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水縣距慶江府三百餘裏,快馬來回不過兩日。陸縣令的師爺喬裝打扮,輕易就通過溫家鄰居之口了解到前段時間溫家的變故,與溫鵬所述大同小異。
雖然還有些許細節差異,王知府已然認定溫鵬所言非虛,所以在接到書信的次日請了自己的夫人出麵接見溫鵬之女。
第18章 才女
王夫人謝氏與王大人伉儷情深,早就聽丈夫說過當年他能得到陛下嘉獎順利升遷知府與這溫鵬有很大關係,也知道給王氏謝氏帶來巨大利益的竹紙便是出自溫鵬之手。因此雖然溫鵬不過是個無官無級的平頭百姓,王大人卻願意親自接見,再三照拂,王夫人愛屋及烏,也打點起精神接見溫止。
看到溫止的時候,王夫人有一瞬間的仲怔,原以為不過是個教養好些的農女,再多也就是相貌清秀,卻沒想到竟然是個有些超然靈氣的美人。雖然禮儀仍有不通,但坦率自然,無一絲矯揉造作,讓人望之心喜。
王夫人沒有女兒,隻一個照麵就喜歡上了溫止,心裏覺得若是自己也有小閨女,就該是這般樣子。待她行禮完畢,立刻拉著她的手,親切的與她說話,還連連招呼下人送上糕點,恨不得親自動手投餵她。
溫止這般表現卻是三分真實七分刻意。她沒學過禮儀,但是記憶中有陪著周宋氏在京城時突擊學習的禮儀課程,並非是一竅不通。隻是她現在的身份就是個農家女,品貌氣質還能說是天生,規矩卻不能做的太好。這幾天她每逢空閑便在腦海中模擬自己的一言一行,在空間中也對著鏡子一遍遍演練,力求能夠不粗鄙不唐突、表現出雖然沒學過禮儀卻優雅率真自帶風度的樣子。
很顯然,她成功了,王夫人看她的眼神中透著發自內心的驚喜。這年頭送選的多是商戶女,家裏但凡有打算的都會早早的請了教習教導,若是宮裏出來的積年老嬤嬤也就罷了,可小小的慶江府裏能有幾戶人家請的起這種水準的?最好也不過是些學過規矩的宮女罷了。宮女們學的東西和宮妃怎能一樣,偏這些人家並不懂,將姑娘們教的刻板又小家子氣,身為世家女的謝氏簡直看一次嘆一次。
在這種情形下,溫止的表現就越發亮眼,謝氏與她交談幾句,立時就忘了她隻是個平民農戶家出來的,竟然問起了她的功課。
話一出口,謝氏才反應過來,正想出聲描補免得溫止尷尬,就聽她笑著說:“若隻說背書寫字的話,便是我家兒郎們也比不上我的,我可是他們的開蒙師傅呢。四書五經經史子集詩書律法甚至棋譜農書地理誌,但凡弟弟們學過的,我便都背過。”
謝氏一臉的驚訝。溫止便笑:“夫人不知道,我們家的人記性都好,算得上過目不忘。當年我家裏窮,買不起許多新書,弟弟們便厚顏借閱,回來默寫,一來二去的成了習慣,我家的書也多了起來,如今滿滿兩個大櫃子的手抄本。我閑時也都看過,不過能背下罷了,若是讓我寫策論做文章卻是不能的。”
這個解釋合情合理,謝氏也算知道了溫止這番風度到底從何而來。世家女子能比凡間女子更出色,不就是見得世麵多嗎?隻是女子向來少出門,男人們議事也不會帶上她們,唯一能了解世情開拓心胸的便是書籍。
看的書多,心智和眼光便不同,其他人還在汲汲營營於柴米油鹽的時候,她們心中已經有了波瀾歷史和遼闊疆域。又有琴棋書畫陶冶情操磨礪性格,這樣的女子哪裏是靠幾個教習和一對阿堵物堆出來的俗人可比的?
謝氏一番想法不過轉了一瞬,臉上的笑意更深:“你既是看過棋譜,可陪我下盤棋?”謝家也是頂尖的世家,她待字閨中時最愛圍棋,後來嫁了王大人也曾有一段時間舉案齊眉興致相投的日子,隻是隨著王大人外放,自己生兒育女,便很少有空閑打棋譜了。如今碰上這個不是世家女卻似世家女的小丫頭,謝氏心中竟然有些意動,見溫止好不膽怯的點頭,立刻讓人送了棋盤來。
圍棋的規則在不同時期有些小差異,但大體上是一樣的,溫止在空間中也學過棋,看的棋譜更是不勝枚舉,加之聰慧的大腦,她說是會下,其實已經算得上很精通了。謝氏起手時還不覺得,十幾子後額頭上便開始有汗,溫止的棋路並不“正統”,是個“野路子”,偏偏走一步算了不知多少步,雖然棋風穩健,並無刁鑽取巧,卻隱隱有大軍碾壓之勢,讓她不得招架。
溫止背過的棋譜可是有許多都是後世才出現的,謝氏自然是從未見過這些下法,一時間被打的措手不及,尚未明白過來溫止的意圖便已經被連吃幾子,一下子落了下風,自然是愈發艱難。
時間已近正午,前院的王知府派了侍女來請夫人,卻得到回信說夫人和溫小姐正下棋下的難捨難分,心中立刻有些好奇了,一個農家女竟能和妻子玩到一塊兒去?他可是和謝氏對弈過,知道謝氏棋力不弱的。
反正自己是長輩,也沒什麽好避諱的,王知府索性攜了溫鵬一塊兒進了內院,果然看到花架子的石桌上殺的興起的兩人。隻是一看之下,王大人就忍不住咦了一聲:他夫人謝氏此時麵色紅潤額角見汗,抿著嘴顯然是緊張極了,對坐的一身嫩黃色長裙的小姑娘反而嘴角帶笑,十分淡然。
他到底是男子,不好仔細打量人家女兒,隻是驚鴻一瞥就看出這個姑娘絕對不流凡俗,一點兒不像是溫鵬這樣的人家能養出來的。伸手示意打算起身行禮的溫家女兒不必在意自己,他輕輕的上前觀看棋局,謝氏執白,溫氏執黑,兩者貌似各犬牙交錯殺的不分上下,可是隻要細看便知,白子的大龍已經被層層封鎖,黑子卻不過是隱而不發,隻需在幾個空檔填上棋子,不消二十步就能將白子大龍絞殺。
雖然還有些許細節差異,王知府已然認定溫鵬所言非虛,所以在接到書信的次日請了自己的夫人出麵接見溫鵬之女。
第18章 才女
王夫人謝氏與王大人伉儷情深,早就聽丈夫說過當年他能得到陛下嘉獎順利升遷知府與這溫鵬有很大關係,也知道給王氏謝氏帶來巨大利益的竹紙便是出自溫鵬之手。因此雖然溫鵬不過是個無官無級的平頭百姓,王大人卻願意親自接見,再三照拂,王夫人愛屋及烏,也打點起精神接見溫止。
看到溫止的時候,王夫人有一瞬間的仲怔,原以為不過是個教養好些的農女,再多也就是相貌清秀,卻沒想到竟然是個有些超然靈氣的美人。雖然禮儀仍有不通,但坦率自然,無一絲矯揉造作,讓人望之心喜。
王夫人沒有女兒,隻一個照麵就喜歡上了溫止,心裏覺得若是自己也有小閨女,就該是這般樣子。待她行禮完畢,立刻拉著她的手,親切的與她說話,還連連招呼下人送上糕點,恨不得親自動手投餵她。
溫止這般表現卻是三分真實七分刻意。她沒學過禮儀,但是記憶中有陪著周宋氏在京城時突擊學習的禮儀課程,並非是一竅不通。隻是她現在的身份就是個農家女,品貌氣質還能說是天生,規矩卻不能做的太好。這幾天她每逢空閑便在腦海中模擬自己的一言一行,在空間中也對著鏡子一遍遍演練,力求能夠不粗鄙不唐突、表現出雖然沒學過禮儀卻優雅率真自帶風度的樣子。
很顯然,她成功了,王夫人看她的眼神中透著發自內心的驚喜。這年頭送選的多是商戶女,家裏但凡有打算的都會早早的請了教習教導,若是宮裏出來的積年老嬤嬤也就罷了,可小小的慶江府裏能有幾戶人家請的起這種水準的?最好也不過是些學過規矩的宮女罷了。宮女們學的東西和宮妃怎能一樣,偏這些人家並不懂,將姑娘們教的刻板又小家子氣,身為世家女的謝氏簡直看一次嘆一次。
在這種情形下,溫止的表現就越發亮眼,謝氏與她交談幾句,立時就忘了她隻是個平民農戶家出來的,竟然問起了她的功課。
話一出口,謝氏才反應過來,正想出聲描補免得溫止尷尬,就聽她笑著說:“若隻說背書寫字的話,便是我家兒郎們也比不上我的,我可是他們的開蒙師傅呢。四書五經經史子集詩書律法甚至棋譜農書地理誌,但凡弟弟們學過的,我便都背過。”
謝氏一臉的驚訝。溫止便笑:“夫人不知道,我們家的人記性都好,算得上過目不忘。當年我家裏窮,買不起許多新書,弟弟們便厚顏借閱,回來默寫,一來二去的成了習慣,我家的書也多了起來,如今滿滿兩個大櫃子的手抄本。我閑時也都看過,不過能背下罷了,若是讓我寫策論做文章卻是不能的。”
這個解釋合情合理,謝氏也算知道了溫止這番風度到底從何而來。世家女子能比凡間女子更出色,不就是見得世麵多嗎?隻是女子向來少出門,男人們議事也不會帶上她們,唯一能了解世情開拓心胸的便是書籍。
看的書多,心智和眼光便不同,其他人還在汲汲營營於柴米油鹽的時候,她們心中已經有了波瀾歷史和遼闊疆域。又有琴棋書畫陶冶情操磨礪性格,這樣的女子哪裏是靠幾個教習和一對阿堵物堆出來的俗人可比的?
謝氏一番想法不過轉了一瞬,臉上的笑意更深:“你既是看過棋譜,可陪我下盤棋?”謝家也是頂尖的世家,她待字閨中時最愛圍棋,後來嫁了王大人也曾有一段時間舉案齊眉興致相投的日子,隻是隨著王大人外放,自己生兒育女,便很少有空閑打棋譜了。如今碰上這個不是世家女卻似世家女的小丫頭,謝氏心中竟然有些意動,見溫止好不膽怯的點頭,立刻讓人送了棋盤來。
圍棋的規則在不同時期有些小差異,但大體上是一樣的,溫止在空間中也學過棋,看的棋譜更是不勝枚舉,加之聰慧的大腦,她說是會下,其實已經算得上很精通了。謝氏起手時還不覺得,十幾子後額頭上便開始有汗,溫止的棋路並不“正統”,是個“野路子”,偏偏走一步算了不知多少步,雖然棋風穩健,並無刁鑽取巧,卻隱隱有大軍碾壓之勢,讓她不得招架。
溫止背過的棋譜可是有許多都是後世才出現的,謝氏自然是從未見過這些下法,一時間被打的措手不及,尚未明白過來溫止的意圖便已經被連吃幾子,一下子落了下風,自然是愈發艱難。
時間已近正午,前院的王知府派了侍女來請夫人,卻得到回信說夫人和溫小姐正下棋下的難捨難分,心中立刻有些好奇了,一個農家女竟能和妻子玩到一塊兒去?他可是和謝氏對弈過,知道謝氏棋力不弱的。
反正自己是長輩,也沒什麽好避諱的,王知府索性攜了溫鵬一塊兒進了內院,果然看到花架子的石桌上殺的興起的兩人。隻是一看之下,王大人就忍不住咦了一聲:他夫人謝氏此時麵色紅潤額角見汗,抿著嘴顯然是緊張極了,對坐的一身嫩黃色長裙的小姑娘反而嘴角帶笑,十分淡然。
他到底是男子,不好仔細打量人家女兒,隻是驚鴻一瞥就看出這個姑娘絕對不流凡俗,一點兒不像是溫鵬這樣的人家能養出來的。伸手示意打算起身行禮的溫家女兒不必在意自己,他輕輕的上前觀看棋局,謝氏執白,溫氏執黑,兩者貌似各犬牙交錯殺的不分上下,可是隻要細看便知,白子的大龍已經被層層封鎖,黑子卻不過是隱而不發,隻需在幾個空檔填上棋子,不消二十步就能將白子大龍絞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