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小事嗎?建興帝不知道。後宮的一個小儀是生是死,大概真的不會是大事吧。然而不知為什麽,他就是任性的想放下一切,好好和皇後安靜的坐著,守著溫小儀,哪怕是多一會兒都好。
而皇後也並沒有一定要趕走他的意思,反而笑了笑,走到床邊輕輕撫摸溫止的臉龐:“陛下可知,溫小儀其實一直在躲著您呢。”
建興帝就摸摸鼻子,有些尷尬道:“朕哪裏會看不出來,隻是她不願意,朕總不能強迫她吧。”說到這個話題,他也是很鬱悶的:“朕就不明白了,剛進宮的時候招她侍寢都是開開心心,和朕聊起學問來也是很高興的樣子,結果一轉臉,不是給朕翻白眼就是說朕蠢。”
她還說陛下是渣男呢。李歡後想著那些孩子氣的話就忍不住笑:“溫小儀這樣難道不是很可愛嗎?她親近我,自然不希望分薄了陛下對我的情分,陛下其實是吃醋了吧。”
“可是這有什麽關係呢?朕寵她就代表朕不喜歡你嗎?那這麽說朕豈不是誰都不能召幸才能證明朕對梓潼的心意?天下哪有這樣的規矩啊。”
“可是溫小儀就是這麽認為的啊,”李皇後無辜的笑:“連我聽的多了,都覺得她說的竟然很有道理呢。”
一臉懵逼的建興帝簡直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可是……可是這個……你讓我想想啊,”他竟然是真的考慮起這個問題來:“反正我也快四十了,可以把下次的採選免了,了不起就學父皇的說自己身體不好吧,”為了親愛的皇後娘娘他也是拚了:“美人和采女都可以放出去,有兒子的等兒子出府了也可以跟著出去,有閨女的就去公主府和閨女過,剩下還有誰?”他掰著指頭數著:“兩個昭儀四個婕妤再加上四個小儀,嗯,溫小儀不算,那就是九個人,這九個人……”這九個人可該怎麽辦呢?
李皇後已經捂著嘴笑了:“您可別折騰了,我哪裏是在逼著您遣散後宮啊,李家剛剛倒台,您好歹給臣妾留個好名聲吧。”
“啊?”還在困擾如何安置這九位宮妃的建興帝一臉茫然:“朕把她們遣出去,和你有什麽關係?”
“您說呢?”李皇後十分不給麵子的學著溫止翻了個白眼:“您是要坐實了自己蠢的名聲嗎?”
其實隻要一想,建興帝也明白了李皇後的意思,自古以來能獨寵後宮的,無論是皇後還是妃子都不會有什麽好聽的說法,何況遣散後宮呢?然而也是在剛才,建興帝卻突然覺得溫小儀看不慣自己大約也是有道理的,換位思考一下,若是自己的女人一邊和別人在一起一邊說著心裏都是自己,他一定會吐的。
可見皇後和溫小儀沒有吐自己一身已經很給他麵子了,以前是自己拿著名為“規矩”的藉口,做這樣對皇後不公平之事,現在既然想通了,就一定要把它改過來。
不過這事兒還是要從長計議,而且由頭一定不能涉及到皇後。建興帝在心裏悄悄做了決定,將這個話題含糊帶過:“阿柔就是翻白眼也很好看啊——朕是說,咱們用膳吧。”
差點沒忍住再翻一次白眼,李皇後讓紫黛傳膳,和陛下簡單的用了一些。建興帝到底還有許多摺子要看,又有右相和六部大臣已經等在了幹清宮東暖閣裏,再不走和安公公恐怕要瘋,隻能再叮囑了李皇後幾句,帶著人回了幹清宮。
且不說這次“神跡”之後官場震動,後宮裏也被牽扯的不少。原本在李皇後的想法中,後宮女子不得與外界聯絡,又都採選自民間,和世家應該不會有任何聯繫,卻忘了皇子公主們會受到伴讀們的影響,進而牽扯到後宮妃嬪。更有像紫檀那樣被世家找到親人後威逼利誘的,一些原本就是出自沒落世家的教養女官們,竟然在後宮中成了一張看不見的大網,隨時掌握著每個人的動向。
當然,大多數人能打聽到的消息,都是些無關痛癢的八卦罷了,如坤寧宮幹清宮這般守衛嚴密,後者如永壽宮賢妃一樣小心細緻的,都不會將重要的消息漏出去。隻是其中到底有多少可以被有心之人利用的地方,讓皇後娘娘細思極恐,最後還是決定來一次大換血,將每位妃子身邊和宮中重要職位都徹底清洗,確保萬無一失。
一下子少了許多人手,事情卻更加繁雜,皇後娘娘也是焦頭爛額。而陛下在幹清宮裏卻總算是揚眉吐氣了:“範愛卿,這推廣新糧食和技術的事兒朕就交給你了,六部尚書全力配合,朕要在半年之內看到成果。若是有陽奉陰違、弄虛作假的,你給朕從嚴處置。”
右相範大峪率領六部尚書拱手應諾,再不敢推諉。
“今年又是大比之年,禮部可做了些秋闈的安排了?”
王尚書便出列:“禮部已經開始安排了。”
建興帝點點頭,也不細問,距離八月還有小半年時間,現在做決定還為時過早,隻提點道:“各地若是有考場年久失修的,一定要盡快進行修繕,盡量給學子們提供好一些的環境。”
王尚書記下,應諾退回原位。
“水泥之事,工部,你們可研究好了?”陛下再問工部劉尚書:“你盡快給朕一個確切的摺子,就和朕給你看的工匠記錄一樣,要標註清晰,簡潔分明。”
而皇後也並沒有一定要趕走他的意思,反而笑了笑,走到床邊輕輕撫摸溫止的臉龐:“陛下可知,溫小儀其實一直在躲著您呢。”
建興帝就摸摸鼻子,有些尷尬道:“朕哪裏會看不出來,隻是她不願意,朕總不能強迫她吧。”說到這個話題,他也是很鬱悶的:“朕就不明白了,剛進宮的時候招她侍寢都是開開心心,和朕聊起學問來也是很高興的樣子,結果一轉臉,不是給朕翻白眼就是說朕蠢。”
她還說陛下是渣男呢。李歡後想著那些孩子氣的話就忍不住笑:“溫小儀這樣難道不是很可愛嗎?她親近我,自然不希望分薄了陛下對我的情分,陛下其實是吃醋了吧。”
“可是這有什麽關係呢?朕寵她就代表朕不喜歡你嗎?那這麽說朕豈不是誰都不能召幸才能證明朕對梓潼的心意?天下哪有這樣的規矩啊。”
“可是溫小儀就是這麽認為的啊,”李皇後無辜的笑:“連我聽的多了,都覺得她說的竟然很有道理呢。”
一臉懵逼的建興帝簡直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可是……可是這個……你讓我想想啊,”他竟然是真的考慮起這個問題來:“反正我也快四十了,可以把下次的採選免了,了不起就學父皇的說自己身體不好吧,”為了親愛的皇後娘娘他也是拚了:“美人和采女都可以放出去,有兒子的等兒子出府了也可以跟著出去,有閨女的就去公主府和閨女過,剩下還有誰?”他掰著指頭數著:“兩個昭儀四個婕妤再加上四個小儀,嗯,溫小儀不算,那就是九個人,這九個人……”這九個人可該怎麽辦呢?
李皇後已經捂著嘴笑了:“您可別折騰了,我哪裏是在逼著您遣散後宮啊,李家剛剛倒台,您好歹給臣妾留個好名聲吧。”
“啊?”還在困擾如何安置這九位宮妃的建興帝一臉茫然:“朕把她們遣出去,和你有什麽關係?”
“您說呢?”李皇後十分不給麵子的學著溫止翻了個白眼:“您是要坐實了自己蠢的名聲嗎?”
其實隻要一想,建興帝也明白了李皇後的意思,自古以來能獨寵後宮的,無論是皇後還是妃子都不會有什麽好聽的說法,何況遣散後宮呢?然而也是在剛才,建興帝卻突然覺得溫小儀看不慣自己大約也是有道理的,換位思考一下,若是自己的女人一邊和別人在一起一邊說著心裏都是自己,他一定會吐的。
可見皇後和溫小儀沒有吐自己一身已經很給他麵子了,以前是自己拿著名為“規矩”的藉口,做這樣對皇後不公平之事,現在既然想通了,就一定要把它改過來。
不過這事兒還是要從長計議,而且由頭一定不能涉及到皇後。建興帝在心裏悄悄做了決定,將這個話題含糊帶過:“阿柔就是翻白眼也很好看啊——朕是說,咱們用膳吧。”
差點沒忍住再翻一次白眼,李皇後讓紫黛傳膳,和陛下簡單的用了一些。建興帝到底還有許多摺子要看,又有右相和六部大臣已經等在了幹清宮東暖閣裏,再不走和安公公恐怕要瘋,隻能再叮囑了李皇後幾句,帶著人回了幹清宮。
且不說這次“神跡”之後官場震動,後宮裏也被牽扯的不少。原本在李皇後的想法中,後宮女子不得與外界聯絡,又都採選自民間,和世家應該不會有任何聯繫,卻忘了皇子公主們會受到伴讀們的影響,進而牽扯到後宮妃嬪。更有像紫檀那樣被世家找到親人後威逼利誘的,一些原本就是出自沒落世家的教養女官們,竟然在後宮中成了一張看不見的大網,隨時掌握著每個人的動向。
當然,大多數人能打聽到的消息,都是些無關痛癢的八卦罷了,如坤寧宮幹清宮這般守衛嚴密,後者如永壽宮賢妃一樣小心細緻的,都不會將重要的消息漏出去。隻是其中到底有多少可以被有心之人利用的地方,讓皇後娘娘細思極恐,最後還是決定來一次大換血,將每位妃子身邊和宮中重要職位都徹底清洗,確保萬無一失。
一下子少了許多人手,事情卻更加繁雜,皇後娘娘也是焦頭爛額。而陛下在幹清宮裏卻總算是揚眉吐氣了:“範愛卿,這推廣新糧食和技術的事兒朕就交給你了,六部尚書全力配合,朕要在半年之內看到成果。若是有陽奉陰違、弄虛作假的,你給朕從嚴處置。”
右相範大峪率領六部尚書拱手應諾,再不敢推諉。
“今年又是大比之年,禮部可做了些秋闈的安排了?”
王尚書便出列:“禮部已經開始安排了。”
建興帝點點頭,也不細問,距離八月還有小半年時間,現在做決定還為時過早,隻提點道:“各地若是有考場年久失修的,一定要盡快進行修繕,盡量給學子們提供好一些的環境。”
王尚書記下,應諾退回原位。
“水泥之事,工部,你們可研究好了?”陛下再問工部劉尚書:“你盡快給朕一個確切的摺子,就和朕給你看的工匠記錄一樣,要標註清晰,簡潔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