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紅樓同人)重生紅樓之賈璉翻身路 作者:絕世神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並不知曉內情的民眾很多都相信了,誰叫新皇曾經是個不受寵的皇子,基本就是沒有錢的主,如今上位不撈銀子才怪。
荒唐滑稽的抹黑沒有被新皇放在眼底,錢款一到各地都開始重新修繕堤壩挖通水渠,唯獨這一次開始朝廷沒有下令百姓勞役,而是以僱傭的名義以功令酬勞。
工部的那些年紀大眼睛毒的能吏全被新皇直接下派為欽差,根據各地百姓的能耐安排修繕事宜,曾經的那些常駐堤壩維持修繕的河工們,幾乎被擼了個幹淨,防得就是這群人跟當地的縣令太守等勾結謀奪錢款。
有戶部的人直接核算百姓工錢,再由工部的人吩咐活幹,地方上隻需要請人維持秩序,並負責工地夥食即可,如此銀錢並不直接一層層下發到地方,而是由車馬行一律送到當地銀庫,少一個子當地的縣令就不用繼續做了。
如此,能防著很多人盤剝,唯一的風險,便是路途遙遠會被人算計。
北靜王的車馬行如今厲害著呢,即便人手不怎麽樣,但各個都是運貨的人精,不少帶隊的都是軍隊的運糧官,知道怎麽隱藏起來悄無聲息就送貨上門。
這些人可都是賈璉精挑細選下來的,大多都有些傷殘,但還算能用,聖上很滿意這樣的發展,自然不會嗬斥賈璉不選精良。
不過匆匆那麽一年時間,新皇、北靜王和賈璉手裏可用的人與日俱增,不管是能人還是侍衛,全都品質優良,不知不覺間,新皇已經開始更換宮中的侍衛。
誰又能知道新皇早有圖謀,在他沒有任何可能上位的時候,就已經糾結了這麽多籌碼呢。
第73章 南安王兵敗
等上皇身體稍微穩健一些時, 原先憋著股勁的老臣老誥命們一個個跑進宮,哭訴著自個窮得叮噹響沒辦法換上戶部欠銀一事。
表麵說是愧對上皇,其實哪個不知道這算是新皇在打上皇的臉, 上皇為了麵子和屢次出行花費的銀子, 論理就不該讓臣子歸還。
新皇的這一舉措,的確讓上皇氣得火冒三丈, 覺得自己英明一世到頭來竟然被這麽個混帳小子給弄成了個白癡, 明晃晃得讓人知道他在位貪圖享樂, 逼著臣子去戶部借銀子來接駕。
早有所準備的新皇痛痛快快跑去上皇那兒訴苦, 說邊境告急戶部沒銀子才提出的主意, 而且口口聲聲斥責那群大臣屍位素餐,占著個高官厚祿不作為。
那張嚴肅的臉擺出可憐巴巴又委屈不能的模樣,倒讓上皇想起昔日那群人的無恥來,這群人的確給他立下汗馬功勞,卻也讓他頭疼到不知該如何安放,戶部一直沒有銀錢,他想做什麽都不方便。
尤其那群手掌兵權的臣子日漸囂張,上皇對他們又能有幾分在意, 不過都是麵子情而已。
更何況, 事情都已經過去了, 也沒出現逼死人的情況, 上皇稍一合計,不過嗬斥新皇幾句,便再沒說話, 這種做法讓有些人滿意,但更多的還是覺得不高興,畢竟往後戶部的銀子怕是不好借了,上皇若是打壓不住新皇,那更是糟糕透頂。
曾經的三皇子一點都不讓人忌憚,不僅上皇覺得他不過是個傀儡皇帝而已,連大臣們又有幾個把他看在眼底,倘若上皇身體重新健壯,新皇被廢都極有可能。
但如今瞧著,這位新皇在討好人上麵,還是頗有一手的,不讓又怎麽會是他上位。
這事最終不了了之,新皇依舊神氣十足,每日上朝並沒過多針對朝臣,一切都像沒有發生般安靜,不過後宮卻傳出消息,說是太後覺得宮裏冷清,準備再開一次選秀,等新人入宮後,便要著手大封後宮。
新皇女眷不多,大多還都是家世簡單的,早有人定準了想塞人進去,不過事在等待下一回選秀而已,三年一次的選秀在本朝沒有拉下過,新皇上位需要補充後宮更不會取消。
有太後插手,皇後自然退居在後,如今整個鳳儀殿全都緊張兮兮,就等著皇後的臨盆了,懷胎近九個多月,宮裏馬上就能有個新出生的小皇子了。
賈元春的鳳藻宮距離鳳儀殿其實並不願,以她的能耐原本並不能分到如此好的宮殿,在她自個看來,那全都是因為王家,王子騰被重新看重,新皇對她自然不錯。
完全沒想過自己能毫不費力奪得聖寵的賈元春最近過得風光正好,皇後不能接待新皇,後宮女眷服侍新皇的機會自然就多了,也隻有在這個時候,新皇才會想起雨露均沾的事。
也因為這個,後宮眾人哪個不恨透了皇後,一個受寵的皇後不比一個受寵的妃子,那是名正言順的正室,本就應該最為受寵,又怎會被人說成妖妃之內的。
九個月的皇後已經沒有精力了,太後出來管理後宮,那些女人們的心思總算又活絡起來。
這位太後娘娘可是壞了事的前太子生母,她能坐看新皇搶走她兒子的皇位?更何況,她對新皇的鄙視和厭惡,都明晃晃列在臉上了。
已經屬於半個罪臣的太後娘娘對上皇和新皇都不怎麽給臉,她唯一的兒子被自個生父處死,連後嗣都沒有留下一個,她如何能忍,她為何還要忍。
更何況,太後娘娘的娘家也被抄家大半,人頭落地不知多少,她無所畏懼也再沒有在意的人,如今不過是隨性而為得過日子罷了。
這樣的人,當然可以利用,不過卻得小心著點來,想必她也知道自個有利可圖,也會更厭惡旁人利用她。
賈元春還算沉得住她,她手裏有不少密藥,都是老太太給的,據說前朝滅亡後就鮮少留下多少,太醫院的那些太醫們若是沒有仔細辨別,怕也會察覺不到。
那條被藥水浸泡過的手帕早就準備妥當,隻需等皇後臨盆,她這兒離得近,衝過去隻需片刻便到,一旦見到皇後本尊,甚至是進出產房的宮女丫頭,皇後就有幾分危機。
若是這樣都不能除掉皇後,那隻能說她命大,不過她賈元春也是個命格高貴的,就不信一個四品官的下等賤人能爬到她頭上去。
在三皇子府受夠奚落的元春如今知道收斂脾性,總是以一副溫柔少婦的麵目見人,不知情的瞅她溫婉,知情的覺得她做作,可這一切看在寶釵眼底,不過是在學她而已。
已經被迫嫁人的寶釵如今也得被人尊稱聲薛側妃,身著側王妃品級的衣裳,上了正裝後,美得超凡脫俗,甄貴太妃愛與她來往,寶釵入宮盡孝的次數遠比她頂上的正妃來得多。
畢竟是老親,而且都是出自金陵,口音和喜好都基本無異,寶釵擅長跟人交流,常常與甄貴太妃說起甄家,即便甄貴太妃如何厭惡她,久而久之,也變得親近起來。
有甄貴太妃一旁看護,寶釵見著毫無品級在身的元春,根本無需行禮,而且就算元春封了妃,隻要不是貴妃之上,她們依舊品級而已,行禮也不過是行半禮,元春想壓製寶釵,怕是不能夠的。
雖說是個商人婦,薛家八房在金陵權勢滔天,家財萬貫再加上甄家的看顧,自也不用畏懼元春。
說起來,自從十七皇子死後,甄貴太妃的顧忌也沒了,插手內務府的事基本毫無顧忌,以她的品級,不過讓薛家的皇商位置落到薛蟠頭而已,小事一樁根本無需多提。
荒唐滑稽的抹黑沒有被新皇放在眼底,錢款一到各地都開始重新修繕堤壩挖通水渠,唯獨這一次開始朝廷沒有下令百姓勞役,而是以僱傭的名義以功令酬勞。
工部的那些年紀大眼睛毒的能吏全被新皇直接下派為欽差,根據各地百姓的能耐安排修繕事宜,曾經的那些常駐堤壩維持修繕的河工們,幾乎被擼了個幹淨,防得就是這群人跟當地的縣令太守等勾結謀奪錢款。
有戶部的人直接核算百姓工錢,再由工部的人吩咐活幹,地方上隻需要請人維持秩序,並負責工地夥食即可,如此銀錢並不直接一層層下發到地方,而是由車馬行一律送到當地銀庫,少一個子當地的縣令就不用繼續做了。
如此,能防著很多人盤剝,唯一的風險,便是路途遙遠會被人算計。
北靜王的車馬行如今厲害著呢,即便人手不怎麽樣,但各個都是運貨的人精,不少帶隊的都是軍隊的運糧官,知道怎麽隱藏起來悄無聲息就送貨上門。
這些人可都是賈璉精挑細選下來的,大多都有些傷殘,但還算能用,聖上很滿意這樣的發展,自然不會嗬斥賈璉不選精良。
不過匆匆那麽一年時間,新皇、北靜王和賈璉手裏可用的人與日俱增,不管是能人還是侍衛,全都品質優良,不知不覺間,新皇已經開始更換宮中的侍衛。
誰又能知道新皇早有圖謀,在他沒有任何可能上位的時候,就已經糾結了這麽多籌碼呢。
第73章 南安王兵敗
等上皇身體稍微穩健一些時, 原先憋著股勁的老臣老誥命們一個個跑進宮,哭訴著自個窮得叮噹響沒辦法換上戶部欠銀一事。
表麵說是愧對上皇,其實哪個不知道這算是新皇在打上皇的臉, 上皇為了麵子和屢次出行花費的銀子, 論理就不該讓臣子歸還。
新皇的這一舉措,的確讓上皇氣得火冒三丈, 覺得自己英明一世到頭來竟然被這麽個混帳小子給弄成了個白癡, 明晃晃得讓人知道他在位貪圖享樂, 逼著臣子去戶部借銀子來接駕。
早有所準備的新皇痛痛快快跑去上皇那兒訴苦, 說邊境告急戶部沒銀子才提出的主意, 而且口口聲聲斥責那群大臣屍位素餐,占著個高官厚祿不作為。
那張嚴肅的臉擺出可憐巴巴又委屈不能的模樣,倒讓上皇想起昔日那群人的無恥來,這群人的確給他立下汗馬功勞,卻也讓他頭疼到不知該如何安放,戶部一直沒有銀錢,他想做什麽都不方便。
尤其那群手掌兵權的臣子日漸囂張,上皇對他們又能有幾分在意, 不過都是麵子情而已。
更何況, 事情都已經過去了, 也沒出現逼死人的情況, 上皇稍一合計,不過嗬斥新皇幾句,便再沒說話, 這種做法讓有些人滿意,但更多的還是覺得不高興,畢竟往後戶部的銀子怕是不好借了,上皇若是打壓不住新皇,那更是糟糕透頂。
曾經的三皇子一點都不讓人忌憚,不僅上皇覺得他不過是個傀儡皇帝而已,連大臣們又有幾個把他看在眼底,倘若上皇身體重新健壯,新皇被廢都極有可能。
但如今瞧著,這位新皇在討好人上麵,還是頗有一手的,不讓又怎麽會是他上位。
這事最終不了了之,新皇依舊神氣十足,每日上朝並沒過多針對朝臣,一切都像沒有發生般安靜,不過後宮卻傳出消息,說是太後覺得宮裏冷清,準備再開一次選秀,等新人入宮後,便要著手大封後宮。
新皇女眷不多,大多還都是家世簡單的,早有人定準了想塞人進去,不過事在等待下一回選秀而已,三年一次的選秀在本朝沒有拉下過,新皇上位需要補充後宮更不會取消。
有太後插手,皇後自然退居在後,如今整個鳳儀殿全都緊張兮兮,就等著皇後的臨盆了,懷胎近九個多月,宮裏馬上就能有個新出生的小皇子了。
賈元春的鳳藻宮距離鳳儀殿其實並不願,以她的能耐原本並不能分到如此好的宮殿,在她自個看來,那全都是因為王家,王子騰被重新看重,新皇對她自然不錯。
完全沒想過自己能毫不費力奪得聖寵的賈元春最近過得風光正好,皇後不能接待新皇,後宮女眷服侍新皇的機會自然就多了,也隻有在這個時候,新皇才會想起雨露均沾的事。
也因為這個,後宮眾人哪個不恨透了皇後,一個受寵的皇後不比一個受寵的妃子,那是名正言順的正室,本就應該最為受寵,又怎會被人說成妖妃之內的。
九個月的皇後已經沒有精力了,太後出來管理後宮,那些女人們的心思總算又活絡起來。
這位太後娘娘可是壞了事的前太子生母,她能坐看新皇搶走她兒子的皇位?更何況,她對新皇的鄙視和厭惡,都明晃晃列在臉上了。
已經屬於半個罪臣的太後娘娘對上皇和新皇都不怎麽給臉,她唯一的兒子被自個生父處死,連後嗣都沒有留下一個,她如何能忍,她為何還要忍。
更何況,太後娘娘的娘家也被抄家大半,人頭落地不知多少,她無所畏懼也再沒有在意的人,如今不過是隨性而為得過日子罷了。
這樣的人,當然可以利用,不過卻得小心著點來,想必她也知道自個有利可圖,也會更厭惡旁人利用她。
賈元春還算沉得住她,她手裏有不少密藥,都是老太太給的,據說前朝滅亡後就鮮少留下多少,太醫院的那些太醫們若是沒有仔細辨別,怕也會察覺不到。
那條被藥水浸泡過的手帕早就準備妥當,隻需等皇後臨盆,她這兒離得近,衝過去隻需片刻便到,一旦見到皇後本尊,甚至是進出產房的宮女丫頭,皇後就有幾分危機。
若是這樣都不能除掉皇後,那隻能說她命大,不過她賈元春也是個命格高貴的,就不信一個四品官的下等賤人能爬到她頭上去。
在三皇子府受夠奚落的元春如今知道收斂脾性,總是以一副溫柔少婦的麵目見人,不知情的瞅她溫婉,知情的覺得她做作,可這一切看在寶釵眼底,不過是在學她而已。
已經被迫嫁人的寶釵如今也得被人尊稱聲薛側妃,身著側王妃品級的衣裳,上了正裝後,美得超凡脫俗,甄貴太妃愛與她來往,寶釵入宮盡孝的次數遠比她頂上的正妃來得多。
畢竟是老親,而且都是出自金陵,口音和喜好都基本無異,寶釵擅長跟人交流,常常與甄貴太妃說起甄家,即便甄貴太妃如何厭惡她,久而久之,也變得親近起來。
有甄貴太妃一旁看護,寶釵見著毫無品級在身的元春,根本無需行禮,而且就算元春封了妃,隻要不是貴妃之上,她們依舊品級而已,行禮也不過是行半禮,元春想壓製寶釵,怕是不能夠的。
雖說是個商人婦,薛家八房在金陵權勢滔天,家財萬貫再加上甄家的看顧,自也不用畏懼元春。
說起來,自從十七皇子死後,甄貴太妃的顧忌也沒了,插手內務府的事基本毫無顧忌,以她的品級,不過讓薛家的皇商位置落到薛蟠頭而已,小事一樁根本無需多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