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您慎言,講講古就罷了,別什麽話都說啊。”阿七很無奈。


    “這不是事實嗎,有什麽不可以講的。”溫止嗤笑:“立嫡長其實是為了保證血脈的高貴純潔,和能耐其實沒什麽關係,但是皇帝的權利太大啦,那些血脈弱一些但能力強得多的,哪裏會心甘情願的蟄伏?”


    “所以還有立賢這種說法啊,不是嗎?”


    “那什麽才算是賢呢?品德?能力?文治武功?這哪裏說得清楚。皇子一多,每個都覺得自己很賢德,每個都拉幫結派的想上位,不就是亂局之始了?立賢不過隻是名不正言不順者的說辭罷了。”


    “那您覺得到底該怎樣才好呢?不立嫡立長便名不正言不順,若是隻立嫡立長又要擔心嫡長才能不夠,難道就沒有兩全的法子嗎?”


    “法子當然是有的,隻是當皇帝的不願意罷了。”溫止閑閑的靠在搖椅上,漫不經心的說:“若是皇帝沒有了實權,隻剩下一個高貴的身份,自然可以名正言順的立嫡立長,而其他皇子們若是有能力,也可以和臣子們一樣為官做宰彰顯才能。”


    “現在的皇子們也可以做官啊。”柳黃還是不解。


    “沒錯啊,可以啊,可是真正做官,而且做到大官,拿到實權的,你仔細數數,從漢朝之後,能出多少個?”


    柳黃一時語塞。


    “若是皇帝是個強勢的,當皇帝兄弟的人進了朝堂便是兩個極端,要麽仗著自己皇家的身份淩駕於其他大臣之上,要麽便是得防著皇帝的疑心病,小心翼翼賣乖討巧。而皇帝若是個沒用的,這些兄弟們就更可怕了,各個都可能取而代之,這麽一來還不是一團糟?”


    “所以才沒辦法解決啊,幾千年不是都這麽過來的嗎?”


    “你又忘了,我才說過,不是沒法解決,而是解決的方法無論當皇帝的還是當皇子的都不願意接受罷了。”溫止想到後世的君主立憲製,笑了笑:“若是皇帝隻立嫡長,隻象徵皇家身份,卻沒有實權,反而是成立內閣,由多名閣老主政,其他皇子再沒有特權,但可以像朝臣一樣通過考核和評級往上爬,事情不就解決了嗎?”


    沒有實權的皇位是超脫的,嫡長製可以很好的執行,那些有野心的皇子們眼中看重的也不再是皇位和名號,而是實權。再加上退休年齡和連任次數的限製,自然可以實現皇權分離、避免一言堂的局麵。


    柳黃皺著眉想,一會兒覺得禧貴人說的似乎有道理,一會兒又覺得完全是異想天開,櫻草看的無奈,拍了她一把:“行了,娘娘閑著沒事兒胡思亂想,你也閑得慌嗎?有這個功夫不如好好看看明兒咱們貴人娘娘穿什麽衣裳。”


    溫止隨口問:“明兒有什麽事情嗎?還要特意挑衣服不成?”


    櫻草心累:“禧貴人,貴人娘娘,您現在已經是貴人了好嗎?您早上得去坤寧宮給皇後娘娘請安的啊。”


    溫止:“請安?”她先是一愣,接著就苦了張臉:“那我豈不是要早起?”


    櫻草吐槽無力,這個事情的關鍵是早起嗎?不過作為一個負責的大宮女,她還是細心的解釋:“從明天起,您得卯時初就起床,梳洗打扮吃些東西,卯時三刻前從翊坤宮出發,在辰時前到坤寧宮門口候著。按照宮規,您可以座四人抬的肩輿,上午內務府已經把轎子和腳力太監都送過來了。皇後娘娘會在辰時初受眾位嬪妃的請安——對了,請安的禮儀您還記得吧,需要我去找位姑姑來給您特訓一下嗎?”


    最後這句話就是明晃晃的嘲諷了,禧貴人被櫻草深深的怨念嚇的縮了縮脖子:“我不可以告假嗎?我還在養病啊,我很虛弱的。”


    “就算您以後想告假,但是至少明天不可以,別忘了您今天晉位的旨意是以皇後娘娘的名義下的,您得在明兒早上的請安禮上給皇後娘娘磕頭謝恩。”櫻草有氣無力的看著自家主子,十分懷疑她的腦子是不是被睡沒了,最基本的規矩都忘得一幹二淨了嗎?


    溫止當然記得這些規矩,隻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她太久沒被約束,要重新撿起這些條條框框來,顯然不是那麽令人愉快的事情。


    她意興闌珊的趴在躺椅上,無聊道:“早知道就不要晉位了,當貴人還沒有當小儀的時候自在。”


    四大宮女已經不想搭理她了,這種話若是被後宮其她女子聽到,隻怕恨不得撕了她的嘴。


    不管溫止內心如何掙紮,第二天天還未亮,她就老老實實的從被窩裏爬起來,任由櫻草和柳黃為她穿上鮮亮的銀紅色宮裝並戴上滿頭珠翠。


    “我這衣裳的繡紋是不是又逾矩了?還有這一堆釵子,你們就說哪個不是嬪以上才能戴的吧。”禧貴人無聊的點著自己的首飾盒,她就知道會是這樣。


    “奴婢直接跟您說吧,您所有的首飾都是逾矩的,都是陛下和皇後娘娘私庫裏挑揀出來的。之前那些珠花絹花的早被皇後娘娘讓紫黛姐姐給收走了,說您要是喜歡那樣樣式的,她親自畫了花樣子讓內務府給您造新的,您現在將就用這些吧。”


    “總覺得我要把麗嬪氣瘋——你們說她今天會不會幹脆告假不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謀生在古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妙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妙利並收藏謀生在古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