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太太梳妝呢,真是太好看了,比那屋裏仇十洲畫的仕女畫兒還好十倍!本來太太就美,這一梳妝,嘖嘖……方才我就在想,摘下的牡丹花是美的,總不及地上長的鮮活,要再噴上水……”她一邊說,一邊笑著給棠兒著衣,“太太穿什麽衣裳都好看,不過今兒天陰了,外頭已經飄雪花,所以這件帶風毛天馬皮坎肩更合適些,這件猩猩氈大氅隻預備著,外頭冷得緊呢!”
“我都二十五六的人了,還講究什麽美不美,出門人不笑話也就罷了。”棠兒一邊換褂子套坎肩,微笑道,“外頭下雪了麽?老爺最愛雪,吩咐老王頭,一律不準掃雪。這天井院中不準踩腳印。西花廳海子邊讀書那邊著人生火,老爺說不定過那邊去住。你撥兩個丫頭去打掃一下,把窗紙重糊一下,我這就過去。”說罷,回了裏間,把曹雪芹的書稿取出來疊整齊放在炕頭桌上,把芳卿做的鞋子鎖進箱子裏,捧著那包阿膠出來,恰秋英傳話回來,便道,“這是幾包上好的阿膠,上回姨媽來,說他家二奶奶有喜了,正用得著這東西,你打發人送過去。”說著掀簾出來。
秋英跟著出來,在她身後笑嘻嘻地蹲了個福兒,說道:“太太忘了,前兒姨太太打發荷包兒過來報喜,他們家二奶奶已經產了個大小子,太太還送了她二十兩的尺頭。這是保胎用的,奴婢大膽,求太太賞奴婢一點,我二姐有了三個月的身子——”她沒說完,棠兒便笑了。“我想起來了,你二姐,就是秋天給我送老玉米、老倭瓜的那個?可憐見的,都賞了她吧!——記得去年她送來的酒棗,老爺說好,那葡萄卻對我的脾胃,明年讓她再送點進來就是了。”秋英忙蹲身謝賞,喜得眉開眼笑。說道:“二姐得過太太的賞,她說,她小時候兒在老直親王府跟著我娘侍候福晉,福晉也算仁厚的了,也比不上太太一成兒厚道。兩下一比較他們就比下去了!她家專門作務果樹的,既對了老爺太太脾胃,就叫他們專給您辟個園子!”
棠兒聽她滿車的逢迎話,心裏隻是暗笑。披著大氅走下階來,看天色時,愈陰得重了,鵝毛似的雪片子又大又軟,被風吹得盤旋迴轉。傅恆的三個侍妾奼紫、嫣紅、春芳都在東廂裏和辱娘聊天,逗著少爺玩,隔玻璃瞧見太太出來,忙都走出來給她請安。棠兒正眼也不看她們一眼,隻笑道,“也別總圍著少爺,他小人兒家也經受不起。”嫣紅趕著說:“寶寶兒太招人愛,也怨不得我們。可是說的,後日少爺就百日了,外頭送的禮帖子名兒都空著,總不成到時候還叫‘寶寶兒’?老爺太太得趕緊合計著起個好名字——帶官印的,大氣派大福壽的,又響亮又上口……”棠兒笑道:“到時候自然就有了。”因見春芳腆著個大肚子站在一邊,便道:“你回去歇著,往後不用在老爺和我跟前站規矩了。”
棠兒一邊吩咐家務,隻帶了兩個老婆子出西側門到讀書亭來查看布置。一出門便覺寒氣襲人,遠望海子那邊已是柳枝掛雪,瓊花漫地,棠兒笑道:“多虧了這件猩猩氈,院裏院外竟也不同寒熱,”因見老王頭帶著一群長隨走進二門,招手兒叫過來,問道:“咱們在喀左幾處皇莊,今年怎麽沒有人過來送年例?”
“回太太話,”老王頭忙一嗬腰,回道:“原在八月十五報過一回來著,老爺說今年年成不好,外省幾處發大水,鬧旱災的,有些壞人挑頭鬧事,黑山幾處皇莊差點也鬧起來。叫莊頭重新核計一下,有些老弱孤寡,體殘的、有病的可以蠲免一些。昨兒他們才又報上來,老爺太太都忙,我預備今後晌再回太太,請太太定奪呢!”
“你看過單子了?拿來我瞧。”
“是!”
老王頭忙答應一聲,從懷裏窸窸嗦嗦取出幾張紙雙手捧過來,棠兒看時,上麵寫著:
白狐皮十二張元狐皮三百張白貂皮三十張紫貂皮五百張各種粗細皮共兩千二百張宣紙一千令宋墨五十錠湖筆五十套端硯二十方湘妃竹扇二十箱(老爺賞人用)古劍一口玉帶頭三十個湖綢五百匹江綢六百匹大東珠十二枚鹿茸二十斤冰片二十斤紫活絡丹一百盒鹿胎膏一百盒人參六十斤人參膏三十斤活鹿三十對活熊兩對熊膽兩瓶熊掌二十對白兔三十對(送哥兒玩)山葡萄酒一百二十甕黃米五千斤玉牙糯米五千斤粳米三萬斤另有玉壽佛一尊高二尺四寸玉觀音一尊高二尺六分
棠兒看得眼睛發花,問道:“淨銀是多少?”
“在後頭呢,”老王頭笑著指指下麵一頁,“除了金銀器皿酒具,兩千個金錁,一萬個銀錁,三千兩小銀角子,正供銀兩四萬八千兩。”
棠兒還是耐心地看完了那張單子,心裏忖度著,語氣不軟不硬地說道:“先前我身子不好,沒有過問家務。從今兒個起,家下這些雞毛蒜皮小事不要再勞煩老爺。外頭門麵上有你兒子照應,你還是把總兒掌舵,二十兩以內的出入帳、家下奴才的獎懲,仍由你管。二門以內丫頭婆子都由我房裏秋英、秋慡和三位姨娘料理。你們出錯兒不要緊,隻要不欺主不藏私,我都能容得的。”
“是!”老王頭忙道:“正有事要請太太示下呢。今年年例銀子不知怎麽分發?老賴家的、程富貴家的、黃世清家的,男人跟著主子去山西時死了。這幾家都有四五個娃子,他們不是咱們家生子兒,是罪孥分過來的,雖說主子恩賞每人每月一串,老婆孩子吃喝都不夠。昨兒她們到我那哭窮,想叫孩子們接差使。東下院還有十幾戶,都是孤兒寡母的,怪可憐的,也都要稟明老爺處置。太太既這麽說,就請太太的恩典。”
棠兒緊了緊鬥篷帶子,邊走邊說道:“我找你就要說這件事。老爺去山西帶了二十四個長隨,一個病死在外,三個死在黑查山,五個受傷的。雖說賞過,那不是常例。我想,流血的和流汗的還有流淚的,賞賜要分開。賴家的、程家的、黃家的這三戶,不但不能受窮,還要他們富起來,體麵尊榮都給足。不分差使給這三家,我每個月二十兩月例,就照這例,三家婆娘撥出六十兩銀子,和我一樣!”老王頭聽得睜大了眼睛,“啊”了半晌忙道:“是!”棠兒又道:“受傷的五個人,除了他們原本的月例,外加十兩、十二兩不等,和你爺兩個現在的月例比齊。跟著老爺出兵放馬,家裏人不免擔心憂慮,這是流淚的。每人每月加五兩月例。這是天之所經、地之所義的大道理,所以不分你是買來的,還是罪孥分來的,還是家生子兒奴才,凡跟著主子出兵放馬砍頭灑血的,就要和別人不一樣!其餘去山西的,家生子兒賞銀子不賞地,買來的賞地不賞銀子,每人照八十兩銀子的賞格。那個老馮擔水一瘸一瘸的,我還以為是老寒腿兒,叫人問了問,是上黑查山背老爺叫荊樹茬兒刺穿了腳背!這樣替主受難的要照陣亡的例養起來,要賞宅子賞地,孩子有出息的我還要請老爺保出去做官。這些銀子都從莊子裏出。至於有些奴才貧老孤弱,月例又低的,另從官中的錢裏撥出來由你支配,看情形補貼,這和前頭的恩典是兩回事,你心裏可要清慡了!”
“我都二十五六的人了,還講究什麽美不美,出門人不笑話也就罷了。”棠兒一邊換褂子套坎肩,微笑道,“外頭下雪了麽?老爺最愛雪,吩咐老王頭,一律不準掃雪。這天井院中不準踩腳印。西花廳海子邊讀書那邊著人生火,老爺說不定過那邊去住。你撥兩個丫頭去打掃一下,把窗紙重糊一下,我這就過去。”說罷,回了裏間,把曹雪芹的書稿取出來疊整齊放在炕頭桌上,把芳卿做的鞋子鎖進箱子裏,捧著那包阿膠出來,恰秋英傳話回來,便道,“這是幾包上好的阿膠,上回姨媽來,說他家二奶奶有喜了,正用得著這東西,你打發人送過去。”說著掀簾出來。
秋英跟著出來,在她身後笑嘻嘻地蹲了個福兒,說道:“太太忘了,前兒姨太太打發荷包兒過來報喜,他們家二奶奶已經產了個大小子,太太還送了她二十兩的尺頭。這是保胎用的,奴婢大膽,求太太賞奴婢一點,我二姐有了三個月的身子——”她沒說完,棠兒便笑了。“我想起來了,你二姐,就是秋天給我送老玉米、老倭瓜的那個?可憐見的,都賞了她吧!——記得去年她送來的酒棗,老爺說好,那葡萄卻對我的脾胃,明年讓她再送點進來就是了。”秋英忙蹲身謝賞,喜得眉開眼笑。說道:“二姐得過太太的賞,她說,她小時候兒在老直親王府跟著我娘侍候福晉,福晉也算仁厚的了,也比不上太太一成兒厚道。兩下一比較他們就比下去了!她家專門作務果樹的,既對了老爺太太脾胃,就叫他們專給您辟個園子!”
棠兒聽她滿車的逢迎話,心裏隻是暗笑。披著大氅走下階來,看天色時,愈陰得重了,鵝毛似的雪片子又大又軟,被風吹得盤旋迴轉。傅恆的三個侍妾奼紫、嫣紅、春芳都在東廂裏和辱娘聊天,逗著少爺玩,隔玻璃瞧見太太出來,忙都走出來給她請安。棠兒正眼也不看她們一眼,隻笑道,“也別總圍著少爺,他小人兒家也經受不起。”嫣紅趕著說:“寶寶兒太招人愛,也怨不得我們。可是說的,後日少爺就百日了,外頭送的禮帖子名兒都空著,總不成到時候還叫‘寶寶兒’?老爺太太得趕緊合計著起個好名字——帶官印的,大氣派大福壽的,又響亮又上口……”棠兒笑道:“到時候自然就有了。”因見春芳腆著個大肚子站在一邊,便道:“你回去歇著,往後不用在老爺和我跟前站規矩了。”
棠兒一邊吩咐家務,隻帶了兩個老婆子出西側門到讀書亭來查看布置。一出門便覺寒氣襲人,遠望海子那邊已是柳枝掛雪,瓊花漫地,棠兒笑道:“多虧了這件猩猩氈,院裏院外竟也不同寒熱,”因見老王頭帶著一群長隨走進二門,招手兒叫過來,問道:“咱們在喀左幾處皇莊,今年怎麽沒有人過來送年例?”
“回太太話,”老王頭忙一嗬腰,回道:“原在八月十五報過一回來著,老爺說今年年成不好,外省幾處發大水,鬧旱災的,有些壞人挑頭鬧事,黑山幾處皇莊差點也鬧起來。叫莊頭重新核計一下,有些老弱孤寡,體殘的、有病的可以蠲免一些。昨兒他們才又報上來,老爺太太都忙,我預備今後晌再回太太,請太太定奪呢!”
“你看過單子了?拿來我瞧。”
“是!”
老王頭忙答應一聲,從懷裏窸窸嗦嗦取出幾張紙雙手捧過來,棠兒看時,上麵寫著:
白狐皮十二張元狐皮三百張白貂皮三十張紫貂皮五百張各種粗細皮共兩千二百張宣紙一千令宋墨五十錠湖筆五十套端硯二十方湘妃竹扇二十箱(老爺賞人用)古劍一口玉帶頭三十個湖綢五百匹江綢六百匹大東珠十二枚鹿茸二十斤冰片二十斤紫活絡丹一百盒鹿胎膏一百盒人參六十斤人參膏三十斤活鹿三十對活熊兩對熊膽兩瓶熊掌二十對白兔三十對(送哥兒玩)山葡萄酒一百二十甕黃米五千斤玉牙糯米五千斤粳米三萬斤另有玉壽佛一尊高二尺四寸玉觀音一尊高二尺六分
棠兒看得眼睛發花,問道:“淨銀是多少?”
“在後頭呢,”老王頭笑著指指下麵一頁,“除了金銀器皿酒具,兩千個金錁,一萬個銀錁,三千兩小銀角子,正供銀兩四萬八千兩。”
棠兒還是耐心地看完了那張單子,心裏忖度著,語氣不軟不硬地說道:“先前我身子不好,沒有過問家務。從今兒個起,家下這些雞毛蒜皮小事不要再勞煩老爺。外頭門麵上有你兒子照應,你還是把總兒掌舵,二十兩以內的出入帳、家下奴才的獎懲,仍由你管。二門以內丫頭婆子都由我房裏秋英、秋慡和三位姨娘料理。你們出錯兒不要緊,隻要不欺主不藏私,我都能容得的。”
“是!”老王頭忙道:“正有事要請太太示下呢。今年年例銀子不知怎麽分發?老賴家的、程富貴家的、黃世清家的,男人跟著主子去山西時死了。這幾家都有四五個娃子,他們不是咱們家生子兒,是罪孥分過來的,雖說主子恩賞每人每月一串,老婆孩子吃喝都不夠。昨兒她們到我那哭窮,想叫孩子們接差使。東下院還有十幾戶,都是孤兒寡母的,怪可憐的,也都要稟明老爺處置。太太既這麽說,就請太太的恩典。”
棠兒緊了緊鬥篷帶子,邊走邊說道:“我找你就要說這件事。老爺去山西帶了二十四個長隨,一個病死在外,三個死在黑查山,五個受傷的。雖說賞過,那不是常例。我想,流血的和流汗的還有流淚的,賞賜要分開。賴家的、程家的、黃家的這三戶,不但不能受窮,還要他們富起來,體麵尊榮都給足。不分差使給這三家,我每個月二十兩月例,就照這例,三家婆娘撥出六十兩銀子,和我一樣!”老王頭聽得睜大了眼睛,“啊”了半晌忙道:“是!”棠兒又道:“受傷的五個人,除了他們原本的月例,外加十兩、十二兩不等,和你爺兩個現在的月例比齊。跟著老爺出兵放馬,家裏人不免擔心憂慮,這是流淚的。每人每月加五兩月例。這是天之所經、地之所義的大道理,所以不分你是買來的,還是罪孥分來的,還是家生子兒奴才,凡跟著主子出兵放馬砍頭灑血的,就要和別人不一樣!其餘去山西的,家生子兒賞銀子不賞地,買來的賞地不賞銀子,每人照八十兩銀子的賞格。那個老馮擔水一瘸一瘸的,我還以為是老寒腿兒,叫人問了問,是上黑查山背老爺叫荊樹茬兒刺穿了腳背!這樣替主受難的要照陣亡的例養起來,要賞宅子賞地,孩子有出息的我還要請老爺保出去做官。這些銀子都從莊子裏出。至於有些奴才貧老孤弱,月例又低的,另從官中的錢裏撥出來由你支配,看情形補貼,這和前頭的恩典是兩回事,你心裏可要清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