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什麽?”錢度取過來,壓得手一沉,打開看時,是黃燦燦一錠五十兩的金元寶。心裏打著主意,臉上已是變色:“卑職怎麽當得起?請大人收起。”
“錢大人……”
“收起!”
錢度臉色鐵青,低吼一聲,“卑職不吃這一套!卑職自己有俸祿!”劉康吃了一驚,但他畢竟久歷宦海,有些初入仕的官員假裝撇清的事見得多了,因而隻一笑,說道:“這不是我送的,是蔡慶他們下頭的一點小意思。案子不案子是題外的話,大人千萬不要介意。這點錢你要不賞收,他們臉上怎麽下得來?或者你先存著,待蔡慶進京再歸還他也就是了。”說罷便抽身走了出來,這卻正中錢度下懷,隨即在門內高聲叫道:“劉大人!你這樣待我,足見你不是正人君子!”
此時刑部各司都有人回事情,聽見讞審司這邊吵鬧,都出頭探望,卻見一個三品大員張惶而出,錢度在門內“咣”地扔出一個紙包,偌大一個金元寶從紙包裏滾落出來。那官員不知口裏咕噥了一句什麽,撿起來飛也似地逃了出去。
“哼!”錢度輕蔑地看著劉康的背影,臉上閃過一絲陰冷的微笑,他沒有追出去叫罵,卻“砰”地把門一把掩了,泡了一杯茶悠然自得地翻看著案卷。燃著火楣子抽著水煙隻是沉思。過了一會兒,果然就聽見敲門聲,錢度惡聲惡氣說道:“你是什麽意思?要吃多大的沒趣才肯走?你去!叫鄂爾泰隻管參我姓錢的!”說著一拉門,卻見是本部長官尚書史貽直和侍郎劉統勛二人聯袂進來。錢度忙不迭地往屋裏讓,就地行了參見禮。說道:“卑職不知道是二位大人,無禮衝撞了!”
史貽直沒有說話,坐了錢度方才的位置隨便翻看著錢度批過的案卷,劉統勛卻坐了客位,看看那杯已經涼了的茶,說道:“春風,關起門和誰生悶氣呢?”錢度給他們一人遞一杯茶,笑道:“和誰也沒生氣。氣大傷肝,最不值的了。”
“你還哄我們。”劉統勛笑道:“剛才敲門還發邪火來著,連鄂中堂都帶上了。”錢度苦笑道:“原來當師爺時,瞧著官好做,如今才知道做好官也很難哩。平陸這一案二位大人也都知道,人家縣裏判的不錯嘛,還不知平日怎麽得罪了臬司衙門,他們拿著這案子尋平陸縣的不是,邀買一個‘愛民’的名聲。當小官的也難吶……”
史貽直一直在打量這個皇帝特簡來的主事。他自己是科甲出身,歷來不大瞧得起雜途出來的官,很疑錢度是沽名釣譽之徒。聽說方才錢度暗室卻金的事,特地約了劉統勛來看望錢度,見錢度不卑不亢,舉止嫻雅毫無賣弄之色,倒起了愛重之心,遂道:“劉藩司平日官聲是很好的,下頭卻作這樣的事,真是莫名其妙!這麽不是東西,你不要理會他,部裏給你作主!”錢度忙道:“有二位大人庇護,卑職甚麽也不怕!左不過鄂中堂送我雙小鞋穿罷了。”史貽直哈哈大笑,說道:“年羹堯當年是何等權勢?史某人尚且不讓他三尺之地,何況鄂西林?你放心,誰也給你穿不上小鞋。今年去山西查案,我就委你,看看他們敢怎麽樣?”當下三人又攀談了一會兒,錢度方送史貽直和劉統勛出來,別的司官在門口指指點點竊竊私議,錢度頓覺風光許多。
劉康連滾帶爬逃出刑部大院,心頭兀自突突亂跳。剛才這一幕對他來說簡直象晴天白日突然做了一個凶夢。所謂平陸一案,根本是不值一提的小案。他的真意是進京後便聽到風傳阿桂和錢度受到幹隆知遇之恩,料想這二人今後必會超遷大用,預先來拉攏關係的。怎麽也沒想到自己一個三品大員,巴巴地跑來討一個六品部曹的好兒,會一個馬屁拍在蹄子上,就算是不願受禮,也不該如此聲張。錢度與自己前生無仇,今世無冤,何苦獨獨地拿自己當眾作伐呢?……象被人猛地打了一悶棍,整整一個下午他都沒出門,白癡一樣坐在屋裏渾身不自在。直到天擦黑,劉康才略有點清醒。猛地想到明日中元節,鄂爾泰邀自己今晚過府小飲。劉康忙忙用涼水洗了一把臉,坐了小轎趕往鄂爾泰府邸。
此時雍正皇帝駕崩已經一年有餘,雖然國喪未過,不許民間張紅掛彩、演劇作樂,但實際上官禁已經漸漸鬆弛,街上此時燈市早已上來,各家門口掛的都是米黃色紗燈,有的似攢珠,有的象菠蘿,什麽梅裏燈、走馬燈、夾紗燈、柵子燈、玻璃宮燈、龍爭虎鬥艷彩四溢,鬼斧神工各展其巧,隻是不用紅色而已。盡管還不到正日子,滿街已都是看燈的人流,走百病、打莽式、放煙火的一處處熱鬧不堪。劉康起初還坐著轎,漸漸人愈來愈多,擁擠得轎子左右搖晃,隻好下來步行。他一路走一路看,到黑定時才到了鄂爾泰府。卻見相府門前,隻孤零零吊著兩盞杏黃色琉璃宮燈。門閣上的人都是認得劉康的,早有人接著了,說道:“劉老爺,鄂相吩咐過,今晚請的客人不多,都在前廳,擺的流水席,各位老爺隨喜。我們相爺中間出來勸大家一杯就退席。請爺鑑諒。”
“謹遵鄂相鈞令。”劉康本想見到鄂爾泰好好訴說訴說的,至此方想起鄂爾泰稱病在家,不好出來陪客,隻好怏怏跟著管家進來,口中卻笑道:“都是西林門下,我們相熟得很,相公既然不慡,也不必一定出來。吃完酒我們進去請個安,也算共度元宵。”那管家笑道:“這就是大人們體貼我們老爺了。”
客廳裏卻是十分熱鬧,劉康看時,足有三四十個官員,大到將軍巡撫,小到知縣千總,有文有武品色很雜,都是鄂爾泰歷年主考取的門生故吏。大家正圍在廊下看燈謎,三三兩兩湊在一處,有的竊竊私議,有的大聲喧笑。堂上燈燭輝煌擺著五六桌席麵,也有貪杯的,兒個人坐一處拇戰行令,吃得滿臉放光。外邊小廝們抱著煙火盒子,有的點地老鼠,有的放流星,紫煙白光硝香盈庭,也自有一番情趣。劉康覷著眼望時,見鄂易、胡中藻幾個同年,還有平素相熟的阿穆薩、傅爾丹、索倫,都散立在西廊看燈謎,便湊了過去,笑道:“各位年兄比我早。”
“行家來了!”太湖湖州遊擊見劉康一步一踱地過來,上前扯了袖子笑道:“我們這裏逗笑子呢。今年鄂老師家的燈謎出奇,都不是老胡的對手。你來你來!”胡中藻笑道:“這有什麽對手不對手的?詩無達詁,隨心解釋,說得通就算好的。”劉康隻好勉強笑著過來看,卻見一盞燈上寫著:
若教解語能傾國,任是無情也動人。劉康又看看別的燈,說道:“這都是古人陳詩,找謎底有什麽難?這是羅隱的《詠牡丹》侍。”胡中藻把玩著手中的扇墜兒笑道:“這麽說還有什麽趣兒?這叫雅謔,你得寫出新意。譬如這一句,是牡丹,就說是‘美人畫兒’。可明白了?”
劉康點點頭,再看下一盞時,上頭寫著:
到江吳地盡,隔岸越山多。
劉康笑道:“吳僧這句詠白塔詩,倒象是分界堠子1詩。”眾人看了點頭道“果然象”。索倫指著“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說道:“這句詩我見過,是李白的!”眾人不禁大笑,阿穆薩道:“真是花花公子,一晚上藏拙,開口就露餡兒了。這是白居易《長恨歌》裏的
“錢大人……”
“收起!”
錢度臉色鐵青,低吼一聲,“卑職不吃這一套!卑職自己有俸祿!”劉康吃了一驚,但他畢竟久歷宦海,有些初入仕的官員假裝撇清的事見得多了,因而隻一笑,說道:“這不是我送的,是蔡慶他們下頭的一點小意思。案子不案子是題外的話,大人千萬不要介意。這點錢你要不賞收,他們臉上怎麽下得來?或者你先存著,待蔡慶進京再歸還他也就是了。”說罷便抽身走了出來,這卻正中錢度下懷,隨即在門內高聲叫道:“劉大人!你這樣待我,足見你不是正人君子!”
此時刑部各司都有人回事情,聽見讞審司這邊吵鬧,都出頭探望,卻見一個三品大員張惶而出,錢度在門內“咣”地扔出一個紙包,偌大一個金元寶從紙包裏滾落出來。那官員不知口裏咕噥了一句什麽,撿起來飛也似地逃了出去。
“哼!”錢度輕蔑地看著劉康的背影,臉上閃過一絲陰冷的微笑,他沒有追出去叫罵,卻“砰”地把門一把掩了,泡了一杯茶悠然自得地翻看著案卷。燃著火楣子抽著水煙隻是沉思。過了一會兒,果然就聽見敲門聲,錢度惡聲惡氣說道:“你是什麽意思?要吃多大的沒趣才肯走?你去!叫鄂爾泰隻管參我姓錢的!”說著一拉門,卻見是本部長官尚書史貽直和侍郎劉統勛二人聯袂進來。錢度忙不迭地往屋裏讓,就地行了參見禮。說道:“卑職不知道是二位大人,無禮衝撞了!”
史貽直沒有說話,坐了錢度方才的位置隨便翻看著錢度批過的案卷,劉統勛卻坐了客位,看看那杯已經涼了的茶,說道:“春風,關起門和誰生悶氣呢?”錢度給他們一人遞一杯茶,笑道:“和誰也沒生氣。氣大傷肝,最不值的了。”
“你還哄我們。”劉統勛笑道:“剛才敲門還發邪火來著,連鄂中堂都帶上了。”錢度苦笑道:“原來當師爺時,瞧著官好做,如今才知道做好官也很難哩。平陸這一案二位大人也都知道,人家縣裏判的不錯嘛,還不知平日怎麽得罪了臬司衙門,他們拿著這案子尋平陸縣的不是,邀買一個‘愛民’的名聲。當小官的也難吶……”
史貽直一直在打量這個皇帝特簡來的主事。他自己是科甲出身,歷來不大瞧得起雜途出來的官,很疑錢度是沽名釣譽之徒。聽說方才錢度暗室卻金的事,特地約了劉統勛來看望錢度,見錢度不卑不亢,舉止嫻雅毫無賣弄之色,倒起了愛重之心,遂道:“劉藩司平日官聲是很好的,下頭卻作這樣的事,真是莫名其妙!這麽不是東西,你不要理會他,部裏給你作主!”錢度忙道:“有二位大人庇護,卑職甚麽也不怕!左不過鄂中堂送我雙小鞋穿罷了。”史貽直哈哈大笑,說道:“年羹堯當年是何等權勢?史某人尚且不讓他三尺之地,何況鄂西林?你放心,誰也給你穿不上小鞋。今年去山西查案,我就委你,看看他們敢怎麽樣?”當下三人又攀談了一會兒,錢度方送史貽直和劉統勛出來,別的司官在門口指指點點竊竊私議,錢度頓覺風光許多。
劉康連滾帶爬逃出刑部大院,心頭兀自突突亂跳。剛才這一幕對他來說簡直象晴天白日突然做了一個凶夢。所謂平陸一案,根本是不值一提的小案。他的真意是進京後便聽到風傳阿桂和錢度受到幹隆知遇之恩,料想這二人今後必會超遷大用,預先來拉攏關係的。怎麽也沒想到自己一個三品大員,巴巴地跑來討一個六品部曹的好兒,會一個馬屁拍在蹄子上,就算是不願受禮,也不該如此聲張。錢度與自己前生無仇,今世無冤,何苦獨獨地拿自己當眾作伐呢?……象被人猛地打了一悶棍,整整一個下午他都沒出門,白癡一樣坐在屋裏渾身不自在。直到天擦黑,劉康才略有點清醒。猛地想到明日中元節,鄂爾泰邀自己今晚過府小飲。劉康忙忙用涼水洗了一把臉,坐了小轎趕往鄂爾泰府邸。
此時雍正皇帝駕崩已經一年有餘,雖然國喪未過,不許民間張紅掛彩、演劇作樂,但實際上官禁已經漸漸鬆弛,街上此時燈市早已上來,各家門口掛的都是米黃色紗燈,有的似攢珠,有的象菠蘿,什麽梅裏燈、走馬燈、夾紗燈、柵子燈、玻璃宮燈、龍爭虎鬥艷彩四溢,鬼斧神工各展其巧,隻是不用紅色而已。盡管還不到正日子,滿街已都是看燈的人流,走百病、打莽式、放煙火的一處處熱鬧不堪。劉康起初還坐著轎,漸漸人愈來愈多,擁擠得轎子左右搖晃,隻好下來步行。他一路走一路看,到黑定時才到了鄂爾泰府。卻見相府門前,隻孤零零吊著兩盞杏黃色琉璃宮燈。門閣上的人都是認得劉康的,早有人接著了,說道:“劉老爺,鄂相吩咐過,今晚請的客人不多,都在前廳,擺的流水席,各位老爺隨喜。我們相爺中間出來勸大家一杯就退席。請爺鑑諒。”
“謹遵鄂相鈞令。”劉康本想見到鄂爾泰好好訴說訴說的,至此方想起鄂爾泰稱病在家,不好出來陪客,隻好怏怏跟著管家進來,口中卻笑道:“都是西林門下,我們相熟得很,相公既然不慡,也不必一定出來。吃完酒我們進去請個安,也算共度元宵。”那管家笑道:“這就是大人們體貼我們老爺了。”
客廳裏卻是十分熱鬧,劉康看時,足有三四十個官員,大到將軍巡撫,小到知縣千總,有文有武品色很雜,都是鄂爾泰歷年主考取的門生故吏。大家正圍在廊下看燈謎,三三兩兩湊在一處,有的竊竊私議,有的大聲喧笑。堂上燈燭輝煌擺著五六桌席麵,也有貪杯的,兒個人坐一處拇戰行令,吃得滿臉放光。外邊小廝們抱著煙火盒子,有的點地老鼠,有的放流星,紫煙白光硝香盈庭,也自有一番情趣。劉康覷著眼望時,見鄂易、胡中藻幾個同年,還有平素相熟的阿穆薩、傅爾丹、索倫,都散立在西廊看燈謎,便湊了過去,笑道:“各位年兄比我早。”
“行家來了!”太湖湖州遊擊見劉康一步一踱地過來,上前扯了袖子笑道:“我們這裏逗笑子呢。今年鄂老師家的燈謎出奇,都不是老胡的對手。你來你來!”胡中藻笑道:“這有什麽對手不對手的?詩無達詁,隨心解釋,說得通就算好的。”劉康隻好勉強笑著過來看,卻見一盞燈上寫著:
若教解語能傾國,任是無情也動人。劉康又看看別的燈,說道:“這都是古人陳詩,找謎底有什麽難?這是羅隱的《詠牡丹》侍。”胡中藻把玩著手中的扇墜兒笑道:“這麽說還有什麽趣兒?這叫雅謔,你得寫出新意。譬如這一句,是牡丹,就說是‘美人畫兒’。可明白了?”
劉康點點頭,再看下一盞時,上頭寫著:
到江吳地盡,隔岸越山多。
劉康笑道:“吳僧這句詠白塔詩,倒象是分界堠子1詩。”眾人看了點頭道“果然象”。索倫指著“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說道:“這句詩我見過,是李白的!”眾人不禁大笑,阿穆薩道:“真是花花公子,一晚上藏拙,開口就露餡兒了。這是白居易《長恨歌》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