng吐了口什麽,無所謂他說道:“哪還有大過四書的書?家父打我們懂事就教訓,關漢卿的《紅樓夢》、施耐庵的《搜神記》、羅貫中的《西遊記》……這些書統可一火焚之!《三國演義》不是蒲留仙寫的麽?是才子書,我小時偷著看過一遍,那裏頭都是裨官野史齊東野語不足寓目,再不然就是說鬼說狐,講神說佛的因緣故事,很沒有趣味……後來大人見了,打一頓,書也燒了,從此我不讀那些書。”他舐舐嘴唇,又旁若無人喝湯。眾人早已聽得癡癡茫茫,至此才明白此人竟是經史子集一概懵懂野史小說統統糊塗,不禁一片笑不可遏。方令誠因正色說道:“令尊庭訓風範令人敬佩。如今還有幾人懂得這個道理的?其實就是司馬遷的《史記》、屈原的《離騷》這些書也都很可以一火焚之的,留下一部《論語》《孟子》《大學》《中庸》足夠我輩讀書人受用的了。”馬祥祖道:“是,這正是家父教訓的。”
“不過呢,入場總為做官,忠臣的名字不能不記得!”方令誠一臉肅然,衝著發愣的馬祥祖道:“像馬兄方才說的曹操、司馬懿都是吾輩楷模。但馬兄知不知道,史上頭號忠臣可並不是曹操,那是有個‘淩煙閣排行榜’的!”
“那……誰是頭號呢?”
“趙高,秦時的。”
“哦……再接著呢?”
“王莽。”
“這這是第二了。”
“再接著才是曹操、司馬懿。”方令誠忍著一肚子笑,掰手指如數家珍,“這隻能揀著有名的說,隋朝楊廣是聖明人子,手下都是忠臣,到了唐朝、像楊國忠、李林甫、盧杞,宋朝的蔡京、高俅、秦檜,明朝的嚴嵩嚴世蕃爺倆、王振、魏忠賢——這都是臣子榜樣,要記得牢了,將來金殿昭對,萬歲爺問“馬祥祖,你做臣子以史上何人為典型?’你就隻管磕頭,說‘臣要學曹操,鞠躬盡瘁死而後己,當一個丞相魏王輔佐吾主!’——那多得意!”馬祥祖忙擺手遜謝道:“我哪裏有那樣福氣!能做到魏忠賢就不錯了。”
話音剛落,已是笑倒了一片。惠同濟捂著肚子在牆上直不起腰,吳省欽笑得眼淚都流出來,一手指著方令誠,一手扶著椅背吭吭咳著道:“該剜舌割頭,真真的口孽!”馬祥祖兀自瞪著眼問:“這有什麽好笑的?”曹錫寶拭淚笑道:“仁宅兄上了他的當了……你真該從《三字經》好好讀起……叫他們這麽著誆你!”方令誠此時才笑得開懷,又擤鼻涕又擦淚,對吳省欽道:“馬仁宅要做魏忠賢,那先得割掉下頭那活兒才玩得轉呢!……不說了不說了,也該歇下了……我還要和錫寶弟說點事,請他捉刀做篇文章。老闆把我倆安排一個屋——不和你們逗樂子了……”蔡老闆喏喏連聲答應著,又命夥計收拾碗筷。眾人紛紛起身,惠同濟猶自問詢:“什麽文章?要不要我們馬老兄來作?”忽然聽見店外有人問:“蔡家的,我們和大人來了——李大人歇著了麽?”說著便見劉全進來,接著又是幾個衙役跨門而入,一陣冷風隨人鼓進來,吹得燭火搖動,舉人們頓時都斂去了笑容,隨著店夥計散入後店。蔡老闆忙叫夥計“快到東院稟製台爺”一路小跑迎出店來,果見和珅已經下馬,站在拴馬樁前燈影裏兩手對搓著,似乎在出神。
這是個生得十分俊氣的年輕男人,看上去隻二十出頭。略帶長弧的方臉上一雙杏仁眼,像用墨筆描過似的眉又黑又細,高鼻樑下的鼻翼微微翹起,麵自如五唇紅齒白,溜肩細腰,穿一件雨過天青寧綢夾袍束著玄色繡金線臥龍帶,上身套著件玫瑰紫巴圖魯小羊皮風毛背心,黑緞六合一統帽上還嵌著一片漢玉,一條粗細勻稱的辮子極仔細地從腦後直垂腰間。蔡老闆天天見他還是頭一次這麽近迎見這位貴人,心下不禁暗想:和爺這體態相貌扮得賽會觀音了,口中卻笑道:“給和爺請安——爺吉祥!大冷天兒,天又下著,爺快請裏頭安置!”和珅仰臉看看天,伸出掌試試,笑迫,“說不清是雨是雪,這隻能叫老天爺打噴嚏——丟星兒,不能叫下雨。”說著便進店,一頭走一頭道:“皋陶大人住哪?帶我去見。”
“已經進去稟告了,大人就這裏稍待。”蔡老闆和一眾四五個夥計磨錠兒般圍著和珅一群人殷勤侍奉,抹桌子撣椅子給和珅沏烏龍茶團團亂轉,又叫“端包子來給爺們點心”。和坤笑著擺手止住了,說道:“你甭張忙,我還有事,見過大人就走。”也不落座,隻在地下轉悠。一時便見進去稟報的夥計帶著小吳子從東院側門進了前店。小吳子仰著臉環視一眼眾人,衝著和珅客氣地一點頭,語氣裏帶著毫不掩飾的冷淡:“您駕就是和珅大人?”
和珅臉上凝著笑容,微一點頭說道:“是。”
“我們大人正在寫摺子,剛焚上香,請和大人在這裏等候。大人說,這裏不比廣東衙門,簡慢處請和大人諒解。”
“務請回稟製台大人,我今晚是抽空兒出來拜見的,還有急務要辦。大人要忙,容下官先回去。明早再來請安,要候見時辰短,我等大人寫完拆子見過再回去。”
“請和大人稍候。”
小吳子說罷,將手向椅上讓讓,蜇轉身就去了。和珅也不理會,掏出表看看,在屋裏悠著踱了幾步,問道:“你這店名兒怪,透著雅致,誰起這名兒?”蔡老闆從夥計手中接過熱毛巾捧給和珅:“爺擦把臉——這店名有來歷的,有個故事兒呢!早年我爹開店時候,北京有個活神仙叫賈士芳,常來店裏吃酒。有一回顯神通,當著眾人把個酒罈子皮布袋似地翻了個個兒,陶麵朝外釉麵朝裏——這事傳揚出去,遠近都叫我們‘翻壇店’。這名兒諧音兒不好聽,不知道的人常問‘是不是老鱉翻潭的意思?’改成曇花的‘曇’,又有人說像廟名兒。後來一個孝廉老爺給起了這個名兒——說是雅俗共賞的。有這股兒神仙氣,意思好名字又好,老爺們都愛住。”
和珅聽了連連點頭。他的品級在北京城雖說隻能算個芝麻官,但一頭連著軍機處,一頭掛著內務府,本人是三等蝦還兼著鑾儀衛指揮差使,關稅收上的銀子六成繳大內使用三成回繳國庫,官不大,六部和順天府、步軍統領衙門,沒有哪個官衙真上管得了他,外省進京的官,京差外差回程過路都要在這裏撞網,看和珅臉色,錙銖較量分毫必爭,留買路錢,最是能掃官員體麵的小衙門。偏是和珅毫無架子,此刻一點官派也沒有,家長裏短和蔡老闆談,從家務到生意,說天氣又講到年景,絮絮娓娓如對家人。蔡老闆受寵若驚,小心周到應對,聽和珅問起門外鬼市,忙笑道:“這種天兒不成,天太冷,又濕氣大,逛市的少,練攤兒的自然沒了興頭——爺想買點什麽希罕物兒,自己不方便來,小的給您跑腿物色。”“也沒什麽忌諱的。”和珅留神聽著東院動靜,笑吟吟啜茶說道:“想買幾件鴨子張的料器煙壺,幾令宋紙,一直弄不到真貨,人說鬼市上貨全,不知道真的假的。”
馬祥祖平日為人並不迂腐,沉湎製藝,八服製藝為蘇東之首,曾出過幾部墨卷講章的,他突然冒出這麽一句,眾人以為他調侃戲謔,都不大在意。隻方令誠讀過他的文章,知道些底細,見馬祥祖一臉鄭重其事慄慄敬畏神情,試探著問道:“足下讀過《三國演義》麽?”馬祥祖剔著牙fèng吐了口什麽,無所謂他說道:“哪還有大過四書的書?家父打我們懂事就教訓,關漢卿的《紅樓夢》、施耐庵的《搜神記》、羅貫中的《西遊記》……這些書統可一火焚之!《三國演義》不是蒲留仙寫的麽?是才子書,我小時偷著看過一遍,那裏頭都是裨官野史齊東野語不足寓目,再不然就是說鬼說狐,講神說佛的因緣故事,很沒有趣味……後來大人見了,打一頓,書也燒了,從此我不讀那些書。”他舐舐嘴唇,又旁若無人喝湯。眾人早已聽得癡癡茫茫,至此才明白此人竟是經史子集一概懵懂野史小說統統糊塗,不禁一片笑不可遏。方令誠因正色說道:“令尊庭訓風範令人敬佩。如今還有幾人懂得這個道理的?其實就是司馬遷的《史記》、屈原的《離騷》這些書也都很可以一火焚之的,留下一部《論語》《孟子》《大學》《中庸》足夠我輩讀書人受用的了。”馬祥祖道:“是,這正是家父教訓的。”
“不過呢,入場總為做官,忠臣的名字不能不記得!”方令誠一臉肅然,衝著發愣的馬祥祖道:“像馬兄方才說的曹操、司馬懿都是吾輩楷模。但馬兄知不知道,史上頭號忠臣可並不是曹操,那是有個‘淩煙閣排行榜’的!”
“那……誰是頭號呢?”
“趙高,秦時的。”
“哦……再接著呢?”
“王莽。”
“這這是第二了。”
“再接著才是曹操、司馬懿。”方令誠忍著一肚子笑,掰手指如數家珍,“這隻能揀著有名的說,隋朝楊廣是聖明人子,手下都是忠臣,到了唐朝、像楊國忠、李林甫、盧杞,宋朝的蔡京、高俅、秦檜,明朝的嚴嵩嚴世蕃爺倆、王振、魏忠賢——這都是臣子榜樣,要記得牢了,將來金殿昭對,萬歲爺問“馬祥祖,你做臣子以史上何人為典型?’你就隻管磕頭,說‘臣要學曹操,鞠躬盡瘁死而後己,當一個丞相魏王輔佐吾主!’——那多得意!”馬祥祖忙擺手遜謝道:“我哪裏有那樣福氣!能做到魏忠賢就不錯了。”
話音剛落,已是笑倒了一片。惠同濟捂著肚子在牆上直不起腰,吳省欽笑得眼淚都流出來,一手指著方令誠,一手扶著椅背吭吭咳著道:“該剜舌割頭,真真的口孽!”馬祥祖兀自瞪著眼問:“這有什麽好笑的?”曹錫寶拭淚笑道:“仁宅兄上了他的當了……你真該從《三字經》好好讀起……叫他們這麽著誆你!”方令誠此時才笑得開懷,又擤鼻涕又擦淚,對吳省欽道:“馬仁宅要做魏忠賢,那先得割掉下頭那活兒才玩得轉呢!……不說了不說了,也該歇下了……我還要和錫寶弟說點事,請他捉刀做篇文章。老闆把我倆安排一個屋——不和你們逗樂子了……”蔡老闆喏喏連聲答應著,又命夥計收拾碗筷。眾人紛紛起身,惠同濟猶自問詢:“什麽文章?要不要我們馬老兄來作?”忽然聽見店外有人問:“蔡家的,我們和大人來了——李大人歇著了麽?”說著便見劉全進來,接著又是幾個衙役跨門而入,一陣冷風隨人鼓進來,吹得燭火搖動,舉人們頓時都斂去了笑容,隨著店夥計散入後店。蔡老闆忙叫夥計“快到東院稟製台爺”一路小跑迎出店來,果見和珅已經下馬,站在拴馬樁前燈影裏兩手對搓著,似乎在出神。
這是個生得十分俊氣的年輕男人,看上去隻二十出頭。略帶長弧的方臉上一雙杏仁眼,像用墨筆描過似的眉又黑又細,高鼻樑下的鼻翼微微翹起,麵自如五唇紅齒白,溜肩細腰,穿一件雨過天青寧綢夾袍束著玄色繡金線臥龍帶,上身套著件玫瑰紫巴圖魯小羊皮風毛背心,黑緞六合一統帽上還嵌著一片漢玉,一條粗細勻稱的辮子極仔細地從腦後直垂腰間。蔡老闆天天見他還是頭一次這麽近迎見這位貴人,心下不禁暗想:和爺這體態相貌扮得賽會觀音了,口中卻笑道:“給和爺請安——爺吉祥!大冷天兒,天又下著,爺快請裏頭安置!”和珅仰臉看看天,伸出掌試試,笑迫,“說不清是雨是雪,這隻能叫老天爺打噴嚏——丟星兒,不能叫下雨。”說著便進店,一頭走一頭道:“皋陶大人住哪?帶我去見。”
“已經進去稟告了,大人就這裏稍待。”蔡老闆和一眾四五個夥計磨錠兒般圍著和珅一群人殷勤侍奉,抹桌子撣椅子給和珅沏烏龍茶團團亂轉,又叫“端包子來給爺們點心”。和坤笑著擺手止住了,說道:“你甭張忙,我還有事,見過大人就走。”也不落座,隻在地下轉悠。一時便見進去稟報的夥計帶著小吳子從東院側門進了前店。小吳子仰著臉環視一眼眾人,衝著和珅客氣地一點頭,語氣裏帶著毫不掩飾的冷淡:“您駕就是和珅大人?”
和珅臉上凝著笑容,微一點頭說道:“是。”
“我們大人正在寫摺子,剛焚上香,請和大人在這裏等候。大人說,這裏不比廣東衙門,簡慢處請和大人諒解。”
“務請回稟製台大人,我今晚是抽空兒出來拜見的,還有急務要辦。大人要忙,容下官先回去。明早再來請安,要候見時辰短,我等大人寫完拆子見過再回去。”
“請和大人稍候。”
小吳子說罷,將手向椅上讓讓,蜇轉身就去了。和珅也不理會,掏出表看看,在屋裏悠著踱了幾步,問道:“你這店名兒怪,透著雅致,誰起這名兒?”蔡老闆從夥計手中接過熱毛巾捧給和珅:“爺擦把臉——這店名有來歷的,有個故事兒呢!早年我爹開店時候,北京有個活神仙叫賈士芳,常來店裏吃酒。有一回顯神通,當著眾人把個酒罈子皮布袋似地翻了個個兒,陶麵朝外釉麵朝裏——這事傳揚出去,遠近都叫我們‘翻壇店’。這名兒諧音兒不好聽,不知道的人常問‘是不是老鱉翻潭的意思?’改成曇花的‘曇’,又有人說像廟名兒。後來一個孝廉老爺給起了這個名兒——說是雅俗共賞的。有這股兒神仙氣,意思好名字又好,老爺們都愛住。”
和珅聽了連連點頭。他的品級在北京城雖說隻能算個芝麻官,但一頭連著軍機處,一頭掛著內務府,本人是三等蝦還兼著鑾儀衛指揮差使,關稅收上的銀子六成繳大內使用三成回繳國庫,官不大,六部和順天府、步軍統領衙門,沒有哪個官衙真上管得了他,外省進京的官,京差外差回程過路都要在這裏撞網,看和珅臉色,錙銖較量分毫必爭,留買路錢,最是能掃官員體麵的小衙門。偏是和珅毫無架子,此刻一點官派也沒有,家長裏短和蔡老闆談,從家務到生意,說天氣又講到年景,絮絮娓娓如對家人。蔡老闆受寵若驚,小心周到應對,聽和珅問起門外鬼市,忙笑道:“這種天兒不成,天太冷,又濕氣大,逛市的少,練攤兒的自然沒了興頭——爺想買點什麽希罕物兒,自己不方便來,小的給您跑腿物色。”“也沒什麽忌諱的。”和珅留神聽著東院動靜,笑吟吟啜茶說道:“想買幾件鴨子張的料器煙壺,幾令宋紙,一直弄不到真貨,人說鬼市上貨全,不知道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