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北方,有這樣一個民族,它的標配是,


    射箭、摔跤,馬奶酒,


    唱歌、跳舞,賽馬術,


    風吹草動見牛羊!


    它就是蒙古族!曾被歐洲人稱為13世紀的歐洲之鞭,曾經建立起古代世界曆史上第一個大國,橫跨亞歐非三洲,國土麵積更是高達5200萬平方千米。


    蒙古族是我國的一古老民族,源自於蒙兀室韋部落聯盟中的一個部落。


    公元9世紀中葉以後,蒙古自今額爾古納河流域逐漸向西遷徙,至10世紀,遊牧於鄂嫩、克魯倫、土拉三河河源地區。


    當時,蒙古高原上分布著許多,互不相統屬的部落,統稱為韃靼,蒙古隻是其中的一部。


    10世紀到12世紀,蒙古各部逐漸遷徙到蒙古高原,後逐步並入契丹人耶律阿保機建立的大遼國版圖。


    隨著鐵器和漢人先進文化政治製度得傳入,蒙古高原各部開始大發展,由奴隸製社會進入封建製社會。


    12世紀後,東北地區的女真人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各部,建立的金國滅完遼國,蒙古又成為了金國的一部。


    12世紀下半葉,蒙古諸部在殘酷角逐之後,逐漸形成孛兒隻斤和劄隻剌兩大部落,彼此虎視眈眈,力圖吞滅對方。


    與此同時,整個蒙古高原自東向西,蒙古、韃靼、克烈、乃蠻及北方的蔑兒乞等五個主要的部族並存。


    幾十年後蒙古草原,出現一個英雄人物—鐵木真,曆經艱辛,完成了統一蒙古草原的大業。


    公元1206年,鐵木真在斡難河源頭召開忽裏勒台大會,被各部擁戴為蒙古大汗,號“成吉思汗”,蒙古國建立。


    之後繼續深化對蒙古草原的改革,先後確立了對大蒙古國和後來的元朝影響深遠的三項製度,即千戶製、怯薛製和分封製。


    所謂千戶製,就是將所有的百姓和部眾,按照十戶設一長、百戶設一長、千戶設一長的方式逐級從屬,由大汗親自委派千戶那顏(蒙古語“官人、長官”)直接管理,且不得擅自改變歸屬,違者嚴懲。


    所謂怯薛製,就是在汗廷,成吉思汗實行了集防衛、行政於一體的怯薛製。“怯薛”是蒙古語“番值宿衛”之意。一萬名怯薛軍是大汗的近衛軍,包括一千名宿衛士、一千名箭筒士和八千名散班。怯薛主要從千戶長、百戶長、十戶長在大汗身邊充當人質的子嗣中選拔。這些質子按照不同的出身可以攜帶若幹伴當。此外,少部分平民子弟也可應征人充宿衛,各級那顏的子弟還可攜帶一名兄弟。因此,怯薛軍的貴族屬性十分明顯。他們享有特權,沒有大汗的同意,任何人都不可隨意處罰。怯薛的職責除卻護衛大汗和出征打仗外,幾乎承擔了一切宮廷服侍工作。


    所謂分封製,就是成吉思汗建國後不久,把九十五個千戶中的三十多個,以及大蒙古國東、西兩翼之地,封給了他的四個兄弟和四個兒子。四個兄弟分別是哈撒兒、合赤溫、別勒古台和鐵木哥斡赤斤,他們的封地範圍在今東北及內蒙古自治區的大興安嶺一帶,稱“東道諸王”。


    四個兒子是孛兒帖夫人所生的四嫡子,即術赤、察合台、窩闊台和拖雷。前三子分封在阿爾泰山以西,幼子拖雷在靠東的吉爾吉斯一帶,合稱“西道諸王”。蒙古人有幼子守產的習俗,故身為“守灶人”的拖雷,還將繼承管領成吉思汗的四大斡耳朵(蒙古語“宮帳”)和中央兀魯思(蒙古語“國家、人眾”)的千戶。蒙古人以右為尊,


    原則上,成吉思汗四子的“西道諸王”地位優於其四兄弟的“東道諸王”。


    在這種製度下,諸王對轄內的土地和人眾享有絕對的管理權,但需對大汗納貢,提供士兵,接受傳喚。在前期,諸王出於擴張土地和人眾的欲望,積極參與大汗的四方征伐,促成了“蒙古帝國”的壯大;而到了後期,積累深厚的諸王逐漸擺脫了大汗的掌控,


    整個“蒙古帝國”最終分裂為四大汗國,


    蒙古國建立後,開始不斷向外擴張。


    公元1218年,成吉思汗派大將哲別率軍攻滅西遼。


    公元1223年,成吉思汗親領20萬大軍西征,占領花拉子模國


    西征同時,成吉思汗派哲別和速不台率三萬蒙古軍攻打波斯、高加索等地,於1223年5月的迦勒迦河之戰大敗欽察、斡羅思聯軍,殺死斡羅斯王公六人。


    隨後橫掃東歐草原,奪取控製了黑海以東的大片東歐平原之地!


    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親征,大舉進攻西夏,包圍中興府。


    公元1227年,西夏滅亡,同年,成吉思汗病逝於六盤山,由三子窩闊台汗繼承汗位,由幼子拖雷按照蒙古“幼子守灶”的規則,繼承統領其主要軍隊,並奉命監國!


    公元1229年,忽裏勒台大會召開,拖雷擁立窩闊台為新任大汗。


    窩闊台即位之初,於公元1229年派綽兒馬罕率軍遠征波斯,蒙古人在西亞的勢力範圍延伸至小亞細亞中部,直接與東羅馬帝國毗鄰。


    窩闊台繼位後,大舉侵金,


    公元1231年,蒙古軍分兵三路出師,合圍金都汴京,占領黃河以南十餘州,並於公元1234年,滅金朝。


    公元1235年,窩闊台的次子、涼王闊端領兵攻秦州、鞏昌,收降金鞏昌守將汪世顯。


    公元1236年,率兵由大散關進攻南宋,直取成都。


    公元1239年,闊端派部將道爾達答剌罕率兵南進烏思藏,擊敗反抗各部,占領西藏。


    公元1235年,窩闊台以成吉思汗長子術赤的次子拔都為統帥,率領各支宗室、諸王、駙馬、萬戶以下各級那顏的長子從征,再次發起西征,號稱長子西征。


    公元1237年蒙軍占領莫斯科,公元1240年攻占基輔。


    公元1241年,蒙軍兵分兩路在賽約河之戰中,殲滅六萬匈牙利軍,並於公元1243年由拔都建立了欽察汗國,統領歐洲地區。


    公元1246年,貴由繼位汗位。


    公元1247年,藏地各教派推舉的代表薩迦班智達在涼州與貴由進行會談,後頒布《薩迦班智達致蕃人書》,標誌著西藏正式納入中國版圖。


    公元1248年春,貴由病死。蒙哥在公元1251年成功繼位為汗。


    蒙哥即位後,命其弟忽必烈總理漠南漢地軍國庶事,南駐爪忽都之地。


    公元1253年,忽必烈受命與大將兀良合台遠征雲南,於次年滅大理國。


    同年,蒙哥指示其弟旭烈兀發動第三次西征。到公元1259年,蒙古攻入敘利亞,兵鋒直抵加沙非洲地區。


    公元1259年,蒙哥在攻打南宋合州釣魚城時染病,不久後死於該地。


    蒙哥去世時,忽必烈於公元1260年5月繼承汗位。


    公元1264年,經新任大汗忽必烈冊封,旭烈兀在西亞正式建立起伊利汗國。


    公元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大元”,建立元朝。


    公元1272年,又升中都北京為大都,以大都北京為元朝得都城。


    元朝建立後,元始祖忽必烈於公元1273年,攻破襄樊,南宋防禦體係崩潰。


    公元1274年,忽必烈派樞密院使伯顏率軍南下伐南宋,與阿術統中路取鄂州、漢陽等地,沿長江東下,取黃州、蘄州、江州、安慶、池州等地,大敗宋宰相賈似道軍於丁家洲,收降太平州、滁州,下建康。


    公元1276年,南宋太皇太後謝道清帶宋恭帝出降,都城臨安陷落。


    此後,元軍開始著手消滅宋的殘餘勢力。


    公元1279年,宋元雙方在崖山外海進行了大海戰,史稱“崖山之戰”,宋軍戰敗,宰相陸秀夫背負八歲的宋末帝跳海而死。


    至此,南宋滅亡,元朝統一中國。


    元成宗之後,元朝政治日漸混亂。


    公元1351年,劉福通率白蓮教教眾和被征挖黃河河道的河工起事,組織紅巾軍對抗元軍,開始了紅巾軍起義。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蕩平梟雄,一統南北,建立大明!!


    之後北伐中原,同年,明軍攻破了元大都北京,元朝滅亡。


    元朝滅亡後,蒙古勢力基本退回了大漠,但是尚未放棄元朝國號,史稱\"北元\"。


    明朝建立後,雖然北元失去了對中原的統治,但仍然統治著廣闊的北方草原地區 ,全國許多地區如山西、陝西、四川、雲南、貴州等,仍歸北元統治,明朝時刻感到重大威脅。


    明太祖決定北伐蒙古殘餘勢力,進一穩定北部邊疆!


    在洪武時期,多次出兵蒙古。先後十三次北伐遁入漠北的蒙元殘餘勢力。


    公元1387年,9月,藍玉、唐勝宗、郭英北伐蒙古,取得捕魚兒海大捷,殺死北元官員1000多人,北元皇帝在逃亡和林的途中,也被部將所殺!


    從此蒙古本部陷入到了長期的分裂之中。


    而新的蒙古首領已經不再稱皇帝,而稱\"大汗\",這標誌著北元正式滅亡!


    公元1387年後,蒙古本部陷入了分裂,


    經過幾年的混戰,最終形成了三大部分。


    其中占據蒙古高原東部的韃靼部;


    占據蒙古高原西部的衛拉特部,也稱為瓦剌部;


    占據了遼河上遊一帶的為兀良哈部。


    蒙古三部相互混戰,實力嚴重遭到了削弱。


    其中兀良哈部實力最弱,因為靠近明朝統治中心,最終臣服於明朝。


    到公元1402年,蒙古正式分裂為韃靼與瓦剌兩部。


    長期和明朝為敵的就是東邊韃靼部和西邊的瓦剌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朝中興之主,天順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日享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日享子並收藏大明朝中興之主,天順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