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老夫子的勸說還是對的。慈寧宮的筵宴比王府熱鬧十倍,但宮門各處早已下鑰,真的一層層通報進去,以為出了什麽軍國大事,幹隆自然要接見,他這點雞毛蒜皮的“事”根本就拿不到桌麵上,肯定要觸大黴頭。
此刻慈寧宮正殿和側殿上千隻巨燭高燒,照得殿內殿外通明雪亮,各王公福晉,幾十個大大小小的未嫁皇姑和碩公主、格格,依輩份大小列在正座前一溜五張席麵上。上百個一品誥命夫人,有頭臉的勛臣外戚夫人,都打扮得花枝招展團席而坐。不到五十歲的太後鈕祜祿氏容光煥發,高高坐在正中座上,一邊是皇後富察氏執盞,一邊是太後的娘家從侄女皇貴妃鈕祜氏侍在身後執壺。幹隆和皇後對坐在兩旁侍奉。因禦筵尚未開始,滿桌都是垛得老高的水陸珍果,一百枚壽桃是用麵蒸的,大的如盌,高高地堆在太後麵前,上頭上了紅,配著青枝綠葉,在諸多果品中格外艷麗醒目。戌時鍾聲響了,殿中鍾鼓大作,由張熙精心譜寫詞的中和韶樂激揚悅耳,詞藻華麗,百餘名暢春園供俸隨樂吟唱,殿中珠動翠搖的貴婦人立時離座肅穆跪聽:
慈幃福履康,瑞雲承輦獻嘉祥。徽流寶冊光,玉食歡心萃萬方。旭日正當陽,綏眉壽,樂且康。瑤池蓂葉方,如山阜,永無疆。
歌聲剛落,幹隆和皇後、貴妃,離席跪在案前,伏身向太後三叩首,說道:“臣皇恭叩太後聖母萬壽無疆!”
棠兒隨在外戚一班命婦中跟著行禮,眼巴巴地望著風流倜儻的幹隆皇帝,自去年十月進宮和幹隆開始有了“接觸”,她又是覺得身價不一般,又是覺得對不起待自己十分恩厚的皇後,思念丈夫又盼著丈夫多在外邊逗留些日子,每次進宮想見幹隆,又怕見幹隆,偏又遇見幹隆。眼前的幹隆一臉的誠敬莊嚴,和皇後一道肅肅穆穆地禮拜太後。棠兒想起二人私下幽會那些纏纏綿綿的情意、話語,不禁心頭突突亂跳,紅了臉低下頭,不知自己心裏是個什麽滋味,隻暗道:“男人們真是……”正胡思亂想,已經禮畢。由鈕祜祿氏執壺,向皇後手中的杯裏傾滿了酒。皇後莊重地將杯捧給幹隆。幹隆長跪在地,雙手高捧酒杯送到母親麵前,說道:“兒子知道母親不勝酒力。今兒好日子,外頭月亮滿圓,正該為母親添壽。這杯壽酒是要滿飲的。”
“好好!”大後接過酒來一飲而盡,嘬著嘴微一搖頭,慈祥地笑道:“今兒月亮好,酒好,我心裏也歡喜。皇帝、皇後還有你們大家都起來,隨常取樂兒說笑,我才高興。我老了,不想拘那麽多規矩。”待幹隆起來,太後便命賜筵,又對幹隆道:“今兒這宴樂與往年不同,我聽得很入耳,”幹隆笑道:“老佛爺受用,就是兒子的孝心到了。這是一首予平曲。張熙手定,南呂清徵立宮,仲呂清角主調,最是雍平和貴。”太後一笑道:“我哪裏懂這些個!——張熙是先帝手裏的才子我是知道的,聽說犯了掛誤,如今還沒有起復麽?聽孫子來說,宮裏太監都不尊重他,這不好。”
幹隆一怔,忙又躬身,笑道:“母親說的是。兒子明兒就叫軍機處議這事,他做個禮部尚書還是滿夠格。”此時筵桌已經擺布停當,隻見太後一桌,正中一個壽山福海大攢盤,兩個熱鍋,一個野雞片,一個褪羊肉片,鍋底炭火熾旺,絲絲熱氣從鍋蓋四周噴出。一盤鹿尾燒鹿肉,一個褪羊烏叉,再向外是蔥椒鴨子、妙雞絲、燉海帶絲、羊肉絲、糊豬肉各一盤,還有竹節小饅首、螺獅包子等等種種細巧小宮點,琳琳琅琅布滿桌周,旁邊黃簽標明“鄭二特獻太後老佛爺”。看別的桌也是大同小異,隻沒有“壽山福海”,卻多了四個盤肉。幹隆說道:“朕隻在這裏陪母親,皇後和貴妃代朕各桌走走,有不能多喝的,不可勉強。”
皇後富察氏和貴妃鈕祜祿氏領命,向太後和皇帝蹲身施禮,下桌執酒挨桌相勸。此刻大殿珠動翠搖,燕語溫存,命婦們一個個激動得如醉如癡,無論能酒與否,難得是個體麵風光、均霑帝後恩澤的事,誰肯輕辭了?待勸到棠兒一桌時,執壺的鈕祜祿氏卻笑道:“娘娘,棠兒該飲個雙杯的。”說著目視棠兒抿著嘴兒笑。皇後卻不在意,說道:“傅恆在外頭辦差沒回來,你確實該代他飲一杯福壽酒。”棠兒無奈,隻得遵命連幹兩杯。已是酡顏潤頰。皇後己轉到別的桌上,棠兒用眼向首席一掃,正巧幹隆雙目注視這邊,目光一對,都避了開來。棠兒說聲方便,乘人不留意時,悄沒聲溜了出來。
“母親,”幹隆又殷勤地勸太後小飲兩口酒,眼一瞥,不見了棠兒,遂笑道:“有一份急奏摺子,兒子已經看過了,今晚要發到兵部,兒子去寫一道硃批就過來侍候。這裏皇後和貴妃先侍候著可好?”“去吧去吧。”太後滿臉笑容看著滿殿女人。“這是正經事麽?要遲了就不用過來了,我還缺了侍奉的人了?”幹隆又看看正在勸酒的皇後和鈕祜祿氏,不言聲也出了殿。
二十七鹹若館棠兒訴衷腸幹清宮國舅議朝政——
幹隆一出殿,便見老太監魏若迎了上來。這已是駕輕就熟的老套子了。幹隆略一點頭便跟著魏若出了慈寧宮。高無庸在垂花門外接著,逕入與慈寧門斜對麵的鹹若館,這個地方是專為太後娘家至親遠道探親用的棲息之地。也是宮殿,規製卻小得多,南邊還有個小花園叫慈寧花園。自從和棠兒好上,幹隆命人重新裝修了這處宅院,換了知己的太監守護,因此十分謹密。幹隆進了鹹若館便問:“人呢?”
“回主子,”一個蘇拉太監在旁躬身道:“舅奶奶在南邊觀音亭上香。”
幹隆略一點頭便輕步來到慈寧花園正中的觀音亭。月色清輝下,果見棠兒亭亭秀立,雙手合十,喃喃祈禱。幹隆止步聽時,卻是說的“妾身有罪,隻罪妾身、願親人安,遠人寧,皇恩浩蕩遍澤春風”。幹隆笑道:“這種事哪能‘遍澤春風’?”
“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棠兒早已感到幹隆來了,祈禱完畢,又跪在玉觀音像前磕了三個頭。站起身來再向幹隆蹲了一個福兒,這才嗔道:“人家辦正經事,皇上開玩笑也不分個時候!”幹隆一笑,沒再說話,上前拉起棠兒的雙手在自己手中暖著,交叉挽起在園中月色下踱步。
此時月輝如銀,輕紗似的籠罩著這方寸小園。雖是隆冬季節,園中紅瘦綠稀,一叢叢暗綠低矮的柏牆仿佛籠著紫霧,冬青黃楊的著銀色的光,枯黃了的規矩糙勾連著“萬”字形小徑,腳踏上去又鬆軟又舒適。兩個人默默偎依著慢慢踱步,望著那輪皎潔的月亮。棠兒低頭嘆息一聲,終於開口道:
“皇上。”
“唔。”
“女人命苦。”
“你命不苦。因為有我。”
“我真不知以後會怎樣,傅恆要是知道——”
“他知道又怎麽樣?沒有朕的旨意,他回不來。”
此刻慈寧宮正殿和側殿上千隻巨燭高燒,照得殿內殿外通明雪亮,各王公福晉,幾十個大大小小的未嫁皇姑和碩公主、格格,依輩份大小列在正座前一溜五張席麵上。上百個一品誥命夫人,有頭臉的勛臣外戚夫人,都打扮得花枝招展團席而坐。不到五十歲的太後鈕祜祿氏容光煥發,高高坐在正中座上,一邊是皇後富察氏執盞,一邊是太後的娘家從侄女皇貴妃鈕祜氏侍在身後執壺。幹隆和皇後對坐在兩旁侍奉。因禦筵尚未開始,滿桌都是垛得老高的水陸珍果,一百枚壽桃是用麵蒸的,大的如盌,高高地堆在太後麵前,上頭上了紅,配著青枝綠葉,在諸多果品中格外艷麗醒目。戌時鍾聲響了,殿中鍾鼓大作,由張熙精心譜寫詞的中和韶樂激揚悅耳,詞藻華麗,百餘名暢春園供俸隨樂吟唱,殿中珠動翠搖的貴婦人立時離座肅穆跪聽:
慈幃福履康,瑞雲承輦獻嘉祥。徽流寶冊光,玉食歡心萃萬方。旭日正當陽,綏眉壽,樂且康。瑤池蓂葉方,如山阜,永無疆。
歌聲剛落,幹隆和皇後、貴妃,離席跪在案前,伏身向太後三叩首,說道:“臣皇恭叩太後聖母萬壽無疆!”
棠兒隨在外戚一班命婦中跟著行禮,眼巴巴地望著風流倜儻的幹隆皇帝,自去年十月進宮和幹隆開始有了“接觸”,她又是覺得身價不一般,又是覺得對不起待自己十分恩厚的皇後,思念丈夫又盼著丈夫多在外邊逗留些日子,每次進宮想見幹隆,又怕見幹隆,偏又遇見幹隆。眼前的幹隆一臉的誠敬莊嚴,和皇後一道肅肅穆穆地禮拜太後。棠兒想起二人私下幽會那些纏纏綿綿的情意、話語,不禁心頭突突亂跳,紅了臉低下頭,不知自己心裏是個什麽滋味,隻暗道:“男人們真是……”正胡思亂想,已經禮畢。由鈕祜祿氏執壺,向皇後手中的杯裏傾滿了酒。皇後莊重地將杯捧給幹隆。幹隆長跪在地,雙手高捧酒杯送到母親麵前,說道:“兒子知道母親不勝酒力。今兒好日子,外頭月亮滿圓,正該為母親添壽。這杯壽酒是要滿飲的。”
“好好!”大後接過酒來一飲而盡,嘬著嘴微一搖頭,慈祥地笑道:“今兒月亮好,酒好,我心裏也歡喜。皇帝、皇後還有你們大家都起來,隨常取樂兒說笑,我才高興。我老了,不想拘那麽多規矩。”待幹隆起來,太後便命賜筵,又對幹隆道:“今兒這宴樂與往年不同,我聽得很入耳,”幹隆笑道:“老佛爺受用,就是兒子的孝心到了。這是一首予平曲。張熙手定,南呂清徵立宮,仲呂清角主調,最是雍平和貴。”太後一笑道:“我哪裏懂這些個!——張熙是先帝手裏的才子我是知道的,聽說犯了掛誤,如今還沒有起復麽?聽孫子來說,宮裏太監都不尊重他,這不好。”
幹隆一怔,忙又躬身,笑道:“母親說的是。兒子明兒就叫軍機處議這事,他做個禮部尚書還是滿夠格。”此時筵桌已經擺布停當,隻見太後一桌,正中一個壽山福海大攢盤,兩個熱鍋,一個野雞片,一個褪羊肉片,鍋底炭火熾旺,絲絲熱氣從鍋蓋四周噴出。一盤鹿尾燒鹿肉,一個褪羊烏叉,再向外是蔥椒鴨子、妙雞絲、燉海帶絲、羊肉絲、糊豬肉各一盤,還有竹節小饅首、螺獅包子等等種種細巧小宮點,琳琳琅琅布滿桌周,旁邊黃簽標明“鄭二特獻太後老佛爺”。看別的桌也是大同小異,隻沒有“壽山福海”,卻多了四個盤肉。幹隆說道:“朕隻在這裏陪母親,皇後和貴妃代朕各桌走走,有不能多喝的,不可勉強。”
皇後富察氏和貴妃鈕祜祿氏領命,向太後和皇帝蹲身施禮,下桌執酒挨桌相勸。此刻大殿珠動翠搖,燕語溫存,命婦們一個個激動得如醉如癡,無論能酒與否,難得是個體麵風光、均霑帝後恩澤的事,誰肯輕辭了?待勸到棠兒一桌時,執壺的鈕祜祿氏卻笑道:“娘娘,棠兒該飲個雙杯的。”說著目視棠兒抿著嘴兒笑。皇後卻不在意,說道:“傅恆在外頭辦差沒回來,你確實該代他飲一杯福壽酒。”棠兒無奈,隻得遵命連幹兩杯。已是酡顏潤頰。皇後己轉到別的桌上,棠兒用眼向首席一掃,正巧幹隆雙目注視這邊,目光一對,都避了開來。棠兒說聲方便,乘人不留意時,悄沒聲溜了出來。
“母親,”幹隆又殷勤地勸太後小飲兩口酒,眼一瞥,不見了棠兒,遂笑道:“有一份急奏摺子,兒子已經看過了,今晚要發到兵部,兒子去寫一道硃批就過來侍候。這裏皇後和貴妃先侍候著可好?”“去吧去吧。”太後滿臉笑容看著滿殿女人。“這是正經事麽?要遲了就不用過來了,我還缺了侍奉的人了?”幹隆又看看正在勸酒的皇後和鈕祜祿氏,不言聲也出了殿。
二十七鹹若館棠兒訴衷腸幹清宮國舅議朝政——
幹隆一出殿,便見老太監魏若迎了上來。這已是駕輕就熟的老套子了。幹隆略一點頭便跟著魏若出了慈寧宮。高無庸在垂花門外接著,逕入與慈寧門斜對麵的鹹若館,這個地方是專為太後娘家至親遠道探親用的棲息之地。也是宮殿,規製卻小得多,南邊還有個小花園叫慈寧花園。自從和棠兒好上,幹隆命人重新裝修了這處宅院,換了知己的太監守護,因此十分謹密。幹隆進了鹹若館便問:“人呢?”
“回主子,”一個蘇拉太監在旁躬身道:“舅奶奶在南邊觀音亭上香。”
幹隆略一點頭便輕步來到慈寧花園正中的觀音亭。月色清輝下,果見棠兒亭亭秀立,雙手合十,喃喃祈禱。幹隆止步聽時,卻是說的“妾身有罪,隻罪妾身、願親人安,遠人寧,皇恩浩蕩遍澤春風”。幹隆笑道:“這種事哪能‘遍澤春風’?”
“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棠兒早已感到幹隆來了,祈禱完畢,又跪在玉觀音像前磕了三個頭。站起身來再向幹隆蹲了一個福兒,這才嗔道:“人家辦正經事,皇上開玩笑也不分個時候!”幹隆一笑,沒再說話,上前拉起棠兒的雙手在自己手中暖著,交叉挽起在園中月色下踱步。
此時月輝如銀,輕紗似的籠罩著這方寸小園。雖是隆冬季節,園中紅瘦綠稀,一叢叢暗綠低矮的柏牆仿佛籠著紫霧,冬青黃楊的著銀色的光,枯黃了的規矩糙勾連著“萬”字形小徑,腳踏上去又鬆軟又舒適。兩個人默默偎依著慢慢踱步,望著那輪皎潔的月亮。棠兒低頭嘆息一聲,終於開口道:
“皇上。”
“唔。”
“女人命苦。”
“你命不苦。因為有我。”
“我真不知以後會怎樣,傅恆要是知道——”
“他知道又怎麽樣?沒有朕的旨意,他回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