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宋氏纏綿病榻,小宋氏不遠千裏從江南過來侍疾,親眼見過林修儒對宋氏的情深意重,心中艷羨不已。後來宋氏撒手人寰,林修儒依宋家人的要求續娶了小宋氏進門,雖相敬如賓十多年,但小宋氏心中一直清楚地知道,他心裏至今仍隻有宋氏一人。於她,不過是責任,是愧歉。
抬眸看向林修儒微微染霜的兩鬢,愈發俊朗有韻味的麵龐,想著他尋常待自己的客套,小宋氏心中微澀,低聲道,“老爺可知,婉宜病了,你過來尋我,妾身更願意你責罵我對她顧看不周,也不想你幾次三番跟我說‘有勞’。”
不妨小宋氏會說出這樣一番話的林修儒愣在了當場,回過神來,卻哭笑不得地搖了搖頭。他起身走到小宋氏身旁,攬住她的肩膀把人拉進懷裏擁住,聲音低沉地道:“我一直以為,給予你足夠的尊重是對你好,不會讓你心存芥蒂,不想卻讓你誤會至斯。”
“我的心不是石頭鑿的,也不是木頭雕的,這十多年來,你為這個家盡心竭力,待濃濃和卓兒如親生,這與我是恩,是情,我一一記在心裏。在我心中,素月是無可替代,你也亦然。我不為濃濃的事苛責你,是因為錯不在你,與你無尤,怎生你還喜歡討罵?”說到最後,林修儒的語氣裏便多了些揶揄。
小宋氏嫁給他這麽多年,鮮少聽到他這樣說話,一時竟由不得老臉一紅,輕嗔道:“天下都說繼室後娘難當,卓兒自幼跟著妾身也還罷了,婉宜在江南住了九年,妾身本就不知該如何與她親近相處,偏生你又總不管這些,妾身心中難免沒底,這才胡思亂想許多,倒叫老爺拿來取笑了。”
今日既已刺探出些許林修儒的心裏話,一顆橫亙在小宋氏心中多年的刺終於微微軟了下來。她並不強求林修儒如待宋氏一般待自己,所求也不過親近一二罷了。
輕輕地推開丈夫,小宋氏捏著絹帕揩了揩眼角,而後才笑吟吟地看向林修儒道:“老爺隻管放心好了,回頭我就讓人把秋水居收拾出來,至於菡萏苑,便修整一番給婉宜當書齋用也就是了。”
秋水居不似菡萏苑般偏遠,院落向陽又寬敞,的確是個好居處,加上離林卓住的地方近,方便她姐弟二人親近,林修儒自然沒有異議。
小宋氏本性一貫雷厲風行,這會兒便立即吩咐了人去收拾秋水居,待事無巨細地交代明白,她回過身,笑看坐在一旁喝茶的林修儒道,“這會兒已近晌午,老爺是先去書院還是先用飯?”
心裏還記掛著女兒,林修儒便道:“讓廚房備飯吧。”
見小宋氏“噯”了一聲又要去張羅,他也沒攔她,隻添了句,“順道讓廚房熬些米粥。”
知道這是為林婉宜準備的,小宋氏笑道:“照顧人的活計,妾身難道還不如老爺麽?”
說完便轉身出去忙活了。
小米粥熬好的時候,林婉宜也甦醒了過來,雖然仍有些昏昏沉沉,但是整個人的臉色已經好看了許多。林修儒得知消息後過來看了一眼,之後方才安下心來回書院去處理事務。
俗話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但林婉宜這一病還是臥床了好些時日。
這一日,林婉宜精神大好,由蓮枝扶著在院子裏轉了一會兒,又去正在收拾的秋水居看了一回,回到菡萏苑時,恰看到薛寶盈領著兩個小丫鬟從外頭進來。
“寶盈姐姐,你怎麽過來了?”林婉宜已經好些日子沒見過她,對她這會兒突然登門造訪不免有些意外。
薛寶盈不急著答話,快步走到她麵前,拉著她的手將人上上下下地打量了一番,發現人比上回見麵愈發弱不禁風了,不由目露憐憂,道:“好好地怎麽就病了,看看瘦得都快沒了骨頭。”說著又道,“前些日子我出城去了,今兒回來才知道你病了,如今可大好?”
林婉宜心頭微暖,牽唇淺笑,輕聲道:“隻是偶感風寒,吃了幾貼藥就好了。不過我一向憊懶體弱,才休養得久了些,教姐姐擔心了。”
她麵色的確紅潤,薛寶盈稍稍放下心,牽著她走進屋後方讓身後的小丫鬟把捧在手裏的錦匣呈上來。
兩隻錦匣一大一小,薛寶盈指著其中稍小的一隻道,“這是我這次去嶺西得來的老參,給你調補身子剛好,每日取一點熬些湯水喝,可不比苦哈哈的藥汁好許多?”
林婉宜輕輕頷首,目光又落在另一隻匣子上。
薛寶盈瞧見了,抿唇一笑,“呶,那是阿斐托我捎的東西,你自己看看是什麽。”
林婉宜伸手挑開匣子上的扣鎖,打開,隻見裏麵放著一隻小小的撥浪鼓,鼓皮上畫了隻正在伸懶腰的貓,模樣十分精緻。
薛寶盈從一旁伸手把鼓取了出來,拿在手裏晃了晃,咚咚咚的響聲不大不小。她掌不住笑意,不由道:“這阿斐……還拿你當孩子呢。”心裏卻是不住搖頭,暗嘆弟弟不會討人歡心。
林婉宜從薛寶盈的手裏接了撥浪鼓,也猜不明白薛斐送這玩意兒過來是為了什麽。
然而其後幾天,她陸陸續續又收到薛斐托人捎過來的各色小玩意兒,終於慢慢地猜出薛斐的用意。
大抵是怕她病中無聊,特意尋來與她解悶的。
各色的小玩意兒被擺在屋裏側室的小桌上,零零散散不好打理,蓮枝收拾的時候既覺好笑又覺得苦惱,但更多地卻是感嘆薛斐有心。
抬眸看向林修儒微微染霜的兩鬢,愈發俊朗有韻味的麵龐,想著他尋常待自己的客套,小宋氏心中微澀,低聲道,“老爺可知,婉宜病了,你過來尋我,妾身更願意你責罵我對她顧看不周,也不想你幾次三番跟我說‘有勞’。”
不妨小宋氏會說出這樣一番話的林修儒愣在了當場,回過神來,卻哭笑不得地搖了搖頭。他起身走到小宋氏身旁,攬住她的肩膀把人拉進懷裏擁住,聲音低沉地道:“我一直以為,給予你足夠的尊重是對你好,不會讓你心存芥蒂,不想卻讓你誤會至斯。”
“我的心不是石頭鑿的,也不是木頭雕的,這十多年來,你為這個家盡心竭力,待濃濃和卓兒如親生,這與我是恩,是情,我一一記在心裏。在我心中,素月是無可替代,你也亦然。我不為濃濃的事苛責你,是因為錯不在你,與你無尤,怎生你還喜歡討罵?”說到最後,林修儒的語氣裏便多了些揶揄。
小宋氏嫁給他這麽多年,鮮少聽到他這樣說話,一時竟由不得老臉一紅,輕嗔道:“天下都說繼室後娘難當,卓兒自幼跟著妾身也還罷了,婉宜在江南住了九年,妾身本就不知該如何與她親近相處,偏生你又總不管這些,妾身心中難免沒底,這才胡思亂想許多,倒叫老爺拿來取笑了。”
今日既已刺探出些許林修儒的心裏話,一顆橫亙在小宋氏心中多年的刺終於微微軟了下來。她並不強求林修儒如待宋氏一般待自己,所求也不過親近一二罷了。
輕輕地推開丈夫,小宋氏捏著絹帕揩了揩眼角,而後才笑吟吟地看向林修儒道:“老爺隻管放心好了,回頭我就讓人把秋水居收拾出來,至於菡萏苑,便修整一番給婉宜當書齋用也就是了。”
秋水居不似菡萏苑般偏遠,院落向陽又寬敞,的確是個好居處,加上離林卓住的地方近,方便她姐弟二人親近,林修儒自然沒有異議。
小宋氏本性一貫雷厲風行,這會兒便立即吩咐了人去收拾秋水居,待事無巨細地交代明白,她回過身,笑看坐在一旁喝茶的林修儒道,“這會兒已近晌午,老爺是先去書院還是先用飯?”
心裏還記掛著女兒,林修儒便道:“讓廚房備飯吧。”
見小宋氏“噯”了一聲又要去張羅,他也沒攔她,隻添了句,“順道讓廚房熬些米粥。”
知道這是為林婉宜準備的,小宋氏笑道:“照顧人的活計,妾身難道還不如老爺麽?”
說完便轉身出去忙活了。
小米粥熬好的時候,林婉宜也甦醒了過來,雖然仍有些昏昏沉沉,但是整個人的臉色已經好看了許多。林修儒得知消息後過來看了一眼,之後方才安下心來回書院去處理事務。
俗話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但林婉宜這一病還是臥床了好些時日。
這一日,林婉宜精神大好,由蓮枝扶著在院子裏轉了一會兒,又去正在收拾的秋水居看了一回,回到菡萏苑時,恰看到薛寶盈領著兩個小丫鬟從外頭進來。
“寶盈姐姐,你怎麽過來了?”林婉宜已經好些日子沒見過她,對她這會兒突然登門造訪不免有些意外。
薛寶盈不急著答話,快步走到她麵前,拉著她的手將人上上下下地打量了一番,發現人比上回見麵愈發弱不禁風了,不由目露憐憂,道:“好好地怎麽就病了,看看瘦得都快沒了骨頭。”說著又道,“前些日子我出城去了,今兒回來才知道你病了,如今可大好?”
林婉宜心頭微暖,牽唇淺笑,輕聲道:“隻是偶感風寒,吃了幾貼藥就好了。不過我一向憊懶體弱,才休養得久了些,教姐姐擔心了。”
她麵色的確紅潤,薛寶盈稍稍放下心,牽著她走進屋後方讓身後的小丫鬟把捧在手裏的錦匣呈上來。
兩隻錦匣一大一小,薛寶盈指著其中稍小的一隻道,“這是我這次去嶺西得來的老參,給你調補身子剛好,每日取一點熬些湯水喝,可不比苦哈哈的藥汁好許多?”
林婉宜輕輕頷首,目光又落在另一隻匣子上。
薛寶盈瞧見了,抿唇一笑,“呶,那是阿斐托我捎的東西,你自己看看是什麽。”
林婉宜伸手挑開匣子上的扣鎖,打開,隻見裏麵放著一隻小小的撥浪鼓,鼓皮上畫了隻正在伸懶腰的貓,模樣十分精緻。
薛寶盈從一旁伸手把鼓取了出來,拿在手裏晃了晃,咚咚咚的響聲不大不小。她掌不住笑意,不由道:“這阿斐……還拿你當孩子呢。”心裏卻是不住搖頭,暗嘆弟弟不會討人歡心。
林婉宜從薛寶盈的手裏接了撥浪鼓,也猜不明白薛斐送這玩意兒過來是為了什麽。
然而其後幾天,她陸陸續續又收到薛斐托人捎過來的各色小玩意兒,終於慢慢地猜出薛斐的用意。
大抵是怕她病中無聊,特意尋來與她解悶的。
各色的小玩意兒被擺在屋裏側室的小桌上,零零散散不好打理,蓮枝收拾的時候既覺好笑又覺得苦惱,但更多地卻是感嘆薛斐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