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日,皇上睡在了苗節妃那裏,苗節妃告訴他張燕不是畏罪自殺,而是不想連累大家。
皇上隻是覺得曹皇後太陰險了,以前後宮一向都不會有殘害皇嗣之事,出了一個雯貴人,已經殺了,起碼她僅僅是一個貴人。但是現在不同了,皇上之所以睡在節妃這裏,是要提醒她好好保護他們的兒子趙昕。他已經欠下了兩個人的人情:郭蓉,張燕。對於張燕他的心裏充滿了愧疚,無論如何不能讓她這樣無緣無故的死了,入宮幾年,出於自己的私心,連個嬪位也沒有給她,她也從來不爭不使手段,如今還讓她含冤莫白,一定要給她一個名分。
本章完
第19章 生死兩皇後 龐妃入冷宮
朝堂之上,皇上向大家提議如何追封淨妃與張燕之事,有的當初反對廢後之官員由於此時新皇後已定,自然不可提恢復淨妃之事,否則一定被曹皇後陷害,都隻是以後宮妃嬪下葬,至於張燕大家則是隻字不提。
皇上知道自己這次的壓力很大,不過幸好自己做足了準備工作,就說:“朕決定追封張燕為溫成皇後,眾卿有何意見?”
此言一出,當時就有一位禮部官員明白了皇上有意要陷皇後於尷尬境地,皆因她嫉妒淨妃,怕自己後位不保,而害死淨妃,嫁禍張氏,就說:“張氏溫柔婉約,與世無爭,又賢良淑德,吾皇追封為溫成皇後乃是聖名之舉。”
而很多人卻是反對聲不斷,說是當今有皇後,不可追封其他人。
因為此事,朝廷分成兩派:一派站在皇上這邊,另一派站在皇後那邊。皇上自得其樂地看他們在朝堂之上相互爭論,而自己早就準備好坐山觀虎鬥了,朝廷官員皇上已經取得大部分支持者,靜等結果。
直到中午,大家還在爭論不休。總管太監劉裕端來糕點,皇上邊吃邊看。
丞相王延齡看皇上用午膳就明白他已胸有成竹,於是上來說:“皇上打算何時收場?”
皇上拿了一塊糕點說:“愛卿餓了吧?陪朕一起吃。”
“謝皇上。”王丞相陪著皇上吃著點心問:“皇上,是否心裏有數?”
“吃飯即可,飯後自有結果。”皇上邊吃邊看著。
又過了半個時辰,王延齡看皇上笑了,自然明白了。
隻見禮部尚書金寵上前一步說:“追封之事乃是我禮部之事,各位請聽在下一言。”
皇上看著他,所有人都安靜下來了。
“張氏出身平凡,入宮四載得聖上恩寵。淨妃出家之後又時常去長寧宮探視,四年來不曾間斷,足見她深知感恩戴德。在後宮與人為善,深得後宮妃嬪喜愛,皇長子雍王趙昕又已認她為義母,足見她可母儀天下。對於如此之女子早亡,乃是我大宋之失。當今皇後深明大義,也經常與臣說張氏賢良,早該晉封(貴妃,隻是這金尚書沒有說出,否則不好追封皇後)。如今陛下聖明,與皇後同時想到追封,因此這溫成之冠張氏當得。”
丞相知道了,皇上為何在午膳後差人請來了皇後,原來是想讓她無言以對。就下跪說:“皇上思慮周全,英明神武;皇後大方得體,乃是我大宋之幸。這追封張氏想來也經帝後同意,諸位也無需再過爭辯了。”
皇後一言不發,隻知道自己不該前來,但終究還是無法駕馭前朝官員,她看著皇上胸有成竹的樣子,也隻得起身行禮說:“陛下英明,張氏早該冊封,乃是臣妾之疏忽,如今追封乃是順應天意。”
朝下反對之人自然明白皇後的尷尬境地,任何人都不可能在前朝得罪皇上,現在皇上可不是當初未親政的皇上,如今的皇上乃是大權在手,不允許任何人反對的帝王。都紛紛下跪奉承著皇上英明!
自此以後,曹皇後無論如何也再難得到聖眷,她清楚地知道皇上是因為淨妃之事遷怒自己,不過也無妨,畢竟她死了不會再有人構成威脅了,自己的皇後之位保住了。
雖然因為張燕使自己陷入了尷尬境界,如今人已不再,追封皇後她也無法享受了。
——————————————————————————————
一日,皇上與劉裕在禦花園餵魚,麗妃龐鳳和貼身侍女湘萍在附近和垂柳下收集露水。
隻見湘萍拉著龐鳳說:“娘娘小心點,湖邊並不安全。”
龐鳳笑著說:“湖邊露水較多,這樣我們就能採到更多了。”
湘萍笑了開玩笑說:“難怪娘娘如此討人喜歡,我若為男子定會娶你為妻。”
“討打。”龐鳳說完就拿著柳條向湘萍打來,兩人嬉戲著……
皇上看著她們,欣慰地笑了……
忽然龐鳳不小心,頭暈,險些跌進湖中,皇上馬上過來抱住她:“沒事吧?”
過了一會兒,龐鳳才好一點:“參見皇上!”
“免禮吧,怎會玩著玩著頭暈了?”
“臣妾也不曉得。”龐鳳的確不清楚。
皇上對劉裕說:“小劉,宣宋禦醫至此。”
“是。”劉裕離開了。
龐鳳才說:“臣妾隻是偶感不適,皇上不可如此小題大做。”
皇上隻是覺得曹皇後太陰險了,以前後宮一向都不會有殘害皇嗣之事,出了一個雯貴人,已經殺了,起碼她僅僅是一個貴人。但是現在不同了,皇上之所以睡在節妃這裏,是要提醒她好好保護他們的兒子趙昕。他已經欠下了兩個人的人情:郭蓉,張燕。對於張燕他的心裏充滿了愧疚,無論如何不能讓她這樣無緣無故的死了,入宮幾年,出於自己的私心,連個嬪位也沒有給她,她也從來不爭不使手段,如今還讓她含冤莫白,一定要給她一個名分。
本章完
第19章 生死兩皇後 龐妃入冷宮
朝堂之上,皇上向大家提議如何追封淨妃與張燕之事,有的當初反對廢後之官員由於此時新皇後已定,自然不可提恢復淨妃之事,否則一定被曹皇後陷害,都隻是以後宮妃嬪下葬,至於張燕大家則是隻字不提。
皇上知道自己這次的壓力很大,不過幸好自己做足了準備工作,就說:“朕決定追封張燕為溫成皇後,眾卿有何意見?”
此言一出,當時就有一位禮部官員明白了皇上有意要陷皇後於尷尬境地,皆因她嫉妒淨妃,怕自己後位不保,而害死淨妃,嫁禍張氏,就說:“張氏溫柔婉約,與世無爭,又賢良淑德,吾皇追封為溫成皇後乃是聖名之舉。”
而很多人卻是反對聲不斷,說是當今有皇後,不可追封其他人。
因為此事,朝廷分成兩派:一派站在皇上這邊,另一派站在皇後那邊。皇上自得其樂地看他們在朝堂之上相互爭論,而自己早就準備好坐山觀虎鬥了,朝廷官員皇上已經取得大部分支持者,靜等結果。
直到中午,大家還在爭論不休。總管太監劉裕端來糕點,皇上邊吃邊看。
丞相王延齡看皇上用午膳就明白他已胸有成竹,於是上來說:“皇上打算何時收場?”
皇上拿了一塊糕點說:“愛卿餓了吧?陪朕一起吃。”
“謝皇上。”王丞相陪著皇上吃著點心問:“皇上,是否心裏有數?”
“吃飯即可,飯後自有結果。”皇上邊吃邊看著。
又過了半個時辰,王延齡看皇上笑了,自然明白了。
隻見禮部尚書金寵上前一步說:“追封之事乃是我禮部之事,各位請聽在下一言。”
皇上看著他,所有人都安靜下來了。
“張氏出身平凡,入宮四載得聖上恩寵。淨妃出家之後又時常去長寧宮探視,四年來不曾間斷,足見她深知感恩戴德。在後宮與人為善,深得後宮妃嬪喜愛,皇長子雍王趙昕又已認她為義母,足見她可母儀天下。對於如此之女子早亡,乃是我大宋之失。當今皇後深明大義,也經常與臣說張氏賢良,早該晉封(貴妃,隻是這金尚書沒有說出,否則不好追封皇後)。如今陛下聖明,與皇後同時想到追封,因此這溫成之冠張氏當得。”
丞相知道了,皇上為何在午膳後差人請來了皇後,原來是想讓她無言以對。就下跪說:“皇上思慮周全,英明神武;皇後大方得體,乃是我大宋之幸。這追封張氏想來也經帝後同意,諸位也無需再過爭辯了。”
皇後一言不發,隻知道自己不該前來,但終究還是無法駕馭前朝官員,她看著皇上胸有成竹的樣子,也隻得起身行禮說:“陛下英明,張氏早該冊封,乃是臣妾之疏忽,如今追封乃是順應天意。”
朝下反對之人自然明白皇後的尷尬境地,任何人都不可能在前朝得罪皇上,現在皇上可不是當初未親政的皇上,如今的皇上乃是大權在手,不允許任何人反對的帝王。都紛紛下跪奉承著皇上英明!
自此以後,曹皇後無論如何也再難得到聖眷,她清楚地知道皇上是因為淨妃之事遷怒自己,不過也無妨,畢竟她死了不會再有人構成威脅了,自己的皇後之位保住了。
雖然因為張燕使自己陷入了尷尬境界,如今人已不再,追封皇後她也無法享受了。
——————————————————————————————
一日,皇上與劉裕在禦花園餵魚,麗妃龐鳳和貼身侍女湘萍在附近和垂柳下收集露水。
隻見湘萍拉著龐鳳說:“娘娘小心點,湖邊並不安全。”
龐鳳笑著說:“湖邊露水較多,這樣我們就能採到更多了。”
湘萍笑了開玩笑說:“難怪娘娘如此討人喜歡,我若為男子定會娶你為妻。”
“討打。”龐鳳說完就拿著柳條向湘萍打來,兩人嬉戲著……
皇上看著她們,欣慰地笑了……
忽然龐鳳不小心,頭暈,險些跌進湖中,皇上馬上過來抱住她:“沒事吧?”
過了一會兒,龐鳳才好一點:“參見皇上!”
“免禮吧,怎會玩著玩著頭暈了?”
“臣妾也不曉得。”龐鳳的確不清楚。
皇上對劉裕說:“小劉,宣宋禦醫至此。”
“是。”劉裕離開了。
龐鳳才說:“臣妾隻是偶感不適,皇上不可如此小題大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