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止是朝花仙子教的,兒子們是溫止教的,可見溫止的才智想法是最接近仙家的,也隻有她還帶著些許神仙本事,要不然她怎麽會的變化之道呢?
溫鵬是凡人,對天神有著源於本能的敬畏和順從,哪怕溫止是女兒,隻要她證實了自己的身份來歷,給家裏帶來好處且從不出錯,溫鵬就會對她言聽計從。
這是水磨工夫的潛移默化,利益才是改變人觀念的最強動力。溫鵬和溫李氏早已成為溫止的擁躉,雖然還保持著輩分上的矜持,但在家庭決策中,溫止的話語權才是最大的。
“最簡單的辦法,趁現在旱情還不嚴重,隨便捏個藉口將地和紙鋪分成賣了,咱們舉家搬遷到州府。雖然整個慶江府都有天災,但州府裏總是安穩的,咱們家有香胰子的方子,想在州府站穩腳跟不算難事,甚至還可以用方子搭上某位貴人的線,給弟弟們某個好出路。”
“州府啊……”溫鵬咋舌,嚮往道:“那可真遠,我都沒去過呢,據說可繁華了。”
溫止卻是皺眉:“這法子牽連最少,操作起來也簡單,但是風險也大。如若是十年之後弟弟身上帶個功名,哪怕隻是個秀才呢,這麽做也有些保障,可現在咱們家都是平民,上有老下有小,母親也擔不起事兒來,一旦有人覬覦您手中的方子,暗中做些手腳,咱們可哭都沒地方哭去,竹籃打水一場空是小事,便是傷了人命也是說不準的。”
溫鵬嚇的一個哆嗦,他正盤算能圈出多少錢來,夠不夠在州府買房子呢,被溫止這一說,立刻擺手:“這法子不好,太危險了。”
溫止也點頭:“第二個法子就是屯糧。現在正是糧價低的時候,咱們悄悄的買進糧食藏好,今年雖然幹旱,但對收成影響不算太大,有前麵幾年的豐收打底,大家家裏都有些餘糧,屯糧的事情可以一直持續到明年開春。有大半年的時間在,隻要小心一些,應該可以不打眼的存夠糧食,雖然為了低調不能讓大家吃飽,至少不會在荒年裏餓死。”
溫鵬點頭,這也是個好法子,他們家田地不多,現在手頭又有了閑錢,買細糧回來改善生活也是有的,無非是被村裏人認為奢侈了些。有今年的產出打底,哪怕明年大旱也完全可以不餓肚子,隻是蝗災和洪澇的兩年必須低調些,哪怕有糧食也要裝作挨餓的樣子。
不過溫止既然說了每個法子都沒把握,想來這樣也是有弊端的,果然溫止接著說道:“這法子最安全,無非是全家小心些罷了,但是三年一過,家裏肯定會一貧如洗,弟弟們讀書的事兒又要推遲了。”
“你可還有別的法子?”學文讀書是溫鵬的執念,如果真連飯都沒得吃也就罷了,可現在還有旁的選擇,他總是希望能兩全的。
“法子是有的,不過動靜大了些,更要看您在陳家村的威信了。”溫止笑道:“天災雖然可怕,但並非無法應對,如果應對的好,隻怕不僅不會有太大的損失,還會給大家帶來好處。隻是很多事情空口無憑的,您可能讓整個村子一條心的按照您的心意做?”
溫鵬眼睛一亮,這是有兩全其美的好法子了?他拍拍胸脯:“你隻管把方法說出來,怎麽做到我來想辦法。”
這話正合了溫止的心意,她認真道:“咱們家一無權二無勢,想要發達必須依託陳家村,就像之前造紙的事兒是一樣的。而陳家村想要在這場災禍中過得去,就要再往上,和官府相互依存。”
“你是說讓裏長去找縣太爺?”溫鵬一臉不可思議,“別看裏長在村裏很有些權威,到了縣裏可什麽都不是。”
“裏長當然找不到縣太爺,但造紙的利益呢?”溫止笑著問。
溫鵬一時語塞。
“財帛動人心,咱們一個小小的陳家村,在貴人眼裏比一隻螞蟻還不如。去年咱們才開始造紙時,一來工藝還不成熟,產量不大紙張不好,雖然賣出去了,但獲利卻不多。可今年就不同了,您數數您每個月拿回家的錢,這還隻是半成的分紅呢,隻怕上麵早就有人開始盯著咱們這些紙了。”
這是實話,每天村裏的生麵孔越來越多,都是打探這竹紙的。
“與其等別人來拿捏咱們,不如咱們主動些,端著好處站在縣太爺麵前。造紙是文雅的事兒,哪怕是拿到麵上說也沒什麽銅臭味,何況這裏頭利益多大?縣太爺要是和咱們陳家村站在一塊兒了,事兒也就好辦的多了。”
溫鵬又開始背著手繞圈:“你繼續說。”
“後麵的事情卻是簡單的。裏長能搭上縣太爺的線,便該將災害的事情說給縣太爺知道,當然理由得他自己編一個能說得過去的。縣太爺若是相信,便將咱們的應對方法告訴縣太爺,成了是一樁功績,不怕縣太爺不感激咱們。便是縣太爺不信,咱們也算報備過了,可以正大光明的想轍自救。”
“你且說說怎麽個應對法子?”
“首先自然還是屯糧。現在家家戶戶都有些餘錢,您若是能說動裏長族長陳先生一同出麵,大家就算有些小心思也不敢違逆。然後便是發動全村養雞養鴨,採摘野菜野果之類的曬幹磨碎餵養。要知道蝗蟲最怕的就是雞鴨這些鳥禽了,您且算一算,咱們全村也有小百來戶人家,今年開始養雞養鴨,哪怕一家就養兩對兒,到後年蝗災的時候也有二十來隻了,一百戶人家就是兩千隻。一隻雞一天至少能吃掉十幾二十隻的蟲子吧,等到蝗蟲來時,您隻用想想,一天四五萬隻的消滅蝗蟲,這蝗災又能鬧出什麽氣候?”
溫鵬是凡人,對天神有著源於本能的敬畏和順從,哪怕溫止是女兒,隻要她證實了自己的身份來歷,給家裏帶來好處且從不出錯,溫鵬就會對她言聽計從。
這是水磨工夫的潛移默化,利益才是改變人觀念的最強動力。溫鵬和溫李氏早已成為溫止的擁躉,雖然還保持著輩分上的矜持,但在家庭決策中,溫止的話語權才是最大的。
“最簡單的辦法,趁現在旱情還不嚴重,隨便捏個藉口將地和紙鋪分成賣了,咱們舉家搬遷到州府。雖然整個慶江府都有天災,但州府裏總是安穩的,咱們家有香胰子的方子,想在州府站穩腳跟不算難事,甚至還可以用方子搭上某位貴人的線,給弟弟們某個好出路。”
“州府啊……”溫鵬咋舌,嚮往道:“那可真遠,我都沒去過呢,據說可繁華了。”
溫止卻是皺眉:“這法子牽連最少,操作起來也簡單,但是風險也大。如若是十年之後弟弟身上帶個功名,哪怕隻是個秀才呢,這麽做也有些保障,可現在咱們家都是平民,上有老下有小,母親也擔不起事兒來,一旦有人覬覦您手中的方子,暗中做些手腳,咱們可哭都沒地方哭去,竹籃打水一場空是小事,便是傷了人命也是說不準的。”
溫鵬嚇的一個哆嗦,他正盤算能圈出多少錢來,夠不夠在州府買房子呢,被溫止這一說,立刻擺手:“這法子不好,太危險了。”
溫止也點頭:“第二個法子就是屯糧。現在正是糧價低的時候,咱們悄悄的買進糧食藏好,今年雖然幹旱,但對收成影響不算太大,有前麵幾年的豐收打底,大家家裏都有些餘糧,屯糧的事情可以一直持續到明年開春。有大半年的時間在,隻要小心一些,應該可以不打眼的存夠糧食,雖然為了低調不能讓大家吃飽,至少不會在荒年裏餓死。”
溫鵬點頭,這也是個好法子,他們家田地不多,現在手頭又有了閑錢,買細糧回來改善生活也是有的,無非是被村裏人認為奢侈了些。有今年的產出打底,哪怕明年大旱也完全可以不餓肚子,隻是蝗災和洪澇的兩年必須低調些,哪怕有糧食也要裝作挨餓的樣子。
不過溫止既然說了每個法子都沒把握,想來這樣也是有弊端的,果然溫止接著說道:“這法子最安全,無非是全家小心些罷了,但是三年一過,家裏肯定會一貧如洗,弟弟們讀書的事兒又要推遲了。”
“你可還有別的法子?”學文讀書是溫鵬的執念,如果真連飯都沒得吃也就罷了,可現在還有旁的選擇,他總是希望能兩全的。
“法子是有的,不過動靜大了些,更要看您在陳家村的威信了。”溫止笑道:“天災雖然可怕,但並非無法應對,如果應對的好,隻怕不僅不會有太大的損失,還會給大家帶來好處。隻是很多事情空口無憑的,您可能讓整個村子一條心的按照您的心意做?”
溫鵬眼睛一亮,這是有兩全其美的好法子了?他拍拍胸脯:“你隻管把方法說出來,怎麽做到我來想辦法。”
這話正合了溫止的心意,她認真道:“咱們家一無權二無勢,想要發達必須依託陳家村,就像之前造紙的事兒是一樣的。而陳家村想要在這場災禍中過得去,就要再往上,和官府相互依存。”
“你是說讓裏長去找縣太爺?”溫鵬一臉不可思議,“別看裏長在村裏很有些權威,到了縣裏可什麽都不是。”
“裏長當然找不到縣太爺,但造紙的利益呢?”溫止笑著問。
溫鵬一時語塞。
“財帛動人心,咱們一個小小的陳家村,在貴人眼裏比一隻螞蟻還不如。去年咱們才開始造紙時,一來工藝還不成熟,產量不大紙張不好,雖然賣出去了,但獲利卻不多。可今年就不同了,您數數您每個月拿回家的錢,這還隻是半成的分紅呢,隻怕上麵早就有人開始盯著咱們這些紙了。”
這是實話,每天村裏的生麵孔越來越多,都是打探這竹紙的。
“與其等別人來拿捏咱們,不如咱們主動些,端著好處站在縣太爺麵前。造紙是文雅的事兒,哪怕是拿到麵上說也沒什麽銅臭味,何況這裏頭利益多大?縣太爺要是和咱們陳家村站在一塊兒了,事兒也就好辦的多了。”
溫鵬又開始背著手繞圈:“你繼續說。”
“後麵的事情卻是簡單的。裏長能搭上縣太爺的線,便該將災害的事情說給縣太爺知道,當然理由得他自己編一個能說得過去的。縣太爺若是相信,便將咱們的應對方法告訴縣太爺,成了是一樁功績,不怕縣太爺不感激咱們。便是縣太爺不信,咱們也算報備過了,可以正大光明的想轍自救。”
“你且說說怎麽個應對法子?”
“首先自然還是屯糧。現在家家戶戶都有些餘錢,您若是能說動裏長族長陳先生一同出麵,大家就算有些小心思也不敢違逆。然後便是發動全村養雞養鴨,採摘野菜野果之類的曬幹磨碎餵養。要知道蝗蟲最怕的就是雞鴨這些鳥禽了,您且算一算,咱們全村也有小百來戶人家,今年開始養雞養鴨,哪怕一家就養兩對兒,到後年蝗災的時候也有二十來隻了,一百戶人家就是兩千隻。一隻雞一天至少能吃掉十幾二十隻的蟲子吧,等到蝗蟲來時,您隻用想想,一天四五萬隻的消滅蝗蟲,這蝗災又能鬧出什麽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