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楊家太極拳,流行最盛。因為當年在北京學習太極拳的人,多半是朝廷中的王公大臣,所謂士大夫階級,自然這些人都已屆中年人以上,一如今日許多上了年紀的人,覺體衰之可怕,為了強身健骨,增進健康而鍛鍊身體,就學太極拳,如此輕摸慢轉活動筋骨而已。於是在練時,便隨興之所至,做得大致形似,即自以為可以了,後世不明白這種情形,對於姿勢的務求正確這一要項跟著都忽略掉了。
五 空
其次,學太極要五空,第一要心空,思想要空。初練時固然必須費神記憶,但練久後則熟能生巧,自可以練來不加思索,如老子所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心空自然,體內生理機能,就自然發動。
再要手空-----兩手心空鬆,太極拳出手姿勢,無論陰手陽手,必要像挾有一個皮球在手中一樣,手指亦需在動,手必須要空。
其次要腳空---兩腳心要空鬆,南方拳如前所說,是為了方便在船上作戰,非比在北方平原的馬上功夫。試此地球作一船,人受載於其上受搖動,必足跟與前掌之間拱起,足心空出,則足心的湧泉穴不受阻塞,氣機自易流出。以上為五空的道理。
複次,學太極拳最重要在「神」。即道家說的「精」「氣」「神」,所謂「煉精化炁,鍊氣化神,煉神還虛」極為重要。一般練太極拳不得要領的人,多沒有注意到「神」的重要,姿勢準確後,雙目應注視到手的前方,神就投射到了,無論為了強身或防衛退敵而練拳,不如此煉好精、氣、神,效果是不會顯著的。太極拳每一神態,都異常重要,姿勢準確,氣機配合,五空做到,精氣神自然揉合,這樣練去,必獲得它的益處。對於呼吸,任其自然,不必加以導引,導引則心不易空,且道家的真正導引,亦並非如此解說的。
氣何所之
或問呼吸進入後,是否應注入丹田,或灌至某處。這一點在前麵已經用車輪加剎的譬喻說過,氣機剎住,反而不能到達。現在再作一個有趣的譬喻:試想人體皮囊,就像一個氣球,我們將空氣灌入氣囊後,要讓他停住在囊中的某一點不動,試問可以做得到嗎?行得通嗎?隻要如以前所說的要點去練習,一切合度,那麽氣從鼻腔進入後,自然運行灌注全身,豈有停住丹田之理?且亦停留不住,所以不要妄立名辭,妄加解釋。當年老師教導時隻說出氣可用口呼出,在呼出時嘴唇撮起,如吹簫的樣子比較好,進氣時閉口用鼻孔吸入,至於氣至何處,可以不問。因會自然全身灌注,人身每一部份,每一細胞需要氣,沒氣就死亡。所以氣無法停留丹田,而此所謂停在丹田間又有何好處呢?大家不妨再參參看!
人到了中年以上,即不再練少林拳,而轉做達摩功,改修靜坐,這亦是必然的事。至於內功,宜採用道家或佛家的方法,姑且不談,反正都走此靜坐的大路,倘使到了四十歲以上,還踢踢蹦蹦,久了或者反而發生弊病。眾生是可悲的,當人類思想力最充沛的時候是在五十餘歲左右,這時也就是思想智慧達到最高峰的時節,(體力充沛則在四十多歲。)可是一如蘋果在樹,剛一成熟,即刻自然落地,走向下坡路了。所以佛家看眾生是可悲的,生命無常短暫。不分東方人或西方人,於內功、醫藥,用盡方法想把生命拉長,多活幾年,到頭來亦是枉然。永遠長生不死,實不可能。但能活時健康快樂,臨去時幹淨俐落,已是了了人生一大快事。你說是嗎?
韓振聲委員曾提到中西拳術比較的問題,依據統計,西方運動家,能活七十歲的,寥寥無幾、他們到了六十多歲大都非死不可,足見激烈運動之不宜。而中國拳術家多半能享壽八、九十歲。這其中,亦還有更細微的進一步分別;比如學少林拳而能享年百歲者就很少,除非他在中年後改學靜坐,而放棄拳術。另外有一種學太極拳者亦配合習靜坐、至於改練靜坐功夫後,對於拳功是否會全廢呢?答案是「非但絲毫不會因此荒廢,拳術反而因此更有進境」,所拋開的,隻是技擊之術。而身內氣質之變化,使一身更加柔化,皮膚更加細嫩,病痛也逐漸消失,甚而身上多處像嬰兒一般,一切自然而然。太極拳之原理,曾見於楊家太極拳某著作中,引用老子話:「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近乎如此。所以練太極拳至後來的階段,應該走上內功的路才好。等到進入內功的境界,再體驗其姿勢,自然準確,可以隨心所欲不踰矩了。
處處太極
偶然看到時下一般年青人練太極拳,對於掤、擠、按,任一動作,比如「棚」,看他們連「掤」的圓都未掤好,這是不對的。譬如這一姿勢是太極,第二姿勢進入時將手拉開,恰為一圓,既不扁亦不方,一路行去,要在在是圓,連綿不絕才是。
太極拳講究「移步」,所謂舉步輕如靈貓搏鼠,踏足重如泰山,陰陽虛實要分明,且步伐移時腳亦在動,而腳的姿勢亦是太極,若欲配合易經之理,處處一太極,移形換步,都能自自然然地太極化了。
腰的運動
太極拳主要的重點,還有腰的運動,即注重身體下半截的生命力,道家講任督兩脈是人體的主要生命腺,尤以督脈為陽,自後腦腦下垂體區延伸,到下頸項部位,開始分支散為二支經脈於脊椎兩側,至腰下尾閭又合而為一,至會陰復再分支,行於兩足,下達足底,故練拳的人,久久練至兩腿足筋越練越柔,則自然長壽,一般人年紀越老,因體內石灰質增加,膠質減少,經絡萎縮,兩腿愈來愈捲縮,走路老態龍鍾,連頭頸都沒有彈性,倦態畢露。練拳的人,則鍛鍊筋骨,使之柔韌,隱伏有病痛的部位,亦可由麻木而漸知酸痛,而漸復正常。練拳打坐能知覺腰酸背痛,亦是好現象的開始,以後即恢復自然,萎縮的筋脈亦拉長,每拉長一分,即有年輕一歲左右之妙用,當然這是假說的數字。總之,這時的練拳靜坐乃利用本身的潛在能量,使其發揮,而成為一種靜定功夫充沛含藏之方法。
動中求靜
太極拳係求靜,非求動,更實際的說,是於動中求靜,現在再作進一步說明,凡人在靜時,心內思想反而繁亂,此是大家所曾體認過的,一般人最怕寂寞,因為思想無所寄託,老年人最怕孤獨,感到人生沒有依恃的悲哀,但是對於學儒、學佛、學道的人而言,寂寞乃一種享受,故能甘於寂寞,樂於清靜。這是對靜坐已入高深境界的人而言,亦隻有少數修養高深的人能達到此種境界。而生理的本能----生命的力量即在此清淨寂寞中發動,老子說:「萬物芸芸,各復歸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這是一切靜坐參禪的入靜境界,然此靜的境界,得來不易。武術是人體在運動,不過雖是外動而內心反易得靜,以此求靜境,也同樣得到殊途同歸的妙用,利用這個動靜相應的道理而發明武術。凡人身體在勞動時,思緒反而不會紊亂,亦即有所寄託,若體不活動,無所事事,呆然不動,則反比死還難受,要不胡思妄想,亦不可得,孔子有言:「小人閑居為不善。」足見人身心理生理之本能,自然有其相互關聯互動影響的作用。
五 空
其次,學太極要五空,第一要心空,思想要空。初練時固然必須費神記憶,但練久後則熟能生巧,自可以練來不加思索,如老子所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心空自然,體內生理機能,就自然發動。
再要手空-----兩手心空鬆,太極拳出手姿勢,無論陰手陽手,必要像挾有一個皮球在手中一樣,手指亦需在動,手必須要空。
其次要腳空---兩腳心要空鬆,南方拳如前所說,是為了方便在船上作戰,非比在北方平原的馬上功夫。試此地球作一船,人受載於其上受搖動,必足跟與前掌之間拱起,足心空出,則足心的湧泉穴不受阻塞,氣機自易流出。以上為五空的道理。
複次,學太極拳最重要在「神」。即道家說的「精」「氣」「神」,所謂「煉精化炁,鍊氣化神,煉神還虛」極為重要。一般練太極拳不得要領的人,多沒有注意到「神」的重要,姿勢準確後,雙目應注視到手的前方,神就投射到了,無論為了強身或防衛退敵而練拳,不如此煉好精、氣、神,效果是不會顯著的。太極拳每一神態,都異常重要,姿勢準確,氣機配合,五空做到,精氣神自然揉合,這樣練去,必獲得它的益處。對於呼吸,任其自然,不必加以導引,導引則心不易空,且道家的真正導引,亦並非如此解說的。
氣何所之
或問呼吸進入後,是否應注入丹田,或灌至某處。這一點在前麵已經用車輪加剎的譬喻說過,氣機剎住,反而不能到達。現在再作一個有趣的譬喻:試想人體皮囊,就像一個氣球,我們將空氣灌入氣囊後,要讓他停住在囊中的某一點不動,試問可以做得到嗎?行得通嗎?隻要如以前所說的要點去練習,一切合度,那麽氣從鼻腔進入後,自然運行灌注全身,豈有停住丹田之理?且亦停留不住,所以不要妄立名辭,妄加解釋。當年老師教導時隻說出氣可用口呼出,在呼出時嘴唇撮起,如吹簫的樣子比較好,進氣時閉口用鼻孔吸入,至於氣至何處,可以不問。因會自然全身灌注,人身每一部份,每一細胞需要氣,沒氣就死亡。所以氣無法停留丹田,而此所謂停在丹田間又有何好處呢?大家不妨再參參看!
人到了中年以上,即不再練少林拳,而轉做達摩功,改修靜坐,這亦是必然的事。至於內功,宜採用道家或佛家的方法,姑且不談,反正都走此靜坐的大路,倘使到了四十歲以上,還踢踢蹦蹦,久了或者反而發生弊病。眾生是可悲的,當人類思想力最充沛的時候是在五十餘歲左右,這時也就是思想智慧達到最高峰的時節,(體力充沛則在四十多歲。)可是一如蘋果在樹,剛一成熟,即刻自然落地,走向下坡路了。所以佛家看眾生是可悲的,生命無常短暫。不分東方人或西方人,於內功、醫藥,用盡方法想把生命拉長,多活幾年,到頭來亦是枉然。永遠長生不死,實不可能。但能活時健康快樂,臨去時幹淨俐落,已是了了人生一大快事。你說是嗎?
韓振聲委員曾提到中西拳術比較的問題,依據統計,西方運動家,能活七十歲的,寥寥無幾、他們到了六十多歲大都非死不可,足見激烈運動之不宜。而中國拳術家多半能享壽八、九十歲。這其中,亦還有更細微的進一步分別;比如學少林拳而能享年百歲者就很少,除非他在中年後改學靜坐,而放棄拳術。另外有一種學太極拳者亦配合習靜坐、至於改練靜坐功夫後,對於拳功是否會全廢呢?答案是「非但絲毫不會因此荒廢,拳術反而因此更有進境」,所拋開的,隻是技擊之術。而身內氣質之變化,使一身更加柔化,皮膚更加細嫩,病痛也逐漸消失,甚而身上多處像嬰兒一般,一切自然而然。太極拳之原理,曾見於楊家太極拳某著作中,引用老子話:「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近乎如此。所以練太極拳至後來的階段,應該走上內功的路才好。等到進入內功的境界,再體驗其姿勢,自然準確,可以隨心所欲不踰矩了。
處處太極
偶然看到時下一般年青人練太極拳,對於掤、擠、按,任一動作,比如「棚」,看他們連「掤」的圓都未掤好,這是不對的。譬如這一姿勢是太極,第二姿勢進入時將手拉開,恰為一圓,既不扁亦不方,一路行去,要在在是圓,連綿不絕才是。
太極拳講究「移步」,所謂舉步輕如靈貓搏鼠,踏足重如泰山,陰陽虛實要分明,且步伐移時腳亦在動,而腳的姿勢亦是太極,若欲配合易經之理,處處一太極,移形換步,都能自自然然地太極化了。
腰的運動
太極拳主要的重點,還有腰的運動,即注重身體下半截的生命力,道家講任督兩脈是人體的主要生命腺,尤以督脈為陽,自後腦腦下垂體區延伸,到下頸項部位,開始分支散為二支經脈於脊椎兩側,至腰下尾閭又合而為一,至會陰復再分支,行於兩足,下達足底,故練拳的人,久久練至兩腿足筋越練越柔,則自然長壽,一般人年紀越老,因體內石灰質增加,膠質減少,經絡萎縮,兩腿愈來愈捲縮,走路老態龍鍾,連頭頸都沒有彈性,倦態畢露。練拳的人,則鍛鍊筋骨,使之柔韌,隱伏有病痛的部位,亦可由麻木而漸知酸痛,而漸復正常。練拳打坐能知覺腰酸背痛,亦是好現象的開始,以後即恢復自然,萎縮的筋脈亦拉長,每拉長一分,即有年輕一歲左右之妙用,當然這是假說的數字。總之,這時的練拳靜坐乃利用本身的潛在能量,使其發揮,而成為一種靜定功夫充沛含藏之方法。
動中求靜
太極拳係求靜,非求動,更實際的說,是於動中求靜,現在再作進一步說明,凡人在靜時,心內思想反而繁亂,此是大家所曾體認過的,一般人最怕寂寞,因為思想無所寄託,老年人最怕孤獨,感到人生沒有依恃的悲哀,但是對於學儒、學佛、學道的人而言,寂寞乃一種享受,故能甘於寂寞,樂於清靜。這是對靜坐已入高深境界的人而言,亦隻有少數修養高深的人能達到此種境界。而生理的本能----生命的力量即在此清淨寂寞中發動,老子說:「萬物芸芸,各復歸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這是一切靜坐參禪的入靜境界,然此靜的境界,得來不易。武術是人體在運動,不過雖是外動而內心反易得靜,以此求靜境,也同樣得到殊途同歸的妙用,利用這個動靜相應的道理而發明武術。凡人身體在勞動時,思緒反而不會紊亂,亦即有所寄託,若體不活動,無所事事,呆然不動,則反比死還難受,要不胡思妄想,亦不可得,孔子有言:「小人閑居為不善。」足見人身心理生理之本能,自然有其相互關聯互動影響的作用。