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
(紅樓同人)重生紅樓之賈璉翻身路 作者:絕世神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搬家、襲爵、整日後院這等事,賈珍都忙完了,回頭一看,賈璉竟還沒叫他辦事,賈珍表示,他難道真有那麽不靠譜?比迎春還不如?
不過一想迎春往後會成為北京王側妃,他賈珍還的的確確是比不上她!
□□國府不是在守孝嗎?守孝都這麽熱鬧,也是夠醉人的。
看著下人稟報榮國府最近發生的事,賈珍對元春的期待,日漸減少。是個人都能察覺到元春的不滿,這樣的人物如何在宮中生存?她若是沒能耐又在宮裏耍心機,連累的可是賈家全族。
原本看賈珠那般出色,他們寧國府還想著老太太教導人的手段不錯,哪想不是些繡花枕頭而已,不值得期待。
這樣的日子,一晃便是一兩個月,春闈結束後,宮中的選秀都接近了尾聲。
此番選秀,年紀最大的太子依舊沒有選中正妃,倒是得了兩個出生高貴姿容不俗的侍妾,三皇子徒溪也得了個身份尚可的側妃。
太子妃人選遲遲不能敲定,宮中難免傳言出來,說太子殿下其實在等一個姑娘,而那個姑娘,便是榮國府的嫡長女賈元春。
說起賈元春的好處,多少人都默默眼紅著,不僅有銀子有勢力,樣貌談吐學識都不俗,皇子們誰都願意娶,但賈元春明顯是奔著太子妃去的。
吃不到葡萄的人,如何不會多加奚落。
太子殿下近些年已經不如往常受寵了,曾經的這位爺可是當之無愧的皇位第一繼承人,誰跟他爭搶,挨頓打都沒處抱怨。
但這些年聖上跟他的父子情因為一張龍椅,變得有些微妙起來,底下那些皇子們同樣出仕,聯合起來隱隱能跟太子殿下分庭抗禮,自然也敢挑釁他了。
作為最心直口快的五皇子就私下裏說太子殿下這是貪圖賈元春的銀錢,還細細數著太子殿下東宮的開銷之大,讓人覺得太子殿下好像真隻是個表麵光而已的窮鬼。
隨著五皇子的話傳出府,接連很多皇子都調笑過這一點,甚至還有人敢當著太子的麵說笑。雖然大家都知道這是在說笑,但聽得人難免心生不滿。
包括皇後娘娘在內,都不知道事情會往這個方向發展,歷來皇子都看重妻族和母族,能娶一個有錢有勢的妻子多麽重要,難道誰不是為了銀錢權勢去的,可偏偏賈元春暴露在了明處,讓人想到她,就想到她的銀子。
戴權默默無言看著這樣的事情發生,哆哆嗦嗦跪在聖上跟前請罪,這事好像也有他的一筆在呢。
聖上不怪他,甚至還重重有賞,賈元春不能做太子妃,他這個做父親的難免要傷了兒子的體麵,如今他自己推卻再好不過,等回頭再給他點臉麵,誰還敢再提這事。
三皇子一直觀察著事情的展開,打量著聖上的反應。
就目前看來,聖上是樂見其成的,那麽,他應該不需要娶賈元春了,也不會再等罪那麽多人。隻是沒想到,不過讓賈迎春能有個嫡女出身而已,怎麽能讓他牽扯如此廣。
上一回,不過兩份奏章,就鬧得滿城風雨,這一次甚至都沒露麵,已經讓跟王子騰焦頭爛額了。
賈元春的青雲路,怕是就這樣被斬斷了。
這一點,王氏知道,賈老太太和賈元春都知道,事情發生得太快,賈家的人都還沒反應過來。
難道排場大也有錯了?
自從事情爆發起,賈元春便再沒出過院門,一直默默得縮成一團,也不跟人說話,甚至都不進食了,然而,這回沒有老太太的關懷,也沒有王氏的上心。
老太太的沉默,無疑是放棄她的一個信號,王子騰都放棄元春了,賈老太太又能如何?大年初一的命格,說是難得,也的確難得,若是不夠好,其實也就那樣。
沒法做太子妃的元春,對賈家而言,什麽都不是,她比三春好不到那兒去。
元春正因為知道這件事,也看見了世態炎涼,才愈發得想不開,她還想著王夫人可能會在意她,可最終,還是沒能等來王夫人的探望。
王氏此刻正忙著傷心自個的前程,哪裏又會在意元春,她最優秀的兒子才死了不足一年,女兒的青雲路又沒了,甚至還為此得罪了她二哥,若是連娘家都沒了,她王氏如何在賈家立足?
昔日的她有多囂張,如今的她,就有多惶恐。
王熙鳳雖然同樣是王家出身,但王熙鳳淡定許多,根本不在乎王家是否出事,因為她從來就沒靠過王家。
如今的王熙鳳,比王氏還要來得腰杆硬,因為賈璉看重她,賈璉的身家可都在她這裏。
第42章 對付林家
地位算得上一落千丈的賈元春, 也是時候感受下旁人的悲苦了。
且不提王家會不會出事,至少她元春的未來,絕不可能光明了, 如今老太太和王氏都表現出異樣來, 榮國府裏看人下碟的奴才們,對待起元春, 自然而然得輕慢著些, 反倒對迎春姑娘多有奉承。
誰不知道二房倒下後最大的受益者是大房, 元春倒下了, 下一個為賈家出頭的姑娘, 就隻能是迎春了,而且迎春如今是嫡女,幾年後還能趕上選秀,未來可期啊!
迎春的性子從不爭搶,與元春的衝突也是旁人煽風點火,她做得少也回應得少,如今也不會有任何的表態,原先她是如何敬著元春的, 如今還是這樣。
這性子說起來不怎麽樣, 但能做到這般忍讓氣度, 也實在不容易。
不過這一次, 司棋倒黴反對她如此做,已經得罪夠多了,根本不需要再落井下石, 那會玷汙她家姑娘的品性,說出去對她家姑娘並不好。
再則,元春好歹是二房嫡長,她再如何不是,也有的是權貴想要,迎春斷然是比不上她的。
王家人一倒黴,蹦得最厲害的,要屬探春母女,探春已然拋棄王夫人,自然會對趙姨娘孝順備至,府上誰能給她好處,探春也清楚得很。
政二老爺其實並不喜歡王氏,王氏胸無點墨還為人市儈,政二老爺那般清高的人物,若非看重她的權勢地位,又如何肯依著她亂來?
趙姨娘算是政二老爺後院唯一有顏色的姨娘,政二老爺原先就喜歡在她那兒住,要不是得給王氏臉麵,趙姨娘指不定能如何勾搭他呢。
如今王家麻煩事多,政二老爺不耐煩看王氏那張愁臉,更不願聽王家倒黴的事,故而常常歇在趙姨娘那兒,此番有探春從旁提點,趙姨娘偶爾一兩句應景的詩詞還是能說出口的,豈不正和賈政的意?
幾番繾綣恩愛後,趙姨娘在政二老爺這兒就更有體麵了,趁著王氏還沒回過神來,可勁從政二老爺處要來不少好東西,這往後可都是賈環和探春的家底兒。
很少見賈政的環三爺還有探春,也都相繼在他身邊待著,探春能說會道,讀書習字樣樣不差,讓賈政欣慰不已,連帶著賈環,也頗受讚賞。
不過等賈政回過味來,總覺得哪兒不對,環兒不過4歲,已然背熟三字經,認識的字也有好幾十個了,怎麽寶玉都快7歲了,還一字不識,這樣下去,那蠢物非得玷汙祖宗名聲成個徹頭徹尾的紈絝不可。
探春母女幾個明裏暗裏得挑撥,為的不就是給賈寶玉添堵嗎?連最後的籌碼都失去了的話,王夫人還能翻身嗎?
不過一想迎春往後會成為北京王側妃,他賈珍還的的確確是比不上她!
□□國府不是在守孝嗎?守孝都這麽熱鬧,也是夠醉人的。
看著下人稟報榮國府最近發生的事,賈珍對元春的期待,日漸減少。是個人都能察覺到元春的不滿,這樣的人物如何在宮中生存?她若是沒能耐又在宮裏耍心機,連累的可是賈家全族。
原本看賈珠那般出色,他們寧國府還想著老太太教導人的手段不錯,哪想不是些繡花枕頭而已,不值得期待。
這樣的日子,一晃便是一兩個月,春闈結束後,宮中的選秀都接近了尾聲。
此番選秀,年紀最大的太子依舊沒有選中正妃,倒是得了兩個出生高貴姿容不俗的侍妾,三皇子徒溪也得了個身份尚可的側妃。
太子妃人選遲遲不能敲定,宮中難免傳言出來,說太子殿下其實在等一個姑娘,而那個姑娘,便是榮國府的嫡長女賈元春。
說起賈元春的好處,多少人都默默眼紅著,不僅有銀子有勢力,樣貌談吐學識都不俗,皇子們誰都願意娶,但賈元春明顯是奔著太子妃去的。
吃不到葡萄的人,如何不會多加奚落。
太子殿下近些年已經不如往常受寵了,曾經的這位爺可是當之無愧的皇位第一繼承人,誰跟他爭搶,挨頓打都沒處抱怨。
但這些年聖上跟他的父子情因為一張龍椅,變得有些微妙起來,底下那些皇子們同樣出仕,聯合起來隱隱能跟太子殿下分庭抗禮,自然也敢挑釁他了。
作為最心直口快的五皇子就私下裏說太子殿下這是貪圖賈元春的銀錢,還細細數著太子殿下東宮的開銷之大,讓人覺得太子殿下好像真隻是個表麵光而已的窮鬼。
隨著五皇子的話傳出府,接連很多皇子都調笑過這一點,甚至還有人敢當著太子的麵說笑。雖然大家都知道這是在說笑,但聽得人難免心生不滿。
包括皇後娘娘在內,都不知道事情會往這個方向發展,歷來皇子都看重妻族和母族,能娶一個有錢有勢的妻子多麽重要,難道誰不是為了銀錢權勢去的,可偏偏賈元春暴露在了明處,讓人想到她,就想到她的銀子。
戴權默默無言看著這樣的事情發生,哆哆嗦嗦跪在聖上跟前請罪,這事好像也有他的一筆在呢。
聖上不怪他,甚至還重重有賞,賈元春不能做太子妃,他這個做父親的難免要傷了兒子的體麵,如今他自己推卻再好不過,等回頭再給他點臉麵,誰還敢再提這事。
三皇子一直觀察著事情的展開,打量著聖上的反應。
就目前看來,聖上是樂見其成的,那麽,他應該不需要娶賈元春了,也不會再等罪那麽多人。隻是沒想到,不過讓賈迎春能有個嫡女出身而已,怎麽能讓他牽扯如此廣。
上一回,不過兩份奏章,就鬧得滿城風雨,這一次甚至都沒露麵,已經讓跟王子騰焦頭爛額了。
賈元春的青雲路,怕是就這樣被斬斷了。
這一點,王氏知道,賈老太太和賈元春都知道,事情發生得太快,賈家的人都還沒反應過來。
難道排場大也有錯了?
自從事情爆發起,賈元春便再沒出過院門,一直默默得縮成一團,也不跟人說話,甚至都不進食了,然而,這回沒有老太太的關懷,也沒有王氏的上心。
老太太的沉默,無疑是放棄她的一個信號,王子騰都放棄元春了,賈老太太又能如何?大年初一的命格,說是難得,也的確難得,若是不夠好,其實也就那樣。
沒法做太子妃的元春,對賈家而言,什麽都不是,她比三春好不到那兒去。
元春正因為知道這件事,也看見了世態炎涼,才愈發得想不開,她還想著王夫人可能會在意她,可最終,還是沒能等來王夫人的探望。
王氏此刻正忙著傷心自個的前程,哪裏又會在意元春,她最優秀的兒子才死了不足一年,女兒的青雲路又沒了,甚至還為此得罪了她二哥,若是連娘家都沒了,她王氏如何在賈家立足?
昔日的她有多囂張,如今的她,就有多惶恐。
王熙鳳雖然同樣是王家出身,但王熙鳳淡定許多,根本不在乎王家是否出事,因為她從來就沒靠過王家。
如今的王熙鳳,比王氏還要來得腰杆硬,因為賈璉看重她,賈璉的身家可都在她這裏。
第42章 對付林家
地位算得上一落千丈的賈元春, 也是時候感受下旁人的悲苦了。
且不提王家會不會出事,至少她元春的未來,絕不可能光明了, 如今老太太和王氏都表現出異樣來, 榮國府裏看人下碟的奴才們,對待起元春, 自然而然得輕慢著些, 反倒對迎春姑娘多有奉承。
誰不知道二房倒下後最大的受益者是大房, 元春倒下了, 下一個為賈家出頭的姑娘, 就隻能是迎春了,而且迎春如今是嫡女,幾年後還能趕上選秀,未來可期啊!
迎春的性子從不爭搶,與元春的衝突也是旁人煽風點火,她做得少也回應得少,如今也不會有任何的表態,原先她是如何敬著元春的, 如今還是這樣。
這性子說起來不怎麽樣, 但能做到這般忍讓氣度, 也實在不容易。
不過這一次, 司棋倒黴反對她如此做,已經得罪夠多了,根本不需要再落井下石, 那會玷汙她家姑娘的品性,說出去對她家姑娘並不好。
再則,元春好歹是二房嫡長,她再如何不是,也有的是權貴想要,迎春斷然是比不上她的。
王家人一倒黴,蹦得最厲害的,要屬探春母女,探春已然拋棄王夫人,自然會對趙姨娘孝順備至,府上誰能給她好處,探春也清楚得很。
政二老爺其實並不喜歡王氏,王氏胸無點墨還為人市儈,政二老爺那般清高的人物,若非看重她的權勢地位,又如何肯依著她亂來?
趙姨娘算是政二老爺後院唯一有顏色的姨娘,政二老爺原先就喜歡在她那兒住,要不是得給王氏臉麵,趙姨娘指不定能如何勾搭他呢。
如今王家麻煩事多,政二老爺不耐煩看王氏那張愁臉,更不願聽王家倒黴的事,故而常常歇在趙姨娘那兒,此番有探春從旁提點,趙姨娘偶爾一兩句應景的詩詞還是能說出口的,豈不正和賈政的意?
幾番繾綣恩愛後,趙姨娘在政二老爺這兒就更有體麵了,趁著王氏還沒回過神來,可勁從政二老爺處要來不少好東西,這往後可都是賈環和探春的家底兒。
很少見賈政的環三爺還有探春,也都相繼在他身邊待著,探春能說會道,讀書習字樣樣不差,讓賈政欣慰不已,連帶著賈環,也頗受讚賞。
不過等賈政回過味來,總覺得哪兒不對,環兒不過4歲,已然背熟三字經,認識的字也有好幾十個了,怎麽寶玉都快7歲了,還一字不識,這樣下去,那蠢物非得玷汙祖宗名聲成個徹頭徹尾的紈絝不可。
探春母女幾個明裏暗裏得挑撥,為的不就是給賈寶玉添堵嗎?連最後的籌碼都失去了的話,王夫人還能翻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