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與妻書+方燒臘+曹冰粉+喬涼粉+麗人行 作者:盛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好在,我們至少知道他在哪裏。”某一天,牌桌上,李老太太對小李太太說。
“是。”小李太太甚至是有點微笑,“子明有分寸。”
小李太太的微笑是發自內心的,和周圍的人們比較之下,李子明的確是非常有分寸的了。結婚多年,家裏一房姨太太也沒有,除若蓮外,同別的任何女子都沒有瓜葛。有人甚至說他是柳下惠——這事緣起於一次醉酒後他的某個丫頭企圖勾引他而未遂。那個丫頭不但很有幾分姿色,且一直是在書房服侍的,當真知書達禮,頗有才名。出了這事以後,被小李太太很厚道地發放出門了。某些時候,小李太太甚至在心底感激若蓮的存在——這個女人是永遠不會被娶進門的,且,李子明似乎也從來不曾真正沉迷過。一個月偶爾一兩次睡在別處,對已經結婚十餘年的他們來說,的確是一件小事。
而這些年來,若蓮也絕非李子明一個客人。常來常往的,還有那麽一兩名。張二爺算一個,還有一名童先生,另外,還有一個南京的馮先生。馮先生不常來,一年兩年才出現一次。所以,誰也不曾擔心過張若蓮和李子明之間會生出些什麽沒有分寸的故事來。
翻來覆去地想了好幾回,小鳳仙其實還是一點頭緒都沒有。從自己的年齡上來看,是李子明女兒的可能性不大——自己出生的時候,正是李子明麟兒初誕,絕足於張家的時候。
第8章
“這一次,你代我走一趟。”張雪亭把一口箱子交給若蓮。那是一隻上好的牛皮箱子,四隻角包著銅片,箱體上有細微暗花,是有年頭的東西了。“到了地頭,多呆些日子,一直到事情完結再回來吧。這段時間你的損失我會補給你的。”
“不用了。”若蓮說,“但我想帶著小鳳仙一道。”
“也好。”張雪亭點頭,“這孩子秋天就要出發了吧,準備得怎麽樣?”
“還沒開始備呢。不過也沒什麽好準備的。備得再好,出去了還是得靠她自己。”若蓮說。
“那倒也是。”張雪亭說,“你明天就動身吧。有什麽事打電報回來。”
“好的。”若蓮點點頭,把嫣然叫進來拎箱子,“母親,沒什麽事的話,我這就回去收拾一下。”
“嗯……”張雪亭沉吟了一下,“如果那邊有要求的話,這箱子裏的東西,你讓他挑一樣陪著去吧。其餘的,還好端端地給我帶回來。另外,如果呆的時間長,到槐樹胡同去一次。地址我放在箱子裏了。”
“明白。”
這是一趟不知道長短的差。短的話,也許七八天,長的話,也許一兩個月。北京的林家打電報來,林季新病入膏肓,就在這幾天了。這個垂死的病人的最後願望是要想見見張雪亭。
若蓮回到自家院子的時候,劉勇已經等了她好一陣。自從劉勇和老王交割清楚以後,就遵從若蓮的吩咐,考慮自己到底做什麽生意最好。“本錢什麽的你不必擔心。”若蓮這樣告訴他,“單選你最喜歡,最有把握的事情來做。”
“我還是想開米行。”劉勇說。他斜簽著身子坐在椅子上,一雙大手規規矩矩地放在膝蓋上,“這個我熟悉一些。另外,不管什麽時候,人總是要吃飯的。”
“可以。”若蓮點頭,“現在你本錢充足了,可以做得稍微大點了。”
“比我原來的大一點點就行了。”劉勇說,“那天我看到真正做大生意的人了。我不行。做不了他們。做得大,靠零賣是不可能的,得再發到各家小的米行。甚至發到外地去。這些路子人家都熟了,我們插不進去。還不如就還是和我以前一樣,做零賣。一家穩定了,另外選地方,再開一家。每家賺錢不多,但風險也不大。一家一家做起來,賺錢就多了。等到那個時候,再往真正大大裏做也不晚。”
“很好。”若蓮眼睛裏閃過一絲光,“你是個穩重人。就照你說的做好了。要多少錢同我說一聲就行。”略頓一頓,“明天我要到北京去一趟,什麽時候回來現在還說不準。你先去合計著。款子等下我先給你一部分。凡事你看著辦,不用事事來問我。月底把帳目什麽的給我看一下就可以了。”
這是小鳳仙第一次出遠門。在過去的十四年裏,雖然偶爾也和姐妹們郊遊,甚至和母親去過一兩次南京,和這次比起來,都算不了什麽。當然,這一次,和她即將開始的旅程比起來,又算不了什麽了。母女倆包了一個軟臥包廂,還帶上嫣然隨侍,一路上說說笑笑,倒也並不覺得悶。偶爾,在母親午休的時候,小鳳仙望向窗外,鐵路在平原上延展,那些樹那些房子飛快地後退,後退,一直看不見。田野裏偶爾有農人的身影,還有牛,有時還看得到雞。其實都不算什麽新鮮的景物,可因為在旅途,一切又都透著點不同了。有時候她為自己有點雀躍的心情害羞,覺得自己真是小船不堪重載,要是在明鐺看來,一切都沒有什麽了不起吧。要是在寧秀表姐看來,一定更沒有什麽了不起了——寧秀,她去了那麽遠那麽遠的地方,寫信回來描述的風光是自己想也沒有想到過的。當然,寧秀的信大都是寫給張雪亭的,但是每一次都會夾上一頁紙,問候張若蓮和小鳳仙。不知道寧秀表姐現在好不好,不知道她是否已經得知她們這一趟要去看林季新。
“是。”小李太太甚至是有點微笑,“子明有分寸。”
小李太太的微笑是發自內心的,和周圍的人們比較之下,李子明的確是非常有分寸的了。結婚多年,家裏一房姨太太也沒有,除若蓮外,同別的任何女子都沒有瓜葛。有人甚至說他是柳下惠——這事緣起於一次醉酒後他的某個丫頭企圖勾引他而未遂。那個丫頭不但很有幾分姿色,且一直是在書房服侍的,當真知書達禮,頗有才名。出了這事以後,被小李太太很厚道地發放出門了。某些時候,小李太太甚至在心底感激若蓮的存在——這個女人是永遠不會被娶進門的,且,李子明似乎也從來不曾真正沉迷過。一個月偶爾一兩次睡在別處,對已經結婚十餘年的他們來說,的確是一件小事。
而這些年來,若蓮也絕非李子明一個客人。常來常往的,還有那麽一兩名。張二爺算一個,還有一名童先生,另外,還有一個南京的馮先生。馮先生不常來,一年兩年才出現一次。所以,誰也不曾擔心過張若蓮和李子明之間會生出些什麽沒有分寸的故事來。
翻來覆去地想了好幾回,小鳳仙其實還是一點頭緒都沒有。從自己的年齡上來看,是李子明女兒的可能性不大——自己出生的時候,正是李子明麟兒初誕,絕足於張家的時候。
第8章
“這一次,你代我走一趟。”張雪亭把一口箱子交給若蓮。那是一隻上好的牛皮箱子,四隻角包著銅片,箱體上有細微暗花,是有年頭的東西了。“到了地頭,多呆些日子,一直到事情完結再回來吧。這段時間你的損失我會補給你的。”
“不用了。”若蓮說,“但我想帶著小鳳仙一道。”
“也好。”張雪亭點頭,“這孩子秋天就要出發了吧,準備得怎麽樣?”
“還沒開始備呢。不過也沒什麽好準備的。備得再好,出去了還是得靠她自己。”若蓮說。
“那倒也是。”張雪亭說,“你明天就動身吧。有什麽事打電報回來。”
“好的。”若蓮點點頭,把嫣然叫進來拎箱子,“母親,沒什麽事的話,我這就回去收拾一下。”
“嗯……”張雪亭沉吟了一下,“如果那邊有要求的話,這箱子裏的東西,你讓他挑一樣陪著去吧。其餘的,還好端端地給我帶回來。另外,如果呆的時間長,到槐樹胡同去一次。地址我放在箱子裏了。”
“明白。”
這是一趟不知道長短的差。短的話,也許七八天,長的話,也許一兩個月。北京的林家打電報來,林季新病入膏肓,就在這幾天了。這個垂死的病人的最後願望是要想見見張雪亭。
若蓮回到自家院子的時候,劉勇已經等了她好一陣。自從劉勇和老王交割清楚以後,就遵從若蓮的吩咐,考慮自己到底做什麽生意最好。“本錢什麽的你不必擔心。”若蓮這樣告訴他,“單選你最喜歡,最有把握的事情來做。”
“我還是想開米行。”劉勇說。他斜簽著身子坐在椅子上,一雙大手規規矩矩地放在膝蓋上,“這個我熟悉一些。另外,不管什麽時候,人總是要吃飯的。”
“可以。”若蓮點頭,“現在你本錢充足了,可以做得稍微大點了。”
“比我原來的大一點點就行了。”劉勇說,“那天我看到真正做大生意的人了。我不行。做不了他們。做得大,靠零賣是不可能的,得再發到各家小的米行。甚至發到外地去。這些路子人家都熟了,我們插不進去。還不如就還是和我以前一樣,做零賣。一家穩定了,另外選地方,再開一家。每家賺錢不多,但風險也不大。一家一家做起來,賺錢就多了。等到那個時候,再往真正大大裏做也不晚。”
“很好。”若蓮眼睛裏閃過一絲光,“你是個穩重人。就照你說的做好了。要多少錢同我說一聲就行。”略頓一頓,“明天我要到北京去一趟,什麽時候回來現在還說不準。你先去合計著。款子等下我先給你一部分。凡事你看著辦,不用事事來問我。月底把帳目什麽的給我看一下就可以了。”
這是小鳳仙第一次出遠門。在過去的十四年裏,雖然偶爾也和姐妹們郊遊,甚至和母親去過一兩次南京,和這次比起來,都算不了什麽。當然,這一次,和她即將開始的旅程比起來,又算不了什麽了。母女倆包了一個軟臥包廂,還帶上嫣然隨侍,一路上說說笑笑,倒也並不覺得悶。偶爾,在母親午休的時候,小鳳仙望向窗外,鐵路在平原上延展,那些樹那些房子飛快地後退,後退,一直看不見。田野裏偶爾有農人的身影,還有牛,有時還看得到雞。其實都不算什麽新鮮的景物,可因為在旅途,一切又都透著點不同了。有時候她為自己有點雀躍的心情害羞,覺得自己真是小船不堪重載,要是在明鐺看來,一切都沒有什麽了不起吧。要是在寧秀表姐看來,一定更沒有什麽了不起了——寧秀,她去了那麽遠那麽遠的地方,寫信回來描述的風光是自己想也沒有想到過的。當然,寧秀的信大都是寫給張雪亭的,但是每一次都會夾上一頁紙,問候張若蓮和小鳳仙。不知道寧秀表姐現在好不好,不知道她是否已經得知她們這一趟要去看林季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