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既然有了這拉墊背的心思,自然是理直氣壯地對下邊的人說:“現在隻是一時小挫,清國人雖然取得了暫時性的勝利,但是我國人民向來忠誠,隻要我們上下一心,就能夠取得最後的勝利。”
而下邊的一藤博文,聽完國王這句話,都不知道該怎麽回複他。
三縣有朋卻有些站不住了,這個老家夥已經看出了,國王這是不想讓自己這些財閥們這樣容易脫身,這怎麽行?
在他們國家的傳統之中,國王就是死了,然後從王族之中,找一個人來繼承,也是傳統安全。
因此這位從幕府時代走來的三線有朋,對於國王並沒有表麵上那樣尊重。
因此三線有朋排眾而出,直接就站在了一藤博文的旁邊,“陛下,現在已經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請陛下不要再做幻想。應該麵對事實,大膽的接受失敗的後果。”
三線有朋說這句話的時候,語氣非常的不好,已經有了一些訓斥的味道。
國王看著語氣強硬地三線有朋,不知道怎麽的,他就覺得有些心虛。
因此他的語氣開始緩和,“那麽三線卿以為,接下來朕該如何行事?”
三線有朋一見國王的語氣軟了下來,立刻就覺得有門,於是他站直的身子大聲的說道:“事情已經非常明朗,我們這一次挑戰,完全證明了天朝上國是不可戰勝的,既然如此,我們就應該臣服在天朝的腳下,因此我等請國王傳達禦召,停止一切對上國軍隊的襲擊。然後派出人員向上國提出投降。”
國王聽到這裏,手已經緊緊的攥成了拳頭,他的指甲已經嵌到了手掌之中。
但是國王表麵上仍然是溫文爾雅的說道:“雖然說可以派出和談使者,但是就怕上國不接受咱們的投降。”
而站在一旁的一藤首相,好像已經看出了國王的打算,他在旁邊立刻說道:“陛下不必擔憂,從前一次的和談情況來看,雖然上國提出的條件十分苛刻,但是從根本上來說,並沒有想要滅亡我們的意思。”
國王聽到這裏氣得隻想笑,沒有滅亡我們的意思?劉海提出的那三個條件和滅國也沒什麽區別了。
而這時候站在下邊的伊藤博文,開始睜這眼說瞎話:“陛下,隻要我等完全接受上國的條件,雖然失去了軍隊的控製權,但是總的來說,財政能夠支配的金額卻比以前多了很多。這對國家以後的發展大大的有好處。”
一藤首相一說完,底下的那些財閥都紛紛的點頭,現在軍費占政府總開支的60%以上,對於其他的開支來說,就是大大的不利。
如果接受上國的統治,隻需要交出20%的軍費開支,其他的費用全由政府自行支配,對於這些財閥和官員們來說,那自然是天大的美事兒。
至於說國家的安全,那自然會交給上國來負責。
而且在這些人看來,劉海既然能夠擊敗吉利國的海軍,那麽他的實力在整個世界來說也是第一流的,有這樣的強者保護,對本國來說反而是一件好事。
國王坐在上邊,看著下邊的這些人眉來眼去,再看到一藤首相在那裏侃侃而談怎麽投降劉海,心中就知道他已經沒有希望了。
這些精英們現在不想著怎麽抵抗,反而在這裏大談投降之後的好處,那麽那些普通老百姓自然就更加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首相在國王麵前說的口都幹了,但是看著國王仍然坐在那裏不表態,他有些不高興了,向身旁的三線有朋使了個眼色。
這三線有朋在來的時候就已經和伊藤博文商量好了,他們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
既然是一藤首相的好話,國王聽不進去,那麽隻能自己這個唱白臉的來了。
於是三線有朋上前幾步來,到了國王三尺之外,這一下可把國王嚇壞了,這是要幹什麽?難道想要在大庭廣眾之下,刺王殺駕?
但是三線有朋並沒有下一步的舉動,他隻是瞪著他牛一樣的眼睛,對著國王咆哮道:“請國王陛下念天下百姓的安危,不要隻想著自己。”
三線有朋咆哮完之後緩了一下語氣,接著對國王強硬的說道:“請陛下立刻下旨停止抵抗,向天朝部隊投降。”
<a id="ads" href="http:///"></a>
國王聽完他的話,再也忍不住自己心中的怒氣,他突然站起來就甩了對方一個巴掌。
“八格牙路,這是你對朕說話的態度嗎?現在給朕滾出去,朕不想再看到你。”
三線有朋被國王打了一巴掌,如果是以前,恐怕他早就趴在地上向國王請罪了。
但是這一回三線有朋,並沒有把國王放在心裏,在被打了一巴掌之後,他抬起手就想反擊,但是突然意識到了什麽,硬生生的停止了自己的行動。
雖然三縣線有朋沒有動手,但是語氣卻更加的陰森,“陛下,為了國家,請您立刻簽署投降聲明。”
國王現在已經有些氣急了,他對著外邊的人喊道:“衛兵,將這個逆賊給我拖出去。”
在國王的王宮附近還是有一部分忠於國王的士兵的,現在這批士兵就是國王手中最後的底牌。
隨著國王一聲斷喝,立刻從外邊衝進來五六個士兵,他們一進門就粗魯的推開擋在前進道路上的各個元老和內閣大臣,來到了三線有朋的旁邊。
三線有朋見這種情況知道不能在硬扛了,萬一要是國王惱羞成怒,自己的命就沒了。
於是三線有朋突然雙膝跪倒在地,不停地給國王磕頭。
“陛下,微臣剛才多有得罪,隻是因為微臣見於現在的危機,所以有些心急,請陛下饒恕。”
那幾個進來的士兵,現在已經抓住了三線有朋的胳膊,但是卻沒有繼續行動,而是看著坐在正中間的的國王。
國王陰沉著臉,想了一想,現在該不該除掉這個禍害?
正當他下定決心想要斬草除根的時候,突然他抬起頭看著下邊站著的各位內閣大臣,以及元老。
隻見這些人一個個站在那裏默不作聲,並沒有給三線有朋求情,但是這些人隻不過是攝於自己的威嚴,暫時的忍讓。
一旦讓這些精英人物離開了王宮,他們一定會進行反製的。
到了那個時候,自己手底下的這些人恐怕就不盯頂什麽用了。
因為國王非常的清楚,雖然這些士兵現在都聽從自己的調遣,但是這段時間以來,這些財閥就沒有停止向這支軍隊進行滲透。
國王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現在還不是和他們撕破臉的時候,等到國家安全了,再和這些人算賬。
國王還是有些自信的,因為這幾千年來他們國家一直實行的是王道教育,特別是維新以來,國王的威望在日本民間更加的深入人心。
因此這些財閥雖然已經把權力滲透到整個國家,但是他這個國王還是有決定性的話語權。
國王想完之後,對這三線有朋說道:“這一次君前失儀,三線有朋已經知道了悔改,那麽這一次朕就寬宏大量,饒他一回,不過死罪可免,活罪難饒!廢去他的所有職務,回鄉養老去吧。”
三線有盆跪在地下聽著國王的處置,牙都快咬碎了,但是現在四周都是國王的兵,他就是不同意也不行,於是隻能是連續的給國王磕頭,算是謝過國王,不殺之恩。
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那麽下邊的事也沒法商量了,於是一藤博文便帶著眾閣僚以及幾位元老離開了王宮。
這些人離開王宮之後,一個個垂頭喪氣,雖然現在明眼人都已經看出了,政府已經無力和清國相抗衡了,不過他們好歹還占領著朝鮮以及本國大部分的領土,如果現在投降,還能有一些談判的機會。
等到劉海帶著大軍攻到島廣的時候,恐怕他們這些人都會列入清洗的範圍。
黑天清隆作為九元老之一,國家的第2任首相,在政府中也是十分的有實力,現在想著自己將來的榮華富貴,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已經有些氣急敗壞了。
“一藤君,現在該怎麽辦?咱們不能就這麽聽國王的,最後玉石俱焚吧?”
而這時候跟在隊伍後邊的三線有朋聽到這句話,三步並作兩步來到前邊滿臉怒氣的說道:“事已至此,為了百姓,不至於繼續無畏的犧牲,我們應該大膽的承擔起曆史給我們的責任。”
三線有朋這句話說完之後,其他的幾個人都有些眼光閃爍,這句話就差明著說要造反,廢掉國王了。
就在別人都不敢開口的時候,一藤博文果然不愧是眾元老的頭領,他陰沉著說道:“既然到了這個地步,我們也隻有請國王退位,太子登基,然後讓新任國王向天朝上國投降了。”
一藤首相說完這句話,用閃爍的眼光向其他人看了看,意思是征求他們的意見。
其他的閣僚和元老,在稍稍的遲疑之後,便一個個點頭。
由此決定這個國家未來幾百年命運的一次決定,就在這離開王宮的路上形成了。
而下邊的一藤博文,聽完國王這句話,都不知道該怎麽回複他。
三縣有朋卻有些站不住了,這個老家夥已經看出了,國王這是不想讓自己這些財閥們這樣容易脫身,這怎麽行?
在他們國家的傳統之中,國王就是死了,然後從王族之中,找一個人來繼承,也是傳統安全。
因此這位從幕府時代走來的三線有朋,對於國王並沒有表麵上那樣尊重。
因此三線有朋排眾而出,直接就站在了一藤博文的旁邊,“陛下,現在已經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請陛下不要再做幻想。應該麵對事實,大膽的接受失敗的後果。”
三線有朋說這句話的時候,語氣非常的不好,已經有了一些訓斥的味道。
國王看著語氣強硬地三線有朋,不知道怎麽的,他就覺得有些心虛。
因此他的語氣開始緩和,“那麽三線卿以為,接下來朕該如何行事?”
三線有朋一見國王的語氣軟了下來,立刻就覺得有門,於是他站直的身子大聲的說道:“事情已經非常明朗,我們這一次挑戰,完全證明了天朝上國是不可戰勝的,既然如此,我們就應該臣服在天朝的腳下,因此我等請國王傳達禦召,停止一切對上國軍隊的襲擊。然後派出人員向上國提出投降。”
國王聽到這裏,手已經緊緊的攥成了拳頭,他的指甲已經嵌到了手掌之中。
但是國王表麵上仍然是溫文爾雅的說道:“雖然說可以派出和談使者,但是就怕上國不接受咱們的投降。”
而站在一旁的一藤首相,好像已經看出了國王的打算,他在旁邊立刻說道:“陛下不必擔憂,從前一次的和談情況來看,雖然上國提出的條件十分苛刻,但是從根本上來說,並沒有想要滅亡我們的意思。”
國王聽到這裏氣得隻想笑,沒有滅亡我們的意思?劉海提出的那三個條件和滅國也沒什麽區別了。
而這時候站在下邊的伊藤博文,開始睜這眼說瞎話:“陛下,隻要我等完全接受上國的條件,雖然失去了軍隊的控製權,但是總的來說,財政能夠支配的金額卻比以前多了很多。這對國家以後的發展大大的有好處。”
一藤首相一說完,底下的那些財閥都紛紛的點頭,現在軍費占政府總開支的60%以上,對於其他的開支來說,就是大大的不利。
如果接受上國的統治,隻需要交出20%的軍費開支,其他的費用全由政府自行支配,對於這些財閥和官員們來說,那自然是天大的美事兒。
至於說國家的安全,那自然會交給上國來負責。
而且在這些人看來,劉海既然能夠擊敗吉利國的海軍,那麽他的實力在整個世界來說也是第一流的,有這樣的強者保護,對本國來說反而是一件好事。
國王坐在上邊,看著下邊的這些人眉來眼去,再看到一藤首相在那裏侃侃而談怎麽投降劉海,心中就知道他已經沒有希望了。
這些精英們現在不想著怎麽抵抗,反而在這裏大談投降之後的好處,那麽那些普通老百姓自然就更加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首相在國王麵前說的口都幹了,但是看著國王仍然坐在那裏不表態,他有些不高興了,向身旁的三線有朋使了個眼色。
這三線有朋在來的時候就已經和伊藤博文商量好了,他們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
既然是一藤首相的好話,國王聽不進去,那麽隻能自己這個唱白臉的來了。
於是三線有朋上前幾步來,到了國王三尺之外,這一下可把國王嚇壞了,這是要幹什麽?難道想要在大庭廣眾之下,刺王殺駕?
但是三線有朋並沒有下一步的舉動,他隻是瞪著他牛一樣的眼睛,對著國王咆哮道:“請國王陛下念天下百姓的安危,不要隻想著自己。”
三線有朋咆哮完之後緩了一下語氣,接著對國王強硬的說道:“請陛下立刻下旨停止抵抗,向天朝部隊投降。”
<a id="ads" href="http:///"></a>
國王聽完他的話,再也忍不住自己心中的怒氣,他突然站起來就甩了對方一個巴掌。
“八格牙路,這是你對朕說話的態度嗎?現在給朕滾出去,朕不想再看到你。”
三線有朋被國王打了一巴掌,如果是以前,恐怕他早就趴在地上向國王請罪了。
但是這一回三線有朋,並沒有把國王放在心裏,在被打了一巴掌之後,他抬起手就想反擊,但是突然意識到了什麽,硬生生的停止了自己的行動。
雖然三縣線有朋沒有動手,但是語氣卻更加的陰森,“陛下,為了國家,請您立刻簽署投降聲明。”
國王現在已經有些氣急了,他對著外邊的人喊道:“衛兵,將這個逆賊給我拖出去。”
在國王的王宮附近還是有一部分忠於國王的士兵的,現在這批士兵就是國王手中最後的底牌。
隨著國王一聲斷喝,立刻從外邊衝進來五六個士兵,他們一進門就粗魯的推開擋在前進道路上的各個元老和內閣大臣,來到了三線有朋的旁邊。
三線有朋見這種情況知道不能在硬扛了,萬一要是國王惱羞成怒,自己的命就沒了。
於是三線有朋突然雙膝跪倒在地,不停地給國王磕頭。
“陛下,微臣剛才多有得罪,隻是因為微臣見於現在的危機,所以有些心急,請陛下饒恕。”
那幾個進來的士兵,現在已經抓住了三線有朋的胳膊,但是卻沒有繼續行動,而是看著坐在正中間的的國王。
國王陰沉著臉,想了一想,現在該不該除掉這個禍害?
正當他下定決心想要斬草除根的時候,突然他抬起頭看著下邊站著的各位內閣大臣,以及元老。
隻見這些人一個個站在那裏默不作聲,並沒有給三線有朋求情,但是這些人隻不過是攝於自己的威嚴,暫時的忍讓。
一旦讓這些精英人物離開了王宮,他們一定會進行反製的。
到了那個時候,自己手底下的這些人恐怕就不盯頂什麽用了。
因為國王非常的清楚,雖然這些士兵現在都聽從自己的調遣,但是這段時間以來,這些財閥就沒有停止向這支軍隊進行滲透。
國王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現在還不是和他們撕破臉的時候,等到國家安全了,再和這些人算賬。
國王還是有些自信的,因為這幾千年來他們國家一直實行的是王道教育,特別是維新以來,國王的威望在日本民間更加的深入人心。
因此這些財閥雖然已經把權力滲透到整個國家,但是他這個國王還是有決定性的話語權。
國王想完之後,對這三線有朋說道:“這一次君前失儀,三線有朋已經知道了悔改,那麽這一次朕就寬宏大量,饒他一回,不過死罪可免,活罪難饒!廢去他的所有職務,回鄉養老去吧。”
三線有盆跪在地下聽著國王的處置,牙都快咬碎了,但是現在四周都是國王的兵,他就是不同意也不行,於是隻能是連續的給國王磕頭,算是謝過國王,不殺之恩。
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那麽下邊的事也沒法商量了,於是一藤博文便帶著眾閣僚以及幾位元老離開了王宮。
這些人離開王宮之後,一個個垂頭喪氣,雖然現在明眼人都已經看出了,政府已經無力和清國相抗衡了,不過他們好歹還占領著朝鮮以及本國大部分的領土,如果現在投降,還能有一些談判的機會。
等到劉海帶著大軍攻到島廣的時候,恐怕他們這些人都會列入清洗的範圍。
黑天清隆作為九元老之一,國家的第2任首相,在政府中也是十分的有實力,現在想著自己將來的榮華富貴,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已經有些氣急敗壞了。
“一藤君,現在該怎麽辦?咱們不能就這麽聽國王的,最後玉石俱焚吧?”
而這時候跟在隊伍後邊的三線有朋聽到這句話,三步並作兩步來到前邊滿臉怒氣的說道:“事已至此,為了百姓,不至於繼續無畏的犧牲,我們應該大膽的承擔起曆史給我們的責任。”
三線有朋這句話說完之後,其他的幾個人都有些眼光閃爍,這句話就差明著說要造反,廢掉國王了。
就在別人都不敢開口的時候,一藤博文果然不愧是眾元老的頭領,他陰沉著說道:“既然到了這個地步,我們也隻有請國王退位,太子登基,然後讓新任國王向天朝上國投降了。”
一藤首相說完這句話,用閃爍的眼光向其他人看了看,意思是征求他們的意見。
其他的閣僚和元老,在稍稍的遲疑之後,便一個個點頭。
由此決定這個國家未來幾百年命運的一次決定,就在這離開王宮的路上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