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
紅樓之黛玉養了一隻貓 作者:山村漠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說是這麽說,其實此刻林如海心裏並不平靜。看到名帖,他便知道自己是非去不可,但船上那位公子身份太過特殊,自己去見他不知道是好是壞。
不過,既然碰上了,人家又派人來叫,不去也不好。
說起來船上那位倒是真正的天潢貴胄,身份曾顯赫一時。他叫李承天,是前太子的嫡長子,光聽這名字便知他身上曾經寄託著帝王什麽樣的期望。前太子年輕時極受太上皇的寵愛與重視,李承天是其嫡長子,又是太上皇的嫡長孫,地位不言而喻,自是十分尊崇。諸皇孫中,他是唯一一個被太上皇親手教養長大的。
前太子被廢後,太上皇大病一場,便是這位皇長孫日日伺候湯藥從不離身。當時一度有太上皇要越過兒子將皇位傳給孫子的傳言,可見其影響力。
太上皇病癒後,將一直被圈禁在宮中的前太子被封為瑞郡王,移出宮外居住,原還要留著這個孫子在身邊,倒是李承天主動請辭說不舍父親要出宮侍奉。當時太上皇極為感動,當即便封李承天為中山郡王,享親王俸祿待遇,命其出宮,又在瑞親王府旁邊修了一座郡王府給他居住。
明知這樣容易讓那些東宮舊屬仍抱有幻想,但太上皇還是做了,便是捨不得這雙兒孫受苦。
瑞郡王薨逝後被追封為義忠親王,據說當時中山郡王侍十分悲痛,哭的幾近暈厥。
當今聖上登基後,對宗室採取寬仁的籠絡政策,對前太子的子嗣也尤為照顧。李承天襲父親爵位被封為瑞親王,他原來的中山郡王爵位便由其胞弟李承鈺襲了。對於聖上這樣的安排,太上皇也很滿意,當即便將皇帝叫過去誇獎了幾句。
太上皇雖然子孫眾多,真正疼愛的還是前太子及李承天、李承鈺兄弟。前太子、李承天不用說,是他按帝王的標準親手教養長大,付出過心血的感情自然要比打小交給宮女太監養大的要親。
李承鈺雖然不是太上皇帶大的,在孫子輩裏,除其兄長外也是見祖父最多的,何況人誰還沒有點愛屋及烏呢?
據林如海所知,自前太子倒台後,李承天兄弟極為低調。尤其是李承天,幾乎算是遠離朝廷中心了,除了偶爾進宮給太上皇請安,基本上就是在家裏閉門讀書,諸事不問,也從不跟官吏來往。
也是,像他這樣的身份,很該如此,避嫌自毀方是保命之法。
這位年輕王爺如今該在京城才是,卻不知為何今兒竟在揚州見了他,他還主動叫自己敘話。想著,林如海已隨那衛士上了船。船艙內裝飾豪華,擺設也件件都是精品,大氣不落俗套。他被引著進一個會客室,裏麵匾額、楹聯、掛屏、桌椅、博古架俱全,空間也不小,儼然一個廳堂。主位上坐著一個年輕人,便是方才甲板上的那個年輕公子。看見林如海進來,他便起身,笑道:“京城一別,已是四年有餘,林大人別來無恙乎?”
聽了這話,林如海心下也有些感慨,四年多,是啊,已經四年多沒回京城了。當年他離京之時,正是前太子與諸王鬥爭白熱化的階段,個個都想插手江南鹽政,當時的鹽課禦史正是因為跟這些奪嫡鬥爭攪和在一起才讓太上皇雷霆大怒罷了官,自己也算是臨危受命,可是費了不少心力。
當時揚州城可不太平,他殫精竭慮用了兩年多才算徹底還鹽政一個清淨。
那兩年是最難熬的,官場上處處提防小心翼翼,家裏也是禍事連連,先是唯一的兒子夭折,再是夫人去世,幾乎沒有一日是清淨的。每天睡著的時候也是滿腦子的計算,頭髮大把大把的掉,精神也迅速耗盡。都道他把江南鹽政治理的好,卻都不知道他費了多麽的心力,短短兩年老了許多。
“托殿下的福,下官身子還算健朗,不知殿下突然駕臨下官有失遠迎,實在是罪過。”說著林如海便屈身要拜,剛曲了一條腿,便被李承天攙了起來。對方麵目帶笑,身姿秀場,一雙細長的桃花眼有意無意的打量著林如海,但因風度極好,並不讓人覺得討厭。打量一會兒,便攜了林如海的手死活將他讓到次席坐下,姿態放的十分低。
“小王是微服而來,林大人不必多禮,既然相遇也是緣分,林大人把我當成一個尋常舊友便是。”
這是有意拉近關係了,他雖如此說,林如海卻不敢如此做。一則身份在那擺著,禮法坐在;二則畢竟李承天的身份敏感,林如海手裏又握著江南大半的稅收,二者聯繫在一起,比較敏感,容易引起上頭的忌諱,還是保持距離的好。
雖如此想,但李承天已經說出那樣的話,林如海也不好十分駁他的麵子。因此,他嘴上雖然答應著,行動上卻嚴守禮法,並無一絲僭越之舉。
說了幾句話,李承天便拿出一幅字,道:“我現在是個閑人,過的也是閑雲野鶴遊山玩水的日子。聽說江南春日的風景很好,年節過後我便請示了聖上要往江南一遊,聖上準了,還派六個侍衛保護我,便是方才林大人看見的那些。除了看看風景,我這次來江南還想尋一個人,林大人在揚州多年,對江南的文人名士也熟悉,倒要想大人打探一二。”
六個侍衛保護,說是保護,怕多半有監視的成分在。他說這些除了表明自己因何至此外,還是打消林如海的疑慮,我並非私自出京,而是當今聖上應允的。況且我身邊還有聖上的人,眾目睽睽之下咱們倆光明正大的見麵,也都不需要有什麽顧忌。
不過,既然碰上了,人家又派人來叫,不去也不好。
說起來船上那位倒是真正的天潢貴胄,身份曾顯赫一時。他叫李承天,是前太子的嫡長子,光聽這名字便知他身上曾經寄託著帝王什麽樣的期望。前太子年輕時極受太上皇的寵愛與重視,李承天是其嫡長子,又是太上皇的嫡長孫,地位不言而喻,自是十分尊崇。諸皇孫中,他是唯一一個被太上皇親手教養長大的。
前太子被廢後,太上皇大病一場,便是這位皇長孫日日伺候湯藥從不離身。當時一度有太上皇要越過兒子將皇位傳給孫子的傳言,可見其影響力。
太上皇病癒後,將一直被圈禁在宮中的前太子被封為瑞郡王,移出宮外居住,原還要留著這個孫子在身邊,倒是李承天主動請辭說不舍父親要出宮侍奉。當時太上皇極為感動,當即便封李承天為中山郡王,享親王俸祿待遇,命其出宮,又在瑞親王府旁邊修了一座郡王府給他居住。
明知這樣容易讓那些東宮舊屬仍抱有幻想,但太上皇還是做了,便是捨不得這雙兒孫受苦。
瑞郡王薨逝後被追封為義忠親王,據說當時中山郡王侍十分悲痛,哭的幾近暈厥。
當今聖上登基後,對宗室採取寬仁的籠絡政策,對前太子的子嗣也尤為照顧。李承天襲父親爵位被封為瑞親王,他原來的中山郡王爵位便由其胞弟李承鈺襲了。對於聖上這樣的安排,太上皇也很滿意,當即便將皇帝叫過去誇獎了幾句。
太上皇雖然子孫眾多,真正疼愛的還是前太子及李承天、李承鈺兄弟。前太子、李承天不用說,是他按帝王的標準親手教養長大,付出過心血的感情自然要比打小交給宮女太監養大的要親。
李承鈺雖然不是太上皇帶大的,在孫子輩裏,除其兄長外也是見祖父最多的,何況人誰還沒有點愛屋及烏呢?
據林如海所知,自前太子倒台後,李承天兄弟極為低調。尤其是李承天,幾乎算是遠離朝廷中心了,除了偶爾進宮給太上皇請安,基本上就是在家裏閉門讀書,諸事不問,也從不跟官吏來往。
也是,像他這樣的身份,很該如此,避嫌自毀方是保命之法。
這位年輕王爺如今該在京城才是,卻不知為何今兒竟在揚州見了他,他還主動叫自己敘話。想著,林如海已隨那衛士上了船。船艙內裝飾豪華,擺設也件件都是精品,大氣不落俗套。他被引著進一個會客室,裏麵匾額、楹聯、掛屏、桌椅、博古架俱全,空間也不小,儼然一個廳堂。主位上坐著一個年輕人,便是方才甲板上的那個年輕公子。看見林如海進來,他便起身,笑道:“京城一別,已是四年有餘,林大人別來無恙乎?”
聽了這話,林如海心下也有些感慨,四年多,是啊,已經四年多沒回京城了。當年他離京之時,正是前太子與諸王鬥爭白熱化的階段,個個都想插手江南鹽政,當時的鹽課禦史正是因為跟這些奪嫡鬥爭攪和在一起才讓太上皇雷霆大怒罷了官,自己也算是臨危受命,可是費了不少心力。
當時揚州城可不太平,他殫精竭慮用了兩年多才算徹底還鹽政一個清淨。
那兩年是最難熬的,官場上處處提防小心翼翼,家裏也是禍事連連,先是唯一的兒子夭折,再是夫人去世,幾乎沒有一日是清淨的。每天睡著的時候也是滿腦子的計算,頭髮大把大把的掉,精神也迅速耗盡。都道他把江南鹽政治理的好,卻都不知道他費了多麽的心力,短短兩年老了許多。
“托殿下的福,下官身子還算健朗,不知殿下突然駕臨下官有失遠迎,實在是罪過。”說著林如海便屈身要拜,剛曲了一條腿,便被李承天攙了起來。對方麵目帶笑,身姿秀場,一雙細長的桃花眼有意無意的打量著林如海,但因風度極好,並不讓人覺得討厭。打量一會兒,便攜了林如海的手死活將他讓到次席坐下,姿態放的十分低。
“小王是微服而來,林大人不必多禮,既然相遇也是緣分,林大人把我當成一個尋常舊友便是。”
這是有意拉近關係了,他雖如此說,林如海卻不敢如此做。一則身份在那擺著,禮法坐在;二則畢竟李承天的身份敏感,林如海手裏又握著江南大半的稅收,二者聯繫在一起,比較敏感,容易引起上頭的忌諱,還是保持距離的好。
雖如此想,但李承天已經說出那樣的話,林如海也不好十分駁他的麵子。因此,他嘴上雖然答應著,行動上卻嚴守禮法,並無一絲僭越之舉。
說了幾句話,李承天便拿出一幅字,道:“我現在是個閑人,過的也是閑雲野鶴遊山玩水的日子。聽說江南春日的風景很好,年節過後我便請示了聖上要往江南一遊,聖上準了,還派六個侍衛保護我,便是方才林大人看見的那些。除了看看風景,我這次來江南還想尋一個人,林大人在揚州多年,對江南的文人名士也熟悉,倒要想大人打探一二。”
六個侍衛保護,說是保護,怕多半有監視的成分在。他說這些除了表明自己因何至此外,還是打消林如海的疑慮,我並非私自出京,而是當今聖上應允的。況且我身邊還有聖上的人,眾目睽睽之下咱們倆光明正大的見麵,也都不需要有什麽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