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省。


    宛城市。


    天東考察團下榻的湖濱凱悅大酒店內。


    房間裏。


    透過巨大的落地窗。


    看著窗外不遠處燈火通明的湖濱公園和當年宛城市委市政府花了大力氣打造的高檔品牌住宅。


    周揚心底也是不勝唏噓。


    掐指一算,從當年去西江任職算起,自己離開南江也有十來年的時間了,都說遊子近鄉情更怯,但是周揚心裏更多的卻是惆悵。


    南江這些年總體上的發展是很不錯的。


    但是後麵的這幾年速度卻明顯有所下降,反而被隔壁的西江反超了過去。


    這其中的根源是什麽,恐怕不僅僅是他很清楚,就包括南江省的很多領導幹部也很清楚。


    當年的省長、現在的省委書記許江華終究還是選擇了走那條被他稱為爭當中部龍頭的經濟發展路線。


    而走這條路線。


    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導致南江省來自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的投資規模縮小,省內的自生投資增長乏力,連帶著東部廣闊的市場也喪失了一些話語權。


    在周揚看來,如果不是因為前些年南江打下的基礎還算紮實的話,就這麽個弄法,南江想保持現在的經濟發展勢頭根本就不可能。


    然而即使如此。


    在連年增速下降的作用下,這幾年南江的發展已經引起了上麵部分領導強烈的不滿了。


    這一次周揚帶團回南江考察工作。


    主要的目的其實也是一目了然。


    一是為了學習南江在幹部交流任職和強化領導幹部思想作風建設方麵的經驗。


    在這個工作上麵。


    南江省可以說是獨樹一幟,取得了極為不錯的成績。


    另一方麵則是按照林建永的指示,給南江的經濟工作號號脈,問診治病。


    這一點從參團的人員就看得出來,基本上都是組織口和經濟口的領導幹部。


    不過從今天下午跟省委書記許江華交流的情況來看,情況恐怕沒有上麵想的那麽簡單。


    “許江華終究還是急功近利啊!”


    屋子裏。


    周揚點了根煙深吸了一口長歎道。


    而在他身側。


    南江省的常務副省長李正跟副書記陳升聞言也不敢說什麽。


    周揚不僅僅是天東省委書記。


    而且還是候補委員。


    他可以肆無忌憚地對一省書記進行點評甚至是指責,但是他們兩人自然隻能聽著。


    即使是認同周揚的這種看法和觀點,但是為尊者諱的規矩還是懂的。


    “周書記,其實江華書記這些年也是很不容易,南江啟動發展轉型的時機過早,導致了騎馬難下,進退失據。”


    “在這種情況下,江華書記為了穩住南江經濟發展的大盤子,也確實做了很多的努力。”


    “目前南江能維持眼下的局麵已經是實屬不易了,前些年因為發展的紅利,社會上還沒有太多的非議出現,總體上省裏還是偏向於支持這種觀點的。”


    “但是這些年經濟發展的速度明顯下降,尤其是社會發展更新速度受限,不可避免地就導致了各種反對的聲音出現。”


    “所以從整體上來講,現在的形勢對南江還是很不利的,我們甚至在內部進行過推算,如果這種趨勢再持續下去的話,不出兩年的時間,南江的經濟就會陷入停滯。”


    屋子裏。


    周揚聞言側臉看了李正一眼。


    這些年李正的成長很明顯。


    比之當初在西江的時候,大局觀已經上了不止一個台階。


    能從整體上看清楚南江的局勢確實很不錯了。


    不過在他看來。


    許江華固然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但是問題的根源說白了終究還是處在許江華身上。


    當年如果不是他一意孤行要推行這個策略的話,南江的局麵何至於此。


    “陳書記是什麽看法?”


    沒有回應李正的話,周揚沉思片刻後直接就轉而朝陳升問道。


    陳升在出任南江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之前,一直在東海擔任副市長,在經濟工作方麵,恐怕李正也好,省委書記許江華也好,未必就一定能超過他這位老神在在的老夥計。


    然而陳升的反應卻令周揚略微有些吃驚。


    “周書記說笑了,我能有什麽看法。”


    “南江的經濟發展陷入降速甚至是停滯的狀態,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不僅僅是因為許江華一意孤行要爭中部中心的問題。”


    “真要說我有什麽看法的話,南江現在最應該做的就是紮紮實實地推動基層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民生建設,從民心上下功夫。”


    “民心得失,向來就是經濟工作能不能取得實效的一個重要因素。”


    “嘿嘿,南江現在有些人怕是按耐不住了啊。”


    聞言不僅僅是周揚皺了皺眉頭。


    就連李正也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兩人當然聽出來了陳升話裏強烈的不滿。


    不過陳升沒有直說,周揚也不好多問,他畢竟是天東的書記。


    然而翌日一早。


    當周揚在省長朱國慶、省委副書記陳升的陪同下來到宛城市委市政府考察工作時。


    他卻從宛城市領導班子的反應裏麵看出了一些東西。


    5月3號。


    就在全國都已經進入五一勞動節小長假期間。


    一大早。


    周揚就來到了宛城市委市政府。


    會議室裏。


    宛城市委書記李翠英跟市長唐小青分別向考察團匯報了這些年宛城市在黨委、組織工作方麵的情況以及宛城市社會經濟工作的情況。


    唐小青是當年周揚出任宛城市市長的時候提拔的市委常委、副市長,一度受到周揚的器重。


    如今時隔多年才成長為省會城市的市長,老實說步子是走得有些慢的,畢竟如果沒記錯的話,唐小青是80年的幹部,現在掐指一算也已經53了。


    此刻。


    會議室裏。


    看著周揚臉上不動聲色的表情。


    對自己這位曾經的領導,有著很深了解的省委副秘書長謝凱文當即就在心裏暗暗叫好。


    因為他很清楚。


    周書記不說話的時候,幾乎就已經意味著他對南江的現狀很不滿了。


    而這種不滿會導致什麽樣的結果。


    有沒有可能直接導致南江的人事工作迎來一輪新的調整,這都是可以值得期待的。


    在謝凱文的心底。


    更是突然冒出一個極為強烈的念頭。


    有沒有可能周書記此行會直接掀翻省委書記許江華在南江的話語權?


    “好了,其他的工作我就不聽了。”


    “這樣吧,老周,下午你跟老陳就先去忙自己的,我這邊你們就不要專門花時間陪著了,讓唐小青陪我去高新區那邊看看吧。”


    會議室裏。


    聽到周揚的這句話。


    相比於謝凱文。


    周樹森的心裏卻是暗暗叫苦。


    他當然聽得出來周揚心裏的不滿。


    原因很簡單。


    作為當年周揚任職的地方,而且是花費了巨大精力奠定了發展基礎的地方,宛城市這幾年的發展雖然可圈可點。


    但是要命的是,最近兩年時間,宛城市的經濟竟然比全省提前進入了發展停滯的階段。


    而根源就在於高新區。


    “那行,小青同誌,周書記我可就交給你了,出了什麽問題到時候唯你是問。”


    聞言唐小青趕緊起身點了點頭。


    下午2點鍾。


    考察團一行果然來到了位於宛城市北郊的高新區。


    宛城市市長唐小青緊挨著周揚,詳細介紹了高新區這幾年的狀況。


    整個考察過程一直持續了足足兩個多鍾頭。


    不過考察中。


    周揚除了到各個企業裏麵參觀調研以外,倒是沒有繼續聽取任何匯報。


    然而當天晚上回到酒店之後。


    第二天一早。


    南江省委省政府就傳出周揚大發雷霆,甚至是直接把酒店的煙灰缸都砸掉的消息。


    一時間。


    整個南江省所有能接觸到這個消息的領導幹部,心底也是很快就被蒙上了一層陰霾。


    畢竟誰都知道。


    這位雖然不是南江的領導,但是卻勝似南江的領導。


    一方麵。


    周揚自身的層次和地位決定了他有權也有能力對南江的發展進行點評,即使是省委書記許江華也沒辦法去說三道四。


    另一方麵。


    這位周書記在南江官場本身就是一個頗富傳奇性的人物。


    出生於南江省的東江市,遠赴東海讀書,又留在東海進入仕途。


    人生最為意氣風發的時候,又衣錦還鄉出任黃江縣委書記。


    其後更是一路成長為南江省最年輕的副廳級幹部、廳級幹部、以至於後來的省部級幹部。


    可以說是從一個毫無根基的草根,通過不斷的努力和人生際遇成為東海幹部中青代裏麵的絕頂人物。


    最重要的是,周揚時下才不過46周歲的年紀,他將來能走到哪一步幾乎是可以預見的。


    這樣一個人物。


    可以毫不猶豫地說,在南江的威望是少有人能及的,他自身更是被無數的南江群眾自詡為南江的驕傲,南江的家長。


    如今周揚對南江的發展不滿。


    不管是從工作上來講,還是從私人情感上而言,那都是無可辯駁的。


    而此時此刻。


    在省委書記辦公室裏。


    許江華的臉色自然也是無比的難看。


    周揚到南江來考察工作,他作為省委書記自然是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是這位周書記的確是太過強勢了。


    剛到南江就大發雷霆,甚至反客為主。


    這是想幹什麽?


    又把他許江華置於何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紅色仕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澀小蘋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澀小蘋果並收藏重生:紅色仕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