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止自知自己沒法做所有事情,光是把這些內容整理出來已經耗費了她太多的精力。好在無論是陛下還是五位殿下身邊都聚集著足夠多和足夠優秀的有識之士,而他們早就習慣了溫止這樣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不停提出新點子,總能在第一時間判斷是否可行,如何執行。


    就在這種充實和忙碌之中,時光悄然而逝,而被溫止惦記著的對手怒炎也並沒有停下他的腳步。九月中旬,他在圖拉城自立為汗王,立國號為金,斬殺大鈅朝官員、脫離大鈅的統治,比溫止所知的歷史提早了半年之久,毫不掩飾自己對著中原之地的野心。


    遼東邊境的駐軍早就得到京城的提醒,並沒有急於派出部隊剿滅,而是首先建立了一重又一重的防線進行經濟封鎖和軍事封鎖,並在政委的幫助下嚴格自查,發動邊民做好對抗慎族人的準備。信息部和情報部也將作戰重點放在了這裏,一邊聯繫之前派遣或收買籠絡的線人,一邊加強對慎國的滲透。溫止培養出的第一批“貪狼”狼牙和“七殺”黑刃也悄無聲息的到了關外,直指慎國大帳所在。


    建興二十三年初,禮部侍郎提出採選被陛下拒絕,言國事為重,並將宮中未受寵的采女和美人全部放出,甚至下旨宮中嬪妃年滿五十或新帝登基後可以出宮與自己的子女同住,百官皆呼陛下仁慈。


    三月,雍王大婚,迎娶國子監祭酒的孫女,從此成為了有家室的人,同年五月,慎國皇帝怒炎派人挑釁邊關駐軍,在接下來的半年裏與守軍發生了數十次少則幾十人多則上千人的摩擦和小規模戰役,慎族鐵騎機動性強,來去如風,若是陷入他們的節奏很容易使軍隊疲於奔命,邊關守軍以炮火攻擊和防禦為主,雖然沒有對它們產生傷筋動骨的傷害,但也沒讓他們討到任何好處。


    次年,即建興二十四年年初,怒炎在開年發布“七大恨”的檄文,誓師伐鈅,舉國震驚。


    軍校的議事廳內,軍中大佬齊聚一堂,一個個眉頭皺的緊緊的:“怒炎是瘋了嗎?慎軍騎兵雖然強大,但在我軍的炮火攻擊中根本占不了上風,偷襲一把就跑還行,這樣大張旗鼓的擺開陣勢對戰根本就不是咱們的對手吧。”


    “情報部傳了消息出來,怒炎上次受傷後雖然撿回一條命,但是身體已經差了許多,大概是不甘於天命,想要最後抗爭一把吧。”


    “最新的戰報傳回來嗎?”


    “今天早上已經到了,慎國號稱十萬人馬,其實精兵隻有慎軍共兩萬人,分兵為二,左取東州,右犯東撫,其中以右軍為精銳,是怒炎和諸王親自率領。”


    “咱們可有應對?”


    “咱們從一年多以前就注重著這事了,所有假扮商人和平民的慎族人都能收買的收買收買不了的殺了,還從中得到不少有用的情報,如今東撫城的守將是李榮老將軍和出自新銳營的袁明山將軍,手下精銳之師一萬三千人,並民兵一萬人,早就嚴陣以待,為了萬無一失還在城外布下了地雷陣,保準讓他們有來無回。”


    “對慎國高層的刺殺也不能放鬆,特種營可還在執行任務?”


    “特種營在建興二十二年起開始派人前往,策劃襲擊怒炎不下十餘次,其中三次成功,有兩次重傷了他,可惜還是讓他撿回了一條命。另外殺死他的次子和八子、重傷他手下的多位王爺,如今慎國大帳防守越發森嚴,特種營行動艱難,隻能以騷擾遊襲為主,盡量給他們製造混亂和獲取情報,但要想直接擒賊擒王恐怕並不現實。”


    “海路如何?”


    “啟稟陛下,去年從四月到九月期間,已經從天津港到大連港以海船實現了人員物資火炮的運送,並在瀋陽和遼陽配備了倉庫,之後亦訓練不輟,對航線十分熟悉,隨時待命聽候陛下調遣。”


    “文將軍曾經與朕說,隻有強軍才能強國,如今看來確實如此。我大鈅朝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若有來犯之敵,雖遠必誅!”


    “末將遵旨,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溫止跟著眾人一起單膝跪地,高呼萬歲,心中是說不上的冷然和興奮,兩種完全相反的極端情緒衝擊的她想要長嘯,這是任何一個真正踏入歷史長河,並試圖改變它走向的人都不可避免的驕傲與沉重。


    從建興二十年年末進入西山營嚐試練兵,到如今已有三年多過去,新的軍政在全國實行,更優越的技術被朝廷公布,糧食增產,礦


    藏開發,教育推行,基礎建設,物流和運輸,這片古老的大地在迸發全新的生機和風采,而這方方麵麵中,溫止的影響力也無處不在。


    今年的正旦,當溫止穿著緋紅官袍,以光祿大夫、兵部左侍郎的身份站在太和殿參加大朝時,不是沒有人側目,也不是沒有人麵露不屑,但無人敢質疑她的功績和能力,便是因她女子的身份而不願意承認她,也隻能選擇無視罷了。


    從後宮到前朝,溫止用了五年時間,取得了屬於自己的不可替代的席位。


    第62章 戰爭


    怒炎很小的時候曾反覆的做一個夢,在夢境片段裏,他一統慎族,帥軍揮師南下,連破中原帝國數座城池。雖然自己死在了戰場上,然而他的兒子卻奪得了天下,他的家族成為那片富饒大地上的主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謀生在古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妙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妙利並收藏謀生在古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