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涅離開前對你很是不放心,拖朕照顧著你,讓你跟在朕的身邊,等你到了出嫁的年歲,看中哪家公子少爺不必害羞不說,朕自會為你指婚。不過日後你不可如以往每年出宮回府小住,但朕念及你年幼,又是額涅生前便準許的事,你每年便年後回府小住五日,朕看著你對額涅也是敬重有加,才賞你的恩典。”皇上看著嫿燕忍不住想起蘇麻喇姑,不過蘇麻喇姑也是高壽仙鶴,皇上也慢慢釋懷,更多的是懷念。
“是,嫿燕多謝皇上恩典,嫿燕日後定然如同侍奉嬤嬤一般侍奉皇上。其實嬤嬤也是放心不下皇上,讓嫿燕每日為皇上誦經祈福,嫿燕別無他求,隻願如嬤嬤一樣為皇上,為大清祈福,在宮中伺候皇上到老。”嫿燕說罷跪在地上磕頭,皇上嘆口氣抬起手讓她起身站著。
“朕之前便許諾過額涅,日後不會強求你嫁人。你啊,跟在嬤嬤身邊太久,性子學的七分像。”
“若是嫿燕真能成為像蘇麻喇嬤嬤姑一樣的人,也不枉嬤嬤苦心教導。”嫿燕道。
皇上無奈的搖頭,梁公公看著氣氛凝重便遞上茶水,讓皇上順氣開懷,皇上接過茶杯輕抿一口“若曦泡的茶就是比旁人好喝,這以後宮裏頭可也熱鬧了。”
“皇上說的是,若曦姑娘就很是開朗活潑,如今木蘭格格來了,可不是熱鬧非凡,皇上也能多多開懷大笑。”梁公公討喜的說著。
皇上也是笑眯眯點頭,望一眼茶杯,隨手仍在桌上,問道“若曦手巧,花樣繪製不錯,朕聽聞嫿燕寫的一手好字,又讓朱奇齡當你的教書先生,朱奇齡確實學識淵博,朕有時都自嘆不如,他如今住在何處你可知道?”
“回皇上,嫿燕不過同朱先生學些皮毛罷了,至於朱先生,他已經仙鶴歸西,嫿燕代先生多謝皇上念舊之情。”
皇上感嘆一聲“居然已經不在了,唉。斯人已逝,罷也。你既然讀過書,以後不必在殿外候著,去書房伺候,早讀的事便交給你。”皇上望向嫿燕,嫿燕自然行禮謝恩。
“今日時日不早,隨朕去書房早讀,也好讓你熟悉。”說罷皇上便起身離開,嫿燕等人跟在身後往書房走去。
皇上起床後第一件事兒就是到書房做早讀。清朝人是馬背上得天下,皇上不願忘記祖宗對他們要求的根本,才建立了日講和經筵製度,由日講官每日輪流入侍進講,無論政務多麽繁忙,從不間斷。而皇上所讀之書是先祖列宗的《實錄》和《聖訓》。
往後嫿燕將負責早讀,不過嫿燕頭一次當值,皇上也是體恤,便讓講官將《實錄》和《聖訓》所有冊卷講完後再讓嫿燕接手,讓嫿燕多幾日熟悉過程。
書房內講官捧著書,皇上麵前也是一本書,香爐備好,講官便開始,等一冊結束,皇上才回到膳廳用膳,今日因為召見嫿燕有些晚了,禦膳房候著的人等了許久,梁公公讓人先去傳膳,傳膳時由禦膳房太監負責把三張膳桌拚在一起,鋪上桌單手捧紅色漆盒的太監們排著隊進來,將飯餚、菜點、湯羹等擺上飯桌。皇上就座後,傳膳太監先查看每道菜的試毒牌變色不變色,再呈給皇上吃。皇上就餐是一個人單獨吃,四周鴉雀無聲,一般是主菜八品、小菜四品,再加上湯食、火鍋等,主食有米飯、麵食等。
皇上用膳後便要上朝理政,主要在幹清門禦門聽政、幹清宮理政。上朝聽政是在幹清門接見各部主管,接受他們的奏摺,聽取匯報,今日便是上朝聽政的日子,嫿燕是司記女官,不過上朝理政不得讓侍女在旁,嫿燕便回到幹清宮稍作休息,拿起《實錄》和《聖訓》看了一會,免得以後早讀出錯。等嫿燕讀了片刻。這時候各宮娘娘的請安摺子也遞了上來,詢問皇上晚膳在哪裏用膳,是否看戲聽曲。嫿燕跟著魏公公一起忙碌一會,將各宮娘娘的摺子歸攏起來,等皇上下朝後詢問。
皇上下朝回到幹清宮內便傳喚大臣,皇上用早膳時太監將寫有姓名、籍貫及出身的紅頭牌或官員綠頭牌呈交皇上,恩準後方可進見殿。皇上回到幹清宮剛落座,若曦便端著暖茶進屋將暖茶放在桌案,便低著頭退下。嫿燕見了也不知道自己是否退下,等了片刻,嫿燕還在心裏糾結便聽到皇上開口“嫿燕,過來研磨。”嫿燕呆愣的點頭,便走到桌案拿起墨塊研磨,皇上也開始打開奏摺翻閱。
“日後便研磨,幫著分類奏摺。梁九功每日事多,朕身邊伺候的大多不識字,朕信任你,你畢竟是額涅養出來的孩子,但你阿瑪也是朝廷重臣,朕不希望你日後看到什麽便往家中傳話,白白浪費朕與額涅的苦心。”皇上淡然的說道,嫿燕立刻彎腰半跪道聲是。
皇上看一眼嫿燕,微微點頭“起來吧,繼續研磨,安心做事你才能如同額涅一樣。”嫿燕笑著道聲是,便起身繼續研磨,不過後背卻是一身冷汗。
“皇上,今兒皇上打算在幹清宮用膳還是去那位娘娘宮裏?”梁公公問道
皇上抬著筆微頓,想起上次未去宜妃哪裏用膳,這次便補上吧。“讓宜妃過來吧。”梁公公點頭,過了會便又說道“皇上,李大人與張大人在外候著,讓他們進來嗎?”梁公公問道,皇上點了頭,處理朝務便在慢慢開始,嫿燕便靜心研磨,讓自己冷靜。
“是,嫿燕多謝皇上恩典,嫿燕日後定然如同侍奉嬤嬤一般侍奉皇上。其實嬤嬤也是放心不下皇上,讓嫿燕每日為皇上誦經祈福,嫿燕別無他求,隻願如嬤嬤一樣為皇上,為大清祈福,在宮中伺候皇上到老。”嫿燕說罷跪在地上磕頭,皇上嘆口氣抬起手讓她起身站著。
“朕之前便許諾過額涅,日後不會強求你嫁人。你啊,跟在嬤嬤身邊太久,性子學的七分像。”
“若是嫿燕真能成為像蘇麻喇嬤嬤姑一樣的人,也不枉嬤嬤苦心教導。”嫿燕道。
皇上無奈的搖頭,梁公公看著氣氛凝重便遞上茶水,讓皇上順氣開懷,皇上接過茶杯輕抿一口“若曦泡的茶就是比旁人好喝,這以後宮裏頭可也熱鬧了。”
“皇上說的是,若曦姑娘就很是開朗活潑,如今木蘭格格來了,可不是熱鬧非凡,皇上也能多多開懷大笑。”梁公公討喜的說著。
皇上也是笑眯眯點頭,望一眼茶杯,隨手仍在桌上,問道“若曦手巧,花樣繪製不錯,朕聽聞嫿燕寫的一手好字,又讓朱奇齡當你的教書先生,朱奇齡確實學識淵博,朕有時都自嘆不如,他如今住在何處你可知道?”
“回皇上,嫿燕不過同朱先生學些皮毛罷了,至於朱先生,他已經仙鶴歸西,嫿燕代先生多謝皇上念舊之情。”
皇上感嘆一聲“居然已經不在了,唉。斯人已逝,罷也。你既然讀過書,以後不必在殿外候著,去書房伺候,早讀的事便交給你。”皇上望向嫿燕,嫿燕自然行禮謝恩。
“今日時日不早,隨朕去書房早讀,也好讓你熟悉。”說罷皇上便起身離開,嫿燕等人跟在身後往書房走去。
皇上起床後第一件事兒就是到書房做早讀。清朝人是馬背上得天下,皇上不願忘記祖宗對他們要求的根本,才建立了日講和經筵製度,由日講官每日輪流入侍進講,無論政務多麽繁忙,從不間斷。而皇上所讀之書是先祖列宗的《實錄》和《聖訓》。
往後嫿燕將負責早讀,不過嫿燕頭一次當值,皇上也是體恤,便讓講官將《實錄》和《聖訓》所有冊卷講完後再讓嫿燕接手,讓嫿燕多幾日熟悉過程。
書房內講官捧著書,皇上麵前也是一本書,香爐備好,講官便開始,等一冊結束,皇上才回到膳廳用膳,今日因為召見嫿燕有些晚了,禦膳房候著的人等了許久,梁公公讓人先去傳膳,傳膳時由禦膳房太監負責把三張膳桌拚在一起,鋪上桌單手捧紅色漆盒的太監們排著隊進來,將飯餚、菜點、湯羹等擺上飯桌。皇上就座後,傳膳太監先查看每道菜的試毒牌變色不變色,再呈給皇上吃。皇上就餐是一個人單獨吃,四周鴉雀無聲,一般是主菜八品、小菜四品,再加上湯食、火鍋等,主食有米飯、麵食等。
皇上用膳後便要上朝理政,主要在幹清門禦門聽政、幹清宮理政。上朝聽政是在幹清門接見各部主管,接受他們的奏摺,聽取匯報,今日便是上朝聽政的日子,嫿燕是司記女官,不過上朝理政不得讓侍女在旁,嫿燕便回到幹清宮稍作休息,拿起《實錄》和《聖訓》看了一會,免得以後早讀出錯。等嫿燕讀了片刻。這時候各宮娘娘的請安摺子也遞了上來,詢問皇上晚膳在哪裏用膳,是否看戲聽曲。嫿燕跟著魏公公一起忙碌一會,將各宮娘娘的摺子歸攏起來,等皇上下朝後詢問。
皇上下朝回到幹清宮內便傳喚大臣,皇上用早膳時太監將寫有姓名、籍貫及出身的紅頭牌或官員綠頭牌呈交皇上,恩準後方可進見殿。皇上回到幹清宮剛落座,若曦便端著暖茶進屋將暖茶放在桌案,便低著頭退下。嫿燕見了也不知道自己是否退下,等了片刻,嫿燕還在心裏糾結便聽到皇上開口“嫿燕,過來研磨。”嫿燕呆愣的點頭,便走到桌案拿起墨塊研磨,皇上也開始打開奏摺翻閱。
“日後便研磨,幫著分類奏摺。梁九功每日事多,朕身邊伺候的大多不識字,朕信任你,你畢竟是額涅養出來的孩子,但你阿瑪也是朝廷重臣,朕不希望你日後看到什麽便往家中傳話,白白浪費朕與額涅的苦心。”皇上淡然的說道,嫿燕立刻彎腰半跪道聲是。
皇上看一眼嫿燕,微微點頭“起來吧,繼續研磨,安心做事你才能如同額涅一樣。”嫿燕笑著道聲是,便起身繼續研磨,不過後背卻是一身冷汗。
“皇上,今兒皇上打算在幹清宮用膳還是去那位娘娘宮裏?”梁公公問道
皇上抬著筆微頓,想起上次未去宜妃哪裏用膳,這次便補上吧。“讓宜妃過來吧。”梁公公點頭,過了會便又說道“皇上,李大人與張大人在外候著,讓他們進來嗎?”梁公公問道,皇上點了頭,處理朝務便在慢慢開始,嫿燕便靜心研磨,讓自己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