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梓元的聲音在殿內徐徐響起,雖然早已猜出了新娘的身份,但帝梓元選擇在禮成前為苑琴正名,也算是對當年的秦閣老最好的尊重。
隻是不知為何,授爵完成,新娘名諱已正,本該進行的成婚儀式,竟就這麽在帝梓元收聲後突然悄無聲息地停了下來。
說來也奇怪,高台上龍鳳雙椅齊備,本該有兩位主婚人才是,隻是到此時都隻有攝政王坐於鳳椅前,也不知是不是出了什麽差錯兒?
殿外喜樂一直未停,殿內高台上卻不再有動靜。群臣等了一會兒麵麵相覷,已有膽大的朝臣起身朝帝梓元開口。
“殿下,既然世子已然承爵,秦小姐亦已正名,那這成婚儀式是不是要繼續了,看這天頭已然不早了,要是再耽誤下去,怕是會錯過吉時,請殿下盡快為侯爺主婚。”
今兒是靖安侯大婚,帝梓元自是不會願意錯過吉時,在這位大臣心底,這諫言自然是說得有底氣的。
果不其然,帝梓元目光輕抬,落在了一對新人身上。
眾人正襟危坐,個頂個的精神百倍地等著帝梓元進行今日國婚的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步驟。
“今日,靖安侯的大婚儀式,不是本王來主。”
第九十一章
帝梓元的話清晰的在昭仁殿內響起,落在所有人耳中,眾臣忍不住詫異,愕然朝帝梓元看去,就連謹貴妃眼底也有驚訝之意。
靖安侯隻有帝梓元一個親人,如母如姐,她不為靖安侯主婚,誰替他主?
帝梓元從鳳椅上緩緩站起。
“本王雖為他嫡姐,是他唯一的親人,可這些年我並未教養他長大,為他主婚實之有愧。靖安侯長於至今,卓然俊才,仁德寬厚,我心甚慰。但十四年前他的命,不是本王所救,他三科狀元之才,不是本王所教,他沙場禦敵之能,不是本王所給。”
帝梓元一聲比一聲更重,眾臣聽在耳裏,隻覺感慨莫名。誰不知攝政王說的那人,誰心底又不明白那人在情感上更為適合,可世上那唯一僅有的那位三年前已經慘烈地亡在了雲景山上,連片屍骨都沒落下。
如今想來,仍是聞之可泣,悲慟難以。
殿外熟悉的身影隱隱綽綽,帝梓元心底長吸一口,將眾臣的追憶納入眼底,她的目光從帝燼言和朝臣中逡巡而過,最終重重落在昭仁殿外:“所以今日,靖安侯的大婚,應該由更適合的人來主。”
或是帝梓元說這句話時太多篤定認真,又或是她眼底奇異的光芒感染了眾人。滿殿朝臣跟著她的目光朝殿門的方向看去,隻這麽一眼,所有人瞪大眼神情怔住,眼底露出了不可置信的神色。
他們已亡三年的太子殿下,他們冠絕天下的東宮儲君。
就這麽著一身絳紅盤龍朝服,活生生地立在了昭仁殿前。
對,活生生的。
所有人心底,恍恍惚惚拂過的隻有這麽無比心酸又震撼的四個字。
“太子哥哥!”一團火紅的身影從左手次席上衝出,一把抱住殿門口立著的韓燁,孩童的聲音裏帶著無法言喻的喜悅和失而復得的惶恐。
所有人都沒料到昭仁殿裏頭一個喚出韓燁身份的會是韓雲,但他的稱呼如石破天驚一般提醒了殿中所有人韓燁的身份。
這是他們的殿下,他們的儲君啊!
“臣韓通拜見太子殿下。”右手首席上,明王緩緩起身走出,雙手前傾而拜,行下臣禮。
他是太祖胞弟,這一拜,幾乎代表了整個韓氏皇族的意願。
“臣魏諫拜見太子殿下。”明王聲音剛落,魏諫一拂袖擺,凜然而出,立於他身側朝韓燁俯首行禮。
“臣韓越拜見太子殿下。”
“臣龔季柘拜見太子殿下。”
“臣錢廣進拜見太子殿下。”
……
滿殿朝臣,自明王而起,皇室宗親、內閣閣老、六部尚書、統軍武將、勛貴侯爵一個個自席上而出,朝韓燁的方向行下臣禮。
恢弘的喜樂聲都壓不住滿殿朝臣相迎的肺腑激盪之聲!
沒有人開口問韓燁為何死而復生,為何三年未歸。他還活著,他重新回到這座宮殿,比所有都要重要。
也正是這個時候所有人才真真切切的發現,原來這個一身仁德滿心為民的大靖儲君早已比他的父親更深入臣心,更得人擁護。
大殿之上,唯有謹貴妃神色茫茫,看著韓燁眼底俱是惶然。她能應付宮廷朝堂裏所有發生的一切,唯有韓燁的歸來,她幾乎是無措的。
那是大靖最名正言順的儲君,也是當年救下她和韓雲性命的恩人。
“臣帝燼言拜見太子殿下,恭迎殿下回宮!”
高台之上,一身大紅喜服的帝燼言朝韓燁拱手相執,行下臣禮。他目中隱隱含淚,握拳的手卻穩而有力,早已不是當年紈絝輕挑的模樣。
“眾卿起來吧!”
韓燁被這一聲相喚,目光才從群臣身上移開,肅聲吩咐了一句。
群臣起身,卻未敢再言,高台上畢竟還有帝梓元在,她不出聲,誰都弄不清她心底的意思。
韓燁朝帝燼言輕輕一頷,目露欣慰,最後和他身邊的人在空中目光相迎。
三載歲月,唯此一眼,恍若不復。
猶若那年冰天雪地,西北疆場,烈馬狂奔。
可現在,那人一身紅裝,容貌盛然如惜,卻藏不住半白華發,一身病骨。
梓元,值得嗎?所有的這一切,值得嗎?
韓燁,當年你在雲景山上一躍而下,將一切拱手於我的時候,怎麽不問一句,值得嗎?
帝梓元目光沉沉,眼底千萬般情緒拂過,最後隻剩下淡淡的歡喜。
值得,為了你,縱覆天下如何,縱傾天下如何,縱拱手天下又如何?
有生之年,你正大光明以大靖儲君的身份回到這座皇城,才是我不悔之事,才是我該為之事!
縱一句未言,但三年來想說的話兩人都已明白。
三載離別,生生死死過後,知帝梓元莫若韓燁,知韓燁莫若帝梓元。
“太子三年前在雲景山上跳下,後被人所救,一直重傷昏迷,隱於民間養傷。本王也是近日才知太子安好的消息。”
高台上,帝梓元的聲音緩緩響起,她在所有人的注目中朝大殿的方向行了兩步,雖未行臣禮,卻是拱手相邀之儀,“本王受先帝令攝政於朝,今恭迎太子回朝,與本王共轄朝堂,同治大靖。”
此一言出,等於帝家承認了韓燁統禦朝堂問鼎帝位的資格!昭仁殿上,群臣相視,幾乎是一瞬就明白了殿上的景況。
太子還朝是攝政王樂於所見,或許回想起這場國婚和攝政王剛才的一席話,說不定太子能回朝亦是攝政王所為!這個想法立時便被群臣認可了,他們幾乎是欣喜地猜到了這種可能,隻是不知太子回來能否改變現在韓帝兩家帝位相爭的膠著現狀。
“殿下!吉時快過了,請您為靖安侯爺主婚!”高台上的吉利適時地喊出了聲。
韓燁眉一挑,牽著韓雲朝殿內走去,待將他交到了謹貴妃身邊才大踏步利落地朝高台上走。
“吉時到了也給孤候著,燼言的婚事,除了孤還有誰能來主。”
韓燁清冷霸道的聲音一路在眾人耳邊迴響,瞅著足下生風的太子爺,眾臣這才想起一樁舊事,當年溫小公子剛剛及冠名動京城時,一眾朝臣勛貴們府裏有適齡閨女的個個都想挖走這塊寶,沒成想太子殿下是個十成十的親娘,一聽才十五歲的娃娃被人覬覦,就算是皇家親王他也甩過臉子,惹得溫朔公子佳名萬般傳,卻無人再敢入東宮問親。
如今一想,也有好些年了,溫朔公子終究是到了成婚的這一日,好在殿下亦等到了為他主婚的這一天。
眾人晃神間,韓燁已行上高台,他站定在一對新人前,和帝梓元比肩。
“願你夫妻相扶相持,執子之手,白頭偕老。”
沒有承爵時的諄諄教誨,唯有最淺薄的祝福和期盼。韓燁取下腰中的蟠龍玉佩,掛在了帝燼言腰間右側,和剛才帝梓元為他掛上的玉佩交相輝印。
幾位親王和閣老看見這一幕,暗自交換了一個眼神,難掩眼底的震驚。這兩塊玉佩他們都識得,帝梓元那一塊是當年太祖為帝家封爵時所賜,而太子身上的那塊是歷代東宮權柄的象徵。
“太子受禮完成!新人行禮!”
“一拜天地!”帝燼言和苑琴遙遙朝天地而拜。
“二拜高堂!”兩人迴轉身,朝帝梓元和韓燁而拜。
“夫妻對拜!”結髮夫妻,白首不離。兩人握住喜綢,輕輕一拜。
“禮成!”吉利一聲高呼,殿外禮炮齊鳴,殿內撫掌叫好,一派熱鬧。
帝梓元望著麵前之景,縱素來性子冷肅慣了,臉上亦忍不住露出笑意和欣慰。她轉頭朝韓燁看去,一雙眼沉沉淺淺,深情未斂,竟一眼觀之如底。
韓燁一怔,萬般情緒拂過,終隻淡淡劃過一聲。
“你啊,孤這一輩子,遇上你也算是……”
他最後兩個字太輕,被淹沒在漫天的祝賀和喜樂聲中,帝梓元未聽得真切,眉角一挑正要問,卻見韓燁已經抬手利落地朝殿內擺了擺。
他正是萬眾矚目的焦點,幾乎隻是一揮一抬間,昭仁殿便安靜了下來。
“孤今日回宮,原是有一件事要向眾卿宣布。”他聲音微肅,說不出的鄭重。
群臣麵麵相覷,一時有些惶然,太子這才剛回宮,不至於在這昭仁殿上的喜堂商討國事吧。
“諍言,把孤的東西拿進來。”
韓燁朝殿門的方向招了招手,眾人循著他的手勢看去,這才發現三軍統帥施諍言不知從何時起悄無聲息地立在了殿門口。
施諍言朝韓燁的方向頷首,行了一禮,持著手中木盒朝殿內走來。
木盒上古老的篆文雕刻其上,以珍珠為扣,鎏金相嵌,觀之便珍貴無比。
隻是不知那裏麵有什麽,竟能讓太子連昭仁殿都不出便要迫不及待地宣布。
難道……群臣神色一凜,想起當初先帝駕崩時未給韓雲留下繼位遺囑,難道是留給了太子不成!?
帝梓元眼底亦是疑惑,向韓燁投下淡淡的問詢之色,卻未得到他半點回應。
殿內唯有明王、安王、魏諫並幾位兩朝元老瞧著這方木盒的眼神有些詫異,他們似是瞧著有些眼熟,卻一時又想不起在哪見過。
群臣猜疑間,施諍言已登上高台,他鄭重地將手中木盒雙手呈於韓燁麵前。
隻是不知為何,授爵完成,新娘名諱已正,本該進行的成婚儀式,竟就這麽在帝梓元收聲後突然悄無聲息地停了下來。
說來也奇怪,高台上龍鳳雙椅齊備,本該有兩位主婚人才是,隻是到此時都隻有攝政王坐於鳳椅前,也不知是不是出了什麽差錯兒?
殿外喜樂一直未停,殿內高台上卻不再有動靜。群臣等了一會兒麵麵相覷,已有膽大的朝臣起身朝帝梓元開口。
“殿下,既然世子已然承爵,秦小姐亦已正名,那這成婚儀式是不是要繼續了,看這天頭已然不早了,要是再耽誤下去,怕是會錯過吉時,請殿下盡快為侯爺主婚。”
今兒是靖安侯大婚,帝梓元自是不會願意錯過吉時,在這位大臣心底,這諫言自然是說得有底氣的。
果不其然,帝梓元目光輕抬,落在了一對新人身上。
眾人正襟危坐,個頂個的精神百倍地等著帝梓元進行今日國婚的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步驟。
“今日,靖安侯的大婚儀式,不是本王來主。”
第九十一章
帝梓元的話清晰的在昭仁殿內響起,落在所有人耳中,眾臣忍不住詫異,愕然朝帝梓元看去,就連謹貴妃眼底也有驚訝之意。
靖安侯隻有帝梓元一個親人,如母如姐,她不為靖安侯主婚,誰替他主?
帝梓元從鳳椅上緩緩站起。
“本王雖為他嫡姐,是他唯一的親人,可這些年我並未教養他長大,為他主婚實之有愧。靖安侯長於至今,卓然俊才,仁德寬厚,我心甚慰。但十四年前他的命,不是本王所救,他三科狀元之才,不是本王所教,他沙場禦敵之能,不是本王所給。”
帝梓元一聲比一聲更重,眾臣聽在耳裏,隻覺感慨莫名。誰不知攝政王說的那人,誰心底又不明白那人在情感上更為適合,可世上那唯一僅有的那位三年前已經慘烈地亡在了雲景山上,連片屍骨都沒落下。
如今想來,仍是聞之可泣,悲慟難以。
殿外熟悉的身影隱隱綽綽,帝梓元心底長吸一口,將眾臣的追憶納入眼底,她的目光從帝燼言和朝臣中逡巡而過,最終重重落在昭仁殿外:“所以今日,靖安侯的大婚,應該由更適合的人來主。”
或是帝梓元說這句話時太多篤定認真,又或是她眼底奇異的光芒感染了眾人。滿殿朝臣跟著她的目光朝殿門的方向看去,隻這麽一眼,所有人瞪大眼神情怔住,眼底露出了不可置信的神色。
他們已亡三年的太子殿下,他們冠絕天下的東宮儲君。
就這麽著一身絳紅盤龍朝服,活生生地立在了昭仁殿前。
對,活生生的。
所有人心底,恍恍惚惚拂過的隻有這麽無比心酸又震撼的四個字。
“太子哥哥!”一團火紅的身影從左手次席上衝出,一把抱住殿門口立著的韓燁,孩童的聲音裏帶著無法言喻的喜悅和失而復得的惶恐。
所有人都沒料到昭仁殿裏頭一個喚出韓燁身份的會是韓雲,但他的稱呼如石破天驚一般提醒了殿中所有人韓燁的身份。
這是他們的殿下,他們的儲君啊!
“臣韓通拜見太子殿下。”右手首席上,明王緩緩起身走出,雙手前傾而拜,行下臣禮。
他是太祖胞弟,這一拜,幾乎代表了整個韓氏皇族的意願。
“臣魏諫拜見太子殿下。”明王聲音剛落,魏諫一拂袖擺,凜然而出,立於他身側朝韓燁俯首行禮。
“臣韓越拜見太子殿下。”
“臣龔季柘拜見太子殿下。”
“臣錢廣進拜見太子殿下。”
……
滿殿朝臣,自明王而起,皇室宗親、內閣閣老、六部尚書、統軍武將、勛貴侯爵一個個自席上而出,朝韓燁的方向行下臣禮。
恢弘的喜樂聲都壓不住滿殿朝臣相迎的肺腑激盪之聲!
沒有人開口問韓燁為何死而復生,為何三年未歸。他還活著,他重新回到這座宮殿,比所有都要重要。
也正是這個時候所有人才真真切切的發現,原來這個一身仁德滿心為民的大靖儲君早已比他的父親更深入臣心,更得人擁護。
大殿之上,唯有謹貴妃神色茫茫,看著韓燁眼底俱是惶然。她能應付宮廷朝堂裏所有發生的一切,唯有韓燁的歸來,她幾乎是無措的。
那是大靖最名正言順的儲君,也是當年救下她和韓雲性命的恩人。
“臣帝燼言拜見太子殿下,恭迎殿下回宮!”
高台之上,一身大紅喜服的帝燼言朝韓燁拱手相執,行下臣禮。他目中隱隱含淚,握拳的手卻穩而有力,早已不是當年紈絝輕挑的模樣。
“眾卿起來吧!”
韓燁被這一聲相喚,目光才從群臣身上移開,肅聲吩咐了一句。
群臣起身,卻未敢再言,高台上畢竟還有帝梓元在,她不出聲,誰都弄不清她心底的意思。
韓燁朝帝燼言輕輕一頷,目露欣慰,最後和他身邊的人在空中目光相迎。
三載歲月,唯此一眼,恍若不復。
猶若那年冰天雪地,西北疆場,烈馬狂奔。
可現在,那人一身紅裝,容貌盛然如惜,卻藏不住半白華發,一身病骨。
梓元,值得嗎?所有的這一切,值得嗎?
韓燁,當年你在雲景山上一躍而下,將一切拱手於我的時候,怎麽不問一句,值得嗎?
帝梓元目光沉沉,眼底千萬般情緒拂過,最後隻剩下淡淡的歡喜。
值得,為了你,縱覆天下如何,縱傾天下如何,縱拱手天下又如何?
有生之年,你正大光明以大靖儲君的身份回到這座皇城,才是我不悔之事,才是我該為之事!
縱一句未言,但三年來想說的話兩人都已明白。
三載離別,生生死死過後,知帝梓元莫若韓燁,知韓燁莫若帝梓元。
“太子三年前在雲景山上跳下,後被人所救,一直重傷昏迷,隱於民間養傷。本王也是近日才知太子安好的消息。”
高台上,帝梓元的聲音緩緩響起,她在所有人的注目中朝大殿的方向行了兩步,雖未行臣禮,卻是拱手相邀之儀,“本王受先帝令攝政於朝,今恭迎太子回朝,與本王共轄朝堂,同治大靖。”
此一言出,等於帝家承認了韓燁統禦朝堂問鼎帝位的資格!昭仁殿上,群臣相視,幾乎是一瞬就明白了殿上的景況。
太子還朝是攝政王樂於所見,或許回想起這場國婚和攝政王剛才的一席話,說不定太子能回朝亦是攝政王所為!這個想法立時便被群臣認可了,他們幾乎是欣喜地猜到了這種可能,隻是不知太子回來能否改變現在韓帝兩家帝位相爭的膠著現狀。
“殿下!吉時快過了,請您為靖安侯爺主婚!”高台上的吉利適時地喊出了聲。
韓燁眉一挑,牽著韓雲朝殿內走去,待將他交到了謹貴妃身邊才大踏步利落地朝高台上走。
“吉時到了也給孤候著,燼言的婚事,除了孤還有誰能來主。”
韓燁清冷霸道的聲音一路在眾人耳邊迴響,瞅著足下生風的太子爺,眾臣這才想起一樁舊事,當年溫小公子剛剛及冠名動京城時,一眾朝臣勛貴們府裏有適齡閨女的個個都想挖走這塊寶,沒成想太子殿下是個十成十的親娘,一聽才十五歲的娃娃被人覬覦,就算是皇家親王他也甩過臉子,惹得溫朔公子佳名萬般傳,卻無人再敢入東宮問親。
如今一想,也有好些年了,溫朔公子終究是到了成婚的這一日,好在殿下亦等到了為他主婚的這一天。
眾人晃神間,韓燁已行上高台,他站定在一對新人前,和帝梓元比肩。
“願你夫妻相扶相持,執子之手,白頭偕老。”
沒有承爵時的諄諄教誨,唯有最淺薄的祝福和期盼。韓燁取下腰中的蟠龍玉佩,掛在了帝燼言腰間右側,和剛才帝梓元為他掛上的玉佩交相輝印。
幾位親王和閣老看見這一幕,暗自交換了一個眼神,難掩眼底的震驚。這兩塊玉佩他們都識得,帝梓元那一塊是當年太祖為帝家封爵時所賜,而太子身上的那塊是歷代東宮權柄的象徵。
“太子受禮完成!新人行禮!”
“一拜天地!”帝燼言和苑琴遙遙朝天地而拜。
“二拜高堂!”兩人迴轉身,朝帝梓元和韓燁而拜。
“夫妻對拜!”結髮夫妻,白首不離。兩人握住喜綢,輕輕一拜。
“禮成!”吉利一聲高呼,殿外禮炮齊鳴,殿內撫掌叫好,一派熱鬧。
帝梓元望著麵前之景,縱素來性子冷肅慣了,臉上亦忍不住露出笑意和欣慰。她轉頭朝韓燁看去,一雙眼沉沉淺淺,深情未斂,竟一眼觀之如底。
韓燁一怔,萬般情緒拂過,終隻淡淡劃過一聲。
“你啊,孤這一輩子,遇上你也算是……”
他最後兩個字太輕,被淹沒在漫天的祝賀和喜樂聲中,帝梓元未聽得真切,眉角一挑正要問,卻見韓燁已經抬手利落地朝殿內擺了擺。
他正是萬眾矚目的焦點,幾乎隻是一揮一抬間,昭仁殿便安靜了下來。
“孤今日回宮,原是有一件事要向眾卿宣布。”他聲音微肅,說不出的鄭重。
群臣麵麵相覷,一時有些惶然,太子這才剛回宮,不至於在這昭仁殿上的喜堂商討國事吧。
“諍言,把孤的東西拿進來。”
韓燁朝殿門的方向招了招手,眾人循著他的手勢看去,這才發現三軍統帥施諍言不知從何時起悄無聲息地立在了殿門口。
施諍言朝韓燁的方向頷首,行了一禮,持著手中木盒朝殿內走來。
木盒上古老的篆文雕刻其上,以珍珠為扣,鎏金相嵌,觀之便珍貴無比。
隻是不知那裏麵有什麽,竟能讓太子連昭仁殿都不出便要迫不及待地宣布。
難道……群臣神色一凜,想起當初先帝駕崩時未給韓雲留下繼位遺囑,難道是留給了太子不成!?
帝梓元眼底亦是疑惑,向韓燁投下淡淡的問詢之色,卻未得到他半點回應。
殿內唯有明王、安王、魏諫並幾位兩朝元老瞧著這方木盒的眼神有些詫異,他們似是瞧著有些眼熟,卻一時又想不起在哪見過。
群臣猜疑間,施諍言已登上高台,他鄭重地將手中木盒雙手呈於韓燁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