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興突兀的喊聲,如同晴空霹靂,瞬間打破了墨家弟子的狂熱氛圍,讓所有墨家弟子臉上都寫滿了愕然與不解。


    幾乎在同時,所有人的視線不約而同地聚焦在了伍興的身上。


    顯然,伍興身上穿著的甲胄與墨家弟子們的裝束截然不同,顯得格格不入。


    外來者的身份可謂被一眼看穿。


    看向伍興的目光中,有猜疑、有疑惑、有質疑、有好奇,還有各種意味不明的目光。


    這些目光,交織在一起,匯聚成一股沉甸甸的壓力,壓在伍興的肩頭。


    伍興深吸一口氣,調整自己的呼吸與步伐,一步一步,堅定而緩慢地從最不起眼的最後一排座位向講台走去。


    伍興前麵的墨家子弟不約而同地向兩邊分開,為伍興讓出一條前進的道路。


    墨家向來注重開放的學術氛圍,對於質疑者必須允許發言。


    呂布本能地想要跟上伍興,探個究竟。


    然而,就在他準備邁步之時,伍興卻輕輕一揮手,以一種不容置疑的姿態阻止了他。


    呂布停下了腳步,心中雖有千般疑問,卻也明白此時跟隨上去可能並非明智之舉。


    伍興一邊走一邊頭腦中仍在飛速思考。


    要如何說服墨家打消西遷念頭?


    難就難在相裏勤說的都是實話,儒家的打壓確實存在,墨家在目前的龍國,就是一個小眾思想。


    龍國天命者的失敗也是實話,現在伍興這點實力,也就是占山為王的山賊水平,實在不值一提。


    西方的野人?


    現在國戰中西方倒是發展起來了,但是在這個史詩任務中的所有墨家子弟,所接受的係統記憶,就是西方隻有野人。


    要扭轉他人深信不疑的記憶是不可能的,特別是如此多的人相同的記憶。


    如果伍興以此為切入點,那麽隻會被所有墨家子弟當成神經病拉下來。


    而教化野人建立國家的邏輯也能完全自洽。


    那麽,應該以什麽為突破口否定掉西遷呢?


    伍興臉上帶著自信笑容緩步向前。


    距離講台距離已經不到十丈。


    古有曹子建七步賦詩,今有伍利華九丈駁論。


    算起來可能還是伍興這一個難度更大吧?


    伍興麵上雲淡風輕,大腦中卻是頭腦風暴。


    八丈。


    一切終究還是要回到問題的本源。


    在一切都合理的情況下,曆史上的西遷為何會最終失敗?


    伍興能否在短短幾丈路程之內想清楚其中關鍵?


    七丈。


    要解開墨家西遷之謎,必須追溯至問題的最深處——為何在一切看似合理的布局下,曆史的車輪還是將這場偉大的遷徙推向了失敗的深淵?


    六丈。


    相裏勤的觀點之所以難以撼動,是因為其構建在堅實的邏輯與深厚的情感基礎之上。


    他必須找到那個微妙的平衡點,既能揭露事情的真相,又能觸動人心,讓墨家弟子看到西遷計劃忽略的致命缺陷。


    五丈。


    相裏勤與伍興四目相對,相裏勤很有禮貌的做了個請的手勢,自己退到講台下麵,很有風度的把講台讓給了伍興。


    同樣也把壓力給到了伍興身上。


    四丈。


    從原本的曆史反推,墨家這一充滿了理想主義的西遷必然是最終失敗了。


    甚至西方的強盜還為未來的龍國造成了深重的災難。


    但伍興前世的曆史卻不能作為證據。


    三丈。


    伍興感覺自己如同在曆史的茫茫大海中尋找一粒針尖,不管自己如何探尋,找到的終究隻是無用的沙礫。


    兩丈。


    講台觸手可及,伍興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前世記憶並不能給出答案,一切隻能依靠自己!


    一丈。


    伍興一步踏上講台,頭腦中卻忽然靈光閃現,心中仿佛有萬道光芒破雲而出。


    智者能夠算盡一切,卻有一樣東西,令無數智者铩羽。


    ‘人心!’


    伍興站在演講台正中,聲音沉穩的開口了。


    “諸位,我首先想問一個問題。”


    伍興自信的目光緩緩掃視台下的墨家弟子們。


    “極西方的野人,是人嗎?”


    墨家弟子們明顯愣了愣,嘴快的墨家弟子立刻回話。


    “極西方的野人,自然是人。”


    “若非如此,我們墨家又何必遠赴萬裏,不辭辛勞地去傳授他們知識,引導他們向善?難道我們真的是為了去‘馴化’那些無知的野獸嗎?”


    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了周圍人的共鳴,會場內爆發出一陣會心的笑聲,氣氛頓時變得輕鬆起來。


    相裏勤、相夫氏、鄧陵氏這三名墨門領袖卻沒有笑,而是若有所思,思考伍興提出這個問題的用意。


    麵對墨家弟子們的嘲笑,伍興並未有絲毫動搖,他的目光鎖定在剛才那位發言的弟子身上,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微笑。


    “人心,是否這世間最複雜也最難以捉摸之物?”


    之前發言的墨家弟子愣了,思考了一會兒才說道。


    “我們雖能以智慧丈量星辰,預測天象,卻往往在解讀人心時感到力不從心。正是這份不確定性,構成了人性的豐富與多彩。”


    弟子的回答讓很多墨門弟子點頭讚同。


    墨家弟子們平時在一起,本就經常辯論,這些問題早就有了近乎定論的答案。


    伍興臉上露出勝券在握的笑容。


    “那麽,當我們將目光投向那遙遠的西方,麵對那些與我們文化迥異、習俗不同的野人時,又怎能輕易斷言我們能夠完全理解並掌控他們的人心呢?”


    伍興的話語如同一塊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麵,激起了層層漣漪。


    他的話語落下後,整個會場瞬間陷入了一片寂靜,墨門弟子們麵麵相覷,眼中滿是不可置信與深思。


    他們的表情從最初的輕鬆轉為凝重,甚至有人不自覺地張大了嘴巴,卻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


    就連一直以來都顯得沉穩老練的相裏勤,此刻也不禁臉色微變,目光中閃爍著複雜的情緒。


    齊墨領袖相夫氏更是激動得站了起來。


    齊墨本就擅長邏輯辯論,立刻理清楚了五行話語中的邏輯關係。


    因為伍興使用清晰明了的邏輯關係,指出了西遷計劃最大的破綻——人心。


    這個推論之所以在邏輯上顯得尤為漂亮,是因為它構建在兩個堅實無誤的前提之上,形成了一個無懈可擊的三段論結構。


    首先,大前提是一個深刻且普遍的人心認知:人性的深邃與多變遠超乎任何個體的預測與掌控能力,即便是曆史上最睿智的智者,也難以窮盡人性的每一個角落。


    這一前提不僅是對人類本質的深刻洞察,也是一切涉及人性分析與預測的基礎。


    接著,小前提則是基於一個簡單而直接的事實判斷:西方的野人,盡管他們可能生活在不同的文化、社會環境之中,但歸根結底,他們同樣是擁有自我意識、情感與智慧的生物,即他們也是“人”的一員。


    當這兩個前提相互碰撞、融合,便自然而然地引出了結論:既然西方野人同樣屬於人類,那麽他們的人心也必然承載著與所有人類共通的那份複雜與深邃,所以之前相裏勤的推斷很可能就會存在極大錯誤。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在當前的國戰背景下,三段論演繹法尚未被明確提出,但其在整個邏輯學領域的地位卻是舉足輕重的。


    作為一種古老而強大的邏輯推理工具,三段論不僅能夠幫助我們理清思路、明確概念、推導出必然結論,更能夠在複雜多變的現實世界中,為墨家子弟們提供一種理性、客觀的決策依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國戰:呂布拜我義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瘋神在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瘋神在此並收藏國戰:呂布拜我義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