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令郎生前可曾與人結過怨?”王朝直接開門見山地問。
“結怨?”李母蹙起了眉頭,“我兒一向與人為善,我們又住在偏僻的荒山腳下,根本不會,也沒有機會與人結怨。”
王朝有些不相信,“他沒有與人起過爭執嗎?”
“沒有。”李母斬釘截鐵地說道,“我兒素日裏十分謙遜有禮,遇事也是‘忍’字為先,不曾與人起過爭執,除了······”
話說到一半,卻止住了。
王朝見她麵露猶豫,忙問,“除了什麽?”
李母長歎了一口氣,“除了李聚財和李婪。”
“李聚財和李婪?”王朝極為訝異,“就是死去的那兩名村民?”
“正是他們二人。”
“令郎是因何事同他們二人起的爭執?”
李母麵色複雜地望了王朝一眼,回道,“自趙銘搶親之後,村子裏便有了一些風言風語,不過絕大部分人也隻是背地裏說一說,隻有李聚財和李婪,當著我兒的麵,罵我兒媳是禍水,是掃把星······”
王朝聞言心內五味雜陳。
搶親之人是趙銘,成婚之日見了血腥責任也是在他,村民們為何卻將此事全都賴在安悅身上?
“令郎可與官府之人結過仇怨?”王朝麵色凝重,終於問出了此行最為關鍵的問題。
李母麵露疑惑,“官爺為何會如此問?莫非我兒子兒媳之死與官府中人有關?”
“老人家不要多慮,我隻是多問一句,殺害令郎令媳的真凶目前還未找到。”王朝緊忙解釋道。
他可不想露了風聲,壞了包大人的謀劃。
李母意味深長地望了王朝一眼,方才搖了搖頭。
王朝見話已問完,忙起身告辭,“老人家莫要心急,真相馬上就要大白了。告辭!”
李母“嗯”了一聲,親送王朝出了大門。
為了客觀起見,王朝又走訪了李村的村民,他們的說法和李母一致,大家都誇讚李軒謙遜有禮,懂事上進,有朝一日定會高中進士,隻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誰曾想他剛成婚不久便遭此橫禍······
李村一行結束,王朝即刻奔回驛館。
粟林村。
馬漢一路打聽,去到了安家。
安家的大門並不似李家大敞著,緊閉得像是一個囚籠。
“有人在家嗎?”馬漢抬手叩了叩門。
過了好半晌,門才打開,開門之人是安母,“您是?”
“我們能進去說嗎?”
安母上下打量了馬漢一番,方才往裏讓道,“裏麵請。”
進了堂屋,安母給馬漢讓了座,又衝著屋內喊了一句,“她爹,家裏來人了,你出來一下!”
須臾,但見一長滿了胡茬的男子走了出來,此人正是安父。
馬漢見他滿臉滄桑,心中不覺生出一絲憐憫,“在下是開封府的人,奉包大人之命來粟林村,調查令嬡之事。”
安父一聽馬漢是開封府的人,原本無神的眼裏瞬間有了光亮,“殺害小女的凶手抓到了嗎?”
馬漢搖了搖頭,隨後便看到安父的麵上盡是失望,忙安撫道,“真相馬上就要大白了,你們二位不要心急。”
“不心急。”安父嘲諷得扯了扯嘴角,“心急又有何用?李村接二連三地發生命案,凶手卻遲遲未找到,可見官府無能至極!”
“她爹!”安母瞪了安父一眼,轉而問馬漢,“官爺是有事要問我們?”
馬漢點頭問道,“不知令嬡生前可曾與人結過仇怨?”
安母反問道,“深閨之人,素日裏也隻是街坊鄰居打交道,怎會與人結怨?”
許是想起了趙銘,又咬牙切齒道,“除了那挨千刀的趙銘!”
馬漢追問道,“除了趙銘,還有其他人嗎?”
安母搖了搖頭。
馬漢見此隻得起身告辭。
和王朝一樣,他又找村民們了解 了一下情況,他們的說辭和安母的說辭一致,任務已完成,他緊忙趕回驛館,向包公稟報。
驛館,花廳。
包公聽到展昭等人的匯報後驚詫不已,“這就十分奇怪了。曹義此人並非無能之輩,他既與李軒夫婦無仇,也與趙銘四人無怨,為何會如此草率地判了趙銘四人死罪?”
“結怨?”李母蹙起了眉頭,“我兒一向與人為善,我們又住在偏僻的荒山腳下,根本不會,也沒有機會與人結怨。”
王朝有些不相信,“他沒有與人起過爭執嗎?”
“沒有。”李母斬釘截鐵地說道,“我兒素日裏十分謙遜有禮,遇事也是‘忍’字為先,不曾與人起過爭執,除了······”
話說到一半,卻止住了。
王朝見她麵露猶豫,忙問,“除了什麽?”
李母長歎了一口氣,“除了李聚財和李婪。”
“李聚財和李婪?”王朝極為訝異,“就是死去的那兩名村民?”
“正是他們二人。”
“令郎是因何事同他們二人起的爭執?”
李母麵色複雜地望了王朝一眼,回道,“自趙銘搶親之後,村子裏便有了一些風言風語,不過絕大部分人也隻是背地裏說一說,隻有李聚財和李婪,當著我兒的麵,罵我兒媳是禍水,是掃把星······”
王朝聞言心內五味雜陳。
搶親之人是趙銘,成婚之日見了血腥責任也是在他,村民們為何卻將此事全都賴在安悅身上?
“令郎可與官府之人結過仇怨?”王朝麵色凝重,終於問出了此行最為關鍵的問題。
李母麵露疑惑,“官爺為何會如此問?莫非我兒子兒媳之死與官府中人有關?”
“老人家不要多慮,我隻是多問一句,殺害令郎令媳的真凶目前還未找到。”王朝緊忙解釋道。
他可不想露了風聲,壞了包大人的謀劃。
李母意味深長地望了王朝一眼,方才搖了搖頭。
王朝見話已問完,忙起身告辭,“老人家莫要心急,真相馬上就要大白了。告辭!”
李母“嗯”了一聲,親送王朝出了大門。
為了客觀起見,王朝又走訪了李村的村民,他們的說法和李母一致,大家都誇讚李軒謙遜有禮,懂事上進,有朝一日定會高中進士,隻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誰曾想他剛成婚不久便遭此橫禍······
李村一行結束,王朝即刻奔回驛館。
粟林村。
馬漢一路打聽,去到了安家。
安家的大門並不似李家大敞著,緊閉得像是一個囚籠。
“有人在家嗎?”馬漢抬手叩了叩門。
過了好半晌,門才打開,開門之人是安母,“您是?”
“我們能進去說嗎?”
安母上下打量了馬漢一番,方才往裏讓道,“裏麵請。”
進了堂屋,安母給馬漢讓了座,又衝著屋內喊了一句,“她爹,家裏來人了,你出來一下!”
須臾,但見一長滿了胡茬的男子走了出來,此人正是安父。
馬漢見他滿臉滄桑,心中不覺生出一絲憐憫,“在下是開封府的人,奉包大人之命來粟林村,調查令嬡之事。”
安父一聽馬漢是開封府的人,原本無神的眼裏瞬間有了光亮,“殺害小女的凶手抓到了嗎?”
馬漢搖了搖頭,隨後便看到安父的麵上盡是失望,忙安撫道,“真相馬上就要大白了,你們二位不要心急。”
“不心急。”安父嘲諷得扯了扯嘴角,“心急又有何用?李村接二連三地發生命案,凶手卻遲遲未找到,可見官府無能至極!”
“她爹!”安母瞪了安父一眼,轉而問馬漢,“官爺是有事要問我們?”
馬漢點頭問道,“不知令嬡生前可曾與人結過仇怨?”
安母反問道,“深閨之人,素日裏也隻是街坊鄰居打交道,怎會與人結怨?”
許是想起了趙銘,又咬牙切齒道,“除了那挨千刀的趙銘!”
馬漢追問道,“除了趙銘,還有其他人嗎?”
安母搖了搖頭。
馬漢見此隻得起身告辭。
和王朝一樣,他又找村民們了解 了一下情況,他們的說辭和安母的說辭一致,任務已完成,他緊忙趕回驛館,向包公稟報。
驛館,花廳。
包公聽到展昭等人的匯報後驚詫不已,“這就十分奇怪了。曹義此人並非無能之輩,他既與李軒夫婦無仇,也與趙銘四人無怨,為何會如此草率地判了趙銘四人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