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安公公接了荷包趕緊撤了,大夥兒也看出自家上官無心公事,紛紛知趣的告退。溫止輕輕閉上眼,在心裏無聲嘆息,自己到底還要不要去見他們,與他們相認呢?


    從春闈等到殿試,溫止還是沒有下定決心。溫家兄弟也一點兒不知道自家大姐就是坊間流傳甚廣的文將軍文大人,隻老老實實的跟著儀官進了保和殿,三叩九拜後也不敢抬頭,隻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等著應考。


    兄弟倆卻不知龍椅上那位正打量他們呢。那天得和安公公回來後提示,建興帝也想起來自家貴妃娘娘當姑娘時候的遭遇了。按說這事兒不該遷怒到他們身上,可陛下心中就是忍不住有些膈應。正好說到殿試的考題上,太子殿下便給他出歪主意:“我看您就問貢士們對女子之才如何看待算了,一來我們最近正想拿這個引一波輿論,讓更多有才學的姑娘們也可以展現自己的才能,而來不也正好看看這群貢士到底迂腐不迂腐?他們可是要和我先生同朝為官的。”


    於是一個近乎兒戲的考題就這麽擺在了眾人麵前,隻話沒說那麽直白,大意是說古代有不少賢德女子為將為官,寫詩作賦,還有當過皇帝的則天大聖也算是個聖明君主,可見女子本也是聰慧的,但是為什麽能夠出頭的隻有少數,不如男子這般多呢?


    這個考題問懵逼了許多貢士,自古以來不都是男主外女主內,女兒家負責生孩子打理家務,男人賺錢當官的麽?那分工不同當然結果就不一樣。可要是光這樣寫,恐怕閱卷官看都不會看,自己也要名落孫山。


    有玄學一點的從陰陽幹坤的角度上來講解,也有不少人從《禮》出發,闡述女子出來拋頭露麵是不符合聖人教誨的。溫家兩兄弟卻是猶豫著一直沒能下筆,畢竟這個問題他們實在是太了解不過了——因為男人們故意把女人困在了內宅,她們可不就沒法來到外麵的世界?


    就像他們大姐,無論學識還是智慧都遠在他們之上,可在他們父母心中,她就隻是被利用,等榨幹了最後一點價值後隨意賣給哪戶人家攀上個好關係,這是他們母親在某次閑聊中親口說出來的話,而他們號稱最愛女兒的父親並沒有反駁。也難怪最後大姐寧願選擇進宮,而他們除了全然無知,便是在得知一切後無能為力,根本什麽都改變不了。


    禮法就一定是對的嗎?她們大姐還說聖人教誨“盡信書不如無書”呢。為什麽一定就要束縛住女兒家,讓她們永遠低男人一頭?溫學文想著想著眼圈都紅了,心一橫下筆如飛,去他的揣測上意,去他的規矩禮法,他就是要為女子鳴不平。


    和他一樣,文學書在一番掙紮後也是選擇了攻殲如今對女子的教誨束縛了女子的才華,隻措辭更溫和了許多。也有不少貢士猜到這可能和文大人有關,他們自然不會說什麽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話,多多少收都偏向了解放女性這一頭。


    建興帝下去走了一圈,回來便有些驚訝和感慨。他曾經問過溫止,為什麽不將自己的身份公開,趁機讓女子們也奮起一把,而溫止則回答:“一時的榜樣來的快也去的快,要他們從根本上改變這種想法,是一場非常艱難的攻堅戰。我要做的事情太多,這種水磨工夫的事兒還是留給男人們來做吧。”


    為什麽要留給男人們呢?貴妃娘娘便無奈笑道:“因為這世道已經形成了女兒家得聽男兒家的話的風氣啊。隻有男人們都說女子要厲害了,女兒家才會真把自己變強大。當然,等她們真正強大起來,眼界開闊起來,那時候男人們想後悔就來不及了。”


    至於要怎麽讓男人們為女兒家發聲,辰貴妃隻笑一笑並不說話。可如今看了這些貢士的文章,全大鈅最優秀的人才裏有三成都認為對女子的束縛太過,建興帝還有什麽不明白的呢?周澤瑞的提議顯然是他們早就想好了的,他甚至可以料到,幾天之後京報裏就會為此再次掀起波瀾。


    殿試隻有一天時間,到傍晚時貢士們已經全部交卷。建興帝這會兒也不管什麽規矩不規矩了,直接扯了溫家兄弟倆的試捲來看。閱卷的大臣們多數都知道了這兩人是辰貴妃的弟弟,也不攔著他,隻在心中盤算著如果皇帝陛下想為他們開後門,自己改如何勸阻。


    建興帝看的又不是他們的才學,隻確認兩兄弟並不是白眼狼兒,尤其是溫學文的字裏行間多次提及“家姊”,孺慕之情溢於言表,他心裏便舒坦了不少,放下卷子等閱卷官們選出最好的幾份再來圈名次。


    溫家兩兄弟出了皇宮才發現自己背上全是冷汗,裏頭的威嚴肅穆幾乎壓的他們喘不過氣來。兩人稍微討論了一下自己寫的文章,不由相視一笑:“管他那麽多,如果這次閱卷的大人們非要說女子就該相夫教子聽話無才,咱們當了官兒也和他們尿不到一塊兒去。”


    話雖然這麽說,但兩人心裏還是盼著能夠高中的。好在沒幾天就張貼了皇榜,兩人的名字赫然在列,一個是二甲傳臚,一個是二甲第八,都是非常好的名次。


    兄弟倆眉開眼笑,接了賜下的進士錦袍看了又看,隻覺得像在做夢。同鄉的舉子們紛紛前來祝賀,溫學文和溫學書也不好假惺惺的謙遜,咧著嘴傻笑,拱手作揖感謝同窗們的幫扶。大夥兒正在喧鬧著,外頭進來幾個十分精神的年輕將軍,掃了一眼便往他們這邊走,上前問道:“兩位可是南江省的新科進士,兩位溫老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謀生在古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妙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妙利並收藏謀生在古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