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盞茶的功夫,四福晉便帶著弘曆和弘晝一起出現在皇上麵前,弘晝一副很拘束的樣子,弘曆的淡定和落落大方就格外突出,二人掀開衣擺跪地向自己的祖父乃至當今皇帝叩首,雖不是初見,卻也行了三跪九叩大禮。
站在皇上身後的嫿燕看著弘曆彬彬有禮的模樣甚是滿意,當日除夕夜嫿燕同弘曆說了好些話,其中就有日後若是麵見聖上該如何表現,當時弘曆還很是不解,自己的阿瑪雖是雍親王卻手中毫無政權,自己又不是阿瑪的嫡長子,怎麽可能有機會麵聖。嫿燕卻微微不悅的教訓道“有沒有機會見到皇上,不是你說的算,是看皇上有沒有想要見你的心,不要什麽事快要臨頭了你才抱佛腳,若是一會回去萬歲爺讓諸位皇孫請安,你難道就要一點準備都沒有就上前,反正禮儀規矩你入宮前定是有人教的,可是萬歲爺心血來潮考問你們問題,若是問到你的頭上你該如何作答,你是四爺的孩子,你的一言一行不光代表了自己也代表了你阿瑪。而且姑姑還時常同萬歲爺說你如何乖巧,如何聰明,難道弘曆是想讓萬歲爺以為我說的都是虛言?”
弘曆搖著頭,不願見到姑姑因為自己而被皇上質疑,但是又想到姑姑常常提及自己,心裏有些開心“姑姑經常提起弘曆嗎?”
“是啊,所以你若是做的不好,還連帶著掉了我的麵子。所以弘曆要做的比任何人都要好,或者說不可太差,我也不希望你太辛苦。但你見到皇上一定不可害怕,你就想著他不是天子之主,而是平常百姓中普通的爺爺,莫要流露出唯唯諾諾的樣子。到時候姑姑就站在你皇爺爺的身旁,看著你的表現,表現好了姑姑將自己隨身的玉佩給你如何”說罷嫿燕便將玉佩拿在手中給弘曆看。
弘曆看一眼玉佩,他倒不是特別喜歡這個玉佩,但是這玉佩是姑姑的隨身攜帶的,弘曆還是想要得到,再者他也不想讓姑姑看輕自己,弘曆可以做到最好,讓姑姑引以為豪,弘曆舉著手豪言壯誌道“姑姑放心,哪怕不見皇爺爺,弘曆也會做到毫不膽怯!但是姑姑要記住,弘曆這麽努力不光是為了自己,也是不想讓姑姑認為弘曆不認真,弘曆要讓姑姑對弘曆刮目相看!絲毫不比別人差,尤其不比十七叔差!”弘曆心裏還記得姑姑與十七叔關係要好的樣子,而且弘曆也打聽到十七叔文武雙全,文韜武略,自己定要做的比他好,這樣姑姑就不會隻看著十七叔了。
回憶戛然而止,皇上麵前的弘曆此刻有些擔憂,害怕自己做的不好,剛才他透過布簾瞧見了姑姑就在皇爺爺身邊,甚至同皇爺爺以及阿瑪談笑風生,那是弘曆從來沒又見過的模樣,雖然姑姑笑的很開心,可是那笑意弘曆感覺沒有直達心底,反而有些苦澀以及無可奈何的感覺。弘曆心裏有些心疼,等聽到讓自己去拜見皇爺爺時,弘曆立刻打起精神,他突然更加要堅定自己要做好的念頭,這樣自己有機會去陪在姑姑身邊,這樣姑姑會不會開心點,尤其見到自己那麽努力,是不是就不會那麽的悲傷了。
弘曆這樣低著頭想著,皇上卻開口讓他們起身,弘曆立刻回神,同弘晝道聲喳,便起身眼神卻看著眼前三分地。皇上放下茶杯看著麵前低著頭的二個孩子,弟弟弘晝沒有給皇上留下太深的印象,但哥哥弘曆卻讓皇上過目難忘。弘曆相當與眾不同,他身材頎長,容貌清秀。特別是兩隻秋水般澄澈的眼睛裏流動著不同尋常的靈氣與沉靜。剛才行禮的時候,皇上注意到他一舉一動既敏捷得體,又不慌不忙,一點也沒有這個年齡段孩子常有的緊張侷促。跟在他身後的同歲的弟弟弘晝就明顯拘束很多。
皇上慈愛地招招手,讓弘曆站到自己麵前,詢問起他的功課。弘曆落落大方地背了幾段經書,從頭到尾清晰地講解了一遍。皇上甚是滿意,連連點頭甚至說句好,皇上有眾多孫兒,而弘曆是他見過的所有孫子當中,無疑是最出色的之一。
嫿燕瞧著皇上滿意的樣子側過頭對皇上道“萬歲爺這下是信了嫿燕的話了吧,奴才便說弘曆最是聰明,一定會得萬歲爺的喜歡的。”說罷對著弘曆微微一笑,弘曆心中振奮不已,更是挺直了腰板。
皇上摸摸鬍鬚,拿起茶杯又微微一頓“弘曆?可是你的名字。”
“回皇爺爺,弘曆是孫兒的大名,元壽乃孫兒的乳名。”說罷皇上微微點頭表示了解。
四爺上前一步拱手道“皇阿瑪,今年正值纂修玉蝶之際,兒臣本想等著過幾日上表皇阿瑪。”
“無妨。”皇上拿起茶杯押一口茶便想起當初嫿燕受傷一事便問道“當初是元壽還是元申害的燕丫頭受傷的?”
弘晝不由得一抖,皇上瞧見微微皺眉,四爺他們自然也瞧見了,四福晉上前一步,拉著元申跪在地低著頭回道“回皇阿瑪,是兒媳管教不嚴,讓元申失手傷了木蘭格格,請皇阿瑪降罪兒媳。”
嫿燕瞧見眼珠一轉,皇上這時抬手免了禮“燕丫頭皮實的緊,算了,起來吧。”四福晉這才謝恩起身順便拉著元申起來。
嫿燕笑一下對皇上道“還好是嫿燕瞧見了,不然受傷的可就是弘曆這孩子了,要不然奴才也不可能對弘曆那麽關心,著實是有緣。”皇上聞言哦了一聲,嫿燕便不在多說,皇上又開口問了一些瑣事便放弘曆他們回去。回去的路上弘曆感覺自己背上都是冷汗,更不說弘晝回去就大病一場。
站在皇上身後的嫿燕看著弘曆彬彬有禮的模樣甚是滿意,當日除夕夜嫿燕同弘曆說了好些話,其中就有日後若是麵見聖上該如何表現,當時弘曆還很是不解,自己的阿瑪雖是雍親王卻手中毫無政權,自己又不是阿瑪的嫡長子,怎麽可能有機會麵聖。嫿燕卻微微不悅的教訓道“有沒有機會見到皇上,不是你說的算,是看皇上有沒有想要見你的心,不要什麽事快要臨頭了你才抱佛腳,若是一會回去萬歲爺讓諸位皇孫請安,你難道就要一點準備都沒有就上前,反正禮儀規矩你入宮前定是有人教的,可是萬歲爺心血來潮考問你們問題,若是問到你的頭上你該如何作答,你是四爺的孩子,你的一言一行不光代表了自己也代表了你阿瑪。而且姑姑還時常同萬歲爺說你如何乖巧,如何聰明,難道弘曆是想讓萬歲爺以為我說的都是虛言?”
弘曆搖著頭,不願見到姑姑因為自己而被皇上質疑,但是又想到姑姑常常提及自己,心裏有些開心“姑姑經常提起弘曆嗎?”
“是啊,所以你若是做的不好,還連帶著掉了我的麵子。所以弘曆要做的比任何人都要好,或者說不可太差,我也不希望你太辛苦。但你見到皇上一定不可害怕,你就想著他不是天子之主,而是平常百姓中普通的爺爺,莫要流露出唯唯諾諾的樣子。到時候姑姑就站在你皇爺爺的身旁,看著你的表現,表現好了姑姑將自己隨身的玉佩給你如何”說罷嫿燕便將玉佩拿在手中給弘曆看。
弘曆看一眼玉佩,他倒不是特別喜歡這個玉佩,但是這玉佩是姑姑的隨身攜帶的,弘曆還是想要得到,再者他也不想讓姑姑看輕自己,弘曆可以做到最好,讓姑姑引以為豪,弘曆舉著手豪言壯誌道“姑姑放心,哪怕不見皇爺爺,弘曆也會做到毫不膽怯!但是姑姑要記住,弘曆這麽努力不光是為了自己,也是不想讓姑姑認為弘曆不認真,弘曆要讓姑姑對弘曆刮目相看!絲毫不比別人差,尤其不比十七叔差!”弘曆心裏還記得姑姑與十七叔關係要好的樣子,而且弘曆也打聽到十七叔文武雙全,文韜武略,自己定要做的比他好,這樣姑姑就不會隻看著十七叔了。
回憶戛然而止,皇上麵前的弘曆此刻有些擔憂,害怕自己做的不好,剛才他透過布簾瞧見了姑姑就在皇爺爺身邊,甚至同皇爺爺以及阿瑪談笑風生,那是弘曆從來沒又見過的模樣,雖然姑姑笑的很開心,可是那笑意弘曆感覺沒有直達心底,反而有些苦澀以及無可奈何的感覺。弘曆心裏有些心疼,等聽到讓自己去拜見皇爺爺時,弘曆立刻打起精神,他突然更加要堅定自己要做好的念頭,這樣自己有機會去陪在姑姑身邊,這樣姑姑會不會開心點,尤其見到自己那麽努力,是不是就不會那麽的悲傷了。
弘曆這樣低著頭想著,皇上卻開口讓他們起身,弘曆立刻回神,同弘晝道聲喳,便起身眼神卻看著眼前三分地。皇上放下茶杯看著麵前低著頭的二個孩子,弟弟弘晝沒有給皇上留下太深的印象,但哥哥弘曆卻讓皇上過目難忘。弘曆相當與眾不同,他身材頎長,容貌清秀。特別是兩隻秋水般澄澈的眼睛裏流動著不同尋常的靈氣與沉靜。剛才行禮的時候,皇上注意到他一舉一動既敏捷得體,又不慌不忙,一點也沒有這個年齡段孩子常有的緊張侷促。跟在他身後的同歲的弟弟弘晝就明顯拘束很多。
皇上慈愛地招招手,讓弘曆站到自己麵前,詢問起他的功課。弘曆落落大方地背了幾段經書,從頭到尾清晰地講解了一遍。皇上甚是滿意,連連點頭甚至說句好,皇上有眾多孫兒,而弘曆是他見過的所有孫子當中,無疑是最出色的之一。
嫿燕瞧著皇上滿意的樣子側過頭對皇上道“萬歲爺這下是信了嫿燕的話了吧,奴才便說弘曆最是聰明,一定會得萬歲爺的喜歡的。”說罷對著弘曆微微一笑,弘曆心中振奮不已,更是挺直了腰板。
皇上摸摸鬍鬚,拿起茶杯又微微一頓“弘曆?可是你的名字。”
“回皇爺爺,弘曆是孫兒的大名,元壽乃孫兒的乳名。”說罷皇上微微點頭表示了解。
四爺上前一步拱手道“皇阿瑪,今年正值纂修玉蝶之際,兒臣本想等著過幾日上表皇阿瑪。”
“無妨。”皇上拿起茶杯押一口茶便想起當初嫿燕受傷一事便問道“當初是元壽還是元申害的燕丫頭受傷的?”
弘晝不由得一抖,皇上瞧見微微皺眉,四爺他們自然也瞧見了,四福晉上前一步,拉著元申跪在地低著頭回道“回皇阿瑪,是兒媳管教不嚴,讓元申失手傷了木蘭格格,請皇阿瑪降罪兒媳。”
嫿燕瞧見眼珠一轉,皇上這時抬手免了禮“燕丫頭皮實的緊,算了,起來吧。”四福晉這才謝恩起身順便拉著元申起來。
嫿燕笑一下對皇上道“還好是嫿燕瞧見了,不然受傷的可就是弘曆這孩子了,要不然奴才也不可能對弘曆那麽關心,著實是有緣。”皇上聞言哦了一聲,嫿燕便不在多說,皇上又開口問了一些瑣事便放弘曆他們回去。回去的路上弘曆感覺自己背上都是冷汗,更不說弘晝回去就大病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