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江淮河督盧焯,昨天已經離開揚州了。”王廉喑著公鴨嗓兒搬指頭說道:“有安徽巡撫格爾濟,住在高橋驛站;清江河漕總督署理陸逢春;有莊親王爺允祿,住天寧寺;司道以下官員隻有竇光鼐,他是降兩級處分,又特旨去迎駕的。餘外還有江西鹽運使,福建海寧糧道,彰州糧道,台灣知府高風梧,這幾位住迎駕橋驛站……”他一口氣說了五十多個人,指頭搬了一輪又一輪,誰甚麽官爵,住在哪個所在,甚麽時候傳旨,甚麽時候啟程去儀征,說得一絲不亂。魚登水此時才知道,小小揚州府城裏,竟住了這麽多炙手可熱的朝廷要員。福康安聽得專注,眉頭時皺時舒,聽完笑道:“十六老親王也在揚州?很該拜望一下的——隻是這位竇蘭卿有意思:他彈劾高恆,高恆已經拿問,前時都說他升兩級,這回又說他降了,既降級處分,又榮與迎駕,這到底怎麽回事?我都弄糊塗了!”
王廉聽了便不吱聲。福康安心裏雪亮,幹隆皇帝待遇太監最為酷苛,但有一言參政,或泄露內廷言語,處分隻有一條:慎刑司皇標水火棍交權齊下,打不斷氣兒隻管打。當下一笑,說道:“沒興頭再吃你們的揚州烤豬了。石庵、老王,隨便吃一點,說一會子話再去。石庵不要一臉怪物相,你的家法我曉得,我們家法是軍法!這餐飯是我的東道,銀子化的再多也是幹淨錢!”劉墉隻是笑著推卻:“我吃了一肚子揚州夾肉米粽才來,脹得打呃兒呢!老王要餓,陪四爺隻管吃就是了。”王廉冒雪傳旨,早已跑得飢腸轆轆,謝了座兒,從火鍋裏撈出一盤子羊肉片兒拌了佐料悶頭大嚼。劉墉坐在東壁烤火看書。眾人沒了興頭,胡亂扒了幾口都說“飽了”。
“老馬要到南京,明兒和我順道兒同行。”福康安想著見駕,一會兒又想起父親的信,又思念母親,滿腹心事吃了幾口,見眾人紛紛要辭,說道:“和坤回北京,我今晚寫信給額娘,還有鸝兒你都給我帶上——還有給桂中堂的信——上回你說想到鑾輿衛辦差,信裏也都說了。就這樣,散了罷!”
揚州至儀征隻有八十裏旱路,都是鋪墊了又鋪墊的黃土細沙驛道,平日極好走的,隻因被了雪,便行得艱遲了。福康安和馬二侉子同乘一抬馱轎,所有從人長隨一律留揚州。隻帶王吉保胡克敬兩個小廝各騎一頭走騾跟著,天不亮便起程,待到儀征縣城時,已是下午未末申初時牌。那雪片兒懶懶散散稀稀疏疏,已有停下來的意思。
福康安兩次來江南省,儀征是常經之路,再熟悉不過的。一下轎便愣住了:這是儀征?沿城那道彎彎曲曲的護城河,淤泥已全部清掉,糙堤不翼而飛,全都換上臥底起頂的大青石條,岸上還加了護欄。和紫禁城外金水河全無二致。破敗的城牆隻留下舊磚根基,上半截直到碟雉箭垛全用臨清磚重新砌起,整個城門箭樓都扒掉了重加修造,仿正陽門建製,朱漆金裝,映在雪光之下,飛簷鬥拱危樓嵯峨,莊嚴堂皇紫翠交輝煌煌令人不敢逼視。環城驛道,城門口進去南北大街上,三步一哨五步一崗,都是北京隨駕扈從的善捕營校尉——所謂羽林軍的就是了——站在雪地裏釘子似的目不邪視,穿著簇新的袍褂官靴,個個腰中懸刀——雖是不禁行人,打掃得幹幹淨淨的南北正街,一街兩行店肆行鋪都敞著,家家戶戶門前果酒累累案香裊裊,卻似死絕了一城人似的,連一個閑人影兒不見,連一聲犬吠不聞。馬二侉子見他呆呆的出神,笑道:“四爺甭詫異,國家有倒山之力嘛!銀子隻要盡著化,我馬二侉子兩個月打扮儀征,再讓四爺不認的一次!——行宮在城北玄武崗上,我是個佐雜宮兒,不能陪四爺過去了。我住西下糙橋驛站。爺有甚麽吩咐,小廝們過去交待一聲兒就是。大後天我就去南京,到了再給四爺寄請安帖子。”
當下二人別過。福康安自覺在這城裏坐轎太惹眼,隻帶了吉保和小胡沿路逶迄步行向北。街道也不甚長。雪是隨落隨掃的,地下隻cháo潤而已,十分好走。隻半頓飯光景已到城北行宮闕下。那一番壯觀威嚴比之城南更不必多說,單是行宮南牆,沿崗之下。綿延起落,全是漢白玉座底,紅壁上覆黃瓦,足有二裏遠近,宮門前九龍照壁遮掩了,一重重龍樓鳳闕隱現在柏檜雪鬆之間,說不出的肅穆閎深,令人凜凜敬畏。在左掖門遞了牌子。掌閽的蘇拉太監指著西側一帶偏殿說道:“請大人到那邊,盡北頭是軍機大臣當值房。您是特旨召見的,由紀中堂引見。”福康安看時,果見西偏殿北房門前站著幾個太監,還有兩個內務府官員綽約麵熟。沿殿長廊簷下設著長條凳子,十幾個等候接見的官員一個個羔皮重裘正襟危坐著聽招呼。因沿著卵石甬道大步過來。鵠立在門前的當值太監卜智早已瞭見是他過來,進門去,似乎稟說了幾句甚麽,出來笑著招手兒道:“四爺,紀中堂有吩咐的。請先進來見麵兒。”福康安微一頷首跨步進屋裏來。外邊雪光刺目,乍一進門,隻覺得暖烘烘又濕又悶一股熱氣,甚麽也看不清,定定神才見屋裏幾個矮杌子都坐著人,靠南牆設一張椅子,坐著一位長弧臉白淨麵皮的中年人,是個二品大員,福康安認識,是新任河漕總督盧焯;東牆窗下一員也認得,是江南巡撫範時捷,一臉漫不經心的樣子。挨下來的官員有四五個,麵熟麵生不等,隻一個竇光鼐認得,板著臉麵無表情坐著。靠西牆一溜火炕,炕角堆得一疊疊都是文書卷宗,一個黑胖高大的中年官員,三品頂戴丟在一邊,粗壯的辮子隨便挽在項間,盤膝坐在炕桌後正伏案疾書,似乎在寫信。這人和傅府淵源極深,福康安熟得不能再熟,就是俗間號稱“第一才子”的禮部侍郎加尚書銜、軍機處行走大臣紀昀了。
“四世兄到了,請這邊炕沿上坐。”紀昀手不停揮、眼盯著信紙說道:“這裏畢竟不比北京,將就些兒罷……”說著已經寫完,吹了吹墨跡,偏身下炕,用通封書簡封了,遞給盧焯,說道:“秋池兄,這信你帶給安徽布政使郭明,七十萬兩銀子,一文錢也沒得加的,清明節前疏通蕪湖黃河道。差使辦不好,摘了頂子聽部議。我紀昀先就不能容他!三萬河工民夫,一錢七分工價,料是現成的,憑甚麽不夠用?他支吾你有兩條,一是你犯過新補官,諒你不敢惹事;二是下頭吏目一層層剋扣工銀髮財,他自己也難駕馭。萬歲爺昨兒見我,說盧焯有類於郭誘,乃是君子犯過,根性還是好的,你隻管放膽去辦差,不必有後顧之憂。”
盧焯本來坐著,聽到幹隆皇帝說自己,忙起身恭聽了,說道:“請紀大人代奏:盧焯罪餘犯官,不敢謬承萬歲金獎。惟以洗心革麵,努力任事,稍贖前愆,而報皇上、皇太後、皇後娘娘高天厚地之恩!——紀中堂這信,我一到清江立刻交給郭明。黃漕交匯處的淤沙,今春一定疏浚,不敢明哲保身!有一等貪墨瀆職從河工銀子中取利的胥吏,我依舊要請王命旗牌斬他幾個——還有一件事請示紀公,黃河入海處新淤田三千餘頃,浙江巡撫衙門谘文要劃歸海寧府,已經回文拒絕,這是應份戶部管轄的,發到地方立刻就賤賣了。請示這地是交部,還是暫歸河漕總督衙門收管?”
王廉聽了便不吱聲。福康安心裏雪亮,幹隆皇帝待遇太監最為酷苛,但有一言參政,或泄露內廷言語,處分隻有一條:慎刑司皇標水火棍交權齊下,打不斷氣兒隻管打。當下一笑,說道:“沒興頭再吃你們的揚州烤豬了。石庵、老王,隨便吃一點,說一會子話再去。石庵不要一臉怪物相,你的家法我曉得,我們家法是軍法!這餐飯是我的東道,銀子化的再多也是幹淨錢!”劉墉隻是笑著推卻:“我吃了一肚子揚州夾肉米粽才來,脹得打呃兒呢!老王要餓,陪四爺隻管吃就是了。”王廉冒雪傳旨,早已跑得飢腸轆轆,謝了座兒,從火鍋裏撈出一盤子羊肉片兒拌了佐料悶頭大嚼。劉墉坐在東壁烤火看書。眾人沒了興頭,胡亂扒了幾口都說“飽了”。
“老馬要到南京,明兒和我順道兒同行。”福康安想著見駕,一會兒又想起父親的信,又思念母親,滿腹心事吃了幾口,見眾人紛紛要辭,說道:“和坤回北京,我今晚寫信給額娘,還有鸝兒你都給我帶上——還有給桂中堂的信——上回你說想到鑾輿衛辦差,信裏也都說了。就這樣,散了罷!”
揚州至儀征隻有八十裏旱路,都是鋪墊了又鋪墊的黃土細沙驛道,平日極好走的,隻因被了雪,便行得艱遲了。福康安和馬二侉子同乘一抬馱轎,所有從人長隨一律留揚州。隻帶王吉保胡克敬兩個小廝各騎一頭走騾跟著,天不亮便起程,待到儀征縣城時,已是下午未末申初時牌。那雪片兒懶懶散散稀稀疏疏,已有停下來的意思。
福康安兩次來江南省,儀征是常經之路,再熟悉不過的。一下轎便愣住了:這是儀征?沿城那道彎彎曲曲的護城河,淤泥已全部清掉,糙堤不翼而飛,全都換上臥底起頂的大青石條,岸上還加了護欄。和紫禁城外金水河全無二致。破敗的城牆隻留下舊磚根基,上半截直到碟雉箭垛全用臨清磚重新砌起,整個城門箭樓都扒掉了重加修造,仿正陽門建製,朱漆金裝,映在雪光之下,飛簷鬥拱危樓嵯峨,莊嚴堂皇紫翠交輝煌煌令人不敢逼視。環城驛道,城門口進去南北大街上,三步一哨五步一崗,都是北京隨駕扈從的善捕營校尉——所謂羽林軍的就是了——站在雪地裏釘子似的目不邪視,穿著簇新的袍褂官靴,個個腰中懸刀——雖是不禁行人,打掃得幹幹淨淨的南北正街,一街兩行店肆行鋪都敞著,家家戶戶門前果酒累累案香裊裊,卻似死絕了一城人似的,連一個閑人影兒不見,連一聲犬吠不聞。馬二侉子見他呆呆的出神,笑道:“四爺甭詫異,國家有倒山之力嘛!銀子隻要盡著化,我馬二侉子兩個月打扮儀征,再讓四爺不認的一次!——行宮在城北玄武崗上,我是個佐雜宮兒,不能陪四爺過去了。我住西下糙橋驛站。爺有甚麽吩咐,小廝們過去交待一聲兒就是。大後天我就去南京,到了再給四爺寄請安帖子。”
當下二人別過。福康安自覺在這城裏坐轎太惹眼,隻帶了吉保和小胡沿路逶迄步行向北。街道也不甚長。雪是隨落隨掃的,地下隻cháo潤而已,十分好走。隻半頓飯光景已到城北行宮闕下。那一番壯觀威嚴比之城南更不必多說,單是行宮南牆,沿崗之下。綿延起落,全是漢白玉座底,紅壁上覆黃瓦,足有二裏遠近,宮門前九龍照壁遮掩了,一重重龍樓鳳闕隱現在柏檜雪鬆之間,說不出的肅穆閎深,令人凜凜敬畏。在左掖門遞了牌子。掌閽的蘇拉太監指著西側一帶偏殿說道:“請大人到那邊,盡北頭是軍機大臣當值房。您是特旨召見的,由紀中堂引見。”福康安看時,果見西偏殿北房門前站著幾個太監,還有兩個內務府官員綽約麵熟。沿殿長廊簷下設著長條凳子,十幾個等候接見的官員一個個羔皮重裘正襟危坐著聽招呼。因沿著卵石甬道大步過來。鵠立在門前的當值太監卜智早已瞭見是他過來,進門去,似乎稟說了幾句甚麽,出來笑著招手兒道:“四爺,紀中堂有吩咐的。請先進來見麵兒。”福康安微一頷首跨步進屋裏來。外邊雪光刺目,乍一進門,隻覺得暖烘烘又濕又悶一股熱氣,甚麽也看不清,定定神才見屋裏幾個矮杌子都坐著人,靠南牆設一張椅子,坐著一位長弧臉白淨麵皮的中年人,是個二品大員,福康安認識,是新任河漕總督盧焯;東牆窗下一員也認得,是江南巡撫範時捷,一臉漫不經心的樣子。挨下來的官員有四五個,麵熟麵生不等,隻一個竇光鼐認得,板著臉麵無表情坐著。靠西牆一溜火炕,炕角堆得一疊疊都是文書卷宗,一個黑胖高大的中年官員,三品頂戴丟在一邊,粗壯的辮子隨便挽在項間,盤膝坐在炕桌後正伏案疾書,似乎在寫信。這人和傅府淵源極深,福康安熟得不能再熟,就是俗間號稱“第一才子”的禮部侍郎加尚書銜、軍機處行走大臣紀昀了。
“四世兄到了,請這邊炕沿上坐。”紀昀手不停揮、眼盯著信紙說道:“這裏畢竟不比北京,將就些兒罷……”說著已經寫完,吹了吹墨跡,偏身下炕,用通封書簡封了,遞給盧焯,說道:“秋池兄,這信你帶給安徽布政使郭明,七十萬兩銀子,一文錢也沒得加的,清明節前疏通蕪湖黃河道。差使辦不好,摘了頂子聽部議。我紀昀先就不能容他!三萬河工民夫,一錢七分工價,料是現成的,憑甚麽不夠用?他支吾你有兩條,一是你犯過新補官,諒你不敢惹事;二是下頭吏目一層層剋扣工銀髮財,他自己也難駕馭。萬歲爺昨兒見我,說盧焯有類於郭誘,乃是君子犯過,根性還是好的,你隻管放膽去辦差,不必有後顧之憂。”
盧焯本來坐著,聽到幹隆皇帝說自己,忙起身恭聽了,說道:“請紀大人代奏:盧焯罪餘犯官,不敢謬承萬歲金獎。惟以洗心革麵,努力任事,稍贖前愆,而報皇上、皇太後、皇後娘娘高天厚地之恩!——紀中堂這信,我一到清江立刻交給郭明。黃漕交匯處的淤沙,今春一定疏浚,不敢明哲保身!有一等貪墨瀆職從河工銀子中取利的胥吏,我依舊要請王命旗牌斬他幾個——還有一件事請示紀公,黃河入海處新淤田三千餘頃,浙江巡撫衙門谘文要劃歸海寧府,已經回文拒絕,這是應份戶部管轄的,發到地方立刻就賤賣了。請示這地是交部,還是暫歸河漕總督衙門收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