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尾政景腦海中忽地閃過那支神秘漢軍騎兵的身影。


    他這才恍然大悟,意識到這支騎兵恐怕就是去執行襲擊補給隊伍任務。


    而現在,據探子回報,那支騎兵早已在四個時辰之前,便已經出發。


    四個時辰,對於一支訓練有素的騎兵部隊而言,足以穿越數十裏的土地,將追蹤者遠遠甩在身後。


    再環顧四周,這片地域是廣闊的平原與丘陵交織地形,地勢起伏不定,為追蹤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平原之上,視野雖開闊,但騎兵的機動性使得他們能在短時間內改變方向,消失在茫茫大地之中;丘陵地帶,則更是錯綜複雜,溝壑縱橫,為追擊者設置了天然的屏障。


    在這樣的地形中,要想準確而迅速地追擊一支意圖隱匿行蹤的騎兵隊伍,無異於大海撈針,其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況且現在夜色已深,雖不能說是伸手不見五指,但也是月暗星稀,能見度極低。


    在這樣的夜晚,騎兵們若是選擇行軍,無疑會麵對比白日裏多得多的風險。


    黑暗不僅限製了他們的視線,讓前方的道路變得模糊不清,更可能隱藏著未知的陷阱和敵人設下的埋伏,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危險境地。


    事實上,古代的技術條件,那時並無如今日般先進的導航設備與照明工具,軍隊在夜晚行軍幾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大多數情況下,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和確保士兵的安全,軍隊都會選擇在天色漸暗時紮營休息。


    這是因為夜晚趕路,即便是經驗豐富的向導,也很有可能會在茫茫夜色中搞錯方向,一旦走錯了路,不僅會浪費寶貴的時間和精力,甚至可能導致整個行軍計劃功虧一簣,真可謂是事倍功半,得不償失。


    因此,紮營過夜,待明日清晨陽光普照,再繼續前行,無疑是一種更為穩妥且明智的選擇。


    長尾政景也隻能等待天明再用兵。


    但長尾政景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根據忍者報告,那些出營的騎兵根本就沒有攜帶輜重,馬匹也是一人一馬,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如何過夜呢?


    此時,月掛中天,星辰點點,楊再興率領的騎兵隊伍已悄然在一片隱蔽之地紮下了營寨,準備迎接漫漫長夜的休憩。


    與常規行軍不同的是,他們所使用的營地並非倉促間由士兵自行搭建的臨時設施,而是一處早已存在、設施完備的營地。


    這處營地,實則是墨家弟子在民間廣泛影響力的體現。


    墨家,一個以兼愛非攻、尚賢尚同著稱的學派,不僅以其獨特的哲學思想影響著世人,更在實用技術領域有著卓越的貢獻。


    他們善於運用智慧,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擅長修築農田水利設施,所以在民間下層有很多支持者。


    而這處隱蔽於山坳之中的營地,便是墨家弟子經常使用的一處營地。


    這營地選址巧妙,既遠離了喧囂的塵世,又便於隱蔽與轉移,同時,其內部構造與設施也是經過精心設計與布置的。


    營帳排列有序,既能保證士兵們有足夠的休息空間,又能有效地抵禦夜間的寒風與濕氣;篝火與爐灶的設置,則確保了士兵們能夠享用熱食,補充體力;而周圍布設的陷阱與警戒係統,更是為營地提供了一道堅實的防線,使得楊再興的部隊能夠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安心休憩。


    正是得益於墨家的這一慷慨相助,楊再興的部隊才能夠在不攜帶過多輜重的情況下迅速出動,既減輕了行軍的負擔,又提高了行動的效率。


    除了少數精銳哨兵在夜幕的掩護下,警惕地注視著周圍環境的每一絲風吹草動,任何細微的聲響都不放過,楊再興麾下的騎兵們,此刻正沉浸在一片寧靜之中養精蓄銳。


    他們都在營帳中酣然大睡,既是在恢複一天長途跋涉所帶來的身心疲憊,也是在為即將來臨的戰鬥做著心理上的準備與體能上的蓄積。


    當第二天的寅時三刻悄然來臨,天際尚未露出第一縷晨光,太陽依舊沉睡在地平線下之時,楊再興已身披戰甲,毫不猶豫地率領著這支騎兵隊伍,悄無聲息地離開了紮營之地。


    考慮到此行目的為秘密突襲,加之僅有一人一馬的機動性考量,楊再興命令騎兵們保持低速行進,以這種對戰馬消耗最小的方式緩緩推進,同時派遣前方偵騎前出數裏之遙,如同敏銳的耳目,搜尋著敵方的蹤跡。


    在這片廣袤無垠的土地上,便於運送輜重的大型道路本就稀少且顯眼,這無疑為偵騎的搜尋工作提供了便利。


    不出所料,沒過多久,前方偵騎便如同歸巢的信鴿,迅速返回並帶來了至關重要的情報——他們發現了敵方的蹤跡。


    楊再興率領著騎兵隊伍,悄無聲息地沿著一條隱蔽的小路迂回前進,他們靈巧地翻過一座鬱鬱蔥蔥的小山丘,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驚擾了前方的獵物,謹慎地接近著既定的目標。


    此時,天邊已微微泛白,時間悄然滑過了卯時,正是黎明初破、萬物蘇醒的時分。


    在下方的平原上,一群倭人的輜重隊伍正忙碌地進行著拔營的準備,他們或搬或抬,將各類物資打包整理,準備隨著大軍一同轉移。


    這並非意味著他們放棄了整個營地,而是按照軍事行動的標準流程,將一切有價值之物悉數帶走,以確保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因此,整個營地顯得雜亂無章,四處可見忙碌的身影和散落的物件。


    然而,麵對這看似混亂的絕佳攻擊時機,楊再興卻並未急於下令衝鋒。


    他銳利的目光穿透晨曦,注意到倭人雖然忙亂,但仍遵循著嚴格的拔營操典,謹慎地關閉了寨門,形成了一道臨時的防禦屏障。


    這意味著,若此刻發起攻擊,不僅要麵對人數上的優勢,還需先突破那堅固的木牆防線,無疑會大大增加戰鬥的難度與傷亡。


    楊再興展現出了卓越的耐心,他命令騎兵們原地待命,靜待最佳時機的到來。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直到陽光逐漸照亮了大地,倭人們終於打開了寨門,開始將滿載物資的輜重車緩緩推出營寨。


    就在這一刻,楊再興的眼中閃過一抹決絕,他果斷地高舉丈八蛇矛,一聲震天響的“殺!”字脫口而出,猶如雷鳴般回蕩在山穀之間。


    緊接著,他猶如一道閃電,一馬當先,從山丘之巔疾馳而下,直衝倭人隊伍。


    倭人們起初被這突如其來的攻擊打得措手不及,陣腳大亂。


    但在一名經驗豐富的軍官迅速指揮下,他們開始推動輜重車組成簡易的車陣,企圖以此阻擋如潮水般湧來的漢軍騎兵。


    同時,部分倭人弓箭手匆忙架起弓箭,對著衝鋒的騎兵放箭,然而由於準備倉促,箭雨稀疏,威力有限,難以對漢軍構成有效威脅。


    漢軍騎兵們則充分利用了敵人反應時間的不足,他們靈活穿梭於車陣之間,利用鉤爪等工具輕鬆勾開那些尚未用鐵鏈鎖緊的輜重車,迅速在敵軍防線中撕開了一道道缺口。


    楊再興更是勇猛無比,他的蛇矛所向披靡,竟一擊之下,就將一輛孤立的輜重車整個挑起,狠狠地掀翻在地,瞬間打破了倭人的防禦節奏。


    倭人的陣型被徹底撕裂,被分割成了數段,陷入了各自為戰的絕境。


    漢軍騎兵則趁機全線壓上,展開了一場殘酷的屠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國戰:呂布拜我義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瘋神在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瘋神在此並收藏國戰:呂布拜我義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