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是來搶昭陽的,女兒才是小棉襖。
此後祁寧的心事又多了一樁,那就是給女兒起個什麽樣的名字好,一連想出好幾個都不滿意,問昭陽有什麽意見。
昭陽不想理他,便道:“以你的學識,勢必能取一個好聽的名字,你覺得好便好。”
然而直到昭陽臨盆祁寧都沒有想好名字。
等醫女把兩個男孩抱到祁寧的麵前,祁寧一顆心受到了嚴重的打擊。
他的小昭陽呢?
兩個都是兒子?
說好的龍鳳胎呢?
聶院首你等著!
遠在帝都皇城外的東邊的某處宅院的聶老院首莫名地感到一陣寒溯。
幾天後昭陽問祁寧,“你給孩子娶的名字呢?”
隻見他嫌棄了看了兩眼昭陽懷裏抱著的兩個球,“一、二。”
錦謠差點腳滑暈倒,祁一、祁二?誰家給孩子取名這麽省事?您的學識呢?
作者有話要說:
好了,此處應有掌聲。
第75章 番外—祁家小兒初長成
母上說身為皇族的一份子,即便我再不爭氣,最起碼也要有文化。而為了讓我學習文化,必須向阿執學習,每日與他一同上課。我與阿執一同出生,因為不討父後的喜歡,又生的摸樣無分毫差別,父後沒記得誰是兄長誰是弟弟,於是在周歲抓鬮的時候預備自作主張決定究竟誰是兄長。而成為兄長的,毫無疑問將成為梁國皇位的繼承人。
聽錦姑說當時父後提著我的一條小胳膊讓我做兄長,至今想來若非母上覺得阿執的性子更適合些,我一定會想去撞牆。
母上的眼光果真不錯,用錦姑的話說,他的性子一如他的名字一樣,一個執字,做什麽事都帶著一股執著的勁。而我的性子也如名字一樣,放肆隨性。而取這兩個字的人,則是我那位凶聲惡煞極其不待見我與阿執的父後。
我還聽說當年父後隨便丟了兩個字給我和阿執,要不是母上揪著他的耳朵叫他重新想一個,恐怕我和阿執就要頂著全天下最省事的名字。
為此父後還振振有詞地與母上講道理,說我寫的字那麽難看,就應該起簡單的,省得丟臉難看。對此我毫無觀點,覺得並無什麽所謂,隻是覺得可惜了阿執。
太傅教國學史論,我被煩得頭疼,便想起這樁事,打了個紙條給阿執,問他對我們那位不靠譜的父後作何感想。阿執一向讀書用功,往時給的紙條也不見回幾個,要麽總是到課後才姍姍來遲般地給我個回復,而這一次卻回得很快,他說不可妄議。
我失望透頂,所有人都說他聰明有膽識,理所應當他對父後應當有長如史冊的意見,誰料想他竟如此害怕父後,連議論都不敢。縱然自記事起,我便時常被父後收拾,我也絕沒有怕他的,最多就是先討個饒,挨一頓打,完事後該幹嘛繼續幹嘛。可是阿執不一樣,但凡是父後說的話,他都謹記得很。
有時候我心疼阿執那麽聽話,有時候我卻又很不高興。我與阿執身為雙生子,難免被拿來做比較,而阿執如此優秀,每每當我背不出文章時,老太傅就會揪著一撮白花花的老鬍子的恨鐵不成鋼數落拿阿執如何如何,我如何如何,對比著滔滔不絕地一通數落,聽的我不僅頭疼,坐著腿都疼。
後來我實在聽不下去,在老太傅講完,‘二殿下如此懶惰,將來如何堪當大任’,沒忍住揪他一翹一翹被氣飛的鬍子,鄭重地警告他,‘老頭,要堪當大任的是阿執,莫非你要本殿將來跟阿執手足相殘嗎?信不信本殿先讓你殘了!’
這話把老太傅堵得暈了過去,此日拖著一把老骨頭跪倒宣政殿外向母上請罪出言過失。
講道理我並非把此時放在心上,也不過隨便說了一句,也沒有非要給老太傅扣上一個教唆皇子手足相殘之罪,搞不懂這老頭究竟是怎麽想的,竟然自己去請罪了。
錦姑說過,隻要不是什麽大是大非之過,母上一貫是很通情達理的。所以母上沒有怪罪老頭,反而給了他兩天休假,叫他回去好好調養,而我則被罰抄十遍兵策。
天可憐見的,我連拿筆都嫌煩,竟然被罰抄十遍,況且是兵策。統共十二卷,每一卷打開能從宣政殿鋪到皇祖母的啟明殿。
都說打仗的不如文官能搞墨水,誰來解釋下我梁國打仗的將軍竟然著述了這麽多的墨水。
分明是抄寫一個月都抄不完的節奏啊摔!
我隻好含著淚去找阿執幫忙,彼時阿執與父後習武歸來,手腳處處皆是被父後摔傷的傷痕,想到他這些年來多刻苦多不容易,我稍微有些不忍心,可想到那足足十遍都要自己書寫,我就更心痛了,硬著頭皮也要求阿執幫忙,故而見他一回來便哭著滾過去要他務必看在手足情深的份上幫我抄寫八遍。
“八遍?”阿執居高臨下地看著在地上打滾的我,皺了皺眉頭,語重心長地與我說道:“阿釋,你的字跡與我相差甚遠,若被父後發現是由我代抄,恐怕不止追罰八十遍如此簡單——”
此後祁寧的心事又多了一樁,那就是給女兒起個什麽樣的名字好,一連想出好幾個都不滿意,問昭陽有什麽意見。
昭陽不想理他,便道:“以你的學識,勢必能取一個好聽的名字,你覺得好便好。”
然而直到昭陽臨盆祁寧都沒有想好名字。
等醫女把兩個男孩抱到祁寧的麵前,祁寧一顆心受到了嚴重的打擊。
他的小昭陽呢?
兩個都是兒子?
說好的龍鳳胎呢?
聶院首你等著!
遠在帝都皇城外的東邊的某處宅院的聶老院首莫名地感到一陣寒溯。
幾天後昭陽問祁寧,“你給孩子娶的名字呢?”
隻見他嫌棄了看了兩眼昭陽懷裏抱著的兩個球,“一、二。”
錦謠差點腳滑暈倒,祁一、祁二?誰家給孩子取名這麽省事?您的學識呢?
作者有話要說:
好了,此處應有掌聲。
第75章 番外—祁家小兒初長成
母上說身為皇族的一份子,即便我再不爭氣,最起碼也要有文化。而為了讓我學習文化,必須向阿執學習,每日與他一同上課。我與阿執一同出生,因為不討父後的喜歡,又生的摸樣無分毫差別,父後沒記得誰是兄長誰是弟弟,於是在周歲抓鬮的時候預備自作主張決定究竟誰是兄長。而成為兄長的,毫無疑問將成為梁國皇位的繼承人。
聽錦姑說當時父後提著我的一條小胳膊讓我做兄長,至今想來若非母上覺得阿執的性子更適合些,我一定會想去撞牆。
母上的眼光果真不錯,用錦姑的話說,他的性子一如他的名字一樣,一個執字,做什麽事都帶著一股執著的勁。而我的性子也如名字一樣,放肆隨性。而取這兩個字的人,則是我那位凶聲惡煞極其不待見我與阿執的父後。
我還聽說當年父後隨便丟了兩個字給我和阿執,要不是母上揪著他的耳朵叫他重新想一個,恐怕我和阿執就要頂著全天下最省事的名字。
為此父後還振振有詞地與母上講道理,說我寫的字那麽難看,就應該起簡單的,省得丟臉難看。對此我毫無觀點,覺得並無什麽所謂,隻是覺得可惜了阿執。
太傅教國學史論,我被煩得頭疼,便想起這樁事,打了個紙條給阿執,問他對我們那位不靠譜的父後作何感想。阿執一向讀書用功,往時給的紙條也不見回幾個,要麽總是到課後才姍姍來遲般地給我個回復,而這一次卻回得很快,他說不可妄議。
我失望透頂,所有人都說他聰明有膽識,理所應當他對父後應當有長如史冊的意見,誰料想他竟如此害怕父後,連議論都不敢。縱然自記事起,我便時常被父後收拾,我也絕沒有怕他的,最多就是先討個饒,挨一頓打,完事後該幹嘛繼續幹嘛。可是阿執不一樣,但凡是父後說的話,他都謹記得很。
有時候我心疼阿執那麽聽話,有時候我卻又很不高興。我與阿執身為雙生子,難免被拿來做比較,而阿執如此優秀,每每當我背不出文章時,老太傅就會揪著一撮白花花的老鬍子的恨鐵不成鋼數落拿阿執如何如何,我如何如何,對比著滔滔不絕地一通數落,聽的我不僅頭疼,坐著腿都疼。
後來我實在聽不下去,在老太傅講完,‘二殿下如此懶惰,將來如何堪當大任’,沒忍住揪他一翹一翹被氣飛的鬍子,鄭重地警告他,‘老頭,要堪當大任的是阿執,莫非你要本殿將來跟阿執手足相殘嗎?信不信本殿先讓你殘了!’
這話把老太傅堵得暈了過去,此日拖著一把老骨頭跪倒宣政殿外向母上請罪出言過失。
講道理我並非把此時放在心上,也不過隨便說了一句,也沒有非要給老太傅扣上一個教唆皇子手足相殘之罪,搞不懂這老頭究竟是怎麽想的,竟然自己去請罪了。
錦姑說過,隻要不是什麽大是大非之過,母上一貫是很通情達理的。所以母上沒有怪罪老頭,反而給了他兩天休假,叫他回去好好調養,而我則被罰抄十遍兵策。
天可憐見的,我連拿筆都嫌煩,竟然被罰抄十遍,況且是兵策。統共十二卷,每一卷打開能從宣政殿鋪到皇祖母的啟明殿。
都說打仗的不如文官能搞墨水,誰來解釋下我梁國打仗的將軍竟然著述了這麽多的墨水。
分明是抄寫一個月都抄不完的節奏啊摔!
我隻好含著淚去找阿執幫忙,彼時阿執與父後習武歸來,手腳處處皆是被父後摔傷的傷痕,想到他這些年來多刻苦多不容易,我稍微有些不忍心,可想到那足足十遍都要自己書寫,我就更心痛了,硬著頭皮也要求阿執幫忙,故而見他一回來便哭著滾過去要他務必看在手足情深的份上幫我抄寫八遍。
“八遍?”阿執居高臨下地看著在地上打滾的我,皺了皺眉頭,語重心長地與我說道:“阿釋,你的字跡與我相差甚遠,若被父後發現是由我代抄,恐怕不止追罰八十遍如此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