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頁
(紅樓同人)紅樓之長房大爺傳 作者:法式雜魚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行人出門在外,就說是走親戚,用邢夫人的娘家做藉口,邢夫人自然樂的回娘家去炫耀一二,賈赦隻想把大觀園據為己有,然後送給刑部養豬,也對此不發表意見。剩下的奶奶姑娘們隻要能出宮去玩兒就高興萬分了,也都表示願意聽話。
內務府送出一包碎銀子,恭祝主子們玩兒的愉快。神武門侍衛象徵性查看了一下腰牌,連人數都沒數就放行了。
一時出了皇城,正是日上三竿的時辰,各處販夫走卒忙碌著,頗為熱鬧,一番太平盛世的景象。賈赦蹲在馬車裏,一臉的與有榮焉,滿身都是大寫的“自豪”。
寧珊騎著馬當先,輕風輕雲分別牽著惜春和賈琮的小馬走在兩側。邢夫人也想看窗外,卻被賈赦擠得探不出頭去,隻能在背後瞪他。
迎春和黛玉領著巧姐兒坐在第二輛馬車上,趕車的是辛夷,姑娘家到底賢淑貞靜,隻微微揭開簾子一角偷偷張望,外麵卻無論如何看不到她們。
第三輛馬車上是鳳姐兒帶著平兒跟幾個女衛,菖蒲駕車,隻聽得後麵車廂裏嘰嘰呱呱,別提多熱鬧。沒多一會兒,聲音傳的連賈赦都聽見了,沒好氣的叫裘世安去讓她們消停下來。
出了皇城前的主要交通幹線朱雀大街,寧珊勒馬停在原地,問賈赦道:“想去哪裏?”
賈赦秒回:“寧榮街,大觀園。”
寧珊沉默了一下,試圖講道理:“其實,我還沒有吃早飯。”
賈赦揉揉肚子,表達了贊同:“咱們先去吃早飯吧。走,爹領你們下館子。裘世安,往南邊兒,不對,是北邊兒去,好班子……呃,不是,爺是說好館子都在那裏。”寧珊瞪他一眼,這貨究竟對京中花樓有多了如指掌?
自古京城裏東貴西富北貧南賤,階級劃分的極其嚴格。
官員多住東城,從前寧榮街就是東城的繁華區之一;
西城多是皇商和大行商,鹽商有鋪子在這裏,卻普遍不愛住在西城,而是削尖了腦袋往東城靠攏;
北城多是貧民百姓,自然沒多少錢的,但總算還是良民,這一區的小商小販也多,酒樓飯館也不少,雖說不如大館子精緻富麗,但味道卻相當不錯;
南城裏多得是知名的戲班、花樓,唱曲兒的和說書的聚集的大酒樓亦比比皆是,但乞丐和流氓無賴也是遍地開花,屬於下九流的聚居區,一般在北城都混不下去了的才會來這裏,或者就是落了罪的官員家屬,被打到這邊。
賈赦帶路,到了玄武大街,這裏是北區最出名的一條街,好東西都在這裏賣,並且以此類推可以知道,東區最有名的叫青龍大街,西城叫白虎大街,但是南城沒有朱雀大街,據說是因為他們不配並列為四象之一,所以朱雀大街就成了皇城前那條官員們上朝畢竟的大路的名字。
不大會工夫馬車行至一條繁華的大街上,賈赦揮手示意:“瞧好了,這就是玄武大街,以後再出宮……呃,再出了家門,不管吃飯還是置辦東西,來這裏就沒錯。”
寧珊下了馬,韁繩甩給侍衛,徒步走了過去。賈琮和惜春也急忙下馬跟著,賈赦把邢夫人甩在車上,也蹦了下去,險些閃到腰。後麵鳳姐兒下了車,過來跟邢夫人一塊兒坐,充當丫鬟的女衛們紛紛圍上來,跟在兩輛車邊上,聽候差遣。這玄武大街上的商家都是見過世麵的,一看這陣仗就知道來的必是大戶人家,各個吆喝得極其賣力,就盼著能推銷出去幾樣。這等人家隨手給的打賞可比他們做一個月買賣來的多多了。
寧珊也是第一次來玄武大街,隻見寬敞的街道兩旁都是商鋪,布莊當鋪飯店茶館應有盡有,街邊的小攤上時鮮水果各式小玩意琳琅滿目,叫賣聲此起彼伏,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不禁感嘆道:“若能讓四海之中都是這般欣欣向榮的平和生活,方才不辜負高居廟堂一回。”
賈赦揉著腰勸道:“先莫想那麽遠,隻看眼前,隻看眼前。”
寧珊卻順勢想到了從前的帝王都愛微服私訪,原來還是有些道理的,畢竟聽官員們吹捧的再歌舞昇平,也不如親眼所見。這麽想著,不由道:“爹說的有道理,找個機會,還是應該親眼到處看看的。”
賈赦雖然不明所以,但總能聽出大兒子是在誇他了,美滋滋的更加歡脫的四處介紹,恨不得把自己所知一股腦倒出來,光是早餐館子就列了不下十家。賈琮好奇的問道:“爹,以前看你都不愛出門的,怎麽對這裏知道的這麽詳細?”
賈赦有些悵然,嘆氣道:“當年我爺爺,你太爺爺還在的時候,最愛領著我往這裏溜達,說是讓我看看尋常百姓的生活,才能不忘本,不自傲,不會成為說著‘何不吃肉糜’的蠢蛋。”
寧珊接口道:“可惜你白辜負了老人家的一番苦心栽培,終究還是成了一個比那‘何不吃肉糜’強不了多少的笨蛋。”
賈赦被埋汰的臉紅,指著路邊一家餛飩鋪子轉移話題:“這家的餛飩皮薄餡大,口感勁道,是這條街上出了名的回頭店。”
惜春提問:“什麽叫‘回頭店’?”
賈赦解惑:“就是回頭客特別多的店。”順便自覺進一步說明道:“回頭客就是吃過一回還回來找的客人,這樣的客人越多,說明這家店越好吃。”
車上的黛玉拉著迎春悄悄問道:“我當年上京的路上也經過過不少地方,總聽人說店裏坐的人越多說明店家越紅火,但你看那餛飩攤上,明明就沒有人嘛。可舅父……呃,我是說……又說這家很出名,這要怎麽算?”
迎春一麵帶上錐帽準備下車,一麵道:“這有什麽難的,爹說了這是早餐攤子,可你瞧瞧時辰,該吃的怕是早就吃過了。”
黛玉若有所思點點頭道:“你說的有道理,他們勞動人,肯定起的更早。”這樣一想,不免感嘆自己還是幸運的,失了雙親,沒了家產,卻還能有如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悠閑日子。
辛夷和菖蒲扶著女眷們下了馬車,互相大量一看,巧姐兒年紀小,尚且不到避人的年紀。而邢夫人則是已經中年,且又嫁了人,跟著丈夫出門,便也不用遮臉。介乎於兩者之間的鳳姐兒則是天生膽子大,沒有一般閨秀的靦腆,外加仗著今日是假扮丫鬟,便就那麽拋頭露麵了。賈赦不大高興,惡狠狠瞪了她一眼,寧珊卻不理論,他可從來不覺得如今的禮教對女子束縛頗多有什麽好的。
餛飩攤外麵多是小桌,老闆一看來了這麽一大家子,忙殷勤的將數張桌子並在一起,裘世安搶前一步,用自帶的帕子抹幹淨桌麵,伺候賈赦寧珊坐下,扭頭又幫惜春和賈琮拉開椅子。
鳳姐兒有樣學樣,也用帕子擦了桌椅,請邢夫人坐,又要服侍迎春黛玉,均被笑著躲開了。鳳姐兒便帶著平兒,奶娘抱著巧姐兒,另外坐了一張小桌,餘下眾女衛侍衛皆三三兩兩的圍著主子們坐下,逕自提高警惕。
賈赦熟門熟路吆喝道:“按著人數舀餛飩來,要桶裏熱乎乎的。”
內務府送出一包碎銀子,恭祝主子們玩兒的愉快。神武門侍衛象徵性查看了一下腰牌,連人數都沒數就放行了。
一時出了皇城,正是日上三竿的時辰,各處販夫走卒忙碌著,頗為熱鬧,一番太平盛世的景象。賈赦蹲在馬車裏,一臉的與有榮焉,滿身都是大寫的“自豪”。
寧珊騎著馬當先,輕風輕雲分別牽著惜春和賈琮的小馬走在兩側。邢夫人也想看窗外,卻被賈赦擠得探不出頭去,隻能在背後瞪他。
迎春和黛玉領著巧姐兒坐在第二輛馬車上,趕車的是辛夷,姑娘家到底賢淑貞靜,隻微微揭開簾子一角偷偷張望,外麵卻無論如何看不到她們。
第三輛馬車上是鳳姐兒帶著平兒跟幾個女衛,菖蒲駕車,隻聽得後麵車廂裏嘰嘰呱呱,別提多熱鬧。沒多一會兒,聲音傳的連賈赦都聽見了,沒好氣的叫裘世安去讓她們消停下來。
出了皇城前的主要交通幹線朱雀大街,寧珊勒馬停在原地,問賈赦道:“想去哪裏?”
賈赦秒回:“寧榮街,大觀園。”
寧珊沉默了一下,試圖講道理:“其實,我還沒有吃早飯。”
賈赦揉揉肚子,表達了贊同:“咱們先去吃早飯吧。走,爹領你們下館子。裘世安,往南邊兒,不對,是北邊兒去,好班子……呃,不是,爺是說好館子都在那裏。”寧珊瞪他一眼,這貨究竟對京中花樓有多了如指掌?
自古京城裏東貴西富北貧南賤,階級劃分的極其嚴格。
官員多住東城,從前寧榮街就是東城的繁華區之一;
西城多是皇商和大行商,鹽商有鋪子在這裏,卻普遍不愛住在西城,而是削尖了腦袋往東城靠攏;
北城多是貧民百姓,自然沒多少錢的,但總算還是良民,這一區的小商小販也多,酒樓飯館也不少,雖說不如大館子精緻富麗,但味道卻相當不錯;
南城裏多得是知名的戲班、花樓,唱曲兒的和說書的聚集的大酒樓亦比比皆是,但乞丐和流氓無賴也是遍地開花,屬於下九流的聚居區,一般在北城都混不下去了的才會來這裏,或者就是落了罪的官員家屬,被打到這邊。
賈赦帶路,到了玄武大街,這裏是北區最出名的一條街,好東西都在這裏賣,並且以此類推可以知道,東區最有名的叫青龍大街,西城叫白虎大街,但是南城沒有朱雀大街,據說是因為他們不配並列為四象之一,所以朱雀大街就成了皇城前那條官員們上朝畢竟的大路的名字。
不大會工夫馬車行至一條繁華的大街上,賈赦揮手示意:“瞧好了,這就是玄武大街,以後再出宮……呃,再出了家門,不管吃飯還是置辦東西,來這裏就沒錯。”
寧珊下了馬,韁繩甩給侍衛,徒步走了過去。賈琮和惜春也急忙下馬跟著,賈赦把邢夫人甩在車上,也蹦了下去,險些閃到腰。後麵鳳姐兒下了車,過來跟邢夫人一塊兒坐,充當丫鬟的女衛們紛紛圍上來,跟在兩輛車邊上,聽候差遣。這玄武大街上的商家都是見過世麵的,一看這陣仗就知道來的必是大戶人家,各個吆喝得極其賣力,就盼著能推銷出去幾樣。這等人家隨手給的打賞可比他們做一個月買賣來的多多了。
寧珊也是第一次來玄武大街,隻見寬敞的街道兩旁都是商鋪,布莊當鋪飯店茶館應有盡有,街邊的小攤上時鮮水果各式小玩意琳琅滿目,叫賣聲此起彼伏,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不禁感嘆道:“若能讓四海之中都是這般欣欣向榮的平和生活,方才不辜負高居廟堂一回。”
賈赦揉著腰勸道:“先莫想那麽遠,隻看眼前,隻看眼前。”
寧珊卻順勢想到了從前的帝王都愛微服私訪,原來還是有些道理的,畢竟聽官員們吹捧的再歌舞昇平,也不如親眼所見。這麽想著,不由道:“爹說的有道理,找個機會,還是應該親眼到處看看的。”
賈赦雖然不明所以,但總能聽出大兒子是在誇他了,美滋滋的更加歡脫的四處介紹,恨不得把自己所知一股腦倒出來,光是早餐館子就列了不下十家。賈琮好奇的問道:“爹,以前看你都不愛出門的,怎麽對這裏知道的這麽詳細?”
賈赦有些悵然,嘆氣道:“當年我爺爺,你太爺爺還在的時候,最愛領著我往這裏溜達,說是讓我看看尋常百姓的生活,才能不忘本,不自傲,不會成為說著‘何不吃肉糜’的蠢蛋。”
寧珊接口道:“可惜你白辜負了老人家的一番苦心栽培,終究還是成了一個比那‘何不吃肉糜’強不了多少的笨蛋。”
賈赦被埋汰的臉紅,指著路邊一家餛飩鋪子轉移話題:“這家的餛飩皮薄餡大,口感勁道,是這條街上出了名的回頭店。”
惜春提問:“什麽叫‘回頭店’?”
賈赦解惑:“就是回頭客特別多的店。”順便自覺進一步說明道:“回頭客就是吃過一回還回來找的客人,這樣的客人越多,說明這家店越好吃。”
車上的黛玉拉著迎春悄悄問道:“我當年上京的路上也經過過不少地方,總聽人說店裏坐的人越多說明店家越紅火,但你看那餛飩攤上,明明就沒有人嘛。可舅父……呃,我是說……又說這家很出名,這要怎麽算?”
迎春一麵帶上錐帽準備下車,一麵道:“這有什麽難的,爹說了這是早餐攤子,可你瞧瞧時辰,該吃的怕是早就吃過了。”
黛玉若有所思點點頭道:“你說的有道理,他們勞動人,肯定起的更早。”這樣一想,不免感嘆自己還是幸運的,失了雙親,沒了家產,卻還能有如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悠閑日子。
辛夷和菖蒲扶著女眷們下了馬車,互相大量一看,巧姐兒年紀小,尚且不到避人的年紀。而邢夫人則是已經中年,且又嫁了人,跟著丈夫出門,便也不用遮臉。介乎於兩者之間的鳳姐兒則是天生膽子大,沒有一般閨秀的靦腆,外加仗著今日是假扮丫鬟,便就那麽拋頭露麵了。賈赦不大高興,惡狠狠瞪了她一眼,寧珊卻不理論,他可從來不覺得如今的禮教對女子束縛頗多有什麽好的。
餛飩攤外麵多是小桌,老闆一看來了這麽一大家子,忙殷勤的將數張桌子並在一起,裘世安搶前一步,用自帶的帕子抹幹淨桌麵,伺候賈赦寧珊坐下,扭頭又幫惜春和賈琮拉開椅子。
鳳姐兒有樣學樣,也用帕子擦了桌椅,請邢夫人坐,又要服侍迎春黛玉,均被笑著躲開了。鳳姐兒便帶著平兒,奶娘抱著巧姐兒,另外坐了一張小桌,餘下眾女衛侍衛皆三三兩兩的圍著主子們坐下,逕自提高警惕。
賈赦熟門熟路吆喝道:“按著人數舀餛飩來,要桶裏熱乎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