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頁
紅樓之黛玉養了一隻貓 作者:山村漠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然,大軍行進路線乃是朝廷頭等機密,對方如何得知?
那夥劫徒的來源也很可疑。目前雖然不知道他們究竟是什麽人,至少有一點可以斷定,便是朝廷出了內奸。
對此,李昭很是震怒,當即便下旨徹查所有知情之人。
知道糧草行進路線的,除內閣重臣外,便是戶部、兵部之高官,加上周航、李昭,統共不過十數人。對林如海,李昭是放心的,因此這事便交給林如海來辦。
但這件事如何辦,卻委實有些難度。
都是朝廷大元,有些還是太上皇寵信的老臣,太過強硬不行,有傷這些大臣的體麵,太過斯文也不行,又沒有效果。林如海單獨找這些大臣麵談一番,又暗中調查這些人最近的行徑,也並沒有發現可疑的地方。
當官當到一二品的大元,都十分愛惜自己的官聲名譽。
雖然官員大部分都是科舉入仕,大家一樣的起點,慢慢的往上爬。但一般人熬到七老八十致仕往往也隻能混個四五品的小官,三品以上的官員要麽出身名門世家,要麽便是自己十分有本事且深諳官場之道。能混到一二品的,更是如此。
高官們哪個不是猴精猴精的,知道什麽事能做什麽事不能做,偶然貪個贓枉個法,他們敢,因為觸及的多是老百姓的利益。老百姓告官,向來是一個字——難,最後隻能不了了之。但公然做資敵謀反之事,他們卻不敢。這等於將他們一世的清名全毀了,還要賠上一家子的性命。
閣臣和戶、兵兩部的官員,林如海多少還是了解的,多少有些這種心理。
這日李昭將林如海叫至禦前,問:“林愛卿,通敵一事,查的如何了?”
“回稟萬歲,臣無能,尚未查清。”
李昭見林如海皺著眉頭,眼神閃爍,似有些話想說又不敢說的樣子,便問他怎麽了,又道:“此處並無外人,卿有什麽話盡可直言,便是說錯了又有什麽關係?”
林如海這才抿了抿嘴唇道:“臣並無什麽話要說,隻是突然想起一件事,是以有些走神,請恕臣禦前失儀之罪。”
“噢?”李昭不由挑了挑眉,問:“何事?不妨說來聽聽。”
林如海道:“臣方才進宮的時候,途徑翰林軒,偶然碰見王閣老,他從太上皇宮裏出來,氣色瞧著比上次好了不少。”
李昭在腦海裏搜尋出這位王閣老的名姓,眼睛微微眯了眯,“他不是告病在家,已有數月未曾參加閣臣議事了麽?”
林如海道:“或者如今病好了些也未可知。”
李昭擺了擺手,放下此事不提。
邊疆糧草出事,已讓李昭焦頭爛額,此刻他沒心情討論一個太上皇舊臣病好沒好的事。邊疆戰事危急,如今糧草又被劫,更是雪上加霜。李昭一則擔心李域的安危,二則憂心邊疆戰事,他在得知出事的那刻便已派出一隊暗衛日夜兼程趕往出事地點,搜尋李域的下落。李域畢竟是李旭唯一的子嗣,還是好不容易才讓李旭妥協生的一個兒子,李昭一直待他如親子,偶然間下落不明,豈有不擔心之理?
出事之後的第一個大朝會,已有不少大臣以勞師遠征半年有餘、將士疲乏、水土不服以致疫病橫起等等為由主張暫且撤併,待修整之後再行征伐。
李昭深知歷來勞師遠征不可半途而廢之道理。若是今日撤兵,等於放棄已有成果,自己休養生息的同時,也是在給敵人休養生息的時間。此次遠征眼看著就要成功,敵軍隻剩一座孤城負隅頑抗,若是撤兵,給敵人以喘息之機,用不了多久,榮國便會恢復過來。榮國人以能征善戰聞名,屆時定將再次成為邊城一大患。
所以,此次遠征隻能成功,不能失敗,哪怕是付出再多的代價也要保證一舉將榮國拿下。
朝堂上李昭力排眾議堅持繼續遠征,糧草也要繼續供給。
以周航和林如海為首的新興朝臣勢力極為贊成李昭的提議,定下將戰爭進行到底的格調。
但擺在眼前的一個首要問題,便是糧草該如何解決。
北方的戰爭持續半年有餘,國力耗費不少,加上山東等地糧食欠收等事,朝廷倉廩之存量並不錯。前些日子運往便將的糧草幾乎是傾戶部所有之存糧,卻不想半道上被劫。如今再要徵集糧草,一時半刻將不能即刻湊齊。再者,還有一個問題,這次要派誰去送糧為好,好不容易湊起來的糧草可經不起再次的事故。
周航倒是想請纓送糧草,李昭不許他去。
李域的失蹤已讓李昭十分心痛,他經受不起兒子再出事故。以前他聽說一些父母溺愛兒子怕他在外麵受委屈,而將其養在家裏,還笑他們愚蠢。人都是在摸爬滾打中學到生存之道的,你這麽將一個人養在溫室之中,那麽他將一輩子都沒有長進的機會。現在他似乎有些能理解那些人的想法,人的感情有時候是沒有理性的,什麽愛之深責之切,真正愛至深處,有時候毫無道理毫無理由的。
雖然這麽想,他倒也不是溺愛周航。打心底裏李域覺得周航還是一個孩子,一個沒有自保之力的孩子。若他真正成熟強悍,有足夠的自保能力,李昭自然會在可控的範圍內讓他好好歷練好好經受挫折。
送糧草這件事,還是太過危險了些。
思來想去,李昭還是決定將這件事交給李旭來辦。李旭有自己訓練有素的衛隊,身邊還有一個足智多謀、武功卓絕、手眼通天的桑昇,真到了危險的時候起碼足以自保。他如今就在山東,距離邊疆較近,如今已到紅薯成熟的時節,山東官府也屯種了一大批荒地,據說守城很好,也方便就近徵集些糧草。再者,李域便是在運糧途中失蹤的,李旭身為父親,於情於理都該親自去查探一番。
那夥劫徒的來源也很可疑。目前雖然不知道他們究竟是什麽人,至少有一點可以斷定,便是朝廷出了內奸。
對此,李昭很是震怒,當即便下旨徹查所有知情之人。
知道糧草行進路線的,除內閣重臣外,便是戶部、兵部之高官,加上周航、李昭,統共不過十數人。對林如海,李昭是放心的,因此這事便交給林如海來辦。
但這件事如何辦,卻委實有些難度。
都是朝廷大元,有些還是太上皇寵信的老臣,太過強硬不行,有傷這些大臣的體麵,太過斯文也不行,又沒有效果。林如海單獨找這些大臣麵談一番,又暗中調查這些人最近的行徑,也並沒有發現可疑的地方。
當官當到一二品的大元,都十分愛惜自己的官聲名譽。
雖然官員大部分都是科舉入仕,大家一樣的起點,慢慢的往上爬。但一般人熬到七老八十致仕往往也隻能混個四五品的小官,三品以上的官員要麽出身名門世家,要麽便是自己十分有本事且深諳官場之道。能混到一二品的,更是如此。
高官們哪個不是猴精猴精的,知道什麽事能做什麽事不能做,偶然貪個贓枉個法,他們敢,因為觸及的多是老百姓的利益。老百姓告官,向來是一個字——難,最後隻能不了了之。但公然做資敵謀反之事,他們卻不敢。這等於將他們一世的清名全毀了,還要賠上一家子的性命。
閣臣和戶、兵兩部的官員,林如海多少還是了解的,多少有些這種心理。
這日李昭將林如海叫至禦前,問:“林愛卿,通敵一事,查的如何了?”
“回稟萬歲,臣無能,尚未查清。”
李昭見林如海皺著眉頭,眼神閃爍,似有些話想說又不敢說的樣子,便問他怎麽了,又道:“此處並無外人,卿有什麽話盡可直言,便是說錯了又有什麽關係?”
林如海這才抿了抿嘴唇道:“臣並無什麽話要說,隻是突然想起一件事,是以有些走神,請恕臣禦前失儀之罪。”
“噢?”李昭不由挑了挑眉,問:“何事?不妨說來聽聽。”
林如海道:“臣方才進宮的時候,途徑翰林軒,偶然碰見王閣老,他從太上皇宮裏出來,氣色瞧著比上次好了不少。”
李昭在腦海裏搜尋出這位王閣老的名姓,眼睛微微眯了眯,“他不是告病在家,已有數月未曾參加閣臣議事了麽?”
林如海道:“或者如今病好了些也未可知。”
李昭擺了擺手,放下此事不提。
邊疆糧草出事,已讓李昭焦頭爛額,此刻他沒心情討論一個太上皇舊臣病好沒好的事。邊疆戰事危急,如今糧草又被劫,更是雪上加霜。李昭一則擔心李域的安危,二則憂心邊疆戰事,他在得知出事的那刻便已派出一隊暗衛日夜兼程趕往出事地點,搜尋李域的下落。李域畢竟是李旭唯一的子嗣,還是好不容易才讓李旭妥協生的一個兒子,李昭一直待他如親子,偶然間下落不明,豈有不擔心之理?
出事之後的第一個大朝會,已有不少大臣以勞師遠征半年有餘、將士疲乏、水土不服以致疫病橫起等等為由主張暫且撤併,待修整之後再行征伐。
李昭深知歷來勞師遠征不可半途而廢之道理。若是今日撤兵,等於放棄已有成果,自己休養生息的同時,也是在給敵人休養生息的時間。此次遠征眼看著就要成功,敵軍隻剩一座孤城負隅頑抗,若是撤兵,給敵人以喘息之機,用不了多久,榮國便會恢復過來。榮國人以能征善戰聞名,屆時定將再次成為邊城一大患。
所以,此次遠征隻能成功,不能失敗,哪怕是付出再多的代價也要保證一舉將榮國拿下。
朝堂上李昭力排眾議堅持繼續遠征,糧草也要繼續供給。
以周航和林如海為首的新興朝臣勢力極為贊成李昭的提議,定下將戰爭進行到底的格調。
但擺在眼前的一個首要問題,便是糧草該如何解決。
北方的戰爭持續半年有餘,國力耗費不少,加上山東等地糧食欠收等事,朝廷倉廩之存量並不錯。前些日子運往便將的糧草幾乎是傾戶部所有之存糧,卻不想半道上被劫。如今再要徵集糧草,一時半刻將不能即刻湊齊。再者,還有一個問題,這次要派誰去送糧為好,好不容易湊起來的糧草可經不起再次的事故。
周航倒是想請纓送糧草,李昭不許他去。
李域的失蹤已讓李昭十分心痛,他經受不起兒子再出事故。以前他聽說一些父母溺愛兒子怕他在外麵受委屈,而將其養在家裏,還笑他們愚蠢。人都是在摸爬滾打中學到生存之道的,你這麽將一個人養在溫室之中,那麽他將一輩子都沒有長進的機會。現在他似乎有些能理解那些人的想法,人的感情有時候是沒有理性的,什麽愛之深責之切,真正愛至深處,有時候毫無道理毫無理由的。
雖然這麽想,他倒也不是溺愛周航。打心底裏李域覺得周航還是一個孩子,一個沒有自保之力的孩子。若他真正成熟強悍,有足夠的自保能力,李昭自然會在可控的範圍內讓他好好歷練好好經受挫折。
送糧草這件事,還是太過危險了些。
思來想去,李昭還是決定將這件事交給李旭來辦。李旭有自己訓練有素的衛隊,身邊還有一個足智多謀、武功卓絕、手眼通天的桑昇,真到了危險的時候起碼足以自保。他如今就在山東,距離邊疆較近,如今已到紅薯成熟的時節,山東官府也屯種了一大批荒地,據說守城很好,也方便就近徵集些糧草。再者,李域便是在運糧途中失蹤的,李旭身為父親,於情於理都該親自去查探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