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臾禮成,因官員們已經到槐林裏等候,官眷們一律就地侍命。見太後和皇後已經起身,幹隆悵然掃視一眼眾人,轉身陪太後徐步向廟後踱來。紀昀是兼著禮部尚書的,和儀征縣令守在打掃得光溜溜的槐樹林子邊迎接導引。幹隆扶著母親走路,一邊命鈕祜祿氏,“摻著點皇後。雖說雪掃淨了,這會子化雪,樹上雪水下來,有的地方謹防滑著了——你是儀征縣令?”
“是,奴才郭誌強。幹隆六年直隸鄉試舉人,選出來做縣令的。”縣令畢恭畢敬側身帶路,回道。
“是——漢軍旗人?”
“皇上聖明!漢軍正紅旗下的。”
“到任幾年了?”
“前六年奴才就在儀征當縣丞,後調到盧焯手下管河工堤岸所,差使辦得僥悻,保舉選出的知縣。”
“這次迎駕,儀征縣差使巴結得不錯。”幹隆微笑點頭,隨母親挪移著,又問:“儀征縣的庫銀河幹海落了吧!”
郭誌強被問得愣了一下,隨即一個狡黠的微笑,回道:“回皇上話,奴才不敢欺主,錢是從庫裏出,老百姓能見一回天子,哪輩子才熬得這個福份?都情願的。不過奴才自己有個做官的章程,斷然不從窮人身上敲剝。眼下化出的銀子已經回攏,三個月後主子來查,準保庫銀還要盈出三成!”
“唔……唔?”幹隆若有所思地聽著,聽他這樣說,頓覺出人意表,一笑說道:“哦!你做官還有自己一套章程?說給朕聽聽!”“是!”郭誌強是屬所謂“油條旗人”一類,見的世麵大,人頭熟,歷事也多,深得人情世故的,抿著嘴略一默謀,說道:“皇上來巡,看似縣裏化錢鋪張了些,奴才仔細思量,單憑修這條路,沒有皇上來,儀征就得窮十年!皇上您想吶,您來,省裏從鹽商闊佬各地財主那裏徵集的‘樂輸’銀子就必得給我拔一點,儀征人這就已經沾了便宜。修這座行宮,還有驛館、接官亭、接駕亭,平日努出吃奶的勁也不成,一下子就都有了。將來皇上再來,現成就能派上用場。事過之後,行宮改成學宮,學宮我也有了,騰出修學宮銀子,孔廟我也修起。修起的這條路,有人說奴才虛耗錢糧,其實他們根本不懂,五十裏舖每年要爛掉十萬畝桑葉,運出去就是銀子,銀子換織機,一下子這裏就變成金窩兒!這還是一筆小帳。往大裏算,三棵槐抱迎春,皇上,太後老佛爺,娘娘都來看了,這是多大的聲名!過後誰不要來看?陝西的、山西的大財東都瞧準了這是風水寶地,住著人等著買地造宅子,地價已經漲到兩千兩一畝還在漲!更甭說往後各處到南京觀光做生意的闊主兒來觀光聖跡,錢就會淌河般地往我儀征流!奴才這筆帳存在心裏,現在由人罵,罵在前頭誇獎在後頭呢!”他突然意識到已經失口:這段話豈不是告訴皇上,迎春花也是故意做作出的祥瑞?舌頭在口裏攪了攪,下了氣笑道:“這都是託了皇上如天洪福,天降祥瑞周全儀征人民。”
他如此能精打細算,不但幹隆聞所未聞,紀昀也覺得此人聰明得匪夷所思。連太後也聽入了神,顫巍走著,笑道:“阿彌陀佛!我雖不懂得作官的事,聽著和人家過日子一樣兒的,這麽著細緻,儀征還有個不好的?皇帝,這個縣官和去見我的那些人都有些個個別……個別在哪兒,我也想不清楚。”幹隆隻笑回母親一聲“是”,卻又對郭誌強道:“可謂算無遺策了。隻你想過沒有?儀征人收到實益,也許你已經不在儀征,算不到你的考功政績上,豈不白耗了心思。”郭誌強略一沉默,嘻笑道:“這一層奴才也想過,奴才隻是個舉人選官,比化錢捐的官是略高一點兒,正途進士算是太太,奴才這類的是姨太太,捐班雜佐就是開臉丫頭。考功評語再好,也升不成正宗太太,仍舊在州縣上頭轉悠。既如此,又不想發黑心財,能著給地方辦點好事,算是給兒孫積陰德罷了。”
紀昀聽著這話,覺得有經有緯頭頭是道,半點虛飾也沒,細用“孔孟之道”這把尺子去量,卻又無法坐實比較,正自品味咀嚼,幹隆卻轉臉問劉統勛,“你看郭誌強這話有沒有學問道理?”“當然有的。”劉統勛道:“這是歷練出來的學問,合了人情,也就順了天理。他的著心著眼,想的是為下頭百姓造福造實惠,這就是聖人說的‘仁’!道法不一,統歸於仁,仁而而已也,不必同。但郭某畢竟是從世麵上思想得來,用的不是克己復禮,所以有點見小了而且有點流於釋家——地方官要都這麽弄,終歸朝庭顧不過來,還要從別處百姓身上著落銀子。”紀昀正在暗自佩服劉統勛言語精當,郭誌強仍舊一臉皮笑,說道:“劉大人這話實在是至理名言。卑職也是讀書人呢!隻是卑職想到,每日不知多少藩庫銀子、官司銀子白白淌到——沒影兒去處了,這裏借主子福氣,給地方辦點實惠,總歸無傷孔孟大道的……”他擠眉弄眼,瞧著幹隆,“奴才的見識是吧?主子!”
“不算離經叛道。”幹隆被這位油頭滑腦的縣令逗得嗬嗬大笑,“在一郡,謀政一郡。不錯!多少有點以鄰為壑,但那邊確實有‘壑’也無如其何——你不要在地方上辦差了,朕已有旨範時捷到戶部去任尚書,你去任藩庫司主事。”說罷又笑,閃眼看時,不遠半箭之地官員們都控背躬身站著,三株品字形的槐樹都是披紅掛彩,中間一張小卷案放在cháo濕的地下,卷案上垛的果品點心醴酒滿案都是。太後眼一亮,指著樹道:“皇帝皇後,瞧!迎春花!”
剎那間,幹隆、皇後也都定住了睛。
果真是三叢迎春,蓬蓬鬆鬆茂密柔嫩的枝條,從三株槐樹老杈上瀉垂而下,遠遠看去象西洋女人的黃髮披肩垂落,又象樹椏被誰割了一刀,三股黃色瀑布噴湧而出,在灰暗的槐林中鮮亮耀目不可方物。皇後似乎格外喜愛這奇異景觀,小心蹲下身子,輕輕攏起花條在手中,細看時,一蕊蕊的花朵,大的約如西洋鈕扣,小的許有豌豆仿佛,或盛開怒放,或苞孕半張,有的蕊瓣舒張,有的似開還收,枝條尾端豆大的骨朵一色的蔥綠包黃,嬌羞默默似對人語,冰涼cháo潤的枝條在她牙琢玉雕的手上散發著清冽的芬芳,她想貪婪地吸一口,往唇邊送了送,又放下了,翁動著嘴唇,卻又沒有說話,魘生笑暈看著花不言語。
“阿彌陀佛,真真的是稀罕祥瑞!”太後鬆開了扶著幹隆的手,也趨步到皇後跟前細看那花。她卻另是一番作派,雙手合十,白髮簌簌抖動著,口中念念有辭:“佛祖有靈,保佑我大清國祚綿長,子孫繁昌!觀世音菩薩有靈,佑護皇帝皇後天下子民熙和安康!”說著伸手,鈕祜祿氏侍候老了的,忙將醴酒瓶捧給太後。太後接了,又命太監將三塊黃帕子鋪在樹前,皇後便取案上果品擺供……眾目睽睽之下,太後、皇後和那拉氏愈加虔敬恭誠,灑灑焚香揖首禮拜,借大一片林子裏如許眾多人,隻她們三人動作。幹隆隻在一邊率百官觀禮,直熬到三柱香焦首焚盡,三個婦人各自露出滿意的笑容。幹隆乘便陪笑,說道:“總算遂了母親心願,皇後歡喜,兒子也高興——今個兒大喜圓滿!老佛爺也走乏了,呆會兒官員們還要隨喜觀賞,請慈駕到關帝廟後殿暫歇,兒子待官員們賞過花,過去奉駕咱們回城去!”“皇帝說的是,我們在這他們也不方便,太拘束了些。”太後笑道,“你不講祥瑞,祥瑞還是有的,臣子裏頭也盡有不信祥瑞不信佛菩薩的,今兒不許他們掃興,不許褻瀆了這花——你下旨給他們——咱們去吧!”
“是,奴才郭誌強。幹隆六年直隸鄉試舉人,選出來做縣令的。”縣令畢恭畢敬側身帶路,回道。
“是——漢軍旗人?”
“皇上聖明!漢軍正紅旗下的。”
“到任幾年了?”
“前六年奴才就在儀征當縣丞,後調到盧焯手下管河工堤岸所,差使辦得僥悻,保舉選出的知縣。”
“這次迎駕,儀征縣差使巴結得不錯。”幹隆微笑點頭,隨母親挪移著,又問:“儀征縣的庫銀河幹海落了吧!”
郭誌強被問得愣了一下,隨即一個狡黠的微笑,回道:“回皇上話,奴才不敢欺主,錢是從庫裏出,老百姓能見一回天子,哪輩子才熬得這個福份?都情願的。不過奴才自己有個做官的章程,斷然不從窮人身上敲剝。眼下化出的銀子已經回攏,三個月後主子來查,準保庫銀還要盈出三成!”
“唔……唔?”幹隆若有所思地聽著,聽他這樣說,頓覺出人意表,一笑說道:“哦!你做官還有自己一套章程?說給朕聽聽!”“是!”郭誌強是屬所謂“油條旗人”一類,見的世麵大,人頭熟,歷事也多,深得人情世故的,抿著嘴略一默謀,說道:“皇上來巡,看似縣裏化錢鋪張了些,奴才仔細思量,單憑修這條路,沒有皇上來,儀征就得窮十年!皇上您想吶,您來,省裏從鹽商闊佬各地財主那裏徵集的‘樂輸’銀子就必得給我拔一點,儀征人這就已經沾了便宜。修這座行宮,還有驛館、接官亭、接駕亭,平日努出吃奶的勁也不成,一下子就都有了。將來皇上再來,現成就能派上用場。事過之後,行宮改成學宮,學宮我也有了,騰出修學宮銀子,孔廟我也修起。修起的這條路,有人說奴才虛耗錢糧,其實他們根本不懂,五十裏舖每年要爛掉十萬畝桑葉,運出去就是銀子,銀子換織機,一下子這裏就變成金窩兒!這還是一筆小帳。往大裏算,三棵槐抱迎春,皇上,太後老佛爺,娘娘都來看了,這是多大的聲名!過後誰不要來看?陝西的、山西的大財東都瞧準了這是風水寶地,住著人等著買地造宅子,地價已經漲到兩千兩一畝還在漲!更甭說往後各處到南京觀光做生意的闊主兒來觀光聖跡,錢就會淌河般地往我儀征流!奴才這筆帳存在心裏,現在由人罵,罵在前頭誇獎在後頭呢!”他突然意識到已經失口:這段話豈不是告訴皇上,迎春花也是故意做作出的祥瑞?舌頭在口裏攪了攪,下了氣笑道:“這都是託了皇上如天洪福,天降祥瑞周全儀征人民。”
他如此能精打細算,不但幹隆聞所未聞,紀昀也覺得此人聰明得匪夷所思。連太後也聽入了神,顫巍走著,笑道:“阿彌陀佛!我雖不懂得作官的事,聽著和人家過日子一樣兒的,這麽著細緻,儀征還有個不好的?皇帝,這個縣官和去見我的那些人都有些個個別……個別在哪兒,我也想不清楚。”幹隆隻笑回母親一聲“是”,卻又對郭誌強道:“可謂算無遺策了。隻你想過沒有?儀征人收到實益,也許你已經不在儀征,算不到你的考功政績上,豈不白耗了心思。”郭誌強略一沉默,嘻笑道:“這一層奴才也想過,奴才隻是個舉人選官,比化錢捐的官是略高一點兒,正途進士算是太太,奴才這類的是姨太太,捐班雜佐就是開臉丫頭。考功評語再好,也升不成正宗太太,仍舊在州縣上頭轉悠。既如此,又不想發黑心財,能著給地方辦點好事,算是給兒孫積陰德罷了。”
紀昀聽著這話,覺得有經有緯頭頭是道,半點虛飾也沒,細用“孔孟之道”這把尺子去量,卻又無法坐實比較,正自品味咀嚼,幹隆卻轉臉問劉統勛,“你看郭誌強這話有沒有學問道理?”“當然有的。”劉統勛道:“這是歷練出來的學問,合了人情,也就順了天理。他的著心著眼,想的是為下頭百姓造福造實惠,這就是聖人說的‘仁’!道法不一,統歸於仁,仁而而已也,不必同。但郭某畢竟是從世麵上思想得來,用的不是克己復禮,所以有點見小了而且有點流於釋家——地方官要都這麽弄,終歸朝庭顧不過來,還要從別處百姓身上著落銀子。”紀昀正在暗自佩服劉統勛言語精當,郭誌強仍舊一臉皮笑,說道:“劉大人這話實在是至理名言。卑職也是讀書人呢!隻是卑職想到,每日不知多少藩庫銀子、官司銀子白白淌到——沒影兒去處了,這裏借主子福氣,給地方辦點實惠,總歸無傷孔孟大道的……”他擠眉弄眼,瞧著幹隆,“奴才的見識是吧?主子!”
“不算離經叛道。”幹隆被這位油頭滑腦的縣令逗得嗬嗬大笑,“在一郡,謀政一郡。不錯!多少有點以鄰為壑,但那邊確實有‘壑’也無如其何——你不要在地方上辦差了,朕已有旨範時捷到戶部去任尚書,你去任藩庫司主事。”說罷又笑,閃眼看時,不遠半箭之地官員們都控背躬身站著,三株品字形的槐樹都是披紅掛彩,中間一張小卷案放在cháo濕的地下,卷案上垛的果品點心醴酒滿案都是。太後眼一亮,指著樹道:“皇帝皇後,瞧!迎春花!”
剎那間,幹隆、皇後也都定住了睛。
果真是三叢迎春,蓬蓬鬆鬆茂密柔嫩的枝條,從三株槐樹老杈上瀉垂而下,遠遠看去象西洋女人的黃髮披肩垂落,又象樹椏被誰割了一刀,三股黃色瀑布噴湧而出,在灰暗的槐林中鮮亮耀目不可方物。皇後似乎格外喜愛這奇異景觀,小心蹲下身子,輕輕攏起花條在手中,細看時,一蕊蕊的花朵,大的約如西洋鈕扣,小的許有豌豆仿佛,或盛開怒放,或苞孕半張,有的蕊瓣舒張,有的似開還收,枝條尾端豆大的骨朵一色的蔥綠包黃,嬌羞默默似對人語,冰涼cháo潤的枝條在她牙琢玉雕的手上散發著清冽的芬芳,她想貪婪地吸一口,往唇邊送了送,又放下了,翁動著嘴唇,卻又沒有說話,魘生笑暈看著花不言語。
“阿彌陀佛,真真的是稀罕祥瑞!”太後鬆開了扶著幹隆的手,也趨步到皇後跟前細看那花。她卻另是一番作派,雙手合十,白髮簌簌抖動著,口中念念有辭:“佛祖有靈,保佑我大清國祚綿長,子孫繁昌!觀世音菩薩有靈,佑護皇帝皇後天下子民熙和安康!”說著伸手,鈕祜祿氏侍候老了的,忙將醴酒瓶捧給太後。太後接了,又命太監將三塊黃帕子鋪在樹前,皇後便取案上果品擺供……眾目睽睽之下,太後、皇後和那拉氏愈加虔敬恭誠,灑灑焚香揖首禮拜,借大一片林子裏如許眾多人,隻她們三人動作。幹隆隻在一邊率百官觀禮,直熬到三柱香焦首焚盡,三個婦人各自露出滿意的笑容。幹隆乘便陪笑,說道:“總算遂了母親心願,皇後歡喜,兒子也高興——今個兒大喜圓滿!老佛爺也走乏了,呆會兒官員們還要隨喜觀賞,請慈駕到關帝廟後殿暫歇,兒子待官員們賞過花,過去奉駕咱們回城去!”“皇帝說的是,我們在這他們也不方便,太拘束了些。”太後笑道,“你不講祥瑞,祥瑞還是有的,臣子裏頭也盡有不信祥瑞不信佛菩薩的,今兒不許他們掃興,不許褻瀆了這花——你下旨給他們——咱們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