梔顏尚未正式入軍,天軍將她認作雲湛的親友。她在軍帳收拾了雲湛遺物,遵從雲湛生前的心願,將一封長信帶回了雲家。
雲湛在邊疆寫的這封長信,輾轉許久終於送到了雲家兔子手中。對於雲家的事情以及要囑託給每個弟妹的話,雲湛都寫得一清二楚,唯有他寫給綿綿的,僅有末尾的一句話。
「你是我永恆的句讀。」
綿綿的手指覆上沾染淚斑洇染開的墨字。
你是我永恆的句讀。人生如詩文,歲月如字,我隻為你停留。
第四十六章 前塵
雲湛身後三百多年,妖魔被鎮壓,遠疆暫歸於平靜。戰後重建耶羅城迫在眉睫,妖界各地府衙都在招收自願援邊疆者,每個月家中補貼二兩妖銀。
綿綿報了名。
家中阿哥阿姊自然是不同意,說邊疆地處偏遠,環境惡劣,擔心他的安危。但是這回誰也沒勸住,綿綿鐵了心要去援助邊疆。
誰都沒有說,但是誰都知道。綿綿要去,是因為那是雲湛長眠的地方。
九哥反而是最開闊的一個,說綿綿留在家中也是整日魂不守舍,身在心亡,他難得有自己想做的事,就讓他去實現心中所願。
援邊疆一行隊伍,如溪水細流注入到遠疆。綿綿行走在隊伍間,心裏忽然間也升騰起一種宿命感。
此去山高路遠。
邊疆有大片沙漠,一望無際。白日裏太陽炙烤著這片土地,到了夜間,這裏又寒徹心扉。難得才見一片綠洲,在旁歇腳洗盡風塵。
耶羅城孤零零地坐落在蔚藍明澈的天空之下,遼闊悠遠的大沙漠之中,像是在靜待亙古的召喚。
說來也奇怪,綿綿明明是生平第一次到耶羅城,卻總有一種熟悉之感,好像前世來過這。他看到城中牆上的壁畫,也覺得是在哪裏見過的。
一行隊伍停棲在王宮外的彌裏館裏。當日他們拜見了哈薩雅王,在宮中享盡美酒佳肴。第二日起正式分配支援任務。
此後的四百年裏,綿綿留在耶羅城教孩子念書與劍術。
綿綿小時候與烏龜六六爭相考倒數第一與倒數第二。從小秋山寄來的六六的書信中寫道:「真難想像有一天你還會做先生,真害怕你會誤人子弟,被遣送回小秋山。」
綿綿回信說怎麽可能,他比從前好學多了,耶羅城的孩子也都很喜歡他。
耶羅城的孩子有著麥色的皮膚和深邃的眉眼,淳樸善良,能歌善舞,一口一個「小兔先生」。他與孩子們生活,每天都很開心。
從前雲湛就要綿綿多讀書,綿綿散漫,看到書就頭疼。他也是在無意走上教書這條道路之後,才被迫讀書自學。
綿綿除了教國學,還需要教妖界通史。綿綿上學時就不好好聽妖界通史,備課時補得很辛苦。他花了幾十年的時間啃下大部頭典籍,在通史中見到兩個熟悉的名字。一個是譚閔的二伯連謐神君,另一個就是耶羅城的魔魘「聆洇」。
綿綿當年去霜華山的時候,在花花和王德貴的口中,聽說過連謐神君。他年輕時驍勇善戰,被封為「銀宣龍神」,一萬多年前在離澤之戰殞身。
而「聆洇」這個名字,他似乎在哪裏聽過。他懷疑是年少上妖史時,他趴在桌子上睡覺,迷迷糊糊地聽先生提起過。
妖界通史上說,遠疆曾長期受邊界之外的混沌妖魔侵擾,為首的便是一個叫「聆洇」的魔魘。天元三十萬五千三百零六年,連謐神君奉天命前來耶羅城圍剿妖魔。天元三十萬五千三百一十年,聆洇兵敗,進入沙漠中的流亞秘境,殞身於秘境,同年連謐神君勝仗,驅逐妖魔出境,回天界復命。
綿綿在耶羅城的妖史上,竟發現連謐神君與聆洇有一段瓜葛,寫得很隱晦。這段史料在妖界通史上幾乎無跡可尋。
流亞秘境荒無人煙,裏麵是無盡的沙漠,幾乎封閉,難以找到出口,一旦誤入,極少有可能生還,聆洇兵敗誤入秘境之後,連謐神君也一同深陷。他們一神一魔在流亞秘境裏度過數月。最後僅有連謐神君生還。
綿綿不明白這段為什麽在妖界通史上被刪了去,也不敢肯定這段史料的真實性,偶然聽聞耶羅城內,還有一個一萬多歲年的天兵。他當年就是跟著連謐來此地打仗,戰爭平定後成親生子,留在了耶羅城。
那位天兵在耶羅城開了個酒館,綿綿便去拜訪了這位天兵。
天兵說:「史書記錄也並非為真。我現在看那什麽妖界通史,覺得好多都是瞎扯的。」
天兵說他出來打仗那會兒,連謐神君是他們大軍的將領。邊境苦寒,他每次隻要想到他跟著的是這麽厲害的頭,就會感到無比驕傲。
他說史書上將連謐寫得太不真實,什麽不苟言笑,厲聲劍語,全是狗屁。連謐神君私下裏還是個好相處的主,跟天兵都論兄弟,該談笑時談笑,為神開明豁達得很。不過一上戰場,就是治軍嚴謹,行事一板一眼。
天兵那時還年輕,仗著跟連謐神君私交不錯,曾在夜間和倆兄弟逃出軍營,去耶羅城酒館喝酒。他們回來之後就被抓了現行,連謐下了令,一百板打得他們幾個屁股開花。
連謐的行事原則就是,私交歸私交,若是違背軍令,處罰不誤。
他這樣的將領雖說是剛正耿直了些,卻也頗得將士器重。軍中沒有一個不服氣他的。他領兵打仗也確實厲害,這麽多年從沒兵敗過,可以說從未栽過跟頭。
雲湛在邊疆寫的這封長信,輾轉許久終於送到了雲家兔子手中。對於雲家的事情以及要囑託給每個弟妹的話,雲湛都寫得一清二楚,唯有他寫給綿綿的,僅有末尾的一句話。
「你是我永恆的句讀。」
綿綿的手指覆上沾染淚斑洇染開的墨字。
你是我永恆的句讀。人生如詩文,歲月如字,我隻為你停留。
第四十六章 前塵
雲湛身後三百多年,妖魔被鎮壓,遠疆暫歸於平靜。戰後重建耶羅城迫在眉睫,妖界各地府衙都在招收自願援邊疆者,每個月家中補貼二兩妖銀。
綿綿報了名。
家中阿哥阿姊自然是不同意,說邊疆地處偏遠,環境惡劣,擔心他的安危。但是這回誰也沒勸住,綿綿鐵了心要去援助邊疆。
誰都沒有說,但是誰都知道。綿綿要去,是因為那是雲湛長眠的地方。
九哥反而是最開闊的一個,說綿綿留在家中也是整日魂不守舍,身在心亡,他難得有自己想做的事,就讓他去實現心中所願。
援邊疆一行隊伍,如溪水細流注入到遠疆。綿綿行走在隊伍間,心裏忽然間也升騰起一種宿命感。
此去山高路遠。
邊疆有大片沙漠,一望無際。白日裏太陽炙烤著這片土地,到了夜間,這裏又寒徹心扉。難得才見一片綠洲,在旁歇腳洗盡風塵。
耶羅城孤零零地坐落在蔚藍明澈的天空之下,遼闊悠遠的大沙漠之中,像是在靜待亙古的召喚。
說來也奇怪,綿綿明明是生平第一次到耶羅城,卻總有一種熟悉之感,好像前世來過這。他看到城中牆上的壁畫,也覺得是在哪裏見過的。
一行隊伍停棲在王宮外的彌裏館裏。當日他們拜見了哈薩雅王,在宮中享盡美酒佳肴。第二日起正式分配支援任務。
此後的四百年裏,綿綿留在耶羅城教孩子念書與劍術。
綿綿小時候與烏龜六六爭相考倒數第一與倒數第二。從小秋山寄來的六六的書信中寫道:「真難想像有一天你還會做先生,真害怕你會誤人子弟,被遣送回小秋山。」
綿綿回信說怎麽可能,他比從前好學多了,耶羅城的孩子也都很喜歡他。
耶羅城的孩子有著麥色的皮膚和深邃的眉眼,淳樸善良,能歌善舞,一口一個「小兔先生」。他與孩子們生活,每天都很開心。
從前雲湛就要綿綿多讀書,綿綿散漫,看到書就頭疼。他也是在無意走上教書這條道路之後,才被迫讀書自學。
綿綿除了教國學,還需要教妖界通史。綿綿上學時就不好好聽妖界通史,備課時補得很辛苦。他花了幾十年的時間啃下大部頭典籍,在通史中見到兩個熟悉的名字。一個是譚閔的二伯連謐神君,另一個就是耶羅城的魔魘「聆洇」。
綿綿當年去霜華山的時候,在花花和王德貴的口中,聽說過連謐神君。他年輕時驍勇善戰,被封為「銀宣龍神」,一萬多年前在離澤之戰殞身。
而「聆洇」這個名字,他似乎在哪裏聽過。他懷疑是年少上妖史時,他趴在桌子上睡覺,迷迷糊糊地聽先生提起過。
妖界通史上說,遠疆曾長期受邊界之外的混沌妖魔侵擾,為首的便是一個叫「聆洇」的魔魘。天元三十萬五千三百零六年,連謐神君奉天命前來耶羅城圍剿妖魔。天元三十萬五千三百一十年,聆洇兵敗,進入沙漠中的流亞秘境,殞身於秘境,同年連謐神君勝仗,驅逐妖魔出境,回天界復命。
綿綿在耶羅城的妖史上,竟發現連謐神君與聆洇有一段瓜葛,寫得很隱晦。這段史料在妖界通史上幾乎無跡可尋。
流亞秘境荒無人煙,裏麵是無盡的沙漠,幾乎封閉,難以找到出口,一旦誤入,極少有可能生還,聆洇兵敗誤入秘境之後,連謐神君也一同深陷。他們一神一魔在流亞秘境裏度過數月。最後僅有連謐神君生還。
綿綿不明白這段為什麽在妖界通史上被刪了去,也不敢肯定這段史料的真實性,偶然聽聞耶羅城內,還有一個一萬多歲年的天兵。他當年就是跟著連謐來此地打仗,戰爭平定後成親生子,留在了耶羅城。
那位天兵在耶羅城開了個酒館,綿綿便去拜訪了這位天兵。
天兵說:「史書記錄也並非為真。我現在看那什麽妖界通史,覺得好多都是瞎扯的。」
天兵說他出來打仗那會兒,連謐神君是他們大軍的將領。邊境苦寒,他每次隻要想到他跟著的是這麽厲害的頭,就會感到無比驕傲。
他說史書上將連謐寫得太不真實,什麽不苟言笑,厲聲劍語,全是狗屁。連謐神君私下裏還是個好相處的主,跟天兵都論兄弟,該談笑時談笑,為神開明豁達得很。不過一上戰場,就是治軍嚴謹,行事一板一眼。
天兵那時還年輕,仗著跟連謐神君私交不錯,曾在夜間和倆兄弟逃出軍營,去耶羅城酒館喝酒。他們回來之後就被抓了現行,連謐下了令,一百板打得他們幾個屁股開花。
連謐的行事原則就是,私交歸私交,若是違背軍令,處罰不誤。
他這樣的將領雖說是剛正耿直了些,卻也頗得將士器重。軍中沒有一個不服氣他的。他領兵打仗也確實厲害,這麽多年從沒兵敗過,可以說從未栽過跟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