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說笑起來,氣氛便不那麽沉悶,幹隆長舒了一口氣,笑道:“別以為我是拿不起放不下的人,金川的事辦下來隻是早晚的事,昨晚訥親談的軍事方略,先取小金川,站住腳跟再取大金川,聽起來也倒有點道理,但訥親辭色間透著猶豫,好像信心不足,又好像有點外強中幹,難以叫人放心啊!朝廷在金川一再失利,還能再輸?輸得起仗,丟不起人吶!”紀昀笑道:“說到底,大小金川隻是個小局。莎羅奔的‘誌向’,也不過向主子討一碗安寧飯,當個老實的土司,不要侵邊犯罪,年年苞茅橘柚貢著,能為朝廷當差,這就是朝廷的宗旨。主子打金川,也有為朝廷作養少年將軍的聖意,不過拿他練練把式,箭沒有she到靶心上,固然遺憾,犯不著為這個氣傷了龍體。奴才那天聽阿桂講說委屈,心裏就想,要是他說的是實情,這個阿桂就是個好將軍!打出幾個能帶兵的武將,我看就值!”他睨了一眼放轡靜聽的幹隆,自失地一笑:“看奴才這人,本是勸主子寬懷的,又說上了政務。方才素倫說涼快,奴才倒想起個笑話兒。我們家五叔祖和六叔祖是親兄弟倆,一道讀書一道進學。誰知進了學分出高低來,五叔祖每次都考的優等,六叔祖總在三四等上轉悠,宗學裏有了不同,跟著家裏對婆娘們待遇也就不一樣。場裏地邊送飯送水,鍋前灶後苦重家務都由六奶承擔,刺繡針鑿、掃地抹桌兒輕巧活給了五奶了。六奶心裏埋怨婆子偏心,可自家男人不如人,也隻好忍著。
“那年大考,兄弟兩人都去省裏應鄉試,六奶心裏焦急,發榜頭天一大早,懷裏揣了麵鏡子,要‘鏡卜’一下自家男人的運氣。”
說到這裏,幹隆不禁問道:“什麽叫‘鏡卜’?”紀昀笑道:“那是我們那兒女人們自己占卦的玩意兒——六奶起了個大早,懷裏揣了一麵鏡子,到觀音像前喃喃禱告:‘並光類儷,終逢脅吉——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威靈觀世音菩薩——保佑我男人高高得中,糊塗試官瞌睡撩高,狗屁文章胡圈亂點!’”他沒有說完,幹隆已經捧著肚子大笑不止,跟著的侍衛們也都笑個不住。幹隆道:“真真好禱詞,妙不可言!靈驗不靈驗呢?”
“六奶禱畢,掖窩裏夾了鏡子躡著小腳掩門出來。”紀昀一本正經地說道,“鏡卜的規矩是出門聽別人的第一句話,回來自己心裏推詳。六奶一心要個吉祥話兒,一路走一路念誦觀音菩薩,剛踅過一個街口,見兩個閑漢也是出門剛見麵。當時六月天,正人伏,那兩人一見麵就拱手,一個說:‘三哥,涼快!’三哥也說:‘涼快涼快!’——她就得了這‘涼快’兩個字,再也想不出來是個什麽意思。
“待發榜那日,天越發熱得人懊惱,家裏人包餃子等消息兒。五奶和六奶都在廚下,一個擀皮兒一個捏扁食,都熱的滿頭大汗。
“過了正午,門外頭響起一片鑼聲,一群報子擁進家裏,大聲叫著‘發榜了!五爺高中了!’亂鬧鬧地討喜錢,接著聽婆子叫‘老五中了,老五媳婦出來涼快涼快!’五奶不言語,扔下餃子皮兒就去了。
“六奶心裏壓著氣,滿頭大汗順著脖子往下淌,也不擦,隻狠命推那擀杖,臉上頰上都是水,也不知是汗是淚。正在悲苦,外頭又響起一陣銅鑼聲,人們興高采烈吵吵嚷嚷:‘六爺也中了,六爺也中了!賞喜錢吶!’六奶先是怔了一下,霍地站起來‘咣’地把擀杖摜到麵案上,擦一把汗,說‘我也涼快,涼快!’——說罷突然想起‘鏡聽’的話,原來竟應驗在這個詞兒上!”
眾人又是一陣笑,幹隆覺得心境舒暢,要過水葫蘆喝了兩口,揮著鞭子道:“雖是女人情趣,也頗有丈夫意味———擲而起,千古快事!嗯……紀曉嵐,朕聽說你在河間書齋前掛過一幅‘蓋壓江南才子’的幌子!”紀昀臉一紅,放低了聲音說道:“那是奴才少年時的荒唐事,得近天顏,得聞聖學,已經不敢狂妄。主子提出來,奴才當更加謙遜小心,努力精進,再不敢小覷天下人了。”
此刻行進已漸近運河,水叉河港漸多,時值夏分,遠樹近樹新綠如染,高低禾稼一碧無際,幹隆因見塘裏青荷婆娑,一朵朵蓮花含苞未放,矗在荷葉間,在風中搖曳生姿,不禁心曠神怡,笑道:“朕倒被你們逗得高興起來,你是河間才子,朕出一對,你不能遲疑,立刻要對出來——塘間荷苞,舉紅拳打誰?”
“是!”紀昀不假思索,應口對道:“岸邊麻葉,伸綠掌要啥?”
“嗯,倉猝間能對上此聯,也算難能可貴。”幹隆微笑著,縱馬上了一座高橋,轉臉問王仁,“這是什麽橋?”
王仁沒想到會突然問到自己,忙下馬看鎮橋柱,仰著臉對橋上駐馬回望的幹隆大聲說道:“主子,這橋名兒叫八方橋!”“紀昀聽著了,”幹隆說道,“八方橋,橋八方,站在八方橋上觀八方,八方八方八八方!”紀昀忙應一聲“是!”卻下馬向幹隆跪下叩頭,朗聲應道:
“一一萬歲爺,爺萬歲,跪到萬歲爺前呼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人不禁又轟然叫妙,幹隆笑道:“這麽現成的對子,虧你急切中能想出來!”還要說,素倫指著前頭小聲道:“喏,主子,沿堤過來一群人,像是逃荒的——咱們口緊些兒吧!”幹隆便不言聲,眾人也恢復了常態。幹隆手搭涼棚向北眺望,但見兩岸柳蔭掩映如煙,並不見人,隻聽隱隱的獨輪車吱吱喳喳在樹蔭中由遠及近,還有人輕聲哼唱村歌:
爹娘生我八字差,破屋糙庵佃戶家。
冬天破襖難遮風,夏季汗滴一摔八!
怎比平陰王老五,高樓水亭吃魚蝦。
我兒千萬多修福,修得來世娶銀娃……
聽著,小車已經推近來,原來不止一輛,是三個壯漢,都打著赤膊,前邊有小驢揭發拽著迄邐而行。三車西瓜,裝得滿滿的層層疊疊顫顫巍巍過來。幹隆見小車上坡艱難,忙命侍衛:“夥計們賣什麽呆?快幫一把!”幾個小侍衛答應著下堤吆喝著,頓時將瓜車推到橋邊,就在橋邊涼亭上歇氣兒。
“老二,老三,給爺們弄兩個瓜解解渴兒!”那個年長一點的,約三+四五歲,坐在亭柱石階上擦著汗,吆喝著道,“後頭那車熟得透!——爺們,我們兄弟一路都犯嘀咕,怕上八方橋這個坡兒,誰知就遇上了爺這樣的善心人,不然真得卸了瓜慢慢搬運,那可不要到天黑才能裝卸完?”說著,老二老三兩人托著四個碩大的瓜過來,在石階上切開,口說:“請請請!”張嘴吃了一大口。侍衛們見幹隆沒動,誰敢先拿!倒是幹隆先拿了兩塊,遞給紀昀一塊,眾人方才取瓜。送瓜的老三笑道:“做生意的也有這麽斯文的,上回也是幾個茶商,竟像是餓死鬼渴死鬼托生的,吃得肚子這麽大還要殺瓜,眼都撐直了,這模樣,嘿!”他挺了肚子,兩手紮煞著攤開打著呃兒,惹得眾人捧腹大笑,又道:“東家問我,大半車瓜都哪去了?我說日他娘的翻車了,來了一群豬,被豬拱了。”
“那年大考,兄弟兩人都去省裏應鄉試,六奶心裏焦急,發榜頭天一大早,懷裏揣了麵鏡子,要‘鏡卜’一下自家男人的運氣。”
說到這裏,幹隆不禁問道:“什麽叫‘鏡卜’?”紀昀笑道:“那是我們那兒女人們自己占卦的玩意兒——六奶起了個大早,懷裏揣了一麵鏡子,到觀音像前喃喃禱告:‘並光類儷,終逢脅吉——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威靈觀世音菩薩——保佑我男人高高得中,糊塗試官瞌睡撩高,狗屁文章胡圈亂點!’”他沒有說完,幹隆已經捧著肚子大笑不止,跟著的侍衛們也都笑個不住。幹隆道:“真真好禱詞,妙不可言!靈驗不靈驗呢?”
“六奶禱畢,掖窩裏夾了鏡子躡著小腳掩門出來。”紀昀一本正經地說道,“鏡卜的規矩是出門聽別人的第一句話,回來自己心裏推詳。六奶一心要個吉祥話兒,一路走一路念誦觀音菩薩,剛踅過一個街口,見兩個閑漢也是出門剛見麵。當時六月天,正人伏,那兩人一見麵就拱手,一個說:‘三哥,涼快!’三哥也說:‘涼快涼快!’——她就得了這‘涼快’兩個字,再也想不出來是個什麽意思。
“待發榜那日,天越發熱得人懊惱,家裏人包餃子等消息兒。五奶和六奶都在廚下,一個擀皮兒一個捏扁食,都熱的滿頭大汗。
“過了正午,門外頭響起一片鑼聲,一群報子擁進家裏,大聲叫著‘發榜了!五爺高中了!’亂鬧鬧地討喜錢,接著聽婆子叫‘老五中了,老五媳婦出來涼快涼快!’五奶不言語,扔下餃子皮兒就去了。
“六奶心裏壓著氣,滿頭大汗順著脖子往下淌,也不擦,隻狠命推那擀杖,臉上頰上都是水,也不知是汗是淚。正在悲苦,外頭又響起一陣銅鑼聲,人們興高采烈吵吵嚷嚷:‘六爺也中了,六爺也中了!賞喜錢吶!’六奶先是怔了一下,霍地站起來‘咣’地把擀杖摜到麵案上,擦一把汗,說‘我也涼快,涼快!’——說罷突然想起‘鏡聽’的話,原來竟應驗在這個詞兒上!”
眾人又是一陣笑,幹隆覺得心境舒暢,要過水葫蘆喝了兩口,揮著鞭子道:“雖是女人情趣,也頗有丈夫意味———擲而起,千古快事!嗯……紀曉嵐,朕聽說你在河間書齋前掛過一幅‘蓋壓江南才子’的幌子!”紀昀臉一紅,放低了聲音說道:“那是奴才少年時的荒唐事,得近天顏,得聞聖學,已經不敢狂妄。主子提出來,奴才當更加謙遜小心,努力精進,再不敢小覷天下人了。”
此刻行進已漸近運河,水叉河港漸多,時值夏分,遠樹近樹新綠如染,高低禾稼一碧無際,幹隆因見塘裏青荷婆娑,一朵朵蓮花含苞未放,矗在荷葉間,在風中搖曳生姿,不禁心曠神怡,笑道:“朕倒被你們逗得高興起來,你是河間才子,朕出一對,你不能遲疑,立刻要對出來——塘間荷苞,舉紅拳打誰?”
“是!”紀昀不假思索,應口對道:“岸邊麻葉,伸綠掌要啥?”
“嗯,倉猝間能對上此聯,也算難能可貴。”幹隆微笑著,縱馬上了一座高橋,轉臉問王仁,“這是什麽橋?”
王仁沒想到會突然問到自己,忙下馬看鎮橋柱,仰著臉對橋上駐馬回望的幹隆大聲說道:“主子,這橋名兒叫八方橋!”“紀昀聽著了,”幹隆說道,“八方橋,橋八方,站在八方橋上觀八方,八方八方八八方!”紀昀忙應一聲“是!”卻下馬向幹隆跪下叩頭,朗聲應道:
“一一萬歲爺,爺萬歲,跪到萬歲爺前呼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人不禁又轟然叫妙,幹隆笑道:“這麽現成的對子,虧你急切中能想出來!”還要說,素倫指著前頭小聲道:“喏,主子,沿堤過來一群人,像是逃荒的——咱們口緊些兒吧!”幹隆便不言聲,眾人也恢復了常態。幹隆手搭涼棚向北眺望,但見兩岸柳蔭掩映如煙,並不見人,隻聽隱隱的獨輪車吱吱喳喳在樹蔭中由遠及近,還有人輕聲哼唱村歌:
爹娘生我八字差,破屋糙庵佃戶家。
冬天破襖難遮風,夏季汗滴一摔八!
怎比平陰王老五,高樓水亭吃魚蝦。
我兒千萬多修福,修得來世娶銀娃……
聽著,小車已經推近來,原來不止一輛,是三個壯漢,都打著赤膊,前邊有小驢揭發拽著迄邐而行。三車西瓜,裝得滿滿的層層疊疊顫顫巍巍過來。幹隆見小車上坡艱難,忙命侍衛:“夥計們賣什麽呆?快幫一把!”幾個小侍衛答應著下堤吆喝著,頓時將瓜車推到橋邊,就在橋邊涼亭上歇氣兒。
“老二,老三,給爺們弄兩個瓜解解渴兒!”那個年長一點的,約三+四五歲,坐在亭柱石階上擦著汗,吆喝著道,“後頭那車熟得透!——爺們,我們兄弟一路都犯嘀咕,怕上八方橋這個坡兒,誰知就遇上了爺這樣的善心人,不然真得卸了瓜慢慢搬運,那可不要到天黑才能裝卸完?”說著,老二老三兩人托著四個碩大的瓜過來,在石階上切開,口說:“請請請!”張嘴吃了一大口。侍衛們見幹隆沒動,誰敢先拿!倒是幹隆先拿了兩塊,遞給紀昀一塊,眾人方才取瓜。送瓜的老三笑道:“做生意的也有這麽斯文的,上回也是幾個茶商,竟像是餓死鬼渴死鬼托生的,吃得肚子這麽大還要殺瓜,眼都撐直了,這模樣,嘿!”他挺了肚子,兩手紮煞著攤開打著呃兒,惹得眾人捧腹大笑,又道:“東家問我,大半車瓜都哪去了?我說日他娘的翻車了,來了一群豬,被豬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