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頁
(紅樓同人)紅樓之長房大爺傳 作者:法式雜魚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寧珊和賈赦一致挑眉斜乜向賈珍,不曾想,這傢夥還有這份氣魄,真是稀奇的很。看上去他雖然表麵上對兒子非打即罵的,心裏也還明白他的重要性,關鍵時刻有舍了自己保全賈蓉、賈薔的決心,也算難得了。
寧珊原本想說,皇家不見得會重視秦氏的生死,那位義忠郡王即使能登基,也不可能會為了一個麵都沒見過的私生妹子去秋後算帳。可是轉念又一想,若是讓賈珍等人放心了,說不定以後還會作出其他亂子,不如嚇他們一嚇,也好收斂些,別在繼續猖狂下去。
於是,寧珊連嚇帶詐的,從賈珍口裏掏出了所有細節和證據,有關於賈家這一二十年來妄圖插手儲位,博從龍之功的所有情況,賈珍都一五一十的倒了個幹淨。不但賈赦這個糊塗當家人聽得氣憤填膺,大罵史太君和賈政用他的名義去頂風險,卻打算坐享其成。便是寧珊也對賈家人的膽大包天有了全新的認識——這可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到新境界了。
把被嚇得惶惶不安,猶如暴風雨中的鵪鶉一般的賈珍踢出家門,寧珊揪著賈赦,詳詳細細的問了他在馬棚邊上一蹲二十年的經過,當聽說他班師回朝之前,賈赦的印鑑都是由賈政把持著,而實際上卻被賈王氏那女人攥在手心裏的時候,寧珊再也忍不住,一個爆栗敲到賈赦的腦門上:“你還要蠢到什麽地步去啊?印鑑那種命根子一樣的東西,你也敢讓別人拿著?就不怕那女人把弄死秦氏的帳都推到你頭上嗎?”
賈赦當時就被嚇傻了,寧珊揉揉額頭,也沒心思再去追問什麽,當務之急,是趕快把傻爹摘出來。當下,朝服都沒換,直接起身,又進宮去求見太上皇了。
第143章 撕破臉皮
太上皇正在大明宮裏聽皇上怒砸禦書房的笑料, 聽見外頭寧珊求見, 心情很好的叫道:“快讓我的好女婿進來。”瓔華這個丫頭沒有白養,關鍵時刻還能派上用場。拉攏住一個寧珊,就等於握住了半朝的兵力, 以後再也不用擔心有誰打算起兵造反, 威脅他老人家的地位了。
一想到造反, 太上皇就忍不住聯想到了早就死透了的二兒子,心裏一陣膩歪。說實在的,要不是現在坐在龍椅上的老四蹦躂的太過分了, 他也懶得提起那個膽敢造反的逆子。一窩都是混蛋, 隻不過一個死了, 一個還活著,並且膈應著他老人家,所以給他些教訓罷了。
作為一個以涼薄出名的人, 太上皇對於自己的兒子、臣子都沒有多少重視,左不過都是些棋子,不過是有的能用, 有的已廢罷了。老四要不是敢在他還活著的時候就想爭權,他也不會去跟自己提拔上位的兒子作對到勢不兩立的地步。太上皇畢竟上了年紀, 能安安穩穩的操縱大權,誰還願意再去折騰著興風作浪呢?隻不過是無法容忍新皇在自己還活著的時候就妄想大權獨攬罷了。
寧珊入殿,按規矩請了安, 也不等叫起, 就開始陳述入宮的原因。太上皇稀裏糊塗聽了半天, 才知道,原來皇家還有那麽一個丟人敗興的丫頭死在外麵了。頓時覺得晦氣極了,心裏也更加痛罵二兒子無能又無為,尚且不能齊家,就妄想治國了,真是混帳!
正如寧珊所料的,太上皇根本不在乎秦氏,壓根兒不管她是死是活,活時怎麽活的,死時又是怎麽死的。但是,如寧珊建議的那樣,這件事可以小範圍的公開一下,目的是栽到皇上的頭頂,給他一個坐視親侄女兒被害的冷血無情的大帽子,敗壞一下他的名聲。畢竟,他會晉封那個賈元春,就是因為她的娘家弄死了義忠親王的骨肉,讓皇上覺得心情舒暢,才一高興就給了一個高位做報酬的。
太上皇想要正大光明的追封原義忠親王,而不被那些古板的老書生們戳脊樑,最好的辦法就是把新皇的名聲敗壞的比曾經造反的義忠親王更壞,因此,對於一切可以拖新皇後腿的建議,他都樂意接受。
寧珊出完主意,把黑鍋從傻爹身上甩走以後就低調的告退了。這種事情不適合張揚,還是深藏功與名比較適合他。寧珊一邊暗暗思忖著,一邊決定回家去就動用自己的暗線好好查一查,賈王氏那個女人捏著傻爹的印鑑期間還幹過多少缺德事,一總的扣到賈政頭上,免得傻爹時時刻刻提心弔膽,也省的有朝一日,有北靜王之流的政敵拿捏著這些事情聲討傻爹,沒得給他添亂。
這邊,寧珊緊鑼密鼓的追查賈王氏犯下的罪狀,那邊,太上皇也一刻不消停的接見著自己的親信和許多宗室,把秦氏之死添油加醋的描繪成了新皇連義忠親王的私生女都容忍不下,而授意自己的妃子配合娘家暗下毒手。順便還恐嚇了一番義忠郡王,把他至今仍健在的理由說成是自己大無畏的保護,讓義忠郡王眼淚汪汪的表示以後一旦能上位,一定將皇祖父奉若神明,絕不會像現在龍椅上的那位這般大逆不道。
有了宗室的配合,追封義忠親王就變得容易多了。說到底,再是曾經造過反什麽的,也是皇家的問題,關起門來能解決的,朝臣才懶得參與呢。自從太上皇指桑罵槐的跟全體宗室交待了新皇的“心狠手辣”以後,宗室就不再反對追封義忠親王了。畢竟是個死人罷了,就算追封了也無關大局,至於說幫助現在的義忠郡王上位,橫豎還有太上皇擋在前頭呢,不是麽!
於是,太上皇一言堂的在朝上宣布要追封已逝的長子和次子,長子追封的奮武親王,次子也就是義忠親王被追封為了隆惠皇太子,太上皇還想繼續追封一個皇帝的稱號,卻被少數忠於新皇的禦史給攔下了,說是沒有父追封子的先例。換句話說,想給義忠親王追封一個哀皇帝、悼皇帝之類的稱號,還得等義忠郡王能上台以後。
太上皇又鬧騰了兩回,也就作罷了,不過他下令要求舉國為追封的隆惠皇太子服喪,畢竟他死的時候是以造反派的身份匆匆埋了的,連義忠親王這個封號都是為了麵子後給加的,因此葬禮什麽的也十分簡陋。太上皇為了給新皇些難堪,又自己想出了後服喪這麽個餿主意,而且還強迫已經登基了的老四也給他二哥服喪。
寧珊沒給太上皇出這個主意,但卻很滿意這個太上皇自己想出來的餿主意帶來的好處——因為要服喪,文武百官家中一年不得婚喪嫁娶,連宮中的選秀都停辦了一屆,下一回要麽就等到三年後,要麽就是皇上出孝以後臨時加選一回,那也是一年之後的事情了。橫豎今年中是不用操心那個老不修的皇上垂涎他能幹的好妹子了。
寧珊步履輕快的回府去,叫來迎春,心情很好的道:“再過幾天你大約也能知道了,不過我還是先告訴你一聲,這一節的選秀要停了,你且安心在家裏呆著吧。”
迎春也是喜上眉梢,她本來也害怕著選秀呢,生怕自己會被選入宮,到時候萬一大哥哥真有點兒什麽想法,自己豈不是要礙事了?如今聽說要停辦,自然歡喜不已。
抓著自己的辮梢兒,迎春喜滋滋的問道:“可是大哥哥做了什麽的緣故?”
寧珊笑道:“不過是出了個小主意罷了,會有這樣的結果也是我沒料到的,不過倒是比我預想的更好些。總之,你們這群小姑娘且安心就對了。”
寧珊原本想說,皇家不見得會重視秦氏的生死,那位義忠郡王即使能登基,也不可能會為了一個麵都沒見過的私生妹子去秋後算帳。可是轉念又一想,若是讓賈珍等人放心了,說不定以後還會作出其他亂子,不如嚇他們一嚇,也好收斂些,別在繼續猖狂下去。
於是,寧珊連嚇帶詐的,從賈珍口裏掏出了所有細節和證據,有關於賈家這一二十年來妄圖插手儲位,博從龍之功的所有情況,賈珍都一五一十的倒了個幹淨。不但賈赦這個糊塗當家人聽得氣憤填膺,大罵史太君和賈政用他的名義去頂風險,卻打算坐享其成。便是寧珊也對賈家人的膽大包天有了全新的認識——這可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到新境界了。
把被嚇得惶惶不安,猶如暴風雨中的鵪鶉一般的賈珍踢出家門,寧珊揪著賈赦,詳詳細細的問了他在馬棚邊上一蹲二十年的經過,當聽說他班師回朝之前,賈赦的印鑑都是由賈政把持著,而實際上卻被賈王氏那女人攥在手心裏的時候,寧珊再也忍不住,一個爆栗敲到賈赦的腦門上:“你還要蠢到什麽地步去啊?印鑑那種命根子一樣的東西,你也敢讓別人拿著?就不怕那女人把弄死秦氏的帳都推到你頭上嗎?”
賈赦當時就被嚇傻了,寧珊揉揉額頭,也沒心思再去追問什麽,當務之急,是趕快把傻爹摘出來。當下,朝服都沒換,直接起身,又進宮去求見太上皇了。
第143章 撕破臉皮
太上皇正在大明宮裏聽皇上怒砸禦書房的笑料, 聽見外頭寧珊求見, 心情很好的叫道:“快讓我的好女婿進來。”瓔華這個丫頭沒有白養,關鍵時刻還能派上用場。拉攏住一個寧珊,就等於握住了半朝的兵力, 以後再也不用擔心有誰打算起兵造反, 威脅他老人家的地位了。
一想到造反, 太上皇就忍不住聯想到了早就死透了的二兒子,心裏一陣膩歪。說實在的,要不是現在坐在龍椅上的老四蹦躂的太過分了, 他也懶得提起那個膽敢造反的逆子。一窩都是混蛋, 隻不過一個死了, 一個還活著,並且膈應著他老人家,所以給他些教訓罷了。
作為一個以涼薄出名的人, 太上皇對於自己的兒子、臣子都沒有多少重視,左不過都是些棋子,不過是有的能用, 有的已廢罷了。老四要不是敢在他還活著的時候就想爭權,他也不會去跟自己提拔上位的兒子作對到勢不兩立的地步。太上皇畢竟上了年紀, 能安安穩穩的操縱大權,誰還願意再去折騰著興風作浪呢?隻不過是無法容忍新皇在自己還活著的時候就妄想大權獨攬罷了。
寧珊入殿,按規矩請了安, 也不等叫起, 就開始陳述入宮的原因。太上皇稀裏糊塗聽了半天, 才知道,原來皇家還有那麽一個丟人敗興的丫頭死在外麵了。頓時覺得晦氣極了,心裏也更加痛罵二兒子無能又無為,尚且不能齊家,就妄想治國了,真是混帳!
正如寧珊所料的,太上皇根本不在乎秦氏,壓根兒不管她是死是活,活時怎麽活的,死時又是怎麽死的。但是,如寧珊建議的那樣,這件事可以小範圍的公開一下,目的是栽到皇上的頭頂,給他一個坐視親侄女兒被害的冷血無情的大帽子,敗壞一下他的名聲。畢竟,他會晉封那個賈元春,就是因為她的娘家弄死了義忠親王的骨肉,讓皇上覺得心情舒暢,才一高興就給了一個高位做報酬的。
太上皇想要正大光明的追封原義忠親王,而不被那些古板的老書生們戳脊樑,最好的辦法就是把新皇的名聲敗壞的比曾經造反的義忠親王更壞,因此,對於一切可以拖新皇後腿的建議,他都樂意接受。
寧珊出完主意,把黑鍋從傻爹身上甩走以後就低調的告退了。這種事情不適合張揚,還是深藏功與名比較適合他。寧珊一邊暗暗思忖著,一邊決定回家去就動用自己的暗線好好查一查,賈王氏那個女人捏著傻爹的印鑑期間還幹過多少缺德事,一總的扣到賈政頭上,免得傻爹時時刻刻提心弔膽,也省的有朝一日,有北靜王之流的政敵拿捏著這些事情聲討傻爹,沒得給他添亂。
這邊,寧珊緊鑼密鼓的追查賈王氏犯下的罪狀,那邊,太上皇也一刻不消停的接見著自己的親信和許多宗室,把秦氏之死添油加醋的描繪成了新皇連義忠親王的私生女都容忍不下,而授意自己的妃子配合娘家暗下毒手。順便還恐嚇了一番義忠郡王,把他至今仍健在的理由說成是自己大無畏的保護,讓義忠郡王眼淚汪汪的表示以後一旦能上位,一定將皇祖父奉若神明,絕不會像現在龍椅上的那位這般大逆不道。
有了宗室的配合,追封義忠親王就變得容易多了。說到底,再是曾經造過反什麽的,也是皇家的問題,關起門來能解決的,朝臣才懶得參與呢。自從太上皇指桑罵槐的跟全體宗室交待了新皇的“心狠手辣”以後,宗室就不再反對追封義忠親王了。畢竟是個死人罷了,就算追封了也無關大局,至於說幫助現在的義忠郡王上位,橫豎還有太上皇擋在前頭呢,不是麽!
於是,太上皇一言堂的在朝上宣布要追封已逝的長子和次子,長子追封的奮武親王,次子也就是義忠親王被追封為了隆惠皇太子,太上皇還想繼續追封一個皇帝的稱號,卻被少數忠於新皇的禦史給攔下了,說是沒有父追封子的先例。換句話說,想給義忠親王追封一個哀皇帝、悼皇帝之類的稱號,還得等義忠郡王能上台以後。
太上皇又鬧騰了兩回,也就作罷了,不過他下令要求舉國為追封的隆惠皇太子服喪,畢竟他死的時候是以造反派的身份匆匆埋了的,連義忠親王這個封號都是為了麵子後給加的,因此葬禮什麽的也十分簡陋。太上皇為了給新皇些難堪,又自己想出了後服喪這麽個餿主意,而且還強迫已經登基了的老四也給他二哥服喪。
寧珊沒給太上皇出這個主意,但卻很滿意這個太上皇自己想出來的餿主意帶來的好處——因為要服喪,文武百官家中一年不得婚喪嫁娶,連宮中的選秀都停辦了一屆,下一回要麽就等到三年後,要麽就是皇上出孝以後臨時加選一回,那也是一年之後的事情了。橫豎今年中是不用操心那個老不修的皇上垂涎他能幹的好妹子了。
寧珊步履輕快的回府去,叫來迎春,心情很好的道:“再過幾天你大約也能知道了,不過我還是先告訴你一聲,這一節的選秀要停了,你且安心在家裏呆著吧。”
迎春也是喜上眉梢,她本來也害怕著選秀呢,生怕自己會被選入宮,到時候萬一大哥哥真有點兒什麽想法,自己豈不是要礙事了?如今聽說要停辦,自然歡喜不已。
抓著自己的辮梢兒,迎春喜滋滋的問道:“可是大哥哥做了什麽的緣故?”
寧珊笑道:“不過是出了個小主意罷了,會有這樣的結果也是我沒料到的,不過倒是比我預想的更好些。總之,你們這群小姑娘且安心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