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個猴崽子,倒會順竿爬,你要是武官跟著張大將軍,早就升得超了我了。”阿桂噓著寒氣喝了兩口茶,一閃眼看見那青年,頓時一怔,猶恐看錯了,揉了揉眼,還要再看時,那青年笑道:“阿桂,你這瞎眼狗才,連朕都不敢認了!”
屋裏幾個人好似同時聽到旱天一聲震天雷一樣,一個個麵色如土、目瞪口呆。阿桂頭一個靈醍過來,“咕咚”一聲跪倒在地,磕了不計其數的頭,口中道:“奴才真是瞎眼狗,就這麽拴驢撅子似地矗著頭和主子說話!……這屋裏太暗了,說啥也不想到主子會在這屋裏……”薹敏和小路子隻是搗蒜價叩頭,喃喃謝罪不止。
“起來侍候著吧。”幹隆皇帝一笑,徑至大炕上盤膝坐下,說道:“別著朕在大內起居,不少太監還不認識朕哩,你們有什麽錯兒?”他似乎興致不壞,手裏把玩著齋戒牌,目光炯炯望著外頭的雨地,一時沒有說話。他不說話,幾個小臣自然也不敢說話,都垂頭鵠立,聽著窗外沙沙不斷的雨聲。許久,幹隆才道:“朕剛從鍾粹官過來,其實朕本性裏很愛雨雪天氣的——批完奏摺見過人,常是累得頭昏腦脹的,涼雨星星灑落一身,朕一身疲倦也都沒了。可這雨太多,就成了yin雨,害稼禾,傷農時,窮人不勝其寒,朕也不能不割愛,祈禳求晴了。”阿桂是個心思極為機敏的人,邊聽邊揣摩,覺得幹隆話中別有深意,卻又一時理不出頭緒。笑道:“奴才是個由文職改武職的。當知府那陣子也喜愛雨雪。當了參將就不行了。去年秋天,慶復大學士在下瞻對和叛藏遭遇被圍,張大將軍命我率七百軍士星夜馳援,主子聖明,那是個鬼不生蛋的怪地方兒,一會兒雨、一會兒雪,二百四十裏一夜奔襲,天明趕到下瞻對。慶大學士也突圍了。我的七百兵都滾得泥豬似的,並不敢罵張大將軍,跺著腳咒‘這遭了瘟的老天兒’。打那下來,風花雪月的詩興我竟一概沒了。”幹隆笑道:“此一時彼一時,養移體居易氣,也是自然之理。如今天下承平日子久了,會詩會文的文人,要多少有多少。至於真有經濟實學的文臣,能野戰會攻堅的武將,就百裏不挑一了。要文武全才,那更是鳳毛麟角了!”
阿桂笑道:“人才在發見,在作養,存於人主一念之間。大將軍張廣泗,是武將裏出色的,傅恆是文武雙全,慶復是文臣,在上下兩瞻對指揮打通川藏要路,也算能文能武。前兒見邸報,高恆在山東率兵剿匪,殺劉三禿子以下一千餘人,這不又一個傅恆麽?主子聖明,臣下爭氣,人才也就歷練出來了。”幹隆笑著搖頭,說道:“哪有那麽容易?都是虛假糊弄人哄朕的,以為朕不知道?張廣泗是先帝手裏使出來的武將、三朝元老了,有點本領是真的。下餘的隻有傅恆可信。山東的劉三禿子是在逃亡路上得傷寒病死的,被手下人割了頭去高恆那裏請功的。其餘如‘一枝花’、燕入雲、賈祖範一幹要犯,都逃得精光。高恆的功勞,在於他親臨前敵,查到了‘一枝花’的下落和逃竄的去向,就這一條,朝廷也不埋沒他的功勞。”說罷轉臉問勒敏,“你在湖廣道上任了多少日子?你怎麽也會認不出朕來?”
“回皇上話!”
勒敏正聽得發怔,沒想到會突然問自己話,身子一顫嗬下腰來,正容說道:“奴才是今年七月從南京海關道洋政司上奉旨遷任湖廣道的,才到任三個月,手裏有幾件積案沒有辦下來,又命轉任四川糧台。這次進京是聽訓赴任的。奴才有幸覲見過主子兩次,頭一次是殿試臚傳,第二次是隨外省官員一道兒在幹清官謁見的。主子垂訓,天語諄諄,奴才一個字也不敢忘卻,但隨班朝見,不敢偷窺聖顏,所以不敢貿然瀆認。乞主子恕罪!”
“這有什麽罪?”幹隆微笑了一下,挪身下炕,張望著外麵灰暗陰沉的宮闕,漫不經心地問道:“你曉得為甚麽調離湖廣?”
“奴才不知。”
幹隆點點頭,他的語氣變得有點沉重:“九月間禮部開列應平反追諡的先朝臣子。你的父親叫勒英善是吧?——是雍正六年追比虧空抄家革職的——朕當時就問尤明堂,有個新放湖廣道的也姓勒,和勒英善是不是一家子?這才知道你和勒英善是父子。你父親在那裏當巡撫多年,又在那裏壞事抄家。所以你不宜在湖廣作官。”幹隆提到勒英善名字,勒敏早已伏地叩頭,又道:“主上聖明燭照,勒敏是旗人,也受國恩,總角以來束髮受教,讀書明理,不敢有一絲妄為。焉敢以父輩恨怨存之於心?奴才是當今主上親選簡拔出來的,脫離泥塗儕身青紫,唯有小心剔勵、勤於職守以補過於先父,報恩於皇上,不敢稍有一己私意,也從沒有思量過這些事。求主子明察!”幹隆滿意地抿一下嘴唇,說道:“起來吧!並沒有人說你什麽不好,倒是有人說你忒過細緻小心、同僚間酬酢往來,不傷國政不害官體不誤民事,有什麽不好?你也不敢!調你出來是規矩,這要立成製度。你不是進京引見的麽?這就是了,這也是你的福分,尋常引見朕也顧不來特意告誡你一個人。到四川,好好聽張廣泗節製。你和阿桂是國家舊人,朝廷自然格外照看的。今兒巧了,連你也是要去四川的——”他轉臉又問小路子:“你叫什麽來著?”
“小路子!”
“小路子——這個名字不文雅。”幹隆道:“還是你的本名,叫肖路就好。四川如今最大的政務,就是平息小金川、大金川之亂,和羅奔莎打仗。那正是建功立業的地方。將相無種,憑的是自個本領膽略,你明白?”,
“奴才明白!”
“真明白假明白,要看你的作為,”幹隆臉上已毫無笑容:“事主之道,頭一條就是不欺心,不著意奉迎,不隱飾不諱過。才氣的大小可以打歷練中來,這‘心田’二字如果壞了,也就無藥可醫了。”
“紮!”幾個人一齊叩頭稱是。
幹隆不再說什麽,繞過三個人逕自來到門口。一直守在外頭的兩個太監卜忠和個孝懷裏抱著油衣雨傘和木屐等雨具!忙迎上來為他更衣。幹隆也不要油衣,加披了一襲大氅,命卜孝在身後打著傘便進了雨地。一陣哨風掠過滿是連陰泡兒的潦水撲麵而來,從熱烘烘的軍機房剛出來的幹隆被激得打了個寒噤兒,卜忠忙陪笑道:“主子說出來散散心,在這兒又見人說上了差事,稍停一下回去,也就到了晚膳時辰了。訥中堂必是有要緊事絆在張相府裏了,主子要叫他,奴才傳旨叫他進來可成?”
“這不是你這身分上的人說的話,該怎麽辦,朕有朕的章程。除了侍候朕衣食起居,別的話沒有你多口的!”幹隆慍怒地睖了卜忠一眼,“高大雷沒給你講過規矩?混帳!”卜忠沒想到一開口說話就走了板,眼見幹隆臉色愈來愈陰沉,嚇得“噗嗵”一聲跪倒在雨地裏,煞白著臉隻是叩頭:“奴才知過知罪,再不敢了……”“犯過必究,豈有恕罪之理?”幹隆眯著眼望著絲絲細雨,漫不經心地說道:“養心殿裏除了高大雷,你就是二號太監,不懲你何以服眾?你其實犯的是死罪,姑念你素日侍奉尚屬小心,罰你在養心殿外長跪三日,掌嘴一百——去吧!”
屋裏幾個人好似同時聽到旱天一聲震天雷一樣,一個個麵色如土、目瞪口呆。阿桂頭一個靈醍過來,“咕咚”一聲跪倒在地,磕了不計其數的頭,口中道:“奴才真是瞎眼狗,就這麽拴驢撅子似地矗著頭和主子說話!……這屋裏太暗了,說啥也不想到主子會在這屋裏……”薹敏和小路子隻是搗蒜價叩頭,喃喃謝罪不止。
“起來侍候著吧。”幹隆皇帝一笑,徑至大炕上盤膝坐下,說道:“別著朕在大內起居,不少太監還不認識朕哩,你們有什麽錯兒?”他似乎興致不壞,手裏把玩著齋戒牌,目光炯炯望著外頭的雨地,一時沒有說話。他不說話,幾個小臣自然也不敢說話,都垂頭鵠立,聽著窗外沙沙不斷的雨聲。許久,幹隆才道:“朕剛從鍾粹官過來,其實朕本性裏很愛雨雪天氣的——批完奏摺見過人,常是累得頭昏腦脹的,涼雨星星灑落一身,朕一身疲倦也都沒了。可這雨太多,就成了yin雨,害稼禾,傷農時,窮人不勝其寒,朕也不能不割愛,祈禳求晴了。”阿桂是個心思極為機敏的人,邊聽邊揣摩,覺得幹隆話中別有深意,卻又一時理不出頭緒。笑道:“奴才是個由文職改武職的。當知府那陣子也喜愛雨雪。當了參將就不行了。去年秋天,慶復大學士在下瞻對和叛藏遭遇被圍,張大將軍命我率七百軍士星夜馳援,主子聖明,那是個鬼不生蛋的怪地方兒,一會兒雨、一會兒雪,二百四十裏一夜奔襲,天明趕到下瞻對。慶大學士也突圍了。我的七百兵都滾得泥豬似的,並不敢罵張大將軍,跺著腳咒‘這遭了瘟的老天兒’。打那下來,風花雪月的詩興我竟一概沒了。”幹隆笑道:“此一時彼一時,養移體居易氣,也是自然之理。如今天下承平日子久了,會詩會文的文人,要多少有多少。至於真有經濟實學的文臣,能野戰會攻堅的武將,就百裏不挑一了。要文武全才,那更是鳳毛麟角了!”
阿桂笑道:“人才在發見,在作養,存於人主一念之間。大將軍張廣泗,是武將裏出色的,傅恆是文武雙全,慶復是文臣,在上下兩瞻對指揮打通川藏要路,也算能文能武。前兒見邸報,高恆在山東率兵剿匪,殺劉三禿子以下一千餘人,這不又一個傅恆麽?主子聖明,臣下爭氣,人才也就歷練出來了。”幹隆笑著搖頭,說道:“哪有那麽容易?都是虛假糊弄人哄朕的,以為朕不知道?張廣泗是先帝手裏使出來的武將、三朝元老了,有點本領是真的。下餘的隻有傅恆可信。山東的劉三禿子是在逃亡路上得傷寒病死的,被手下人割了頭去高恆那裏請功的。其餘如‘一枝花’、燕入雲、賈祖範一幹要犯,都逃得精光。高恆的功勞,在於他親臨前敵,查到了‘一枝花’的下落和逃竄的去向,就這一條,朝廷也不埋沒他的功勞。”說罷轉臉問勒敏,“你在湖廣道上任了多少日子?你怎麽也會認不出朕來?”
“回皇上話!”
勒敏正聽得發怔,沒想到會突然問自己話,身子一顫嗬下腰來,正容說道:“奴才是今年七月從南京海關道洋政司上奉旨遷任湖廣道的,才到任三個月,手裏有幾件積案沒有辦下來,又命轉任四川糧台。這次進京是聽訓赴任的。奴才有幸覲見過主子兩次,頭一次是殿試臚傳,第二次是隨外省官員一道兒在幹清官謁見的。主子垂訓,天語諄諄,奴才一個字也不敢忘卻,但隨班朝見,不敢偷窺聖顏,所以不敢貿然瀆認。乞主子恕罪!”
“這有什麽罪?”幹隆微笑了一下,挪身下炕,張望著外麵灰暗陰沉的宮闕,漫不經心地問道:“你曉得為甚麽調離湖廣?”
“奴才不知。”
幹隆點點頭,他的語氣變得有點沉重:“九月間禮部開列應平反追諡的先朝臣子。你的父親叫勒英善是吧?——是雍正六年追比虧空抄家革職的——朕當時就問尤明堂,有個新放湖廣道的也姓勒,和勒英善是不是一家子?這才知道你和勒英善是父子。你父親在那裏當巡撫多年,又在那裏壞事抄家。所以你不宜在湖廣作官。”幹隆提到勒英善名字,勒敏早已伏地叩頭,又道:“主上聖明燭照,勒敏是旗人,也受國恩,總角以來束髮受教,讀書明理,不敢有一絲妄為。焉敢以父輩恨怨存之於心?奴才是當今主上親選簡拔出來的,脫離泥塗儕身青紫,唯有小心剔勵、勤於職守以補過於先父,報恩於皇上,不敢稍有一己私意,也從沒有思量過這些事。求主子明察!”幹隆滿意地抿一下嘴唇,說道:“起來吧!並沒有人說你什麽不好,倒是有人說你忒過細緻小心、同僚間酬酢往來,不傷國政不害官體不誤民事,有什麽不好?你也不敢!調你出來是規矩,這要立成製度。你不是進京引見的麽?這就是了,這也是你的福分,尋常引見朕也顧不來特意告誡你一個人。到四川,好好聽張廣泗節製。你和阿桂是國家舊人,朝廷自然格外照看的。今兒巧了,連你也是要去四川的——”他轉臉又問小路子:“你叫什麽來著?”
“小路子!”
“小路子——這個名字不文雅。”幹隆道:“還是你的本名,叫肖路就好。四川如今最大的政務,就是平息小金川、大金川之亂,和羅奔莎打仗。那正是建功立業的地方。將相無種,憑的是自個本領膽略,你明白?”,
“奴才明白!”
“真明白假明白,要看你的作為,”幹隆臉上已毫無笑容:“事主之道,頭一條就是不欺心,不著意奉迎,不隱飾不諱過。才氣的大小可以打歷練中來,這‘心田’二字如果壞了,也就無藥可醫了。”
“紮!”幾個人一齊叩頭稱是。
幹隆不再說什麽,繞過三個人逕自來到門口。一直守在外頭的兩個太監卜忠和個孝懷裏抱著油衣雨傘和木屐等雨具!忙迎上來為他更衣。幹隆也不要油衣,加披了一襲大氅,命卜孝在身後打著傘便進了雨地。一陣哨風掠過滿是連陰泡兒的潦水撲麵而來,從熱烘烘的軍機房剛出來的幹隆被激得打了個寒噤兒,卜忠忙陪笑道:“主子說出來散散心,在這兒又見人說上了差事,稍停一下回去,也就到了晚膳時辰了。訥中堂必是有要緊事絆在張相府裏了,主子要叫他,奴才傳旨叫他進來可成?”
“這不是你這身分上的人說的話,該怎麽辦,朕有朕的章程。除了侍候朕衣食起居,別的話沒有你多口的!”幹隆慍怒地睖了卜忠一眼,“高大雷沒給你講過規矩?混帳!”卜忠沒想到一開口說話就走了板,眼見幹隆臉色愈來愈陰沉,嚇得“噗嗵”一聲跪倒在雨地裏,煞白著臉隻是叩頭:“奴才知過知罪,再不敢了……”“犯過必究,豈有恕罪之理?”幹隆眯著眼望著絲絲細雨,漫不經心地說道:“養心殿裏除了高大雷,你就是二號太監,不懲你何以服眾?你其實犯的是死罪,姑念你素日侍奉尚屬小心,罰你在養心殿外長跪三日,掌嘴一百——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