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
八零年代女地主誕生記 作者:墨墨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村裏也難呀,自從大鍋飯解散以後,村裏帳上就沒剩什麽錢,鎮上撥那點辦公經費還不夠我一年電費呢。”
“不會吧,咱們村裏沒有什麽村費開支?”
“珍珍,要開支得有收入不是,咱們村裏既沒有辦廠,也沒有人來投資。咱們村裏人還是最近靠著你家才有點起色,之前可是窮得叮噹響想收錢都沒有地方呀。”這也是一村之長對於個女娃子這麽看重的原因,窮怕了。
賈珍珍想著後世那些全國聞名的富裕村子,不禁搖頭感嘆。
“還是發展太慢了,唉,要是像……算了。還是先操心明年高考的事吧。”說著就要起身走了。
賈村長眼明手快的攔住她,
“要是什麽?你到時說呀。”
“算了,村長,我一個女娃家操心太多不好。”
“你看看,我什麽時候把你當孩子看了?!我算是看出來了,咱們賈家村的風水七成被你們老賈家這一房給占了,其中你又占了裏麵八成。有什麽點子你就直接說,咱爺倆合計合計。萬一好的,中用的呢,要是咱們賈家村真的發展起來了,我親自去祠堂裏上香,專門在族譜裏給你添上一頁!”賈村長急了,承諾跟不要錢的往外噴。
賈珍珍現在隻是一個初步的構想,這事還沒有想圓範,現在村長提出來了,她就先把點子提出來,讓這個村長先考慮考慮吧。
“村長,我記得咱們村以前也有挑蔬菜水果去鎮上賣過吧?”
“是,大前年的時候,開春聽說那年辣椒貴,咱們村裏也跟著種了很多,等秋天成熟的時候挑到鎮上去賣,滿大街都是。辛辛苦苦跑一趟卻賣不到什麽錢,咱們村裏也就死了那條心。所以你之前說把菜拉到城裏去賣的時候,大傢夥還將信將疑的。”
“你想過為什麽嗎?”
“為什麽?”
“這事當時我在鎮上看外公外婆,所以我知道的比較多。春天的時候,傳來消息,上一個秋天湘皖那邊發大水,作為辣椒的主產地全麵減產。外地的辣椒運不進來,鎮上的菜價當然就貴了。於是整個鎮的村民一窩蜂的全部種辣椒,那一年天時又好,等到了秋天,這辣椒大豐收,自然就賣不起價了。”
“你這麽一說,還真是這個理!”
“你再想想,前兩天咱們賣了那麽多雞鴨換了錢。村民們會不會在今年一窩蜂的全部抓雞鴨來養?”
“當然啦!你嬸子都抓了十來隻呢。”村裏麵人能吃苦,看到一點能致富的事都會願意跟著學。
“那你說等到明年開春的時候,這雞鴨一窩蜂全部集中在一個月長成了,全部拉到市場上去賣,這結果會怎麽樣?”這裏為了達到目的,她其實偷換了個概念,鎮上肯定吃不下幾百上千隻雞鴨集中上市,但到了省城,那就不夠看了。
“那今年能賣15一隻,明年可能隻賣得到10塊、8塊了。”想到這裏,賈村長不僅打了一個冷顫。同樣的付出辛苦,隔幾個月,這價格就跌一大半,那時候村民們就又會像賣辣椒一般,積極性被打滅了。
“大伯,前兩天抓魚你還發現一個問題了嗎?那些沒有去抓魚的村民,沒有分到魚錢的村民,私下裏有沒有怨言?”
“這……”村子一驚,仔細回想了一下,還真是聽到些閑言碎語,說他處事不公,但他轉念一想,“咱們不是給每家每戶都發了一條魚嗎。那沒有出力的得不到魚錢當然正常了。”
“可你別忘了,這魚可不是誰家養的。那魚長在湖裏,村民們都有份。這第一次去撈大家不在意,那經常去抓,並且得到了豐厚的回報,其他人還會大度的不在意嗎?同理,山上的那些山貨,你撿的多了,我撿的少了。長此以往,你說村民們會不會鬥得像烏眼雞一樣?”
“會!一定會!”村長冷汗都要下來了,這些日子乍然找到個發財門路,卻沒有思考到這深層次的隱憂。賈家村歷來和睦可不代表人沒有私心呀。“你有什麽好的辦法嗎?”
賈珍珍緩了口氣,終於說到正題了。
“在南方特區,我聽說有一種模式。以村為單位成立一個公司,以村裏的土地、山林、河流等資源入股,由投資人出錢,規劃運營,共同發展。村民們成為公司的股東,像城市的工人一樣上下班。”
“這……這不又成了大鍋飯時期了嗎?”以賈村長現在的思想境界,理解不了後世已經被普遍實行的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
“這二則是有本質的區別的。前則是強製性的,沒有目標沒有領頭羊,村民們沒有集體意識。不管有沒有分擔工作,都能從中受益。長此以往,當然就沒有積極性,大家都渾水摸魚了。
後則嘛,要吸取經驗教訓了,要讓大家自覺自願的想要參與進來。每個人都是這艘大船上的一員,隻有大家都勁往一處使,咱們這條船才能劃得更快走得更遠。當然船上肯定是要有一個掌舵人來指導方向,否則就亂了套了。”
賈村長聽得目瞪口呆,歇了一會兒,灌了一大口茶水,咕咚咕咚的咽了下去,仿佛這樣就能消化剛剛所聽到的那些新思維似的。他隱隱綽綽知道這是能影響賈家村前途命運的一件大事,能決定他這個第38代村長兼族長是否能在族譜上寫下一筆的轉折。這個時候,什麽輩分什麽長輩的威嚴他都拋開了。他恨不得像評書裏講的,劉皇叔三顧茅廬請諸葛大神出山一般的虔誠了。賈村長給珍珍到了一杯水。
“不會吧,咱們村裏沒有什麽村費開支?”
“珍珍,要開支得有收入不是,咱們村裏既沒有辦廠,也沒有人來投資。咱們村裏人還是最近靠著你家才有點起色,之前可是窮得叮噹響想收錢都沒有地方呀。”這也是一村之長對於個女娃子這麽看重的原因,窮怕了。
賈珍珍想著後世那些全國聞名的富裕村子,不禁搖頭感嘆。
“還是發展太慢了,唉,要是像……算了。還是先操心明年高考的事吧。”說著就要起身走了。
賈村長眼明手快的攔住她,
“要是什麽?你到時說呀。”
“算了,村長,我一個女娃家操心太多不好。”
“你看看,我什麽時候把你當孩子看了?!我算是看出來了,咱們賈家村的風水七成被你們老賈家這一房給占了,其中你又占了裏麵八成。有什麽點子你就直接說,咱爺倆合計合計。萬一好的,中用的呢,要是咱們賈家村真的發展起來了,我親自去祠堂裏上香,專門在族譜裏給你添上一頁!”賈村長急了,承諾跟不要錢的往外噴。
賈珍珍現在隻是一個初步的構想,這事還沒有想圓範,現在村長提出來了,她就先把點子提出來,讓這個村長先考慮考慮吧。
“村長,我記得咱們村以前也有挑蔬菜水果去鎮上賣過吧?”
“是,大前年的時候,開春聽說那年辣椒貴,咱們村裏也跟著種了很多,等秋天成熟的時候挑到鎮上去賣,滿大街都是。辛辛苦苦跑一趟卻賣不到什麽錢,咱們村裏也就死了那條心。所以你之前說把菜拉到城裏去賣的時候,大傢夥還將信將疑的。”
“你想過為什麽嗎?”
“為什麽?”
“這事當時我在鎮上看外公外婆,所以我知道的比較多。春天的時候,傳來消息,上一個秋天湘皖那邊發大水,作為辣椒的主產地全麵減產。外地的辣椒運不進來,鎮上的菜價當然就貴了。於是整個鎮的村民一窩蜂的全部種辣椒,那一年天時又好,等到了秋天,這辣椒大豐收,自然就賣不起價了。”
“你這麽一說,還真是這個理!”
“你再想想,前兩天咱們賣了那麽多雞鴨換了錢。村民們會不會在今年一窩蜂的全部抓雞鴨來養?”
“當然啦!你嬸子都抓了十來隻呢。”村裏麵人能吃苦,看到一點能致富的事都會願意跟著學。
“那你說等到明年開春的時候,這雞鴨一窩蜂全部集中在一個月長成了,全部拉到市場上去賣,這結果會怎麽樣?”這裏為了達到目的,她其實偷換了個概念,鎮上肯定吃不下幾百上千隻雞鴨集中上市,但到了省城,那就不夠看了。
“那今年能賣15一隻,明年可能隻賣得到10塊、8塊了。”想到這裏,賈村長不僅打了一個冷顫。同樣的付出辛苦,隔幾個月,這價格就跌一大半,那時候村民們就又會像賣辣椒一般,積極性被打滅了。
“大伯,前兩天抓魚你還發現一個問題了嗎?那些沒有去抓魚的村民,沒有分到魚錢的村民,私下裏有沒有怨言?”
“這……”村子一驚,仔細回想了一下,還真是聽到些閑言碎語,說他處事不公,但他轉念一想,“咱們不是給每家每戶都發了一條魚嗎。那沒有出力的得不到魚錢當然正常了。”
“可你別忘了,這魚可不是誰家養的。那魚長在湖裏,村民們都有份。這第一次去撈大家不在意,那經常去抓,並且得到了豐厚的回報,其他人還會大度的不在意嗎?同理,山上的那些山貨,你撿的多了,我撿的少了。長此以往,你說村民們會不會鬥得像烏眼雞一樣?”
“會!一定會!”村長冷汗都要下來了,這些日子乍然找到個發財門路,卻沒有思考到這深層次的隱憂。賈家村歷來和睦可不代表人沒有私心呀。“你有什麽好的辦法嗎?”
賈珍珍緩了口氣,終於說到正題了。
“在南方特區,我聽說有一種模式。以村為單位成立一個公司,以村裏的土地、山林、河流等資源入股,由投資人出錢,規劃運營,共同發展。村民們成為公司的股東,像城市的工人一樣上下班。”
“這……這不又成了大鍋飯時期了嗎?”以賈村長現在的思想境界,理解不了後世已經被普遍實行的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
“這二則是有本質的區別的。前則是強製性的,沒有目標沒有領頭羊,村民們沒有集體意識。不管有沒有分擔工作,都能從中受益。長此以往,當然就沒有積極性,大家都渾水摸魚了。
後則嘛,要吸取經驗教訓了,要讓大家自覺自願的想要參與進來。每個人都是這艘大船上的一員,隻有大家都勁往一處使,咱們這條船才能劃得更快走得更遠。當然船上肯定是要有一個掌舵人來指導方向,否則就亂了套了。”
賈村長聽得目瞪口呆,歇了一會兒,灌了一大口茶水,咕咚咕咚的咽了下去,仿佛這樣就能消化剛剛所聽到的那些新思維似的。他隱隱綽綽知道這是能影響賈家村前途命運的一件大事,能決定他這個第38代村長兼族長是否能在族譜上寫下一筆的轉折。這個時候,什麽輩分什麽長輩的威嚴他都拋開了。他恨不得像評書裏講的,劉皇叔三顧茅廬請諸葛大神出山一般的虔誠了。賈村長給珍珍到了一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