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笑著說:“給母妃的壽禮早就送去了,那次派陳琳去是轉告父王,母妃的生辰無法脫身。”


    “孩子,給你母妃盡孝這件事哀家怎會阻止呢?”


    “母後深明大義,孩兒明白。”皇上沒有再說別的。


    太後說:“既然皇兒不知,那麽如今知曉了,你有什麽好的建議?”


    “我大宋自□□打下江山至今,一向秉承以文治天下,孩兒自當銘記。隻是若無武人亦不可行。”


    太後暗暗點頭:看來皇上日漸成熟了,親政是早晚之事。


    “因此孩兒想開武試,不知母後意下如何?”


    太後拉著皇上的手說:“這的確是大宋首例,你可要頂得住壓力啊,孩子。”


    皇上沒想到太後會連續稱呼自己“孩子”,自從自己被封為皇太子以後,先帝與太後一向都是嚴加管教,即使做了皇帝以後,太後亦是如此。如今她卻一改以前的態度,就說:“孩兒願聽母後教誨。”


    “朝中有一部分官員不願意武人在京為官,是擔心他們掌握生殺大權,對我趙氏江山構成威脅。那些守舊派自然會以□□、太宗和先帝遺訓來阻撓。哀家三年前就想過開武試,隻是那時你年紀尚幼,若是開了武試,會對你親政造成不必要的阻礙。如今你已長大,該培植一些自己的親信了。”


    “母後……”皇上聽太後的意思好像是有意讓自己親政,不覺有些興奮,可是他又不能表現出來,就故意平靜地說:“大宋如今四方平定,孩兒自認為暫時沒有能力親政。”


    太後搖搖頭笑著說:“哀家年齡大了,你來協助哀家吧,等將來時機成熟大宋就是你的了,皇兒。”


    皇後暗想:若是皇上親政,自己就可以真正掌管後宮了。


    皇上行了一禮說:“多謝母後。”


    “一家人何必如此客氣?蓉兒。”太後對皇後說:“後宮之中妃嬪不多,身為皇後,你也該早日為皇上著想。”


    皇後說:“是,臣妾已經在物色人選了。”


    “可有合適的人選?”


    “龐吉龐大人有一千金名叫龐鳳,王倫王大人的妹妹王曦(《包青天》之九道本裏的王才人),工部尚誌明尚侍郎的女兒尚柔,楊黎楊中郎的堂妹楊婉(此二位是歷史上的尚、楊二美人),都是年齡相當,品行不錯之人。”


    “哀家聽說龐吉之女已有婆家,不知是否屬實?”太後知道龐吉與自己不對付,若是將他女兒迎進宮中,隻怕不大好。


    皇後馬上說:“母後,臣妾見過龐小姐,傳言並不屬實。那龐小姐是個溫柔賢惠,大方得體之女子,又做得一手好菜,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宮中妃嬪顯少有如此全能之人。”


    太後點點頭不再說話,過了一會兒才說:“聽說賢王府也有一位賢淑的閨閣女子,不知你們可曾見過?”


    皇上愣了一下,沒有說話。


    皇後皺了一下眉說:“臣妾在狄娘娘生辰之日見過,閨名楊雲,乃是狄娘娘姐姐之女。”皇後看著皇上說:“想來皇上應該認識這個表妹?”


    皇上點點頭說:“那都是十幾年前的時候了,多年未見不知她如今變成什麽樣?”


    “既然認識,你們夫妻有時間去看一下,若是狄娘娘不反對,可與其他四位一同迎進宮中。”太後暗想:既然皇上不承認,弄進宮中也好,在自己眼皮底下,總比讓皇上想著這麽一位宮外之人好多了。


    帝後不再多說,各有自己的想法。


    “好了,禮部大考之事皇上多加與八王爺商量,後宮之事皇後多多費心,哀家要休息了。”


    皇上與皇後都離開了。


    郭槐問:“娘娘為何非要將楊氏弄進宮中?”


    “哀家聽說那楊雲從小與皇上一起玩耍,想來情意是有的。此次狄娘娘將她接進京城,天曉得是何想法?不如讓她進宮,免除一患。”太後說完就被郭槐扶著回了內室。


    ————————————————


    皇後見回來後,皇上就一直沒有說話,便沏了一碗茶給他。


    皇後先開了口:“皇上,你希望雲表妹進宮嗎?”


    “為何如此問?”


    “臣妾自從嫁給陛下以後便是陛下之人,有些事情必須經過你的同意,若是我們一起去了父王那裏,臣妾也是有選擇的權利,若是陛下或母妃有意見,臣妾自是與你一起。”


    皇上看著她很久,才放下茶碗,拉著她的手說:“蓉兒,陪朕上床休息一會兒吧!”皇帝終究還是沒有說出他想要楊雲進宮之言。


    過了幾日,二人便去了八賢王府,皇上與八王爺商議大考之事,皇後在看過楊雲之後最終決定選個黃道吉日,將五人迎進後宮。


    ————————————————


    楊雲、龐鳳與尚柔分別被封為雲貴人,麗貴人,雯貴人;王曦與楊婉被封為王才人,楊才人。之所以如此位分不同,是因為楊雲與尚柔出身比較好,龐鳳則是被太後提上去的,另外兩位地位略低,所以隻做了才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七五同人)帝王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盈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盈娜並收藏(七五同人)帝王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