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
八零年代女地主誕生記 作者:墨墨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們不稀罕,城裏人喜歡吃呀!這魚還能拿來風幹做臘魚什麽的!”
“真的?那要不咱們去撈一網拿去城裏賣?”
“好呀!珍珍妹子,咱們去幹一票吧!”
大傢夥都鼓動著,可是,賈珍珍看了看家裏麵亂糟糟的樣子,她實在走不開呀。
“這麽著,明天你跟我們走,我讓我媽來幫賈奶奶!”
“對!還有我姐也閑著呢!”
賈珍珍想了想,確實應該把人力資源合理優化了。她的想法是慢慢找出一條路來,讓村民們逐漸都富裕起來,不能守著寶山要飯呀。現在的一切嚐試都是必要的。於是點了點頭,答應了。既然要去捕魚,這準備工具和熟悉的人手得先聯繫好。
“咱們這群人有誰會捕魚嗎?還有工具什麽的?”
“你放心,我家裏有漁網,再把我爹叫上。”
“對,二虎哥家工具可全啦,東平叔年輕的時候專門打漁的!”
“還有啞巴爺爺,把他也請上,他也有小漁船!”
賈珍珍提出了一個方向,二虎他們也不歇著了,四處牽頭聯繫人去安排捕魚的事了。冬閑的賈家村漸漸忙碌了起來,男女老少好像都有了活計。男的賈珍珍家請了來幫忙蓋房子;婦女們準備上山去采野貨;青年呢則要去大湖裏探個究竟;老人們也不輕鬆,家裏麵要出欄的豬這幾日還得加緊時間喂,爭取宰殺前再長幾分膘。
這是這種忙碌是喜人的,因為有盼頭,有前景。
第24章 新的活計
第二天淩晨5點, 賈珍珍就起來了,說是要跟二虎他們去捕魚的時候,賈奶奶和媽媽都唬了一跳,紛紛勸道,
“大冬天的那湖邊風又冷又硬, 你就在家裏等著, 等他們拉回來再看就好了。”
“就是, 今天要拆房子, 家裏麵不少活計呢。”
“奶奶、媽,那湖邊我必須要走一趟, 我想去仔細看看那湖大小深淺, 開春的時候看能不能做些什麽, 也好給村裏麵的年輕人找些事情做。家裏麵的事,東平嬸子已經答應來幫忙燒水做飯。”
“那成,讓你哥跟著一起去吧。”賈媽媽去找了自己的軍大衣來。湖邊風嗚嗚的刮, 單純的羽絨服已經不能抗凍了, 還是要分量十足的軍大衣才有效果。
剛吃了一碗熱乎乎的雞蛋麵,二虎就上門來接兄妹倆了。賈寶強打著手電筒, 賈珍珍走在中間,三個人深一腳淺一腳的往夜幕中走去了。
村裏的這條小道還好, 日常人多走著, 又有人不時撿幾塊石頭墊一墊, 路麵倒是平整。不一會兒就到了村中心, 他們是最晚到的, 那裏已經聚齊了差不多村裏所有的小年輕,足足有三、四十號人。為首的就是東平叔和啞巴叔。東平叔昨兒已經打過幾次交道了,黑臉中等個的壯實漢子,二虎哥長得倒是白白淨淨的,跟他老子完全不像,估計是像白白胖胖的東平嬸子吧。
啞巴爺爺有些上年紀了,背有些佝僂,拘謹的站在人群外麵,跟在他身邊的還有個14、5歲的少年,眉目稜角有些鋒銳,就是他大孫子海軍。
最叫人意外的是村長叔居然也在隊伍裏。賈珍珍上前打招呼,
“大伯,你怎麽也來了?”
“你一個女娃子都去了,我有什麽不能去的。這麽多孩子去,我不放心,不得跟著看著點呀。”實際上他是知道了賈珍珍要去,看看她有什麽別的想法沒有,他對發家致富已經魔怔了。
於是點了點人數,東平叔就招呼人出發了。前麵為首的十來個小子抬著兩艘小漁船,後麵跟著的人拿著網、叉、挑著桶等各色工具。賈珍珍空著手走著,這麽多小年輕,壓根不讓她動手。海軍正好走到她身前,看著個小小的人兒,背著個大桶,桶裏還放著些工具,壓得人弓著腰走路。賈珍珍連忙扶住他。
“海軍,你背上怎麽背這麽多?我們幫你拿一點吧。”
“不用了,珍珍姐,我也是來幹活的。別看我身體小,我力氣大,能背得動。”
賈寶強聽到了,直接從他桶裏把木頭叉子給扛了出來。
“你人還小,正在發育,別使大勁了。到時候不長高就麻煩了。”
賈寶強近來一直在村裏麵轉悠,了解了村裏麵各家的情況。這啞巴叔日子過得艱難,老婆在兒子小的時候就生病去世了,一個人把兒子拉扯大。誰知道兒子大了反倒不成器,吃喝嫖賭四角俱全,好不容易娶的媳婦也過不下去,跑了,這下子兒子就更不著家了。幸好留下一大一小就是海軍海燕兄妹倆到是孝順懂事的。幫著幹活什麽的都勤勤懇懇。隻是一個啞巴老人,能拉扯著兩個娃實在不容易。今天這日子海軍跟著一起幹活想的也是能分一份吧。所以才格外賣力的,生怕人嫌棄。村裏人看在眼裏,也不說破,那孩子自尊心強,不願意接受人的幫助,至少明麵上不願意。
走了大半個小時就出了村子所在的峽穀,再拐到人跡罕至的小路走上十分鍾,那湖泊如同豁然開朗般的出現在眼前。還是初冬,湖麵並未上凍,雲霧蒸騰其間,如同仙境一般。還是清晨,太陽還未升起,雲霧飄散在湖麵上,再加上周邊茅草杆的掩映,不是本鄉本土的人很難發現。
東平叔指揮人把兩條漁船放置在水麵上以後,跟啞巴爺爺兩個人湊近水邊開始觀察魚情。隻見東平叔拉扯著啞巴爺爺的手,啞巴爺爺整個身體都平躺著匍匐貼近水麵,望聞問切一般的仔細尋找著。過了好一會兒,兩個人站起了身,又比劃著名手勢交流了一番,最後東平叔走到眾人麵前,交代道,
“真的?那要不咱們去撈一網拿去城裏賣?”
“好呀!珍珍妹子,咱們去幹一票吧!”
大傢夥都鼓動著,可是,賈珍珍看了看家裏麵亂糟糟的樣子,她實在走不開呀。
“這麽著,明天你跟我們走,我讓我媽來幫賈奶奶!”
“對!還有我姐也閑著呢!”
賈珍珍想了想,確實應該把人力資源合理優化了。她的想法是慢慢找出一條路來,讓村民們逐漸都富裕起來,不能守著寶山要飯呀。現在的一切嚐試都是必要的。於是點了點頭,答應了。既然要去捕魚,這準備工具和熟悉的人手得先聯繫好。
“咱們這群人有誰會捕魚嗎?還有工具什麽的?”
“你放心,我家裏有漁網,再把我爹叫上。”
“對,二虎哥家工具可全啦,東平叔年輕的時候專門打漁的!”
“還有啞巴爺爺,把他也請上,他也有小漁船!”
賈珍珍提出了一個方向,二虎他們也不歇著了,四處牽頭聯繫人去安排捕魚的事了。冬閑的賈家村漸漸忙碌了起來,男女老少好像都有了活計。男的賈珍珍家請了來幫忙蓋房子;婦女們準備上山去采野貨;青年呢則要去大湖裏探個究竟;老人們也不輕鬆,家裏麵要出欄的豬這幾日還得加緊時間喂,爭取宰殺前再長幾分膘。
這是這種忙碌是喜人的,因為有盼頭,有前景。
第24章 新的活計
第二天淩晨5點, 賈珍珍就起來了,說是要跟二虎他們去捕魚的時候,賈奶奶和媽媽都唬了一跳,紛紛勸道,
“大冬天的那湖邊風又冷又硬, 你就在家裏等著, 等他們拉回來再看就好了。”
“就是, 今天要拆房子, 家裏麵不少活計呢。”
“奶奶、媽,那湖邊我必須要走一趟, 我想去仔細看看那湖大小深淺, 開春的時候看能不能做些什麽, 也好給村裏麵的年輕人找些事情做。家裏麵的事,東平嬸子已經答應來幫忙燒水做飯。”
“那成,讓你哥跟著一起去吧。”賈媽媽去找了自己的軍大衣來。湖邊風嗚嗚的刮, 單純的羽絨服已經不能抗凍了, 還是要分量十足的軍大衣才有效果。
剛吃了一碗熱乎乎的雞蛋麵,二虎就上門來接兄妹倆了。賈寶強打著手電筒, 賈珍珍走在中間,三個人深一腳淺一腳的往夜幕中走去了。
村裏的這條小道還好, 日常人多走著, 又有人不時撿幾塊石頭墊一墊, 路麵倒是平整。不一會兒就到了村中心, 他們是最晚到的, 那裏已經聚齊了差不多村裏所有的小年輕,足足有三、四十號人。為首的就是東平叔和啞巴叔。東平叔昨兒已經打過幾次交道了,黑臉中等個的壯實漢子,二虎哥長得倒是白白淨淨的,跟他老子完全不像,估計是像白白胖胖的東平嬸子吧。
啞巴爺爺有些上年紀了,背有些佝僂,拘謹的站在人群外麵,跟在他身邊的還有個14、5歲的少年,眉目稜角有些鋒銳,就是他大孫子海軍。
最叫人意外的是村長叔居然也在隊伍裏。賈珍珍上前打招呼,
“大伯,你怎麽也來了?”
“你一個女娃子都去了,我有什麽不能去的。這麽多孩子去,我不放心,不得跟著看著點呀。”實際上他是知道了賈珍珍要去,看看她有什麽別的想法沒有,他對發家致富已經魔怔了。
於是點了點人數,東平叔就招呼人出發了。前麵為首的十來個小子抬著兩艘小漁船,後麵跟著的人拿著網、叉、挑著桶等各色工具。賈珍珍空著手走著,這麽多小年輕,壓根不讓她動手。海軍正好走到她身前,看著個小小的人兒,背著個大桶,桶裏還放著些工具,壓得人弓著腰走路。賈珍珍連忙扶住他。
“海軍,你背上怎麽背這麽多?我們幫你拿一點吧。”
“不用了,珍珍姐,我也是來幹活的。別看我身體小,我力氣大,能背得動。”
賈寶強聽到了,直接從他桶裏把木頭叉子給扛了出來。
“你人還小,正在發育,別使大勁了。到時候不長高就麻煩了。”
賈寶強近來一直在村裏麵轉悠,了解了村裏麵各家的情況。這啞巴叔日子過得艱難,老婆在兒子小的時候就生病去世了,一個人把兒子拉扯大。誰知道兒子大了反倒不成器,吃喝嫖賭四角俱全,好不容易娶的媳婦也過不下去,跑了,這下子兒子就更不著家了。幸好留下一大一小就是海軍海燕兄妹倆到是孝順懂事的。幫著幹活什麽的都勤勤懇懇。隻是一個啞巴老人,能拉扯著兩個娃實在不容易。今天這日子海軍跟著一起幹活想的也是能分一份吧。所以才格外賣力的,生怕人嫌棄。村裏人看在眼裏,也不說破,那孩子自尊心強,不願意接受人的幫助,至少明麵上不願意。
走了大半個小時就出了村子所在的峽穀,再拐到人跡罕至的小路走上十分鍾,那湖泊如同豁然開朗般的出現在眼前。還是初冬,湖麵並未上凍,雲霧蒸騰其間,如同仙境一般。還是清晨,太陽還未升起,雲霧飄散在湖麵上,再加上周邊茅草杆的掩映,不是本鄉本土的人很難發現。
東平叔指揮人把兩條漁船放置在水麵上以後,跟啞巴爺爺兩個人湊近水邊開始觀察魚情。隻見東平叔拉扯著啞巴爺爺的手,啞巴爺爺整個身體都平躺著匍匐貼近水麵,望聞問切一般的仔細尋找著。過了好一會兒,兩個人站起了身,又比劃著名手勢交流了一番,最後東平叔走到眾人麵前,交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