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些簡單的小玩意兒,花不了幾個錢,溫鵬二話沒說就去辦了。溫李氏知道後也連聲感慨:“之前溫止看學文看的緊,我還怕她不會心疼弟弟,可見是我錯怪她了。”
“溫止是個好的,隻是書上也說玉不琢不成器,她這麽嚴格也是為了學文好,其實在心裏,她比誰都疼她弟弟呢。”溫鵬勸道:“您也看到了,學文可最聽阿止的話,就算阿止一刻不停的壓著他念書,他也笑的樂嗬嗬的。”
那當然是因為背書並不難,而背出來後有獎勵,不過這些事兒溫止不會跟他們講。在溫李氏看來,事情就變成了這樣:“學文是文昌帝君的弟子,天生就愛讀書,之前忘了自己讀書的能耐都是被人害的,溫止壓著他念書,可不就是為了讓他能想起來麽?我們要是拘著溫止,恐怕才是害了學文呢。”
被自己洗腦後的溫李氏和溫鵬更加放心溫止對溫學文的教導,紅袖看著兒子和溫止親近,說沒有心酸嫉妒是不可能的,但是上有婆婆丈夫的壓製,自己也明白這事兒對學文有好處,再多的酸楚也隻能壓抑在心裏。
好在肚子裏這個分走了紅袖許多精神,讓她沒太多功夫關注學文和溫止。等到臘月十二的夜裏,已經生過兩胎的紅袖在陣痛了一個時辰後生下了第二個兒子,溫鵬早就想好了名字,就叫溫學書。
多一張嘴便多出不少開支,全家人一邊歡喜一邊發愁,不過在溫止的記憶中,這一兩年都是風調雨順的好年景,也沒什麽天災人禍,雖然活的緊巴巴的,但家裏肯定不會有人餓死,也就打消了作妖給家裏增加收入的想法。
畢竟一個仙童轉世已經很逆天了,不停強調學文需要低調才沒被溫家人宣揚出去,她可不想毫無根基和底氣的在這個迷信又殘酷的年代裏被人發現了異常。
第8章 進項
對於這個繈褓中的二弟,溫止同樣表現了自己的關心,並且在又一次得到慧果的時候向家人提議:“要不咱們把慧果分成兩份,兩個弟弟輪著用吧?”
紅袖愣了片刻後便意動了,在她看來,溫學文已經被溫止給養熟了,她需要另一個同樣聰明和有出息的孩子當做自己將來的依靠。溫鵬和溫李氏顯然沒想過這種方法,在一個兒子出息一個兒子平庸和兩個兒子都有些聰明之間掙紮徘徊,最後還是溫鵬問道:“你可確定學書能用?”
“慧果隻是靈果,又不是仙丹,凡人也是能用的,且朝花姐姐說過,慧果的作用隻在六歲之前,用的越早越好,大弟已經快三歲了,而二弟才剛出生,一口先天真氣未散,有慧果加持後雖然比不上大弟仙人轉世之體,但也能吸收靈氣變得聰明。”大腦的開發越小越好,這是現代已經被證實的事情。
“那就兩個孩子都吃。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學書要是比學文差的太多,今後心中肯定是有芥蒂的,不如兩個孩子都一樣兒聰明,今後也能互相幫襯。”溫李氏也想通了,學書聰明些對學文總沒有壞處,便是給學文當個左膀右臂的也好。
“隻是這樣一來,大弟開智便達不到最好的效果,雖然比一般人聰明,卻也隻是個小天才罷了。”溫止故作失望道。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同樣是你弟弟,總不能厚此薄彼。”看到溫鵬似乎有所動搖,紅袖也趕緊說道:“人都說笨鳥先飛,你平日裏多教一教弟弟念書,便是沒那麽聰明也能靠勤快補上去的。”
“娘說的對,是我想錯了,念書好不好,還是要看弟弟們長大了是否刻苦才對。”溫止對紅袖一笑,將手裏的紅果塞入學書的嘴裏,口裏念道:“弟弟變聰明哦,等你大些姐姐就教你念書習字。”
事情總是沒法盡善盡美的,溫鵬自知家裏有文昌帝君眷顧,已經是比別人占了許多便宜了,哪裏還會抱怨,趕忙又帶著一家人拜過文昌帝君,算是將自家的決定上達天聽以免帝君怪罪,這才看著小兒子喜笑顏開:這樣一來,家裏就可以出兩個讀書人了。
溫止看他們竟然願意對兒子們公平對待,心中意外的平和了一些——至少不是那麽自私自利的如溫家宗族一般用養蠱的方式對待孩子們。不過這樣一來,一些計劃就需要改變了,至少家裏要有一定的錢財和糧食,以保證供養讀書人後不至於讓大家餓死。
光靠著那幾畝貧瘠的田地顯然是不夠的,何況在溫止的記憶中,兩年後便有一場大旱,旱情持續兩年,接著便是蝗災,蝗災之後是洪水,而溫家的兒子們一個接一個的降生,家裏幾乎揭不開鍋,所以紅袖才會毫不猶豫的把溫止賣給了人牙子換取錢財和米糧。
如今的溫止確信自己不會被賣掉,但是災禍和貧窮卻是實實在在不可避免的,原本不打算走發家致富種田流道路的溫止默默的給了自己一個巴掌:打臉了,略疼。
夜裏,溫止躺在床上默默的掰手指:“要麽是紙張玻璃肥皂,要麽是紅薯玉米土豆,如果是宋朝之前還可以加上炒茶和葡萄酒,穿越文基本上就是這套路。至於賣小吃之類的就算了,溫家估計拉不下這個臉來。”
歷史上三種作物基本都是在十六世紀傳入中國,但需要改良和推廣。而三種工業產品中,玻璃作為奢侈品牽扯的利益太廣,隻有造紙術和肥皂這種生活用品的性價比是最高的。
“溫止是個好的,隻是書上也說玉不琢不成器,她這麽嚴格也是為了學文好,其實在心裏,她比誰都疼她弟弟呢。”溫鵬勸道:“您也看到了,學文可最聽阿止的話,就算阿止一刻不停的壓著他念書,他也笑的樂嗬嗬的。”
那當然是因為背書並不難,而背出來後有獎勵,不過這些事兒溫止不會跟他們講。在溫李氏看來,事情就變成了這樣:“學文是文昌帝君的弟子,天生就愛讀書,之前忘了自己讀書的能耐都是被人害的,溫止壓著他念書,可不就是為了讓他能想起來麽?我們要是拘著溫止,恐怕才是害了學文呢。”
被自己洗腦後的溫李氏和溫鵬更加放心溫止對溫學文的教導,紅袖看著兒子和溫止親近,說沒有心酸嫉妒是不可能的,但是上有婆婆丈夫的壓製,自己也明白這事兒對學文有好處,再多的酸楚也隻能壓抑在心裏。
好在肚子裏這個分走了紅袖許多精神,讓她沒太多功夫關注學文和溫止。等到臘月十二的夜裏,已經生過兩胎的紅袖在陣痛了一個時辰後生下了第二個兒子,溫鵬早就想好了名字,就叫溫學書。
多一張嘴便多出不少開支,全家人一邊歡喜一邊發愁,不過在溫止的記憶中,這一兩年都是風調雨順的好年景,也沒什麽天災人禍,雖然活的緊巴巴的,但家裏肯定不會有人餓死,也就打消了作妖給家裏增加收入的想法。
畢竟一個仙童轉世已經很逆天了,不停強調學文需要低調才沒被溫家人宣揚出去,她可不想毫無根基和底氣的在這個迷信又殘酷的年代裏被人發現了異常。
第8章 進項
對於這個繈褓中的二弟,溫止同樣表現了自己的關心,並且在又一次得到慧果的時候向家人提議:“要不咱們把慧果分成兩份,兩個弟弟輪著用吧?”
紅袖愣了片刻後便意動了,在她看來,溫學文已經被溫止給養熟了,她需要另一個同樣聰明和有出息的孩子當做自己將來的依靠。溫鵬和溫李氏顯然沒想過這種方法,在一個兒子出息一個兒子平庸和兩個兒子都有些聰明之間掙紮徘徊,最後還是溫鵬問道:“你可確定學書能用?”
“慧果隻是靈果,又不是仙丹,凡人也是能用的,且朝花姐姐說過,慧果的作用隻在六歲之前,用的越早越好,大弟已經快三歲了,而二弟才剛出生,一口先天真氣未散,有慧果加持後雖然比不上大弟仙人轉世之體,但也能吸收靈氣變得聰明。”大腦的開發越小越好,這是現代已經被證實的事情。
“那就兩個孩子都吃。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學書要是比學文差的太多,今後心中肯定是有芥蒂的,不如兩個孩子都一樣兒聰明,今後也能互相幫襯。”溫李氏也想通了,學書聰明些對學文總沒有壞處,便是給學文當個左膀右臂的也好。
“隻是這樣一來,大弟開智便達不到最好的效果,雖然比一般人聰明,卻也隻是個小天才罷了。”溫止故作失望道。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同樣是你弟弟,總不能厚此薄彼。”看到溫鵬似乎有所動搖,紅袖也趕緊說道:“人都說笨鳥先飛,你平日裏多教一教弟弟念書,便是沒那麽聰明也能靠勤快補上去的。”
“娘說的對,是我想錯了,念書好不好,還是要看弟弟們長大了是否刻苦才對。”溫止對紅袖一笑,將手裏的紅果塞入學書的嘴裏,口裏念道:“弟弟變聰明哦,等你大些姐姐就教你念書習字。”
事情總是沒法盡善盡美的,溫鵬自知家裏有文昌帝君眷顧,已經是比別人占了許多便宜了,哪裏還會抱怨,趕忙又帶著一家人拜過文昌帝君,算是將自家的決定上達天聽以免帝君怪罪,這才看著小兒子喜笑顏開:這樣一來,家裏就可以出兩個讀書人了。
溫止看他們竟然願意對兒子們公平對待,心中意外的平和了一些——至少不是那麽自私自利的如溫家宗族一般用養蠱的方式對待孩子們。不過這樣一來,一些計劃就需要改變了,至少家裏要有一定的錢財和糧食,以保證供養讀書人後不至於讓大家餓死。
光靠著那幾畝貧瘠的田地顯然是不夠的,何況在溫止的記憶中,兩年後便有一場大旱,旱情持續兩年,接著便是蝗災,蝗災之後是洪水,而溫家的兒子們一個接一個的降生,家裏幾乎揭不開鍋,所以紅袖才會毫不猶豫的把溫止賣給了人牙子換取錢財和米糧。
如今的溫止確信自己不會被賣掉,但是災禍和貧窮卻是實實在在不可避免的,原本不打算走發家致富種田流道路的溫止默默的給了自己一個巴掌:打臉了,略疼。
夜裏,溫止躺在床上默默的掰手指:“要麽是紙張玻璃肥皂,要麽是紅薯玉米土豆,如果是宋朝之前還可以加上炒茶和葡萄酒,穿越文基本上就是這套路。至於賣小吃之類的就算了,溫家估計拉不下這個臉來。”
歷史上三種作物基本都是在十六世紀傳入中國,但需要改良和推廣。而三種工業產品中,玻璃作為奢侈品牽扯的利益太廣,隻有造紙術和肥皂這種生活用品的性價比是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