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丫頭,你的心思哀家明白,可是你若這般回去,哀家豈不是要輾轉難眠。”太後拍著心口的說道。
“是嫿燕不好,原本隻想著報答太後之恩,沒想到這恩沒成,反而徒增太後傷心,若知如此,嫿燕今年就是在難受也不會親來景福宮,都是嫿燕的錯,請太後莫在難過。”嫿燕說罷便失聲痛哭起來。
“好丫頭,你可別在哭了,在哭哀家這心都要碎了,哀家不求了便是,你且起來,身子本就不好,回去又要受苦,在染了病該如何是好。”聞言嫿燕擦著眼淚的慢慢起身站著。
太後看著嫿燕低頭默默擦擦眼角的淚水,想了想說道“可你一直這樣,讓哀家如何忍心!”
“若是有朝一日,皇上曾向太後提及嫿燕,太後在言也不遲,嫿燕也想當麵向皇上告罪。”這話嫿燕心中醞釀了多日,終於說出了口,太後想一想也點頭答應了,又抬手讓嫿燕過來,看著嫿燕紅腫不堪的手指又是一陣心疼,就這樣待到太後累乏嫿燕才離開。
回去的路上正直午後,陽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這件大事算是敲定,就等太後向皇上開口,還好太後真心實意的愛護嫿燕,不然這事不一定會成,或者還需嫿燕同太後打馬虎眼才行,還好太後這關是過了,嫿燕也知道,這算計的事,太後心中也明白。如今事成,嫿燕也能放鬆些,也不枉這短時間辛苦做事,讓這雙手看起來更加的傷痕累累。
晚間,貼身姑姑伺候太後就寢,看著太後有些傷感的模樣,眼珠一轉裝作無意的說道“太後,今日嫿燕姑娘來找太後怕是就為了最後那幾句話吧。”
太後側目看一眼她說道“有意也罷,無意也罷,終究是哀家看著長大的孩子,哀家年紀大了,看不得她受苦。”
“若是有意如此,嫿燕姑娘這麽算計太後,太後心中就不計較?太後真心待姑娘,姑娘卻這般利用太後,奴才都為太後感到不值得。”
“大膽!”太後歷色道。姑姑立刻跪地叩首,太後不滿的看一眼姑姑“嫿燕是哀家從小看大的,什麽品行哀家豈能不知,真真假假,哀家難道看不出?哀家本以為你跟著哀家這麽久眼見倒是廣的,沒想到你這麽狹隘!”
“奴才知錯,是奴才愚笨。”姑姑回道。
太後看著姑姑跪地擺擺手“起吧,看你跟著哀家許久,這事哀家便當作不曾發生!關於嫿燕的事,宮裏頭也不許亂嚼舌頭根!”
姑姑起身欠身道“是,奴才謹記。”
不過姑姑還是有些疑惑,太後瞧一眼回道“哀家自從知道惠妃送的壽禮,便知曉這丫頭怕是要求哀家,這宮裏若是都沒個心眼,能久待?早就被啃得連骨頭都不留。今日她若是不帶著目的來見哀家,哀家倒是瞧不上她。知人善用,不甘墮落才是哀家希望看到的,若是連野心計謀都沒有,她也不配讓哀家開那個口!想必她也明白,不過哀家確實真心實意的心疼她,她也真心實意的盡孝心。”姑姑點點頭,再也無任何不解。
一晃又是幾月。
這段時間皇上也常常探望太後,太後對於嫿燕之事隻字未提,當日嫿燕去找太後,也隻有景福宮的內間宮人知曉,至於嫿燕找惠妃,皇上還是知道的,還等著惠妃提及卻不料惠妃也未說,皇上偶間隨口一問,惠妃也隻是說當日是求惠妃給太後送上賀禮,已表孝意,旁的話是再也沒有,皇上便也作罷,後來到了太後處,太後也不提,皇上便當作小事忘了,二月去往五台山。
三月初十。
如今三月,皇上剛從五台山歸來,正值踏青賞梅,又到萬壽節,因不是整壽,皇上並未大辦,隻請了皇太後到暢春園雅玩齋進膳,並賞梅花。
雅玩齋內,太後與皇上坐在院中一同賞著梅花,母子相伴,品茗閑談,情意融融。皇上看著點點梅花,詩興大發,背著手起身指著梅花吟詩一首“當年梅雪伴,今歲暮春遲。銀杏舒新葉,木蘭蓋綠枝。花當亭畔發,香逐雨中移。別殿陳鮮蜜,尚方獻瑞芝。”皇上微頓想了想轉過頭看著太後,忽然想起當日賀壽,皇上曾和音樂的節拍,在皇太後寶座前跳起滿族的蟒式舞,並頻頻向她祝壽。想到此皇上又道“老來舞膝下,珠草到仙墀。敬上喬鬆祝,欣瞻王母儀。捧觴稱壽句,進酒問安詞。地潤鋪紅萼,波澄斂玉池。高峰多爽氣,綺樹得豐姿。漏轉催辰半,表行近畫奇。承歡同家日,孝思莫違時。會慶思經義,千秋古訓垂。”說罷皇上便步到軟座前掀開衣擺坐下。
太後著看向皇上說道“今日皇帝壽辰,皇帝隻需開心便是,煩心事便忘了吧。”
“兒臣明白。”皇帝回道。太後隻是笑笑未語看著遠處的梅花倒是想起舊事,皇上瞧著太後懷念的樣子問道“方才皇額娘告誡兒臣勿想煩心事,皇額娘為何又這般懷舊,可是想到什麽舊事?”
“剛才皇帝的那句承歡同家日,孝思莫違時。會慶思經義,千秋古訓垂。倒讓哀家想起了曾經,那時候皇帝還是少年時,皇帝生辰是由哀家與蘇麻喇姑一起慶賀,如今卻剩下哀家與皇帝二人,也不曉得哀家還能陪皇帝多久。”
“皇額娘豈能說這等喪氣話,皇額娘定會長命百歲,往後兒臣的壽辰可還需皇額娘陪著,皇額娘的壽辰兒臣也隻當陪著,在為皇額娘跳舞祝壽!”皇上安慰道。
“是嫿燕不好,原本隻想著報答太後之恩,沒想到這恩沒成,反而徒增太後傷心,若知如此,嫿燕今年就是在難受也不會親來景福宮,都是嫿燕的錯,請太後莫在難過。”嫿燕說罷便失聲痛哭起來。
“好丫頭,你可別在哭了,在哭哀家這心都要碎了,哀家不求了便是,你且起來,身子本就不好,回去又要受苦,在染了病該如何是好。”聞言嫿燕擦著眼淚的慢慢起身站著。
太後看著嫿燕低頭默默擦擦眼角的淚水,想了想說道“可你一直這樣,讓哀家如何忍心!”
“若是有朝一日,皇上曾向太後提及嫿燕,太後在言也不遲,嫿燕也想當麵向皇上告罪。”這話嫿燕心中醞釀了多日,終於說出了口,太後想一想也點頭答應了,又抬手讓嫿燕過來,看著嫿燕紅腫不堪的手指又是一陣心疼,就這樣待到太後累乏嫿燕才離開。
回去的路上正直午後,陽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這件大事算是敲定,就等太後向皇上開口,還好太後真心實意的愛護嫿燕,不然這事不一定會成,或者還需嫿燕同太後打馬虎眼才行,還好太後這關是過了,嫿燕也知道,這算計的事,太後心中也明白。如今事成,嫿燕也能放鬆些,也不枉這短時間辛苦做事,讓這雙手看起來更加的傷痕累累。
晚間,貼身姑姑伺候太後就寢,看著太後有些傷感的模樣,眼珠一轉裝作無意的說道“太後,今日嫿燕姑娘來找太後怕是就為了最後那幾句話吧。”
太後側目看一眼她說道“有意也罷,無意也罷,終究是哀家看著長大的孩子,哀家年紀大了,看不得她受苦。”
“若是有意如此,嫿燕姑娘這麽算計太後,太後心中就不計較?太後真心待姑娘,姑娘卻這般利用太後,奴才都為太後感到不值得。”
“大膽!”太後歷色道。姑姑立刻跪地叩首,太後不滿的看一眼姑姑“嫿燕是哀家從小看大的,什麽品行哀家豈能不知,真真假假,哀家難道看不出?哀家本以為你跟著哀家這麽久眼見倒是廣的,沒想到你這麽狹隘!”
“奴才知錯,是奴才愚笨。”姑姑回道。
太後看著姑姑跪地擺擺手“起吧,看你跟著哀家許久,這事哀家便當作不曾發生!關於嫿燕的事,宮裏頭也不許亂嚼舌頭根!”
姑姑起身欠身道“是,奴才謹記。”
不過姑姑還是有些疑惑,太後瞧一眼回道“哀家自從知道惠妃送的壽禮,便知曉這丫頭怕是要求哀家,這宮裏若是都沒個心眼,能久待?早就被啃得連骨頭都不留。今日她若是不帶著目的來見哀家,哀家倒是瞧不上她。知人善用,不甘墮落才是哀家希望看到的,若是連野心計謀都沒有,她也不配讓哀家開那個口!想必她也明白,不過哀家確實真心實意的心疼她,她也真心實意的盡孝心。”姑姑點點頭,再也無任何不解。
一晃又是幾月。
這段時間皇上也常常探望太後,太後對於嫿燕之事隻字未提,當日嫿燕去找太後,也隻有景福宮的內間宮人知曉,至於嫿燕找惠妃,皇上還是知道的,還等著惠妃提及卻不料惠妃也未說,皇上偶間隨口一問,惠妃也隻是說當日是求惠妃給太後送上賀禮,已表孝意,旁的話是再也沒有,皇上便也作罷,後來到了太後處,太後也不提,皇上便當作小事忘了,二月去往五台山。
三月初十。
如今三月,皇上剛從五台山歸來,正值踏青賞梅,又到萬壽節,因不是整壽,皇上並未大辦,隻請了皇太後到暢春園雅玩齋進膳,並賞梅花。
雅玩齋內,太後與皇上坐在院中一同賞著梅花,母子相伴,品茗閑談,情意融融。皇上看著點點梅花,詩興大發,背著手起身指著梅花吟詩一首“當年梅雪伴,今歲暮春遲。銀杏舒新葉,木蘭蓋綠枝。花當亭畔發,香逐雨中移。別殿陳鮮蜜,尚方獻瑞芝。”皇上微頓想了想轉過頭看著太後,忽然想起當日賀壽,皇上曾和音樂的節拍,在皇太後寶座前跳起滿族的蟒式舞,並頻頻向她祝壽。想到此皇上又道“老來舞膝下,珠草到仙墀。敬上喬鬆祝,欣瞻王母儀。捧觴稱壽句,進酒問安詞。地潤鋪紅萼,波澄斂玉池。高峰多爽氣,綺樹得豐姿。漏轉催辰半,表行近畫奇。承歡同家日,孝思莫違時。會慶思經義,千秋古訓垂。”說罷皇上便步到軟座前掀開衣擺坐下。
太後著看向皇上說道“今日皇帝壽辰,皇帝隻需開心便是,煩心事便忘了吧。”
“兒臣明白。”皇帝回道。太後隻是笑笑未語看著遠處的梅花倒是想起舊事,皇上瞧著太後懷念的樣子問道“方才皇額娘告誡兒臣勿想煩心事,皇額娘為何又這般懷舊,可是想到什麽舊事?”
“剛才皇帝的那句承歡同家日,孝思莫違時。會慶思經義,千秋古訓垂。倒讓哀家想起了曾經,那時候皇帝還是少年時,皇帝生辰是由哀家與蘇麻喇姑一起慶賀,如今卻剩下哀家與皇帝二人,也不曉得哀家還能陪皇帝多久。”
“皇額娘豈能說這等喪氣話,皇額娘定會長命百歲,往後兒臣的壽辰可還需皇額娘陪著,皇額娘的壽辰兒臣也隻當陪著,在為皇額娘跳舞祝壽!”皇上安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